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雹圈 亲子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亲 的孩子以提供成型玩具为主,适当提供一些半成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和半成 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亲子问沟通架起了桥梁, 玩具;既是家庭氛围的良好“润滑剂”,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 品玩具的数量。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制玩具和自 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和家用物品的 长的重要教育资源。学前教育机构开展亲子游戏,对 找玩具,慧眼发现、亲子游戏进行科学指导,对于改善亲子关系,提高亲 游戏价值,将一些自然物(如树枝、卵石、沙子、小草、 树叶等)和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靠垫 子教育和家园共育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 等)纳为游戏材料,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 家园共育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保证,幼儿园有 且有助于发展婴幼儿的智力和想象力,并养成勤俭 引导、协助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责任和优势。学前 节约的好习惯。三、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教育机构可组织多种类型的亲子游戏,邀请家长和孩 子一起参与,创设家长参与游戏的机会,使其在游戏 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 中感受孩子的积极表现,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通过 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必须具有安全性和 参与和观摩,感受、体验亲子游戏带给孩子的快乐情 丰富的刺激性,可参与性高,并且教育性与可控性相 把教育意图渗透在游戏环境中,创设一个自由 绪和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家长走出亲子游戏的认识误 结合,区,认识到亲子游戏的意义。此外,还可组织专家讲 自在、充满有趣事物的高适宜性游戏环境和游戏舞 无序,造成刺激因素过多,影 座,实施父母教育,向家长宣传和说明游戏的重要性, 台。但要避免过于繁杂、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 响儿童的专注力。家长可在室内创设较稳定的游戏 母教养他们的子女,破除“游戏不是学习”的传统观 区、游戏角,并配备多样化的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 念,树立正确的亲子游戏观念,使他们科学认识亲子 点的游戏材料和设备,注意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变更,提高儿童的游戏兴趣。同时,家 教育、亲子游戏,真正重视并参与游戏,提高家庭亲子 使儿童感到新鲜有趣,长还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户外游戏资源,选择游戏场、 游戏的频率及质量,提升亲子教育质量。 二、选择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邻里以及自然的游戏环境,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户外游 健康、活泼、生动的亲子游戏的开展,不仅有赖于 合适的玩具是亲子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儿童游 戏机会。 戏的乐趣,增进游戏的价值。家长为婴幼儿选择玩具 更需要一个和谐、温馨、民主、平等 时,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注意物美价廉、 良好的物质环境,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才 经济适用和卫生安全,并要注意游戏材料的多样化、 的心理环境。儿童只有在轻松、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游 新颖性和多变性,以满足身体游戏、社会性游戏、建 能积极、安全、放 构性游戏、戏剧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的需要。在提供 戏的想象和创造中。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温和、也是儿童 游戏材料和玩具时,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年幼 松的心理氛围不仅是亲子游戏开展的条件,(3西幼儿放学研究 健康发展的保证。家长应当营造和谐快乐的家庭氛 游戏产生副作用。研究发现,最有效的亲子游戏互 围,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民主、平等地对待子 动策略就是家长适宜地参与游戏,担当支持性角 女,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尊重孩子 色,作“舞台管理者”和“共同游戏者”,帮助儿童为 的需要和兴趣,让孩子喜欢游戏,积极、投入地参与 游戏做准备,成为儿童的游戏伙伴,并以不影响游 到游戏中,并从中获得收益。家长应避免在游戏中对 戏进程为前提,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充分运用暗示原 孩子提过高的要求,把游戏变成是由家长陪同的“学 理,以游戏角色给予隐蔽的间接指导和支持,启发 习”,并应杜绝恐吓、责罚、强迫孩子“游戏”或把孩子 幼儿模仿和思考。 当玩具逗玩的不理智行为。 四、丰富适宜的游戏内容 家长基于观察的游戏互动能力可以通过现场指 导的方式进行,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同开展丰富 亲子游戏的内容要适 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 多彩的亲子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给予家长具 兴趣倾向。家长缺乏亲子游戏资源和对游戏的自主 体的指导,积累游戏经验。同时,还可以有效开发和 创编、生成能力,幼儿园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合 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现身说法,通过家长的影响、 作,如利用园所网站、园报以及各班的家园联系栏 宣传和示范,来指导、影响其他家长,进一步激发大 等,为家长介绍与孩子年龄相适宜的亲子游戏内容, 家探讨和积累亲子游戏经验的积极性,提高亲子游 提供游戏资源,让家长了解亲子游戏内容宽泛、形式 戏互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多样,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指 六、记录快乐的游戏情景 导家长对游戏内容的创编和生成,引导家长设计一 游戏是健康、幸福幼儿时代的一个重要部分,家 些生动有趣而又便于实施的亲子游戏,鼓励家长参 长有责任为幼儿一生的幸福积累精神“财富”,帮助 与设计园所的亲子游戏方案,在家庭亲子游戏展示 幼儿留住美好的童年生活记忆,这就需要家长对亲 会上展示自己的游戏,并在家长中推广。引导家长从 子游戏进行记录,并在这些记录中细细回味亲子游 儿童的生活中挖掘游戏,将游戏和婴幼儿一日生活 戏的快乐。游戏记录是家长通过持续、细心地观察, 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把游戏活动要素渗入其中,使 采用如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不同的工 生活游戏化,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游戏性体验,在亲 具,用绘画、拍照、摄像等形式记录下游戏情况、比 子游戏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赛结果、游戏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对亲子游戏进行 五、实施科学的游戏互动 原始材料的收集和记录。家长通过对幼儿游戏记录 亲子游戏中,父母不仅充当着导演、参与者的 的点点滴滴,使幼儿的成长可视化。成长可视化使 角色,还应当是一位细致的观察者。观察是成人接 得婴幼儿具体的所说所为得以珍藏,见证婴幼儿的 近游戏的起点,是理解儿童游戏行为的关键。家长 发展,并以此作为幼儿认知自我的媒介;同时,可视 成功地进行亲子游戏完全依赖于他们的仔细观 化记录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协助幼儿保存记忆的 察,观察不仅使成人了解应当在什么时候提供材 重要工具;它更提供了教师、家长与他人认识婴幼 料、空间或适当的经验,也提示了成人参与和协助 儿的详细资讯。 的适当时间,并为确定最有益的参与类型提供了 亲子游戏记录强调真实、持续和全面记录婴幼 线索和依据。成人通过对儿童游戏的仔细观察,可 儿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那种在儿童游戏记录中的 以了解游戏的内容和儿童的性情、习惯、能力等, “虎头蛇尾”,既不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也不符合游戏 并选择适合于儿童当前的游戏兴趣、类型和活动 记录的要求。游戏记录最好以游戏发生的时间顺序 互动方式。但观察必须是系统的、有条理的、客观 为编辑逻辑,标明具体时问,有序编辑。在 辑和整 的,反映儿童游戏行为中的真实天性。这需要家长 理游戏记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参 掌握必要的游戏观察技能,具备一双“慧眼”,并依 与整理,编辑成册或归档,使编辑整理过程成为婴幼 此采取积极性回应。 儿回味游戏快乐体验和巩固记忆的过程。游戏记录 家长进行支持性和回应性地参与亲子游戏时, 的目的在于成为分享和复述记忆的交流媒介,而不 能大大丰富儿童的游戏经历和体验,而以太直接 是“束之高阁”,游戏记录为家长和儿童再次倾听、观 性、太干涉性地参与游戏时,则会严重破坏游戏,对 看、回忆活动过程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幼儿放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