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7篇(2003—2018)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辽宁大连记叙文阅读7篇(2003—2018)

近乡情更怯

① 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 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

③ 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

④ 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⑤ 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月悬夜空,中学刚毕

⑥ 业的我坐在溪边。是走,是留?心情郁闷。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

⑦ 与那土地巳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

⑧ 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

⑨ 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⑩ 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

⑪ 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锄

⑫ 儿”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

⑬ 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⑭ 几年后,我真的“出息” 了,进城了。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

⑮ 入另外_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

⑯ 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⑰ 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

⑱ 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车近村边时,

⑲ 陷进泥浆。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见是我,他脸上现出

⑳ 境亶j随即费丝鲤或g “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见

21 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

22 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

23 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

24 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25 深秋,老父发病,去世。父亲戎马半生,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

26 多。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那一

27 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当呜咽的顿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

28 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

29 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

30 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

31 骨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

32 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我无论如何不

33 敢苟同。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

34 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

文/郑有义,有改动)(

(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15、 ⑴用拟人的手法(“复活”照应前文的“死”字;不说“芳香散发”,而说“芳香

复活”),表现了 “我”对生命的爱怜,语言生动形象。

(2) “织满”是“交叉、充满”的意思(不说“盛”满了蝉声,而说“织”满了蝉声;将

蝉声织进了吊篮),表现了编吊篮的环境的清幽,流露出“我”的怀恋之情,用词新奇。

(3)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用“石破天惊”修饰“欢呼”),表现了欢呼者的

兴奋和“我”的惊喜,用词夸张,富有表现力。

(3分,联系内容2分,语言形式、表现效果有一项即给1分;意思对即可)

16、 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总领下文)(2分)

17、 谈生命(奔腾不息的;向东流的)一江春水(3分,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18、 ⑴能删。文章后面记叙的两件事,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都有分享别人喜悦的内容),

删去后事例更典型,文章更简洁。

⑵不能删。本文多方面选材,能够紧扣题目中的“种种”,(突出中心)。

(3分,判断1分,理由2分;说出其它理由,言之有理也可)

(2005年辽宁大连中考试题)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

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

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

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

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

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 ”“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

“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 ”“没关。”中

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

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

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

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

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

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

“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

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 ”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

止鸣笛! 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

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

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

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己

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

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己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

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9. 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0. □□□□口口口□□口,经过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

21. 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22. 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 (8个字以内)(2分)

23. 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___________ 的品质。

(2分)

24. “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

25. (2分)

26. 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

27. 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3分)

28. 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29. (3分)

① 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 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30. 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19. (2分)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

20. 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21. (2分)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22. (2分)“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23. (2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24. (3分)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25. (3分)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26.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27. (4分)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

28. 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2004年辽宁大连中考试题)

18. 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乡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答出两个主要方面)(4分)

19. 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3分)

20.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1.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4分)

22. 将第③段中“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这句话,扩写为描写当时情景的一

23. 段话。(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参考答案】

18. (4 分)

善良:他们支持,怂恿村里年轻人进城,当年轻人不顺时又会接纳他们回乡。

热情(互帮互助):一家杀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

淳朴:我参军,乡亲们送来一两束挂面、几个鸡蛋和3元钱让我补补。

宽厚(宽容、厚道):原谅我与故乡的疏离,重新接纳我。(答两点即可,其他酌情给分)

19. (3分)写出了进城后的变化,与上文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为下文写我回乡后

20. 与乡亲们之间产生的距离做铺垫。

21. (4分)运用神态、动作描写,通过“惊喜”“愣”“搓”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儿

22. 时伙伴见到我时由惊喜到窘迫的变化。表现出我们之间的距离(隔阂)。

23. (4分)故乡是我难以忘怀的回忆,在我的人生中有着巨大的价值,是我成长的起点(做

24. 人的根本),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感激(怀念、热爱、赞美)之情。(大意对即可)

25. (7分)略

(2014辽宁大连)

冬天里的一团火

谢宗玉

① 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赶在风雪来临之前去后山烧一窑炭回家。之后,风雪就

② 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根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哦当院当直响,像

③ 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

“风也被冻哭了呢!”

