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省高考压轴卷理综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4页,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6至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 选择题(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膜结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膜上的A和B都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部分 B.乙酰胆碱释放需用到A结构的协助
C.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Na 离子通过d过 程进入神经细胞
D.若增加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离子浓度,静息电位将变大
2.下图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
相关物质的变化,①~⑧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⑧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B.若光照强度减弱,可通过适当提高温度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C.过程①.③产生的[H]都是与氧结合产生水
D.晴朗夏季中午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关闭此时③过程消耗葡萄糖大于⑥过程产生的葡萄糖 3.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超数排卵处理后用穿刺针吸取的为成熟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B.目前无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全体体外培养技术,但可以对多数物种早期胚胎进行培养 C.在胚胎移植时不仅需考虑供体与受体是否同期发情,还要需考虑胚胎植入的相应部位 D.胚胎干细胞和连续细胞系都具有二倍体核型
4.群落演替到一定阶段,就不在进行将长期稳定下来,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演替到森林阶段的垂直结构越复杂,动物种类越多 B.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级状态
C.演替到能长期稳定的森林群落时,该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一定不为0 D.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将全部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
5.16.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c阶段时发生RNA聚合酶与DNA的片段结合 B.c—e阶段形成的产物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在一次分裂周期中只发生一次a~c的生理过程
D.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分开且之间有纺锤丝相连 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B.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在遇到抗原刺激后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C.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会将抗原分解成多肽,然后移动到巨噬细胞膜上与MHC结合形成抗原--MHC
D.检查血液中的某种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受到某种特定病原体侵袭
7.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炼出的氘(含HDO 0.03‰)进行核聚变,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解决能源问题,成为一条新的科学思路,HDO与H2O化学性质相同 B.从海水中提取镁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 (熔融)Mg
-22+2+3+
C.除去粗盐中的SO4、Ca、Mg、Fe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D.从海水获得的碘,可以跟氧气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I4O9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B、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遇到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分解会加速
C、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于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测定
D、将铜锌电极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两个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间用
盐桥相连构成原电池
9.已知M、W、X、Y、Z为短周期元素,M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Z元素的原子序数为W的2倍,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和X能形成X2W和X2W2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其半径大小关系为Z>W>M B.M、W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M C.X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能与Y在常温下剧烈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CH(CH3)2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CH3CH2CHCH2CH2CH(CH3)2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乙醇、丙烯酸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相等 C、有机物D.已知
的分子式为C13H8O3,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
,反应物X与产物Y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溴水反应加以分离
11.截至到2013年12月末,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16GW,图1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图2为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B.图2溶液中电子流向:从B极流向A极 C.X2为氧气
--2-
D.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N2↑+6H2O
12.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
--
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
-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是指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则亚氯酸钠的理论有效氯含量157% B.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6
C.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
-1-+
D.若浓度均为0.1 mol·L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OH)-c(H)
->c(HClO2)-c(ClO2)
++3+2+2+2+--2-2-13.某溶液仅含K、NH4、Al、Fe、Mg、Ba、Cl、NO3、CO3、SO4中的4种离子,且所含离
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化学兴趣小组把溶液均匀分成四份,分别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③第三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没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2--、
A.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K、SO4、NO3
B.实验③,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8g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会显血红色
14.一倾角为30°的斜劈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正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给物 体施加如图所示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斜向下的力F,斜劈仍静止,则此时关于地面对 斜劈的摩擦力分析正确的是: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分析,因为是否有摩擦力取决于F的大小. 15.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根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的速度垂直于
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16.我国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州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假如空间站中的宇航员测得自己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距地面的高度为H,且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42(RH)3A.能求出地球的质量GT2; B.能求出飞船线速度的大小V=R
g(RH);
C.能求出宇航员的向心加速度R2(RH)2g;
42D.能求出地球的密度GT2.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有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 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最 后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开始释放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mv2
/2;
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v2
;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
/2; 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mgvμ.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右图所示是电熨斗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小于下层金属;
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离; 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
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 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19.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 出,小球均落到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1时,小球到达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 夹角为α1,当抛出的速度为v2时,小球到达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 则:
A.当v1>v2时,α1>α2; B.当v1>v2时,α1<α2; C.无论v1、v2
大小如何,均有α1=α2;
D.α1、α2的大小与斜面倾角有关.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边长为L、回路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框,用细线吊住,线的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挂着一个质量为M(M>m)的砝码,金属框上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下边界与金属框的上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则在金属框从开始运动到整个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对金属框做的功等于金属框增加的机械能;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M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B.细线对金属框的拉力可能等于Mg;
(Mm)2g2RC.线框上的热功率可能大于;
B2L2D.系统的机械能损失可能小于(M-m)gL.
