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IATF16949 条款详细讲解

来源:欧得旅游网
IATF16949 TRAINING

基本概念

审核:审核员依照一定的标准对被审核对象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估,进而得到结论,并追踪改善

审核员资质:

①系统审核员 ②制造过程审核员 ③产品审核员

*学历,经历 *除了系统审核员的基本要求 *除了①②的要求,增加会量具使用, *汽车客户特定要求 还要了解制造工艺量具使用 另外要有产品知识(不针对具体产品)*法规要求*ISO9001-2015*IATF16949-2016*五大核心工具

(APQP,PPAP,FMEA,MSA,FMEA)

*章鱼图(识别过程)*乌龟图*文件化系统*审核技巧

章鱼图

基本功能:识别过程。将过程识别为核心过程(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任何一家公司均由这三大过程组成。

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我们将这个活动叫过程。

输入:在过程中,被作用或者被消耗的因素,我们把这个因素叫输入。输出:一个过程活动的结果,我们把这个结果叫输出。

过程之间的关系: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反之亦然。

核心过程:①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直接与客户有关,这个过程就叫核心过程。(如报价、出货、设计开发等)

②用来吸引以及维持客户的过程,我们也叫核心过程。(如制造过程等)

支持过程:用来辅助核心过程实现的过程,我们叫支持过程(如设备管理,不合格品管理、量具管理等)

管理过程:用来监控核心及支持过程的过程,我们叫管理过程(如目标管理、内审、预防管理、客户满意度等) 乌龟图

基本功能:①用来分析过程:

②用来稽核过程③用来规划过程

用什么资源:设备、硬件、软件、知识

与谁有关,职位、权限、资质

INOUT

用什么方法:流程、标准、程序、工具

结果:建立指标效果、效率

IATF重要变化

Ⅰ.结构变化

Ⅱ.重要变化:由应编制形成文件程序改为形成文件信息(程序文件、指导书,表单)Ⅲ.强调风险的思维风险:不确定

目的:①降低机会② 消灭风险③ 转移风险

方法:①识别风险事件→②评估风险→③采取措施→④评估风险的有效性→⑤标准化

风险分析法:①SWOT法②过程分析法③内外环境法④FMEA法(新产品开发阶段)⑤事件法

第四章,组织环境:

内容梗概:改进如何建立一个文件化的品质管理系统

4.1识环境:在品质手册中识别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建立系统提供帮助。

❶外部环境通常包括国际的、国家的、地区的、行业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制的,技术的环境。❷内部的环境包括,人员的结构,文化层次,宗教信仰

4.2了需求: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❶相关方是指客户、股东、供应商、员工、政府机构、监管机构、行业协会、❷在手册中识别相关方的期望并加以评估是否将其纳入品质管理系统。

4.3定范围: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❶产品❷部门❸制造场所❹支持场所

❺条款的删减情况(只允许删除8.3有关产品设计的部分,如8.3.2.3,8.3.3.1 ,8.3.5.1 )❻必须将客户的特定要求纳入到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4.4建系统:

❶识别公司品质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所有过程,并确定COP,SP,MP

❷对这些过程进行过程分析,确定输入、输出、权责、衡量指标及涉及的条款和展开的程序文件❸确定这些过程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吗,并建立关系矩阵❹依照过程所展开的文件进行实施并不断的进行改进

4.4.1.1 在过程分析活动中,必须考虑在输入的部分明确顾客及法规的要求4.4.1.2 产品安全

❶可以不建立安全管理过程,但必须建立安全管理程序❷在程序中规定以下事项

⒈任命产品安全代表⒉识别产品安全有关的法规⒊识别产品安全的特殊特性并展开到DFMEA、图纸、CP、 PFMEA⒋若客户有特殊批准必须客户的要求实施⒌必须将产品安全标示在供应链中传递⒍必须在制造过程中实现可追溯性⒎规划产品安全失效时的处理对策包括升级程序第五章,领导作用:

内容梗概:如何规划最高管理层的职责及将这些职责如何分配给公司的各个部门及相关岗位

(不需识别过程,不需要二阶程序文件)。

*团队的概念:①共同的利益②共同的理想5.1.1 在手册中规划最高管理者的职责5.1.1.1 在手册中确定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针5.1.1.2 必须对COP、SP、MP建立衡量指标

