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修葺(qì) 猥琐 不期而至(jī) 致死不懈 ..B.辔头(pèi) 取谛 血气方刚(xiě) 以身作则 ..C.亘古(gèn) 稠密 海市蜃楼(shèn) 忍俊不禁 ..D.自矜(qín) 愧作 深恶痛绝(wù) 大庭广众 ..【答案】C
A.B. 取谛【详解】不期而至(jī)—— qī,致死不懈——至;——缔,血气方刚(xiě)——xuè;....D. 自矜(qín)——jīn,愧作——怍;故选C。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怪诞 愧怍 阖家欢乐 慷慨淋漓 B.咳嗽 懿德 苛绢杂税 妇孺皆知 C.矜持 伛瘘 大庭广众 扑朔迷离 D.戎机 粗拙 锲而不舍 锋芒必露 【答案】A
B.苛绢C.——伛偻;D.【详解】杂税——苛捐杂税;伛瘘锋芒必露——锋芒毕露;故选A。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我们曾劝他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他不以为然,不改习性,最后中考的结果可想而知。 ....B.很多老百姓因为没有专业技术的支撑,辛辛苦苦在田地里了劳作一辈子,可结果还是兀兀..穷年。 ..
C.在社会改革洪流之中,很多人满怀一腔热血,慷慨激昂,以气冲斗牛之势高唱自由言论。 ....D.面对父亲的突如其来的诘问,儿子不知所措,瞠目结舌,更是无言以对。 ..【答案】B
【详解】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正确;B.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不能是辛辛苦苦劳作的结果,使用错误;C.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使用正确;D.诘问:追问,责问,质问。使用正确;故选B。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为连贯的一项是( )(3分)
1
约多年不见的好友一道喝茶,我们之间竟有了淡淡的生疏和尴尬。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友情就应该如茶一般,淡而幽远,久而弥香。
①我终于明白,友情不会因为疏淡而忘记,也不会因为距离而陌生 ②于是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回忆着从前的快乐,畅想着将来的生活。 ③但当清新的茶香升起,热气氤氲间,许多陈年往事渐渐被唤醒。 ④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茶香和着情谊;让我们回味无穷。 A.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1)第三句的“但”表转折关系,“我们之间竟有了淡淡的生疏和尴尬”和“许多陈年往事渐渐被唤醒”是转折关系,故第三句放在首位。(2)第二句的“于是”表承接关系,“一边回忆着从前的快乐”紧承第三句“许多陈年往事渐渐被唤醒”,故第二句在第三句后面,③②。(3)第四句的“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是“一边回忆着从前的快乐,畅想着将来的生活”的结果,故③②④。(4)第一句是关于友情的感悟,是总结句,和下文“真正的友情就应该如茶一般”紧密相连,故③②④①。故选D。 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仿写的句子应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示例:如大海里的一座灯塔,为我带来希望。如饥渴中的一泓清流,为我送来甘甜。 6.名著阅读。(6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祥子是作者笔下一个下层劳动者形象。祥子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黄包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__的女儿。(2分)
2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老舍 刘四爷(或刘四)
(2)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意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人物。《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刘四爷六十九岁。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因为愧于女儿虎妞,凡事都让她几分,可他实在不愿辛苦成果被祥子继承去,就跟女儿闹翻了,后来变卖了一些车享福去了。直到祥子偶然拉他才知道女儿死了,真正感到了孤独。(2)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祥子初到北京,在刘四爷的车厂里拉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辆自己的洋车,因为想多挣一些钱,拉车去了城外,结果被大兵连人带车抓走了。后来大兵逃散,他趁乱牵走了军营里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返回城里。他买车的梦想第一次破灭了。 7.综合性学习。(8分)
歌曲《国家》中所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广泛共鸣。某校开展以“国强家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活动主题,请拟写一则活动标语(要求:不超过20个字)。(2分)
(2)活动中主持人介绍了某位伟人的爱国名言:“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请说出这位伟人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3分)
(3)学校打算组织师生观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请你根据片名和中国近几年的成就,在班会上向同学们推荐该影片,不超过100个字。(3分) 【答案】
(1)示例:辉煌中国,和谐万家。(符合要求,意对即可。) (2)姓名:邓稼先事迹:主持研制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3
(3)示例:同学们,《厉害了,我的国》主要展示了我国近几年的发展和成就,一个个镜头展现的是中国不断前行的发展缩影,传递了中国力量,展现了强国风采,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值得一看。(意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标语的拟写。标语口号往往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本题要围绕“国强家和”的主题拟写。(2)根据这句爱国名言可知此伟人为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事迹为: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3)本题考查推荐词。结合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的内容、情感等角度进行推荐,还要注意说话的得体和礼貌。示例:同学们,《厉害了,我的国》在6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拥有大量航拍镜头。包括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等,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等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采。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 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人不起故园情 (2)独坐幽篁里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双袖龙钟泪不干
