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

姓名:*** 学号:*** 教学点: ***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

1、著名学者_苏秉琦_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_原始图腾_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_巫史_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_墨学_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_道德_六家。

6、道家以“_无为_”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_六经_。

8、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_天人合一_”,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9、_孟子_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10、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_天人感应_”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_物自体_”,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12、_体用一源_,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

13、_道_,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

14、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_“道”一元论_的思想。

15、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_凶德_、恶德,如桀纣之德。

16、到宋代时,孟子“_内圣_”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

17、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_宗教_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18、_仁_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19、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_兼爱_”出发,以“利”规范行为。

20、古代中国人对_阴柔_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

21、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趋于融合,主要体现在《易传》和《_吕氏春秋_》两书中。

2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_浑厚_。

2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_徐福_率众出海东渡。

24、代表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的,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_佛教_。

25、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_玄学_则表现出“解构”的特性。

26、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追求的是“_气韵生动_”,而不是合乎古范。

27、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_道_”对接解释。

28、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_极乐世界_”的架式。

29、当儒学中_心性_成份被发掘出来并受到重视之时,也就意味着儒逸文化的出现和发达。

30宋代以后,儒学发展的重点向“_内圣_”方向转变,心性修养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肯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的表现有多种,下面哪一项不是表现之一?( A )

A.铁器的出现 B.卜筮的方法

C.周人重“德” D.周代的宗法制度

2、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

A.《春秋左氏传》 B.《国语》

C.《资治通鉴》 D.《史记》

3、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下面哪一项不是其原因?( D)

A.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礼崩乐坏,使士重新寻找生活出路与人生价值定位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4、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D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 B.无为 C.兼爱 D.法、术、势

5、关于八卦的起源,比较合理的说法是:( B )

A.起源于结绳改书契之时 B.蓍草排列变化

C.对占卜龟兆模仿 D.代表原始文字

6、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B)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独尊儒术

7、第一个对原始儒教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 C )

A.荀卿 B.孟轲 C.董仲舒 D.韩愈

8、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

A.《诗经》 B.《春秋左氏传》 C.《史记》 D.《庄子》

9、道教的出现是在( 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10、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D)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11、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 B.忠君观念 C.个体人格 D.社会群体

12、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13、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魏晋时代可以称之为( A)的时代。

A.“人性的自觉” B.为艺术而艺术

C.“文学的自觉” D.趋于“玄”化

14、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 B)

A.朴质浑厚 B.气韵生动 C.小巧精美 D.怪诞离奇

15、最能体现魏晋人审美情趣的当数( C)

A.顾恺之的绘画 B.陶渊明的诗歌 C.王羲之的书法 D.陆机的赋

16、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 D)

A.儒家的法家化 B.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

C.法家的儒家化 D.伦理的法制化

17、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18、玄学的主要倾向和特征是( C)

A.进取精神 B.以玄释道 C.遗貌取神 D.伦理色彩

19、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内容是( B)

A.赡养老人 B.传宗接代 C.抚养子女 D.光宗耀祖

20、以人性的社会化作为最高理想人格来追求,主张将个性消融于群体之中的学派是( B)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