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
21.(10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像,研究
光电门 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图像。 遮光条
小车 A 112
A. △t—m; B. △t—m; C. —m; D.—m. 2t t重物 B
(4)某同学在(3)中作出的线性图像不通过坐标原点,其原因是 。
22.(10分)在《描绘标有“9V,5W”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测量从0V到9.0V的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V V V V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1Ω); A A A A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0.3Ω); R R R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3kΩ); R S S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10kΩ); E S E S E E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A) (B) (C) (D)
1 2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5 10 0 3 15 0 0.2 0.4 1 2 0.6 0 3 0 A V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不计); U/V H.电键、导线若干。
3 0.6 + 15 3 + Ⅰ (1)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有效性,应选 12 10 b 8 6 4 2 A 0 0.2 0.4 0.6 0.8 I/A c 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 + S 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 a R (2)右边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理的是 . (3)某同学已连接好的部分电路如图甲,其 (甲) 中两个不当之处是:
1 。 ○
2 。 ○
Ⅱ (4)某同学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得两只灯泡 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中Ⅰ和Ⅱ所示。 (乙) 然后又将灯泡L1、L2分别与电池组连成如图 (丙) 丙所示电路。测得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0.30A和0.60A,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23.(16分)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高铁运行中为了使乘客在乘车时感到舒适,列车最好能以恒定的加速度行驶。某质量为m、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为P的列车,由静止开始从O点出发,其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OA段为一条直线,AB段为曲线,BC段为水平线,C为行程的终点。设列车运行全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保持不变。
(1)若图中t1、v1已知,且知t1是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确定OA段阻力做功的大小。 (2)如果再知道v2是列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和汽车到达B点的时间t2,写出AB段汽车行驶的位移。 (3)若汽车全程牵引力做功为W,试确定汽车全程的总位移。 v B C v2 v1 A 0 t1 t2 t3 t
24.(20分)如图所示,在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一不可伸长的不导电细线的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把小球拉起直至细线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摆到最低点的另一侧,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θ,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O q m θ E
3
25.(22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分布着场强E=5×10V/m、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其余三个象限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从电场中M(0.5,0.5)点由静止释放
4
一比荷为q/m=2×10C/kg、重力不计的带正电微粒,该微粒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将垂直通过x轴。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带电微粒第二次进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3)为了使微粒还能回到释放点M,在微粒第二次进入磁场后撤掉第Ⅰ象限的电场,求此情况下微粒从释放到回到M点所用时间。 y/m E 0.5 M x/m 0 0.5 B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26.(15分)某暗紫色化合物M中仅含有O、K、Fe三种元素,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M可以稳定的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化合物M进行如下探究:
取3.96g化合物M的粉末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8mol K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将所得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0.44g。