(5)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6)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雌雄?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
4
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篁、惟、朔、柝、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释担而立(____________) .(2)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以此自矜..(4)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1.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言向外界传达。请你根据下面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让大家欣赏。(4分) 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无他,但手熟尔。
12.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3分) 【答案】
9.放下同勺自夸 打发
10.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5
11.(示例):陈:“你这老头太不知趣了,懂得什么!居然这样轻视我射箭!” 翁:“小伙子,你的射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
12.(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解析】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9.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此题注意通假字,“杓”同勺。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1)句安:怎么。轻:作动词用,轻视。(2)句但:只、不过。颔:点头。
11.考查对句子内涵的理解。(1)句“亦”是“也”的意思,表示轻视与傲慢。对卖油老头对其箭术所表示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不会轻易放过的。买油翁作了这一番表演之后,卖油老头为解除康肃公的疑虑,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表示没什么可骄傲炫耀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1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是一道开放型试题。答题时,根据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再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
家园落日
6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忽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它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分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球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一说起它想到庄稼和家园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
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
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
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 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了,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里走进了太阳。马驮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
7
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出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它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代替不了家园。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 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 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1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4.文章写了几种情况下的落日?请简要概括各自的特点。(6分) ..
15.文中“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这一切”指的是什么?(请用概括的语言回答)“我”为什么“很焦急”?(4分)
16.“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爱”为何“无法描述”?(4分) 17.文章题为“家园落日”,但却先写家园之外的各种落日景象,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
13.本文以“落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14.文章写了五种情况下的落日,各自的特点是:①戈壁落日,一身鬼气;②云海落日,飘忽柔曼;③平原落日,一成不变,④大海落日,生分不遂意;⑤家园(田野、丘陵)落日,亲切温暖(温和、柔软)。
15.(1)家园落日时刻的美妙景色。(2)家乡落日自然宁静、柔美,而当地人们习以为常,让我格外失望。“很焦急”表现“我”对家园落日的深深眷恋之情,并希望与人们分享这份喜悦的心理。
16.作者既感动于平日里家乡落日和谐宁静,更感动于家乡落日中人们与动物之间的关爱,在他们面前,一切美丽的语言仿佛失去了力量,所以,这份爱无法描述。
8
17.为后文写家园落日做铺垫、蓄势,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家园落日深深地依恋之情。 【解析】