④ 早晨起来,父亲2经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

⑤ 央燃了一盆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R的烤火季节。一家人团团围在

⑥ 炭火旁,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话头总是母

⑦ 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

⑧ 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

⑨ 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就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

⑩ 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

从演义到鬼怪。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只有这么一刻让我感到

⑪ 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

⑫ 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己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一一风

⑬ 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而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

⑭ 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的纯真,一个个小脸红扑

⑮ 扑的。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围着炭火坐下来,脱掉鞋子,那种痒酥酥

⑯ 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

⑰ 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

⑱ 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家人先聊

⑲ 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睡意这时候从深海处泅泅上来,将一切浸淹。最后的那句

⑳ 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

21 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

22 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用火针拨了拨炭火上的灰垢,火又鲜光

23 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

24 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

25 的另一方式。

26 待到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

27 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

28 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呦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么不叫我早点出来? ”

29 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J',春天就会被烤得

30 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选文有改动)

19. 文中主要写了全家人围坐在炭火旁的哪些事?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请概括回答(4

20. 分)

21. 玩耍的内容?

第③段为什么要写孩子们的冰雪中(4分)

22. 浪线的句子。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波(3分)

23. 结尾画直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4. 生活中,一定有让你感到“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的那一刻。请描述当时的情

25. 景。(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参考答案】

19. (4分)母亲讲家事,父母讲故事(全家人聊天),/感到自己在爱和幸福的中心。/一家

20. 人在闲聊中慢慢入睡,/感到炭火让人沉醉。

21. (4分)写出了玩冰雪时的快乐/和童年的纯真,/表现了炭火带来的温暖,/使文章富有

22. 情趣,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3. (3分)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涂成年画的颜色”“跳跃着金子的光泽”“充满了油彩

24. 般的红光”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炭火使家里变得喜庆、富丽,无比美好。

25. (4分)花朵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是炭火的延续,/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表达了作者对

26. 温暖宜人的春天的憧憬(对给予人们温暖的事物的感激之情)。

(2013辽宁大连)

冰山之父

王族

① 终于可以去看“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了。车子开过去,刚下车,便被一股寒风裹住,

② 感觉有几把冰冷的利刃刺在了脸上。抬头张望慕士塔格峰,才发觉慕士塔格峰几乎是一座从

③ 下到上由冰裹起来的山,稍不注意,便以为它就是一座由冰结成的山。

④ 当晚,天降大雪,我走出帐篷赏雪。落雪使帕米尔一片寂静,抬头看慕士塔格峰,它

⑤ 一片漆黑。人们都知道它是“冰山之父”,但谁也不知道它是怎样长成的,当暗夜和大雪

⑥ 一同到来,月光再次把它照亮,我们就感到了它在不为人知的沉缓世界里生长。它的生命是

⑦ 黯淡的,但它就在这种黯淡中孕育出了高贵与威严。

⑧ 一扭头,看见一群羊正伫立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它们紧紧挨在一起,像蛰伏的战士。

⑨ 落雪己经使它们全部变白,稍不留意,就以为是山体的一部分。过了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

⑩ 风也吹了起来,让人冷得忍不住发抖,我不得不返回住处,在进门的一瞬,我心中闪过一个

⑪ 念头,羊会不会在大风雪中站上一夜。

⑫ 早晨一出门,我惊叫一声,那群羊果然一动不动地仍站在那里,整个山野一片银白,

⑬ 而它们已变得像山脉凸起的几块骨头。它们整整一夜间都一动不动,就那么顽强地站在落雪

⑭ 中。它们给帕米尔增添了一道厚重的风景。

⑮ 房东是一位六十开外的塔吉克族老太太,她起得很早,在给我烧奶茶时,发现灶膛里

⑯ 的火快灭了,她赶紧到屋外去掰柴火。那柴火很脆,她很快就掰下一根.掰第二根时,她的

⑰ 手被划破了,而她惦记着灶膛里的火快要灭了,于是便抱着柴火急急进来加了进去。她手上

⑱ 的血己经流了很多,但她只是快速把柴火加进去,让火燃了起来。少顷,她才擦了手上的血。

⑲ 我有些难为情,觉得她是为了给我烧奶茶而使手受伤的,于是便用歉意的话安慰着她。但她

⑳ 却不以为然,一再强调烧奶茶是小事,但火不能灭。她说着这些的时候,扭头看了一眼慕士

21 塔格峰,当时的太阳正好把慕士塔格峰照彻得通体泛光,她的神情顿时肃然起来。

22 我在一旁看到了这个过程。这个明亮的早晨,经由她手上流出的血突然变得深刻起来。

23 还有她对火的维护,她看慕士塔格峰时的神情等等,不光让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不被苦难逼退