⑴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 ;化合物M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 ⑵化合物M还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原因是 ________ 。
⑶化合物M的制备还可通过氧化法,试写出在KOH存在条件下用次氯酸钾氧化氢氧化铁制备M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⑷目前,人们针对化合物M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提高化合物M水溶液稳定性的是 ____
A.亚硫酸钠 B.KOH C.醋酸 D.Fe(NO3)3
⑸为研究温度对化合物M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________ 。 27.(15分)新华网北京2013年12月8日电:最近一周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⑴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H3(g)+NO(g)+NO2(g)
2N2(g)+3H2O(g)。 当有1mol N2(g)生成,该反应的电子转
移总数是 。
⑵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1
CH4 (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 kJ·mo
-1
CH4 (g)+2NO2(g)=N2(g)+CO2(g)+2H2O(g) △H =-867 kJ·mo
则CH4(g)将NO(g)还原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⑶利用ClO2 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Ⅰ的产物中还有两种强酸生成,且其中一种强酸硝酸与N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化学方程式是 ,若有11.2 L N2生成(标准状况),共消耗ClO2 g 。
⑷CO(NH2)2与某种霾气(主要为N2、NO和O2)中的NO的物质的量比值分别为1:2、2:1、3: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①曲线b 对应CO(NH2)2 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是 。
②曲线a、b、c中,800℃~900℃区间内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3
③曲线a中, NO的起始浓度为6×10 mg/m,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
3
速率为____ mg/(m·s) 。
28.(14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又称摩尔盐。某兴趣小组为了制备硫酸亚铁铵,上网查阅到硫酸铵、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 g水)如下表:
温度/℃ (NH4)2SO4 FeSO4·7H2O (NH4)2SO4·FeSO4·6H2O 10 73.0 40.0 18.1 20 75.4 48.0 21.2 30 78.0 60.0 24.5 40 81.0 73.3 27.9 50 84.5 - - 70 91.9 - - ⑴制备晶体。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制取少量摩尔盐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3中进行“趁热快速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②步骤4中加热浓缩至 时为止;
③)步骤4中析出的晶体不含(NH4)2SO4、FeSO4的原因是 ,理论上制得的摩尔盐的质量为 。
3+
⑵纯度分析。为了测定产品中Fe杂质含量,进行下列定量分析:
3+
①配制Fe浓度为1.0mg/mL的标准溶液100mL。称取 mg高纯度的硫酸铁铵
-1
(NH4)Fe(SO4)2·12H2O,加 2.00 mL经处理的去离子水,振荡溶解后,加入2mol·LHBr 溶液 l m
-1
L和 l mol·L KSCN溶液0.5 mL,加水制成100 mL溶液。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为 (选填编号)。
a. 精确度为0.001g的电子天平 b.精确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 c.100 mL容量瓶 d.酸式滴定管 e.10mL量筒
②将上述溶液稀释为浓度分别为0.2、1.0、3.0、5.0、7.0、10.0(单位:mg/L)的溶液。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曲线如下。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③取该兴趣小组所得的硫酸亚铁铵产品,按步骤①配得产品溶液10mL,稀释至100 mL,然后按步骤②的方法进行测定,两次测定所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490、0.510,则该兴趣小组所配产品硫酸
3+
亚铁铵溶液中所含Fe浓度为 mg/L。 29.(14分)某课题小组采用以下路线合成高分子化合物I。其中B相对分子质量为60,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注:下列图示流程中某些反应条件已经省略)。已知:
② CH2=CH—OH→CH3CHO(羟基连接在碳碳双键上转化为醛基)
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于有机物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I最多能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n mol氢气 B.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能发生酯化反应
⑵写出C的结构简式是 。H分子含氧官团名称 。 ⑶F+D→G的化学方程式 。 ⑷图示反应②的条件是 。
