课程编码:NURS222010T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康复方向) 学时:64学时 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和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和康复的方法。物理因子治疗不仅具有消炎镇痛、镇静安眠、兴奋神经和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及内脏功能、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等作用,还可以通过功能性刺激以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因此,物理治疗在康复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系统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重点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范畴的各项工作,能够独立从事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各项工作;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三、实践环节
实验项目一 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离子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离子电泳法的基本生理效应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离子电泳法常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证。离子电泳法应用的原则及方法。离子电泳法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安全基准。
3.掌握:离子电泳法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眼杯电离子导入法、外耳道电离子导入法、鼻腔电离子导入法。 2.熟悉: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3.掌握: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对置法、并置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 。 (三)注意事项
1.分组情况: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二 低频脉冲电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低频脉冲电疗各参数的特征。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定义。 (二) 实验内容
1.了解: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使用情形及使用方法。 2.熟悉: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肌力的原则。
3.掌握: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定义;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效果;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应用原则。
(三)注意事项
1.分组情况: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三 中频脉冲电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中频电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2.熟悉:中频电疗法的生理作用;中频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掌握:中频电疗法的定义和基本特点;音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分类与特点。 (二)实验内容
1.了解:音频电疗法(水槽法)、干扰电疗法(运动法)。 2.熟悉:音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3.掌握:干扰电疗法(固定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三)注意事项
1.分组情况: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四 高频电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高频电热疗法。 2.熟悉:微波疗法。
3.掌握: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火花放电法、直接接触法、电容场法 2.熟悉:电容电极法(对置法、并置法) (三)注意事项
1.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五 传导热疗法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传导热疗法的概述及其他传导热疗法。
2.熟悉:石蜡疗法、湿热袋敷疗法及蒸汽疗法的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3.掌握:石蜡疗法、湿热袋敷疗法及蒸汽疗法的治疗技术及临床应运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浸入法、水袋法。
2.掌握:直接接触法(固定式、移动式) 放松技术 (三)注意事项
1.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六 冷疗法与冷冻疗法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基本温度物理学及生物物理学;冷的物理原则;冷的生理效应。 2.熟悉:冷疗法与冷冻疗法的治疗作用。 3.掌握:冷、热疗法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微粒治疗、低温冷冻疗法。
2.熟悉: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 3.掌握:热敷袋、冰敷。 (三)注意事项
1.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七 水疗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水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安全准则。各式水疗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水疗对清理伤口的效果及其方法。
2.熟悉:水疗对人体的生理效应及治疗效果。 3.掌握:水中运动的主要种类。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四肢水浴疗法、水池疗法 (三)注意事项
1.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八 压力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压力循环仪基本原理。
2.熟悉;压力循环仪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压力循环仪的临床应用。 (二)实验内容
1.熟悉:顺序循环压力疗法技术。 (三)注意事项
1.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九 生物反馈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生物反馈疗法作用机制与理论基础 2.熟悉: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原理与治疗作用 3.掌握: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与分类 (二)实验内容
1.掌握:生物反馈疗法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1.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 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 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技术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些评估量表。为进入后期康复治疗学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相关知识作基础。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见下表)
【实践学时分配表】 实验内容 1.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要求 1.了解:眼杯电离子导入法、外耳道电离子导入法、鼻腔电离子导入法。 2.掌握: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对置法、并置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 。 1.了解痉挛肌电刺激疗法、超声刺激疗法、间动电疗法 2.掌握失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1.了解音频电疗法(水槽法)、干扰电疗法(运动法) 2.掌握干扰电疗法(固定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1.了解短波电感法 2.掌握短波电容法(对置法,并置法,单极法) 1. 熟悉高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 2.了解各种常用高频电疗法不得治疗原理 1.了解浸入法、水袋法 2.掌握直接接触法(固定式、移动式) 1.熟悉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 2.热敷袋、冰敷 1.了解四肢水浴疗法、水池疗法 学时安排 2(石菲) 2.低频脉冲电疗法 2(董李静) 3.中频电疗法 2(杜希希) 4.磁疗法 2(白雪) 5.高频电疗法 2(白雪) 5.传导热疗法 2(石菲) 6.冷疗法与冷冻疗法 2(董李静) 7.水疗法 2(杜希希) 8.压力疗法 9.生物反馈疗法 1.熟悉顺序循环压力疗法技术 1.了解皮肤电阻生物反馈疗法、血压生物反馈疗法 2.掌握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2(白雪) 2(石菲)
六、考核方式与要求