5.1.1.3 在进行过程分析时,明确过程的责任岗位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❶规划公司的组织架构❷规划各部门的职责❸规划各岗位的职责

❹规划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以将其职责进行分配

❺任命顾客代表并将其职责进行分配,如参与产能分析、物流规划、客户门户网站访问、客户计分卡的获取❻在品管的职责里,规划相关的职责

⒈授权品管停产、停止出货的权限⒉向改善的责任者报告不合格的相关信息⒊若有多个班次,必须在每个班进行指定,以确保品质的有效控制第六章,策划:

内容梗概:如何优化品质管理系统并建立目标,增强顾客满意度6.1.1 识别风险,依照风险进行风险管理

6.1.2.1在进行FMEA研究时,必须从产品召回、退货、维修、投诉、报废、返工识别失效模式来进行研究 6.1.2.2预防措施,建立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在6.1可以建立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建立两个程序:风险管理程序和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6.1.2.3 应急计划

❶应急计划的目的:在紧急状况下保障供货

❷常见的紧急状况有:关键设备故障、外部服务终端、停水、停电、人员短缺、基础设施破坏、火灾、常见自燃灾害❸针对紧急状况制定应急措施,并在可行时进行测试措施的有效性

❹每年必须召集跨部门小组进行评审并决定是否需要更新(最高管理者必须参加)❺当紧急状况发生时,必须通知客户或其他相关方❻紧急状况下生产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❶建立目标管理过程及目标管理程序

❷制定公司的年度目标,年度目标的相关要求有

⒈必须考虑客户的要求⒉必须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如集团的要求、政府的要求⒊目标并考虑客户层面、内部绩效层面、财务层面、人员成长层面⒋年度目标必须展开到相关过程,相关部门及岗位⒌目标必须展开PDCA(4W1H) 6.3 变更的策划,在手册中进行说明即可

❶变更的时机,如组织的更改,产品范围变更、生产地点变更、设计责任变更等等

第七章,支持:

内容梗概:如何为过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包括人、资源、文件系统7.1.2 人员(招聘管理,识别过程,定指标)

7.1.3 基础设施,在新产品开发对制造生产场所进行布局规划,具体参照车间平面图❶建筑物和相关设施

❷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制造行业重点关注设备的保养 )❸运输资源

❹信息和通迅技术

7.1.4过程运行环境,制造行业应重点关注产品所需要的物理环境,如温度、热量、湿度、照明,公司应识别这些因素并加以管控

❶社会因素❷心理因素❸物理因素

7.1.4.1 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其中素养最重要)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❶量具的校验管理

⒈量具的校验分内校,外校(送外校验),免校,游校(下厂校验),原厂校⒉从追溯的角度可以分校准(具有参考性)、检定(一般具有法制性或者强制性),跟法律法规相关的量具必须要检定❷测量器材的研究

⒈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对特殊特性进行MSA研究,在量产阶段对针对控制计划做所有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并优先使用客户指定的方法❸实验室的管理

⒈针对内部实验室必须建立实验室的基本清单,包括实验室的范围,人员资格,使用方法,设备参考的国家或国际的标准⒉针对外部实验室,必须通过ISO17025的认证,获取证书并保持有效,否则报请客户批准7.1.6 组织的知识:针对知识承载的载体进行管理(包括专利,标准)7.2 能力:培训管理,培训的目的,确保符合资质要求

7.2.1 重点关注特性人员的培训,如内审员、量具管理者、设计人员、品管人员、汽车工序的作业员、实验室人员

7.2.2 重点关注以顾客为导向的培训及临时工的培训7.2.3讲内审人员的资质要求,规定在文件中

7.2.3讲第二方审核员的资质要求,规定在文件中(没有保持的要求)

7.3 必须建立激励管理程序,规定或者规划公司的激励方式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并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汇总更新改善

7.4 沟通,4W1H

7.5.1 形成文件的信息

❶必须建立品质手册,并在手册中规定

⒈对标准的引用⒉过程的识别 ⒊过程的关系⒋客户特殊要求的展开❷依照过程建立相关的文件

7.5.2 对文件的制定做出规定,重点关注格式要求

7.5.3 即文件和记录管理,包括分发控制,回收管理,储存管理,版本管理,报废管理,使用管理7.5.3.1 在记录管理文件中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即零件有效性加一年,优先针对客户及法规要求

