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说明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编制原则 .............................................. 1 四、适用范围 .............................................. 2 五、工程概况 .............................................. 2 5.1 设计概况 ........................................... 2 5.2 工程地质条件 ....................................... 3 5.3水文地质条件 ........................................ 3 六、施工部署 .............................................. 4 七、施工准备 .............................................. 5 八、总体治理方案 .......................................... 8 九、施工方法 .............................................. 8 十、成品保护措施 ......................................... 10 十一、注意事项 ........................................... 11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1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竹口隧道综合洞室
环向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隧道洞室衬砌施工质量决定将DK192+450综合洞室混凝土疏松不密实处进行凿除,采用高一等级的C35进行灌注,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增设止水带施工,使洞室防排水施工符合计要求,在洞室位置增设中埋止水带、背贴止水带,使该综合洞室达到较好的防排水效果,保证工程按期完工,确保施工安全。
二、编制依据
(1)衢宁铁路浙江段(Ⅳ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衢宁铁路浙江段(Ⅳ标)项目管理策划书、施工调查报告。 (3)《竹口隧道设计图》(衢宁施(隧)41)。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7)《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
三、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
(2)按照铁路工程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按期完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取得社会和建设单位信誉。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1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安排施工。
(4)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全面实现质量目标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方法,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方法和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实现安全、质量目标。
(5)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原则。施工生产活动始终把人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真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加强过程控制,落实保证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实现安全生产。
(6)加强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适用范围
衢宁铁路Ⅳ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竹口隧道进口横洞DK192+450综合洞室。
五、工程概况 5.1 设计概况
竹口隧道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境内,起于竹口镇上垟村附近,止于竹口镇蔡双村附近,隧止区为中低山区,山体陡峭,流水侵蚀切割剧烈,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30°~50°,测区内最高标596.4m,全长5116.9米,单线单洞最大埋深约426米;竹口隧道进口工区设置一座横洞,横洞全长130米,竹口隧道正洞DK191+300相交,综合坡度5.49%,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垄上段横洞与正线相交里程DK195+886,位于线路左侧,长162m。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2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5.2 工程地质条件
5.2.1.地形地貌
隧道通过区域为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山体陡峻,山坡自然坡度约30~50°,相对高差469m左右,植被发育,主要为松树林、杉木、毛竹及灌木丛,山坡多可见基岩出露。隧道经过区域最高峰的标高821.0m,隧道最大埋深约426m。隧道进口山体地形较缓,自然坡度25~35°;隧道出口山体地形较陡,自然坡度40~45°。
5.2.2.地层岩性
本区岩性较复杂,隧址区出露的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土层、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上元古界龙泉群万山组角闪岩、云英片岩,加里东期火山侵入岩脉。
5.3水文地质条件
5.3.1地表水特征
本隧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隧址处于中低山区,地表水较发育,隧道区地表水以北东南西向山脊为分水岭,主要溪流有梅溪、竹口溪,梅溪向北汇入龙泉溪,竹口溪向南汇入松源溪。隧道山体冲沟水系较发育,常年有流水,树枝状分布,径流条件良好,流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在强降雨季节,易形成暴涨暴落现象。
隧道进口处为梅溪,出口处为竹口溪,径流量大,对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有突水、突泥事故的发生,建议施工时加强支护和防排水,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工程防范措施。
5.3.2地下水类型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3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①地下水类型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包括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A、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在隧道通过区的沟谷中,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积或洪积黏性土与碎石类土中,由于含水层厚度极薄,水量很小。
B、基岩裂隙水:隧址区地层岩性以硬质岩为主,由于隧道区域构造较发育,受其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表层岩体整体较破碎,为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创造了良好条件,基岩裂隙水总体富水性较弱。
C、构造裂隙水:区内断层较发育,为压扭性断层,富水性较弱。由于断层穿越地表冲沟,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因此隧道开挖易引发渗水、突涌水现象。
②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受地形地貌、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周边山地的基岩裂隙水,出露地表的松散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也受到局部地表水的渗漏和迴水补给。大量降水-部分以地表片流形式流向沟谷河流,另-部分沿基岩裂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径流。
六、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自身力量结合专业防水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一切为业主服务的宗旨,优选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配备先进的施工机械和高精度的测量、检测仪器,配备技术娴熟的施工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力创一流工程质量,创一流施工管理。创一流施工速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4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度,顺利完成本工程止水带治理施工任务。