⑸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G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分子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 ④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l钠反应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⑹以为主要原料合成,请设计四步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注:合
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30、(14分)有些种子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仍不能萌发,一定要经过休眠才能萌发。常用休眠方法有用湿沙将种子分层堆积在低温(5℃左右)的地方1---3个月才能萌发。在堆积过程中对赤霉素(G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又称激动素进行测量,绘制出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种子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仍不能萌发由图可以看出最可能是 抑制作用 2、在水分供应良好时,植物种子就会释放某种物质,动员贮存养分从而促进种子萌发,由图推测此物质最可能是
3、上述休眠方法一般认为在休眠期过程中,种子内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合成加强,细胞呼吸将 (填“增强”或“不变”或“减弱”)。
4、上述几种激素除了与种子休眠有关外,在生产上通常用 处理获得无籽葡萄,采摘后可喷洒 进行储存保鲜。在种植葡萄过程中若遇见连续干旱为减少水分散失可通过喷洒 使气孔关闭。此时光反应阶段产生NADPH与ATP的速率将 (填“加快”或“不变”或“减慢”)
31(12)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在细胞溶胶中形成圆形结构,称为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完成实验思路及其它小题。
材料和用具: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培养液、0.1mg/L氯苯溶液、染色液、显微镜、细胞培养瓶、二氧化碳培养箱等。(染色和制作装片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 实验步骤:
①浓度从低到0.1mg/L的具有 的氯苯化合物
②将 和 加入到细胞培养瓶,放入 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用 染色后分别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统计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出 。
(2)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画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2.(18分)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研究发现果蝇性别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在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T、t, t基因纯合时雌果蝇(XX)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而t基因在雄果蝇(XY)中没有效应;性染色体的组成也会决定着果蝇的性别:例如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发育为雌性、性染色体为XO或者XYY的果蝇为雄性,性染色体为XXX的果蝇会死亡。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出现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 变异,可以通过 构成 图像,来体现该生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全貌加以诊断。
wwW
(2)一只白眼雌果蝇(XX)与一只红眼雄果蝇(XY)杂交,统计F1果蝇表现型如下:670只红眼雌蝇、658只白眼雄蝇、1只白眼雌蝇,该白眼雌果蝇可能基因型及形成原因为: ①基因型为 ,形成原因为父本形成配子时发生 。 ②基因型为 ,形成原因为母本形成配子时发生 。 ③后代只出现1只白眼雌蝇说明变异具有 特点 (3)选取了两只表现型正常且相同的果蝇杂交,统计的F1果蝇中有202只雌蝇和98只雄蝇,在排除了上述两种可能的原因后,研究人员推测杂交结果可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表示)引起的,并推测A或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推测过程。
(4)某兴趣小组很想培育出一批能够发荧光的果蝇,用诱变育种处理大量果蝇还是未取得成功。最后该小组成员利用基因工程取得了成功,若对荧光基因核苷酸序列未知该小组目的基
因来源途径为 。此技术核心步骤是
2014浙江省高考压轴卷理综 生物参考答案 1—6ABCDAD 1、【解析】乙酰胆碱是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不需要载体协助,所以B错。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为通道蛋白,而d过程的膜蛋白为载体蛋白,所以C错。增加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离子浓度,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减小,静息电位将变小。 2.【解析】植物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溶胶中也能发生丙酮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A错,若光照强度减弱,适当提高温度酶活性增强,增加光合作用强度B正确。过程①为水的光解,产生的还原氢,用于碳反应还原三碳分子,所以C错。晴朗夏季中午虽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但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错误 3、【解析】经超数排卵处理后用穿刺针吸取的为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需体外培养成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结合A错误。