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单元综合九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单元综合九教学设计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高中一年级 3课时 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是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内容包括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两课,核心内容是新中国的外交。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 在本主题单元中,我把两课课文重新组合成1个专题进行教学,又增设1个专题深化学生对当今的中国外交的认识。 专题一: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讨论、探究新中国外交的四个阶段:建国初——50年代、60年代(搜集资料加以补充)、7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发展历程。 专题二:认识当今的中国外交。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认识当今的中国外交,并形成小论文。 这两个专题的确定源于教材,覆盖教材全部内容,但不拘泥于教材,将教材2课的内容整合为1个专题的基础上,专门增设了专题2,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延伸,联系现实,增加历史的现实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对历史史实感知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感悟出结论性知识,并迁移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的学习,列举出新中国新中国外交的四个阶段:建国初——50年代、60年代(搜集资料加以补充)、7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方针和成就。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区别。 1

3、通过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探究当今的中国外交关系。 4、面对当今的热点问题,比如中日关系,能做到理性爱国。 对应课标 1、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情势,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方针分别做出怎样的调整? 各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2.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形势如何?你如何看待? 专题一: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专题二:认识当今的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授导型教学) 2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所需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介绍了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方针和成就,为专题二认识当今的中国外交做铺垫。 学习本专题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新中国外交的整体发展情况,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正确性。本专题包括建国后外交四大时期:建国初——50年代、60年代(搜集资料加以补充)、7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外交发展情况。 主要学习活动: 第一、通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旧中国(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屈辱外交表现,和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进行比较;得出两者的根本区别; 第二、通过搜集相关史料、指导学生归纳概括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方针和成就; 第三、主要是引导学生记住基本概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等。 预期学习成果: 通过学习,学生小组完成“四个时期外交方针、成就表” 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开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分析”专题讨论会,学生积极参与,发言有针对性,表述史论结合。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说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讨论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 2、说出建国后四大时期:建国初——50年代、60年代(搜集资料加以补充)、7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外交活动。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内容、结果? “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及含义? 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2

原因、经过和影响? 3、新时期外交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取得哪些成就?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资源、视频资料、影像资料 课标、教材、学案、教参 多媒体教室 主题资源包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解释概念,温故知新 1、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2、通过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旧中国(清政府、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屈辱外交表现,和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进行比较;得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活动二:自主探索,构建框架 1、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新中国外交成就。 2、对照学案,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归纳概括基础知识。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形成《四个时期外交方针和成就表(或知识框架)》。 活动三:合作交流,升华认识 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完成对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和外交方针的思索,并初步成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专题二 所需课时 评价的学习要素: 1、能否完整填好《四个时期外交方针和成就表(或知识框架)》; 2、能否说出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原因; 3、积极、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迅速达成共识。 评价方法: 当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合作评价量规自评和互评 认识当今的中国外交(探究型学习)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有:探究型学习:如何认识当今的中国外交。 这是本单元的辅助内容,是对专题一的拓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探究当今中国的外交形势,关心时政,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主要是结合中日关系,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中菲关系(南沙问题);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图片整理、音像资料整合等,正确认识当今中国的外交情况。学会理性 3

地爱国。 预期学习成果:各班进行研究性学习报告终稿和相关的小论文的成果展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能够根据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分享; 3、提高分析辨别史料的能力,掌握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历史小论文。 4、形成在当今国际形势下青少年要理性爱国的认识。 1、 当今的中美关系发展怎样?存在什么问题? 2、 中日关系、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关系如何? 3、 国家间的外交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4、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下,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你应该怎样理性的爱国? 本专题问题设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资源、视频资料、影像资料 课标、教材、学案、教参 多媒体教室 主题资源包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新闻中的发现——当今的中日、中美、中菲关系中的热点事件(可以中日关系作为重点) 1、提供材料,(或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形成资源包):当今的中日、中美、中菲关系中的热点事件 2、提出问题:当今的中美关系发展怎样?存在什么问题? 中日关系及与东南亚诸国关系如何? 3、学生思考,形成认识; 4、小组交流、探讨。 活动二:历史小论文——在当今的国关系下,中国应怎样做? 1、课前准备:收集关于世界市场影响的史料,探讨国家间的外交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在当今的国关系下,中国应怎样做?形成小论文; 2、课堂交流,小组内选出小组优秀论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活动三:课堂讨论——面对当今中国外交形势,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你应该怎样理性的爱国?结合自身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 4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设计研究性学习报告小论文评价量规,打分、归档,进入平时成绩,并纳入素质发展报告手册。 2、设计师生合作评价量规,对学生答题技巧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