24 的坚持和执着,同时也看到了她的信仰,她的内心得到抚慰的过程。

25 接下来的口子里,我有事没事与她闲聊。慕士塔格峰在我们背后的大雪中若隐若现,

26 我们就这样说笑着,似乎人生的那些欢乐与痛苦都转瞬即逝。偶尔我们了发出大笑,我甚至

27 还发现老太太有那么•点点嘲笑的意思,好像那些极度的简陋穷苦,生活的艰辛与忍耐都不

28 值一提,她天性中就有高傲,她在内心将信念隐藏起来,时间愈久,便愈不可撼动。

29 离开时,我没有回头去看冰山之父。我不能回头,我知道回过头去我看到的仍是平静。

30 我只能离开。感动并滋养了我的,是在无言中耸立的冰山之父。是塔吉克人的高贵以及由高

31 贵转化的一种十分难得的平静。(选文有改动)

20. 慕士塔格峰之行,作者经历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2. 请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23. 如何理解文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 (4分)

24. 作者在一个“明亮的早晨”,对房东老太太的“坚持和执着”的精神有了深刻的认

25. 识。在你的身边,应该也有那样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使你对这种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请记

26. 录下来。(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参考答案】

20. (4分)(1)看到矗立在黑暗与冰雪中的\"冰山之父(2)发现一群羊顽强地在风雪中

21. 伫立了一夜。(3)目睹房东老人不顾手伤维护火的过程。(4)与房东老人闲聊,体会到她得

22. 精神和信念。

23. (4分)写出了我对“冰山之父”的向往之情,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及冰山被冰裹的特点,

24.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25. (3分)写出了房东老人看到冰山之父时十分恭敬的养子,表现了老人对冰山的敬仰以

26. 及冰山的高贵与威严已成为老人的精神滋养。

27. (4分)给我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是在不为人知的沉缓世界里生长并蕴育出高贵与威

28. 严的冰山之父,是塔吉克人不被苦难逼退的信仰,以及他们面对极度艰辛生活都不在乎的平

29. 静心态。

(2012辽宁大连)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 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

② 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

“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③ 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

④ 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⑤ 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

⑥ 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⑦ 我们总觉得己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

⑧ 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

⑨ 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LI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

⑩ 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

⑪ 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璧爨蟋沮顶舞艺精湛的老芝

⑫ 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

⑬ 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⑭ 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

⑮ 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

⑯ 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⑰ 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

⑱ 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

⑲ 叶。

⑳ 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21 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

22 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23 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

24 记忆。

(选文有删改)

20.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1. 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2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3.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4. 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参考答案】

20. (4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

(2分)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

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

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

21. (3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己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阿护)(1

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 们

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

22. . (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

23. 品 (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

24. 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25. (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

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26. (7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

27. 表达流畅。

(2011辽宁大连)

冬日北国鸟

① 冬日里,北方的麻雀是值得我们把它当作鹰来看待的。

② 数九寒天,麻雀用一抹褐色,氤氤着不屈的情怀,在枝头曼妙地摇曳,温暖着我们的

③ 心情。它们是寒风中光秃秃的枝梢上印象派的花朵,用小小的身姿,俯仰间点缀着清冷的时

光。

④ 麻雀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它形不惊人,声不迷人,平凡得像坊间的小狗小猫和

⑤ 一大片叫狗蛋的孩子。

⑥ 但麻雀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冬日麻雀最值得称颂的是它的坚守,与生它养它的土地

⑦ 不离不弃。麻雀孤独的舞者,在北方冬日的天幕下,跳着并不优美但还算是灵动的舞。

⑧ 麻雀的聒噪,源于它们严寒中坚守的孤独。此时,鸟儿们都在冬日里噤了声,除了麻

⑨ 雀,谁还会来活跃冬日的气氛?