目前无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全体体外培养技术,但只能对少数物种早期胚胎进行培养B错误。胚胎干细胞为二倍体核型和连续细胞系为异倍体核型D错误。 4、【解析】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量为净初级生产量,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总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剩余量为净初级生产量,D错误。 5、【解析】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利用碱基U表明正发生RNA合成,细胞利用碱基T表明正发生DNA合成。在细胞周期中利用碱基U的时期发生在G1和G2期,利用碱基T的时期为S期。图中曲线看出利用U的时期发生在利用T的时期前,因此图中虚线为G1期发生蛋白质合成与核糖体增生。实线为S期发生DNA复制。在转绿时RNA聚合酶需要与DNA片段启动部位结合,所以A正确。c—e阶段形成的产物为D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G1和G2期都有蛋白质合成,都需转绿合成RNA,除了G1时期发生a~c过程还有G2期,C错误。蚕豆为高等植物无中心体,D错误 6、【解析】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粒细胞分化而来 ; 效应细胞在遇到抗原刺激后不会进行分裂和分化;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会将抗原分解成多肽,在细胞内与MHC结合形成抗原—MHC,再移动到细胞表面,所以A、B、C错误。 30(14分)每空2分
1、脱落酸2、赤霉素3、减弱4、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减慢 31(12分)(1)①一定浓度梯度(2分)
②等量的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每空1分,共3分)
③龙胆紫或醋酸洋红(2分 ) 微核率。(1分) (2)(数轴文字标注1分,单位1分,曲线2分(趋势正确即可) 32(18分)
(1)(每空1分)非整倍体 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
ww
(2)(每空2分)①XX、基因突变。
ww
② XXY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着丝粒未分离(答对一项给1分)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③(1分)稀有性 (3)(1分)X
遗传图解4分亲代基因型表现性1分 配子1分 F1基因型表现型及比值1分所有符号1分 (4)(每空1分)从基因文库中获取、重组DNA分子构建
化学参考答案 7.【答案】C
【解析】氕(H)与氘(D)属于同种元素-氢元素,所以HDO与H2O均属于水,化学性质相同, A
-22+
正确;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采用电解熔融MgCl2法制取,B项正确;除去粗盐中的SO4、Ca、2+3+
Mg、Fe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则
2+
引进了Ba,C错误;联想氯酸盐(如KClO3)中氯呈+5价,而碘与氯同属卤族元素,从而可推得碘酸根中碘的化合价是+5价,另一种碘为+3价,故其化学式应是I(IO3)3,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A选项要先用碱溶液将稀硫酸中和后才能检验淀粉是否水解。B选项双氧水遇到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分解也会加速,正确。C选项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于250ml容量瓶中要加水稀释后滴定。D铜锌电极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间用盐桥相连才能构成原电池。 9.【答案】C
【解析】M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M为C元素,W、Z同主族,Z元素的原子序数为W的2倍,则W应为O元素,Z为S元素,X、Y、Z同周期,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Y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应为Al元素,W和X能形成X2W
2―+3+
和X2W2两种化合物,X应为Na元素。A中W、X、Y对应简单离子为O、Na、Al,半径大小为:2―+3+
O>Na>Al,故正确;非金属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CH4,B项正确;X为Na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Na元素的金属性最强,C正确;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Y为Al,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选项命名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B选项三者所耗用氧气的量相等。C选项可以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项Y与溴水反应的生成物在X中溶解,不能生成沉淀分离。 11.【答案】D
【解析】图1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项错误;电解质溶液中是离子导电,而不是电子,B项错误;B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阴极,放出的是氢气,而不是氧气,
-2-
C项错误;阳极CO(NH2)2失电子生成N2,化合价升高6,首先写出CO(NH2)2-6e→N2+CO3,溶液
---2---
显碱性用OH配平电荷CO(NH2)2-6e+8OH→N2+CO3,再用H2O配平H,CO(NH2)2-6e+8OH===N2
2-
+CO3+6H2O,最后用O检查是否配平,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依据有效氯的含义得NaClO2~4e~ Cl2,氯酸钠的理论有效氯含量=142/90.5=157%,A项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正确;由题给的图象得出,当pH为3时,溶液中ClO2含量较高,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4.0—4.5,