1.该课程为考试课。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成绩的计算方法:平时成绩40%,试卷成绩6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建议教材:《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吴君 张维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8月第2版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适用专业 护 理 学 章节学时 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 低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光疗法 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 传导热疗法 冷疗法与冷冻疗法 2 4 4 4 4 2 4 2 2 2 2 4 2 2 2 46 2 4 4 4 4 4 2 4 2 2 2 2 4 2 2 2 46 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4 讨论 小计 序号 名称 十一 水疗法 十二 压力疗法 十三 生物反馈疗法 十四 冲击波疗法 十五 自然疗法 十六 物理因子治疗文书
小计 【具体内容】
第一章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白雪)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物理因子治疗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物理因子治疗的临床应用。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二章 直流电疗法和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石菲)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离子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熟悉: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离子电泳法的基本生理效应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离子电泳法常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证。离子电泳法应用的原则及方法。离子电泳法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安全基准。
掌握:离子电泳法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 教学时数 4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眼杯电离子导入法、外耳道电离子导入法、鼻腔电离子导入法。 熟悉: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掌握: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对置法、并置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 。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章 低频脉冲电疗法(董李静)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其他经皮神经电刺激止痛种类的异同。
熟悉:疼痛机制及止痛理论;电刺激止痛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经皮神经电刺激止痛应用原则及方法。
掌握:经皮神经电刺激止痛的不同刺激模式。 教学时数 4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痉挛肌电刺激疗法、超刺激疗法、间动电疗法。
熟悉:感应电疗法(感应点送、感应电滚)、电兴奋疗法、温热低周波疗法。 掌握:失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四章 中频电疗法(杜希希)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中频电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熟悉:中频电疗法的生理作用;中频电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掌握:中频电疗法的定义和基本特点;音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分类与特点。
教学时数 4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音频电疗法(水槽法)、干扰电疗法(运动法)。 熟悉:音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掌握:干扰电疗法(固定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五章 高频电疗法(白雪)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各种常用高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 熟悉:常用高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
掌握:高频电疗法概念,常用高频电疗法的种类和治疗作用及临床应运。 教学时数 4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高频电热疗法。 熟悉:微波疗法。
掌握: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六章 光疗法(石菲)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光疗法检查的目的。临床常见光疗法检查结果的意义。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七章 超声波疗法(杜希希)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超声波疗法检查的目的。临床常见超声波疗法检查结果的意义。 熟悉:临床常见的超声波疗法检查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八章 磁疗法(白雪)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低频脉冲电磁场和经颅磁刺激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熟悉:各种磁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掌握:磁疗法的分类,不同磁疗法的特性及治疗作用。 教学时数4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正确使用不同的磁疗仪。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九章 传导热疗法(石菲)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传导热疗法的概述及其他传导热疗法。
熟悉:石蜡疗法、湿热袋敷疗法及蒸汽疗法的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掌握:石蜡疗法、湿热袋敷疗法及蒸汽疗法的治疗技术及临床应运。 教学时数 2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浸入法、水袋法。
掌握:直接接触法(固定式、移动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章 浅层冷热疗(董李静)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基本温度物理学及生物物理学;冷的物理原则;冷的生理效应。 熟悉:冷疗法与冷冻疗法的治疗作用。 掌握:冷、热疗法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教学时数 2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微粒治疗、低温冷冻疗法。 熟悉: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 掌握:热敷袋、冰敷。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一章 水疗(杜希希)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水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安全准则。各式水疗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水疗对清理伤口的效果及其方法。
熟悉:水疗对人体的生理效应及治疗效果。 掌握:水中运动的主要种类。 教学时数 2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四肢水浴疗法、水池疗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二章 压力疗法(白雪)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压力循环仪基本原理。
熟悉;压力循环仪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压力循环仪的临床应用。 教学时数 2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顺序循环压力疗法技术。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三章 生物反馈疗法 (石菲)
第十四章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生物反馈疗法作用机制与理论基础 熟悉: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原理与治疗作用 掌握: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时数 4学时 技术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反馈疗法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四章 冲击波疗法(董李静)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体外冲击波疗法的作用机制和理论基础 熟悉:体外冲击波产生的原理及常用设备 掌握:冲击波疗法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五章 自然疗法 (杜希希)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自然疗法的概念;常用的自然疗法的种类、临床应用
熟悉:各种常用自然疗法的治疗技术
掌握:自然疗法的概念;常用的自然疗法的种类、临床应用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十六章 物理因子治疗文书(董李静)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物理因子治疗文书的主要内容和书写要求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种类及参数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种类及参数
教学时数 2学时。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