7.5.3.2.2 针对客户的技术规格,无论是新要求或更改的要求必须在十个工作日内评审结束,并进行分发管控及使用

第八章,运行:

内容梗概:如何制造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8.1新产品的策划,包括8.2~8.7

8.1.1 利用APQP的方法来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8.1.2 保密

❶必须针对客户的技术或商务信息进行保密管理

❷尤其关注客户的新产品,必须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8.2.1 顾客沟通

❶针对与客户有关的所有事项,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以客户的支持

❷与客户沟通时,必须采用客户规定的方式进行沟通,包括格式、语言、形式

8.2.2 必须与顾客确定产品有关的所有要求,包括品质、售后服务、运输、法规、环境、回收及报废8.2.3 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评审

❶必须针对识别所有的要求进行评审并留下证据,否则报请客户同意,❷若客户有制定特殊特性,必须按客户要求进行实施

❸必须针对新产品做可行性分析,包括品质符合性及产能,采用多功能评估8.3 产品设计开发

❶设计分为产品设计及过程设计❷设计的基本阶段有

⒈立项⒉产品设计⒊过程设计⒋过程确认(试生产)⒌量产❸开发必须用跨功能的方法(跨功能小组论证)

❹必须针对新产品开发制定项目计划,并包含所有的设计输入、输出、验证、确认❺针对设计变更必须进行评审,所有输入、输出必须评审❻若有软件开发,必须制定软件开发的基本步骤

❼针对特殊特性,必须制定特殊特性识别及管理方法,针对客户的特殊特性管理,可采用符号转化表,并在客户有要求的时候提交客户

❽一旦识别到特殊特性,必须展开到图纸,PFMEA,CP,作业标准,检验标准,SPC,MSA等

❾针对设计验证及确认,优先采用客户规定的方式,通常有样件控制计划并加以实施,即像客户提交PPAP,在客户PPAP之前,必须完成对供应商产品的PPAP 8.4.1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❶将供应商、外包商及外部服务提供商(校验机构纳入供应商管理)产品设计开发

❷对供应商选择必须制定相关准则,包括供应商质量状况、质量体系状况、软件开发能力状况或其他选择准则,如供应商其他汽车客户状况、开发能力、品质控制能力、制造能力

❸若客户有制定供应商,则必须将其列为合格供应商,但供应商考核的所有方式均使用❹供应商控制的程度可依照其重要性及风险来决定

❺供应商的产品必须符合所有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进入生产前加以控制,法律法规包括供应链所有的法规❻必须对供应商实施规定步骤的体系开发,其顺序是

⒈通过第二方ISO9001审核⒉通过第三方ISO9001认证⒊通过第二方ISO9001审核再加客户的体系要求⒋通过第二方IATF16949审核⒌通过第三方IATF16949认证❼针对有软件开发的供应商,必须要求其建立软件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并要求供应商提供自我评估的证据❽供应商考核的基本内容有

⒈产品质量状况⒉客户有关供应商的投诉⒊交期状况⒋额外运费支付⒌与供应商有关的退货,返修、召回⒍与供应商有关的客户特殊状态❾必须对供应商进行第二方审核,审核的频率、类型可以由风险来决定❿必须针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供应商能力提升❿❶必须在整个供应链中传达特殊特性的要求8.5.1即生产过程的控制

8.5.1.1必须在量产时用控制计划监控过程

8.5.1.2在制造现场合适的岗位,必须制定清晰、可理解、 目视化、可执行、可得到、有安全事项的OI8.5.1.3必须在生产开始时,材料变更时,工作变换时进行作业准备验证,并保留验证证据8.5.1.4任何停工后恢复生产必须进行产品品质验证8.5.1.5设备管理

❶设备的管理方法参考TPM

❷必须制定设备保养目标,包括设备综合绩效,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修复时间8.5.1.6工装管理

❶无论所有权是谁的工装,都必须加以管控❷客户的工装、设备必须做永久标示 ❸对工装的易损件,必须制定库存计划❹必须对工装的状态进行明确标示❺工装设计及维修的人必须要有资格

8.5.1.7以订单为导向的生产排程生产计划,必须关注的信息:产能,前置期(LT)及库存状况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❶在任何状态下都必须对产品的状态加以识别,除非为自动化生产,