七、施工准备检查验收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作用和原理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坚固密封,有效地防止建筑构造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7.1 安装前应对进场材料抽样,对材质进行检验。
(1) 规格尺寸:(详见表1)
材质规格尺寸表
表1
公称厚度c(mm) 4〜6 +1 极限偏差 0 (2) 外观质量:(详见表2)
项目 〉6~10 +1.3 0 〉10〜20 +2 宽度L(%) 士3 0 序号 1 缺陷名称 气泡 外观标准 产品每延米不允许有三处以上的气泡,且气泡直径 不得大于1mm 2 3 4 5 杂质 产品每延米不允许有三处以上杂质,且每处面积 不的大于4mm2 接缝处缺陷 不允许有裂口及海绵现象,凸出高度不得大于1mm 窝气塌坑 中心孔壁厚差 不允许有 ±1mm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5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表2
注:缺陷超过表内规定者,允许修理1次,再行检验若仍不合格,则为不合格品。
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面积不大于16mm2的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4处;但设计工作面仅允许有不大于1mm、面积不大于10mm2的缺陷不超过3处。
(3) 物理性能:(详见表3)
止水带的物理性质(GB18173.2-2000)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6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采标说明:①德国标准不分类。②此项指标高于德国标准。③J 类产品试验温度高于德国标准。详见下图背贴止水带和中埋止水带。
背贴止水带
中埋止水带
7.2 验收规则
(1)严禁使用抽检不合格产品,经进场材料按规定进行各项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该工程使用。
(2)外观检验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更换合格产品,方可使用。
7.3 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产品外观质量用观测检验。 (2)产品长度、宽度等尺寸用尺量检验。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7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3)橡胶止水带包装卷曲时,用绳捆绑。
(4)橡胶止水带每条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制造厂名、产品名称、产品规格尺寸、产品编号、产品重量、出厂日期、质检员代号。
(5)橡胶止水带不得露天储存,在储存中不得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化学物品接触,并远离热源。
(6)产品储存时应避免挤压、叠压。如需长途运输时应装入木箱。 (7)自制造之日起,在不超过一年储存期内,其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八、总体治理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了隧道洞室衬砌施工质量决定将DK192+450综合洞室混凝土疏松不密实处进行凿除,采用高一等级的C35砼进行灌注,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后置止水带施工,采用植入式的方法进行补强安装。在浇筑好的混凝土上面开槽,背贴止水带开槽时注意保护防水板,采用U型卡固定,增设背贴止水带、中埋止水带,再浇筑高一等级的C35混凝土。
九、施工方法 9.1混凝土不密实处理
(1)首先对不密实部位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进行凿除,为了使新旧混凝土很好的结合,砼表面采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干净。
(2)72h后对凿除部位采用高一等级的C35砼浇筑,采用小振捣棒仔细振捣,混凝土终凝后养护14天以上。
(3)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后置止水带。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8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9.2 止水带后置
(1)将DK192+450综合洞室端头距衬砌内轮廓线15cm位置沿环向方向用混凝土小型开槽机,开一个深20cm,宽10cm三角形凹槽,沿环向方向衬砌外轮廓线凿出一个深20cm,宽5cm楔形凹槽。(如图一所示)
图一
(2)将三角形凹槽施作好后对凹槽砼表面进行凿毛,清洗干净,烘干表层,再进行下一步作业。
(3)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止水带发生偏位,中埋止水带、背贴止水带采用U型卡固定于凹槽,U型卡环向间距不大于50cm。(如图二)
图二
(4)止水带安装好后,进行模板加固,采用可折叠式钢堵头进行封堵,堵头模板加
固采用斜支撑进行加固。
(5)将中埋止水带、背贴止水带固定好后,采用高一等级的C35混凝土进行灌注。(如图三)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9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图三
十、资源配置 10.1 人员配置
表10-1-1 人员配置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岗 位 工区经理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质检员 安全员 调度员 测量组 工人 运输班 保障班(风、水、电) 电工 机修工 合计 人 数 1 1 2 2 2 3 4 6 4 2 1 1 29 职 责 负责安全、施工全面管理 负责技术全面工作 负责技术交底等工作 现场施工质检 负责安全 负责施工协调 负责测量、量测 负责施工 负责洞内石方装运 负责洞内风、水、电供应 负责电力设施的安装及线路 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10.2 机械设备配置
表10-2-1 主要设备配置情况表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10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序 号 1 2 3 4 5 机械设备名称 手推车 电焊机 发电机 电锤 混凝土小型开槽机 规格及型号 BX-500 DY280B H9-26 C8-110 数 量 2 4 1 2 1 备 注
十一、成品保护措施
(1)水平方向的止水带安装后,应及时用竹、木模板加以覆盖,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损坏止水带。
(2)施工机械、钢筋及管道等重物不能堆载在止水带上,施工人员不能任意踩塌止水带,防止止水带变形。
(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止水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十二、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凝土后及时进行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在安装背贴止水带开槽时,要注意防水板被割穿且进行有效防护。 (3)在变形缝施工完后,应尽早施工其余部分结构,以避免止水带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止水带损坏或变形。
(4)在浇注固定止水带时应缓慢进行防止止水带偏位,以免影响止水效果。
(5)在定位止水带时一定要使其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上述现象时应及时调整.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11
衢宁铁路QNZJZQ-4标竹口隧道综合洞室施工缝增设止水带和混凝土不密实补强方案
(6)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以免止水带和混凝土结合不良而影响止水效果。
(7)如止水带有接头位置必须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 (8)如模板缝隙出现漏浆情况,应采用泡沫胶封堵。
(9)如发生爆模时,应组织人员对止水带进行检查,清理残渣,再加固模板,回复浇筑。
十三、安全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遵循各种规章制度。
(2)工区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进场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对不合格的设备禁止进场,进场设备做到有记录、有检查,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
(4)配电箱及开关箱采用防水产品,并安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一箱一漏、一机一闸”的原则。 (5)照明充足,工作面严禁使用高于36v电压的照明线路。
(6)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7)施工台架要做好安全防护。 (8)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