1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线索的感知。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事物,寻找时可以首先从题目入手,还可以从开头去找,或是通读全文,然后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中写了不同地区的落日,通过对比,表现了对家园落日的眷恋,所以“落日”即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借“家园落日”表现的是对家乡的热爱。
1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中在描写家园落日之前,先写了其他地方的落日,分别是:一、“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二、“云海落日则很飘忽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三、“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四、“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分不遂意”。最后作者描写的是家园落日,“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亲切,温柔。据此理解作答。
1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当“我”面对家园落日充满沉醉时,“路人不顾这一切”,句中“这一切”即是让“我”沉醉的家园落日的美景和落日沐浴中的乡村和谐宁静的生活,但这些对于路人来说,他们丝毫并没有感到惊喜,这让我很失望,出于急切想分享的心理,所以“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16.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词句的理解。目睹了“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等这些落日下的优美宁静的景色之后,“我”被这种美景所感动,同时也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而感动,此时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所以说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爱”。 17.此题考查的是文中情节的安排。文章的中心是“家园落日”,但在开始却花大量篇幅写了其他地方的落日,这样安排是为了与“家园落日”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作者对“家园落日”的眷恋,对家乡的喜爱。据此理解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关于“微信运动”的主题阅读
微信运动,是由腾讯开发的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同时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每日排名第一的用户头像和背景将占据当日实时排行的封面。
(新闻看台)杭州王女士介绍,加入微信运动后,为了让自己的步数能领先于朋友,她运
9
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有意识地多寻找走路的机会。原来乘电梯上下楼,现在改为走楼梯;原来乘车上下班,现在常常先走上一两站路再乘车;家里缺了日常用品,抢着走到超市去买;吃完晚饭,也要出去溜达一圈……这样下来,她每天运动的步数约在12000步左右,在朋友圈中名列中上等。厦门简先生为了上微信运动榜首,就想出了一个“日走万步身不动”的作弊“绝招”,每天没事就用手晃手机以增加步数,结果悲剧了一一不但手腕僵硬扭伤,甚至连手机都握不住了。经过医生的诊断,简先生的手腕是因为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而导致了扭伤,还引发了腱鞘炎。
(调查数据)
(各方声音)网友李飞:我在重庆一家医疗器材做销售,由于常常和客户吃饭喝酒,刚毕业两年就长出了啤酒肚。我每天都要在江北区的写字楼推广自己的产品,一天下来,差不多要走10000余步,然而啤酒肚却并没有因此减掉。
网友严思思:每天晚上都约上闺蜜,去滨江路走上半个小时左右的路。每次走路时,都感觉腰腹这部分的脂肪在燃烧。现在我每天的步数平均在8000步左右,虽然并没有瘦下来,但是第二天精神状态较之前好很多。
医学专家:生活步数起不到健身效果,走路太多对关节有损耗。
健身教练:日常生活中走路,其运动强度其实很小,即使每天走10000步也起不了减肥健身的效果。减肥就是减脂,没有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是不会有效果的。
(医生提醒)据统计,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为2100大卡,而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消耗1800大卡,这样就多出了300大卡需要通过运动消耗。成年人走30步可消耗1大卡,如此算来,要消耗多余的300大卡需要行走9000~10000步。
适当的走路是很不错的运动,但并不是走得越多越健康,更不要为了攀比而超出自己身体的承受范围。每天大概走5000米比较合适,走路和跑步或多或少会对膝盖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10
所以运动时要慢慢增加里程,采用正确的姿势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且想拥有好身材,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
心理医生表示,有部分人喜欢微信晒运动,也许并不是真的热衷运动,只是关心自己的排名,一旦排名靠后就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微信运动”作为一种促进自己健身的动力尚可,但千万不要过度较真。除了暴走外,还可以多接触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选择最适合自己和最感兴趣的项目,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18.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材料的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添加了“微信运动”公众号的好友可以查看对方的步数,并能相互PK和点赞。 B.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微信运动”能增强人的运动积极性并改善精神状态。 C.成年人每天只需行走9000~10000步就可达到减肥效果。 D.走路步数并非越多越好,步数太多对身体的关节会有损耗。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调查数据”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个字)(5分) 20.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人们喜欢“微信运动”的原因。(4分)
21.王叔叔体型偏胖,想利用“微信运动”来督促自己减肥。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对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议。(6分) 【答案】 18.C
19.超过一半的人关注了微信运动并用它督促自己每天坚持运动,且每天晒运动量的人也不少。 20.①可以和好友分享运动量并PK或点赞;②能督促自己每天坚持运动;③提高运动积极性,有意识地寻找走路的机会;④能改善精神状态。