⑩ 忘记说一句,麻雀也叫北国鸟。

⑪ 不管首肯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麻雀是城乡冬日里最活跃的意象,夸张-点说,

⑫ 麻雀儿乎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

⑬ 冬日,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切,麻雀们如何寻找果腹的东西呢?冬日的麻雀是素食主义

⑭ 者,只能以草籽果腹。这个时候,人,趁虚而入,在雪地里.,支上一只募筐,下面撤上点谷

⑮ 粒,就等着麻雀上钩。那些不幸落入人手中的麻雀,任你威逼利诱,不吃不喝,目不斜视,

⑯ 视死如归。

⑰ 有人说:麻雀是动物界中最后的烈女。此话不假,麻雀不媚人,特立独行,是公认的

⑱ 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⑲ 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写字,听到阳台上麻雀们欢快的叫声。抬头,隔了窗上的玻

⑳ 璃,就见十几只麻雀拥拥挤挤地站在窗台上,你挤我挨,像•串跃动的音符。间或,有几只

21 自得地梳理着羽毛,还会忙中偷闲地跟伙伴们整理妆容。

(11)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

我前进的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

在前面迎候着我。

⑫想起去法国巳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我便惆怅:如果这群

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13)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1。鸟类学家亨德森说;“如果没有鸟类的作用,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15)仿佛是突然间,我心理打一冷战:某一天,没有麻雀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

子呢?我有些惶恐。

(选文有删减)

20. 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4分)

21. 说说第⑫段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

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2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4分)

23. 为什么作者知道第⑥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 (3分)

24. 结合本文和下面一则或多则材料,对“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这一问题,作出你的

25. 回答。(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材料■:大连有60多种温地鸟类享誉中外。近年来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些列保

护湿地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材料二:至2009年,大连市共完成植树8068万株,造林30. 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 5%。 材料三:长期以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完全不把鸟类当成地球生态大家庭中重要的一

员。直至目前,猎杀鸟类的恶性案件仍然时常在国内许多地方发生。

(以上材料均摘自《大连日报》)

(2010辽宁大连)

种种有情

除夕夜,饺子端上来的时候,我总是怔怔地望着那一个个透明饱满的形体,北方人叫它

“冒气的元宝”,其实它比冷硬的元宝好多了,饺子自身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张薄茧,包