+-+-B项错误;HClO2为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ClO2H+ClO2,Ka= c (H)×c(ClO2)/c (HClO2),
-+-6-1
结合图象,当c(ClO2)=c (HClO2)时,pH=6,故此时Ka=c (H)=10,C项正确;浓度均为0.1 mol·L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说明H ClO2的电离程度大于NaClO2
+- -++
的水解程度,故c(Na)>c(H ClO2),又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OH)+ c(ClO2)=c(H)+ c(Na),
--+-+-得c(OH)+ c(ClO2)>c(H)+ c(H ClO2),即c(OH)-c(H)>c(HClO2)-c(ClO2),D项正确。
13.【答案】B
2+-【解析】“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可知,溶液中必须含有Fe、NO3,硝酸
2+3+
氧化Fe成Fe,同时产生NO气体,所以C、D正确;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且溶液中
2-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SO4,由电荷守恒知,那么阳离子只能带一个正电荷,即
+
为K,A正确;注意溶液四等分,加入足量NaOH,生成沉淀Fe(OH)2,其不稳定,继续转化为Fe(OH)3,灼烧后得到0.125molFe2O3,质量为20g,B错。
2--26.【答案】⑴K2FeO4(2分) 4FeO4+10H2O=4Fe(OH)3↓+3O2↑+8OH(3分)
3+
⑵+6价的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净水(2分) ⑶3KClO+4KOH+2Fe(OH)3=2K2FeO4+3KCl+5H2O(3分) ⑷B(2分)
⑸取少量的样品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分成两等份于两试管中,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快慢(3分)
【解析】据题意得M中仅含有O、K、Fe三种元素,1.60g红棕色固体粉末为Fe2O3,故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1.12g;蒸发滤液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10.44g盐为硫酸钾,
+++
据K2SO4~2K,故n(K)=0.12mol,减去加入0.08mol KOH,故3.96g化合物M中含K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为1.56g,故3.96g化合物M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96g -1.12g -1.56g=1.28g,物质的量为0.08mol,所以n(K):n(Fe):n(O)= 0.04mol:0.02mol:0.08mol=2:1:4,化合物
2--M的化学式为K2FeO4。⑴K2FeO4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10H2O=4Fe(OH)3↓+3O2↑+8OH。
3+
⑵K2FeO4中+6价的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又其还原产物Fe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净水作用。⑶据题意知制备K2FeO4的反应物为KOH、次氯酸钾和氢氧化铁,结合生成物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3KClO+4KOH+2Fe(OH)3=2K2FeO4+3KCl+5H2O。⑷K2FeO4可碱性条件下生成,故KOH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即选B。⑸取少量的样品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分成两等份于两试管中,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快慢。
23
27.【答案】⑴6NA 或6×6.02×10(2分)
-1
⑵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3分) ⑶2NO+ ClO2 + H2O = NO2 + HNO3 + HCl(2分) 67.5 (2分)
⑷①2:1(1分) ②4NH3+6NO=5N2+6H2O或2CO(NH2)2+6NO=2CO2+4H2O+5N2(2分)
-4
③1.5×10(3分)
-【解析】⑴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升高的有:2NH3~6e~ N2。⑵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②×2-①可得:
-1
CH4 (g)+4NO(g)=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⑶另一种强酸是盐酸,
--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化合价变化可知:2NO~5e~NO2 + HNO3,ClO2 ~5e~HCl,所以有2NO2~ ClO2。
--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化合价变化可知:2NO2~8e~ N2,Na2SO3 ~2e~ Na2SO4,所以有2NO2 ~ 4 Na2SO3。根据关系式有:2ClO2 ~ 2NO2 ~N2 ,n(ClO2)=2n(NO2)=1 mol,m(ClO2)=67.5g.。⑷①CO(NH2)2与某种烟气中的NO的物质的量比值越大,NO脱除率越大,故其物质的量比值分别为1:2、2:1、3:1时,对应的曲线为c、b、a,故曲线b 对应CO(NH2)2 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是2:1。②曲线a、b、c中,800℃~900℃区间内发生主要反应是CO(NH2)2与NO反应。③曲线a中, NO的起始浓度
-43
为6×10 mg/m,A点的脱除率为55%,B点的脱除率为75%,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
-43-43