21.①每天大概走5000米比较合适,不要超出自己身体的承受范围。②运动时要慢慢增加里程,采用正确的姿势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③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④要多接触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⑤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运动排名。⑥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 【分析】
18.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从“日常生活中走路,其运动强度其实很小,即使每天走10000步也起不了减肥健身的效果。”可以得知,走路达不到减肥效果。故选C。 19.这道题考查探究图表信息的能力。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从第一幅数据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关注了“微信运动”;
11
从第三幅数据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用“微信运动”来督促自己每天坚持运动;从第二幅数据图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每天晒运动量。把这三个要点综合起来即可。 20.这道题考查概括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同时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有意识地多寻找走路的机会”“一天下来,差不多要走10000余步”“虽然并没有瘦下来,但是第二天精神状态较之前好很多”可以分别概括出人们喜欢“微信运动”的原因。
21.这道题考查阅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仔细阅读材料,筛选提炼健身教练、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对走路的建议即可。比如“每天大概走5000米比较合适”“不要为了攀比而超出自己身体的承受范围”“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采用正确的姿势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等。
四、写作(55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55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_____________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我生活在鼓励中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世重重叠叠山。在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在面对一个个困难的时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站起来,却又一次一次的失败,因而,我们身边的人都在无时无刻的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充满自信。
记得小时候,我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痛哭,妈妈慢慢地走过来,和蔼可亲的对我说:“乖,孩子,自己站起来,你能行的。”也许是妈妈的话语有一股魔力吧,我真的自己站起来了,我当时高兴的手舞足蹈。
上小学时,我开始学骑自行车,由于我不懂的骑自行车的乐趣,因此我非常害怕,不敢学,爸爸、妈妈便鼓励我说:“孩子,没事的,有我们呢!你不会摔倒的,爸爸、妈妈保护你。”
12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树立了自信,勇敢的去学自行车,没想到,只有一会的时间,我变学会了骑自行车,从那以后,我便把骑自行车作为一种乐趣,它也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记得还有一次,是上初一的时候,月考了,考过后,我满怀信心的走出考场,以为自己做的很好,哪知成绩出来后却是数学成绩不及格——仅仅48分。我的目光顿时黯淡下来,我的双手紧紧的握住试卷,心觉得好痛仿佛有无数把刀子绞痛着我幼小的心灵,我禁不住热泪盈眶,终于,泪水还是禁不住流了下来。很长时间都走不出心中的阴影,老师鼓励我说:“这次考不好没有关系,只是偶尔的一次失利,况且一次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行。”同学们也安慰我说:“云云,别难过了,你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啊。”
面对着老师、同学的鼓励我渐渐的走出了黑暗深渊,看到了希望的光亮,过后,我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期中考试中考出了较为理想的成绩--数学成绩114分。
鼓励填满了我的生活,鼓励就像那河床即将干涸时,一条欢快的小溪,填补了那河床;鼓励就像田野即将干涸的时候,下了一场及时雨,使田里的庄稼得到滋润;鼓励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寒冷中的一把温暖的火把,沙漠中的一股清泉。
有了鼓励,我便有了信心,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把它们克服;有了鼓励,我的性格得以坚强;有了鼓励,我的未来一片光明。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的形式。分析引导语:引导语由一组排比句和一个问句组成。排比句从生活中来,意在阐明孩子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问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写作欲望。分析半命题: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幸福”“真诚”“竞争”“磨难”“猜疑“等等,注意所提供的词语与“生活”间的联系,即写的是“生活”,而且这“生活”与“我”有着直接的联系。“我”生活在这当中,“生活”必定是给“我”莫大的影响,“我”在这种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着某种情感的抒发。“我”经历了哪些事,得到了怎样的感悟,又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写作难度不大的半命题作文,看到题目所给提示,可以写“亲情”,写至亲的父母,给予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可以写“师生情”,写熟悉的老师,给予自己的鼓励与信任;可以联想到“友情”,写朝夕相处的同学,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支持……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经常陪伴在我们的周围,给我们带来关心、鼓励、温暖、思考,写作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并借助生动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展示丰盈的内心情怀。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