❷必须依照客户要求、法规要求及内部管理要求进行产品可追溯性的管理,以便能够快速查找并解决问题❸必须对产品进行序列化标示

❹可追溯性的管理要求,必须扩展到供应商8.5.4防护

❶标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标示防护,搬运防护,污染控制防护,包装防护,运输防护❷必须定期评估库存状况,储存环境,储存容器❸必须进行先进先出

❹必须规定物料的储存期限

8.5.5 交付后的活动,指售后所有的活动❶若服务信息必须在相关部门进行传递

❷若与客户签订相关的服务协议,则任何的地点必须进行管控,管控的基本内容包括

⒈产品质量状况所有的工具以及量具必须有效⒉人员必须接受培训⒊服务地点的所有管理活动必须受控8.5.6 更改控制

❶此处的更改是指过程变更,

❷所有的过程必须进行风险分析,

❸必须对变更采用与客户要求一致的方法进行验证,若客户有要求,必须报请客户批准,包括PPAP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❶临时更改是指目的要回到正式生产流程的暂时变更

❷进行临时更改前必须进行FMEA研究,并制定控制计划,作业标准❸必须识别临时变更的方法并建立清单

❹当进行临时变更作业时,必须进行每天评审,评审的方式有如开会、审核(查检表)❺必须制定作业标准以规定如何回到正式的作业流程

❻必须对临时过程生产的产品进行标示,以实现可追溯性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❶必须按照控制计划的规定进行检验❷必须按照PPAP的要求进行放行8.6.2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

❶必须针对每款汽车产品进行全尺寸和功性能验证❷频率可由客户规定

❸验收标准为图纸及技术规范8.6.3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❶外观必须有限度样品

❷外观的评价设备必须管控

❸外观人员必须要有资格,并且维持8.6.4 IQC检验

8.6.5 在IQC,IPQC,FQC,OQC适当阶段确认法规符合性8.6.6 C=0抽样计划8.7.1.1不合格品控制

❶在进料制程出货检验中,若产品不合格要使用,必须获得客户同意,并对特采进行标示,包含数量、日期❷若产品的子零件需要继续使用,也要跟客户报告清楚8.7.1.3 可疑品控制

❶可疑品必须按照不合格品管理

❷所有的制造人员必须接受可疑品及不合格品的处理培训8.7.1.4,8.7.1.5 返工和返修产品的控制❶产品若要返修,必须得到客户的批准

❷返修跟返工之前都必须进行FMEA研究,并制定返工和返修作业指导书

❸返修跟返工的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性的标示❹返修、返工必须进行检验

8.7.1.6 顾客通知,当不合格品被发运时,组织应立刻通知顾客。初始通知应随附事件的详细文件8.7.1.7 不合格品报废之前必须确认无法再进一步使用

第九章,绩效评价:

内容梗概:如何评估公司的品质管理系统是否有效运行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❶必须对新的过程或者量产的过程进行SPC研究,当能力不足时必须进行100%检验❷必须依照控制计划监控制造过程

9.1.1.2 SPC的方法必须在FMEA及CP中出现9.1.1.3 对SPC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9.1.2 顾客满意

❶必须确定顾客满意度评估的方式,包括外部调查,绩效数据的评估,客户计分卡的获取❷必须对客户满意状况进行分析,并识别改善机会9.1.3 数据分析

❶数据分析必须针对目标9.2 内审

❶年度内审必须包括体系审核,制造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并赋予一定的频率❷体系审核必须以过程为导向(COP,SP,MP)开不符合项也要按过程

❸制造过程审核必须审核制造所有的工序(包含白晚班)优先使用客户规定的方法

❹必须针对产品进行所有特性的审核,优先使用客户规定的方法,且为适当阶段(IQC,制程中,成品时)❺审核必须对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抽样验证

9.3.2 管理评审输入,IATF的管审输入必须包含17项主题

9.3.3.1 管理评审输出,当未实现顾客绩效目标时,最高管理者应形成一个文件化的措施计划并实施。

第十章,改进:

内容梗概:如何改进及持续改进公司的品质管理系统10.2.3 即为8D中的6D10.2.4 防错

❶在FMEA中展开防错法

❷对防错的装置必须进行验证❸验证的标准件必须管控

❹防错装置失效必须有处理方法

10.2.5 公司产品如果提供保修,必须建立保修的标准,包括故障争议解决办法10.2.6 此条款包括客诉以及退货分析10.3 改进

❶必须建立持续改进程序文件

❷持续改善优先针对产品及过程特性的变差减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