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6×10 ×(75%-55%)/0.8 mg/(m·s)=1.5×10 mg/(m·s)。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28.【答案】⑴①将漏斗置于沸水中预热后进行快速热过滤(2分) 防止FeSO4·7H2O晶体析出(1分) ②液体表面出现晶膜(1分)
(③在相同温度下,(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比(NH4)2SO4、FeSO4都要小(2分) 7(m1-m2) g(2分)
⑵①860.7(2分) bc(2分) ③70(2分) 【解析】⑴①因为FeSO4在低温时溶解度较小,应采用趁热过滤,如果不趁热过滤就会有FeSO4·7H2O晶体析出,过滤时会出现漏斗堵塞现象。②加热浓缩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使晶体析出;③从题中溶解度表中得出在相同温度下,(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比(NH4)2SO4、FeSO4都要小,摩尔盐先析出;据Fe~(NH4)2SO4·FeSO4·6H2O,而
-1
M[(NH4)2SO4·FeSO4·6H2O]=392g·mol,得出生成晶体的质量为m[(NH4)2SO4·FeSO4·6H2O]=7(m1
3+3+
-m2) g。⑵①在Fe浓度为1.0mg/mL的标准溶液100mL中,m(Fe)=1.0mg/mL×100mL=100.0mg,
3+
依据关系式Fe~ (NH4)Fe(SO4)2·12H2O得出,m[(NH4)Fe(SO4)2·12H2O]= 860.7mg。称取860.7mg晶体需精确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配制100 mL溶液,需100 mL容量瓶,即选bc。③两次测定所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490、0.510,取其平均值为0.500,从吸光度可以出浓度为7 mg/L,又因
3+
配得产品溶液10mL,稀释至100 mL,故原产品硫酸亚铁铵溶液中所含Fe浓度为70mg/L。 29.【答案】⑴C (2分)
⑵CH2OHCH2OH (1分) 羧基(1分)
⑶
⑷NaOH水溶液并加热(1分) ⑸
(4分)
(2分)
(3分)
【解析】CO和H21:1反应生成A,A应为HCHO,A与CO和H2反应生成B,B相对分子质量为60,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则B含有-OH和-CHO,为HOCH2CHO,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C为CH2OHCH2OH,C脱水生成D,由题给信息知D为CH3CHO,由转化关系可知E为
,F为
,与D在NaOH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G为
,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涂料I,
,进而被氧化生成H为
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
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4 A 15 C 16 D 17 D 18 BCD 19 CD 20 BCD
简析:
14、由题意知:μ=tgθ,所以给物块加力后只要物块还下滑,物块给斜面的作用力方向就竖直向下,地面对物块就没有摩擦力。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15、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所以a粒子加速度减小,b粒子加速度增大。
4242(RH)3mM16、G=m2(R+H),M=,∴(A)不选;
TGT2(RH)2v=g(RH)=
GMg=R,∴(B)不选; (RH)(RH)2(RH)v2gR2a==,∴(C)不选; 2RH(RH)3M3(RH)3ρ==,∴(D)选。 234R3GTR
mv22
17、(A)W多=+mgμ△s=mv;
2mv2(B)Wf物=;
2(C)Wf带=mgμS带=mv; (D)P增=mvgμ。
18、双金属片上层的膨胀系数大于下层的膨胀系数。
2
gt2gt22y19、tg(α+θ)=====2tgθ。
v0v02v0tx 20、(A)等于金属框增加的机械能和电能之和; (B)匀速进入时;
vy(Mm)g(Mm)2g2(C)(M-m)g=BI匀L,I匀=,P匀=R,减速进入时对;
BLB2L2(D)加速进入时小于。
21、(1)分)。
1电键闭合(1分)2滑动变阻器触头在中22、(1)B、D、E(3分); (2)B(1分); (3)○。○
间(1分)。
d(2分); (2)m<<M(3分); (3)D(3分); (4)未平衡摩擦力(2t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4)10.0(2分)、6.7(2分)。(说明:10.0和6.7左右误差不大都给分)。 23、(16分)
(1)因为F恒定v均匀增大,所以P均匀增大。 (1分) 所以有:
p12p12
t1-Wf=mv1 (2分), Wf=t1-mv1(2分) 2222(2)f=
1pp22
(1分) , p(t2-t1)-S′=m(v2- v1) (2分)
2v2v212pv2(t2t1)mv2(v2v12)2mv2(v2v12)2S′==v2(t2-t1)- (3分)
p2p12(wmv2)v212
2(3)W-fs=mv2 (2分) , S= (3分) p2
24、(20分)
mgLcosθ=qEL(1+sinθ) (3分) , qE=
mgcos (3分)
(1sin)122mgLcos2
mv=mgL-qEL (3分) , 代入qE得: mv=2mgL- (4分)
21sin2cosmv22F-mg= (3分) , 代入mv得:F=mg(3-)(4分)
1sinL
25、(22分) (1)qExM=
122qExM4
mv , v ==10(m/s) (2分) 2m0.5 y/m M 类平抛 E mvmvR=xM= , B==1(T) (4分)
BqqxMgE1822
(2)a抛==10(m/s) (2分), xM=a抛t抛 ,
m2t抛=10(s) (3分), y=vt抛=10×10=1(m) (3分)
(3)第一次进入磁场后轨迹如图所示,入磁场时:
-4
4
-4
0 0.5 B x/m 22vM=a抛t抛=10×10=10(m/s) , ∴v入=vvx=2×10(m/s) (2分)
8
-4
4
4
R′=
mv入1= (m) , ∴轨迹如图所示,(2分) Bq2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t=2×
33mL0.52-4
T+2t抛+OM=+2t抛+ (2分), 代入数据得:t=7.21×10(s) (2分) 4Bqv入v入您看到的这份资料是纯word版带解析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