覆着简单而又丰盈的美味。

我特别喜欢看的是捏合饺子边皮留卜的指纹,世界如此冷漠,天地和文明可能在一刹那

之间化为炭劫,但无论如何,当我坐在桌前上面摆着的某个人亲手捏合的饺子,热雾腾腾中,

指纹美如古陶器上的雕痕,吃饺子简直可以因而神圣起来。

“手泽”为什么一定要拿来形容书法呢? 一切完美的留痕,甚至饺皮上的指纹不都是美

丽的手泽吗?亲情如此温馨,我忽然感到万物的有情。

校车反正是每天都要坐的,而坐车看书也是每天例有的习惯,有一天,车过中山北路,

劈头栽下一片叶子竟把手里的宋诗打得有了声音,多么令人惊异的断句法。

原来是通风窗里掉下来的,也不知是刚刚新落的叶子,还是某棵树上的叶子在某时候某

地方,偶然憩在偶过的车顶上,此刻又偶然掉下来的,我把叶子揉碎,它是早死了,在此刻,

它的芳香在我的两掌复活,我札开微绿的指尖,竟恍惚自觉是一棵初生的树,并且刚抽出两

片新芽,碧绿而芬芳,温暖而多血,镂饰着奇异的脉络和纹路,一叶在左,一叶在右,我是

庄严地合着掌的一截新芽,爱恋着重生的生命。

暑假里到中部乡下去,弯入一个叉道,在一棵大榕树底下看到一个身架特别小的孩子,

把几根绳索吊在大树上,他自己站在一张小板凳上,结着简单的结,要把那几根绳索编成一

个网花盆的吊篮。

他的母亲对着他坐在大门口,一边照顾着杂货店,一边也编着美丽的结,蝉声满树,我

停焉为裕讪着和那妇人说话,问她卖不卖,她告诉我不能卖,因为厂方签好契约是要外销的,

带路的当地朋友说他们全是不露声色的财主。

我一直怀念那条乡下无名的小路,路旁那一对富足的母子,以及他们怎样在满地绿荫里

相对坐编那织满了蝉声的吊篮。

学校下面是一所大医院,黄昏的时候,病人出来散步,有些探病的人也三三两两的散步。

其中有一个人,抱怨钱不经用,抱怨者抱怨着,像所有的中老年人一样,话题忽然就回到四

十年前一块钱能买几百个鸡蛋的老故事上去了。

忽然,有一个人憋不住地叫了起来:“你知道吗,抗战前,我念初中,有一次在街上捡

到一张钱,哎呀,后来我等了一个礼拜天,拿着那张钱进城去,乂吃了馆子,乂吃了冰淇淋,

又买了球鞋,又买了字典,又看了电影,哎呀,钱居然还没有花完呐……”

山径渐高,黄昏渐冷。

我驻下脚,看他们渐渐走远,不知为什么,心中涌满对黄昏时分霜鬓的陌生客的关爱,

四十年前的一个小男孩,曾被突来的好运弄得多么愉快,四十年后山径上薄凉的黄昏,他仍

然不能忘记……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觉得那人只是一个小男孩,如果可能,我愿意自己是那

掉钱的人,让人世中平白多出一段传奇故事……无论如何,能去细味另一个人的惆怅也是一

件好事。

元旦的清晨,天气异样的好,不是风和口丽的那种好,是清朗见底毫无渣滓的一种澄澈,

我坐在计程车上赶赴一个会,路遇红灯时,车龙全停了下来,我无聊地探头窗外,只见两个

年轻人骑着机车,其中•-个说了几句话忽然兴奋地大叫起来:“真是个好主意啊!”我不知

他们想出了什么好主意,但看他们阳光下无邪的笑意,也忍不住跟着高兴起来,不知道他们

的主意是什么主意,但能在偶然的红灯前遇见一个以前没见过以后也不会见到的人真是一个

奇异的机缘。他们的脸我是记不住的,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记得他们石破天惊的欢呼,

他们或许去郊游,或许去野餐,或许去访问一个美丽的笑面如花的女孩,他们有没有得到他

们预期的喜悦,我不知道,但我至少得到了,我惊喜于我能分享一个陌路的未曾成形的喜悦。

(文/张晓风 有删改)

12、 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几件事?这其中包括了 “我”怎样的情?(参照示例

填写下面表格,请写出两种)(4分)

事情

示例喜欢看饺子皮留下的指纹对亲情的珍惜之情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看来,“手泽”是 ; “细味另一个人的惆怅”中的“惆怅”

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4、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我忽然觉得那人只是一个小男孩,如果可能,我愿意自己是那

掉钱的人”。“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15、 请任选一个句子,仔细品味加点词语的妙处。【如果多答,按第⑴题记分】

⑴我把叶子揉碎,它是早死了,在此刻,它的芳香在我的两掌发活。

答:

⑵他们怎样在满地绿荫里相对坐编那织满了蝉声的吊篮。

答:

⑶他们的脸我是记不住的,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记得他们石破天惊的欢呼。

答:

16、 第三段末尾“亲情如此温馨,我忽然感到万物的有情” 一句在本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2 分)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说“竟恍惚自觉是一棵初生的树”,我们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文也把生命

比作树,这篇课文里还把生命比作 ___________________ o (3分)

18、 文章中的五个事例,有人认为可以删掉一个,有人认为不能删。请写出你的观点和

理由。(3分)

答:

19、 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写在下面。(10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

12、 (4分,写出两种即可,每空1分)

序号事情

① 揉碎落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② (看)乡下母子编吊篮对母子的怀念之情

③ 听医院里人们的谈话对别人的理解之情

④ 听年轻人兴奋的大叫分享他人喜悦之情

13、 一切完美的留痕(甚至饺皮上的指纹)(抱怨)钱不经用(2分,每空1分)

14、 为霜鬓陌生客的愉快(和孩子气)所感染(打动)愿意为成全(帮助)别人而付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