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章节练习题-第一章-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第一节-音乐基本理论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章节练习题-第一章-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第一节-音乐基本理论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章节练习题-第一章 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第一节

音乐基本理论

[单选题]1.下面谱例运用的创(江南博哥)作手法是()。

A.鱼咬尾 B.对比 C.同头换尾 D.展开

参:C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前两小节曲调完全相同,后两小节做了变化重复,运用的是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 [单选题]2.下列各拍子中,属于复拍子的是()。 A.一板一眼 B.三眼板 C.流水板 D.3/4拍

参:B

参考解析:复拍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A项一板一眼是传统戏曲中的节拍,板为强拍,眼为弱拍,属于单拍子;B项三眼板是四拍子,属于复拍子;C项流水板即一拍子,属于单拍子;D项3/4拍属于单拍子。 [单选题]3.下面谱例中,1—2小节正确的和声编配是()。

A.I—V B.Ⅵ一V C.Ⅳ一I D.I一Ⅳ

参:A

参考解析:谱例中旋律的调号为C大调,第1小节旋律音分别有E、G、C,构成C大调主和弦,第2小节旋律音分别有D、C、B、A、G,由于C和A时值较短,且在弱位上,故作经过音处理,而D、B、G构成C大调属和弦。由此可以判断出,1—2小节为和声功能的正格进行(T-D),其和声编配为I—V。 [单选题]4.下面谱例的调式是()。

A.#f小调 B.A大调 C.#F羽调式 D.A宫调式

参:C

参考解析:通过视唱旋律可知,该旋律为民族调式;结束音是#F为主音,旋律中出现的音分别有#F、A、B、#C、E五个音,可知是五声调式;再根据调号,得知宫音为A,由此判断#F为羽音,故旋律的调式为#F羽五声调式。 [单选题]5.下面谱例属于哪种体裁的音乐?()

A.卡农 B.赋格 C.创意曲 D.托卡塔

参:A

参考解析:卡农是各声部隔开一定的时间距离和音程距离,不断地前呼后应、互相模仿的复调模式。谱例中的两个声部间隔一个八度及一个小节展开,方向及节奏一致,是典型的八度卡农。

[单选题]6.()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 A.乐句 B.乐汇 C.乐节 D.动机

参:A

参考解析: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为4—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半终止或全终止)。

[单选题]7.下面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

A.D羽五声调式 B.F自然大调 C.D自然小调 D.D宫调式

参:A

参考解析:通过视唱旋律可知,该旋律为民族调式。调号为一个降记号,调式音阶为C—D—F—G—A共五个音,属于五声音阶。起始音与结束音都为D,且调式中出现最多的音是D—F,为小三度,故F为宫音,D为羽音。因此,可判断出此旋律的调式为D羽五声调式。

[单选题]8.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

A.单拍子 B.变换拍子 C.混合拍子 D.复拍子

参:B

参考解析:变换拍子是指在乐曲的行进当中发生变化的拍子,既可以是个别小节的变换,也可以是有规律的交替变换。变换拍子的拍号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写在谱子的不同位置,如果是个别小节的变换,则写在变换的地方。 [单选题]9.下面谱例的体裁是()。

A.卡农

B.赋格 C.夜曲 D.托卡塔

参:A

参考解析:卡农是各声部隔开一定的时间距离和音程距离,不断地前呼后应,互相模仿的复调模式。谱例中的两个声部在同度上间隔一个小节展开,方向及节奏一致,是典型的同度卡农。

[单选题]10.这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大型再现三部性曲式结构。其复杂性除了特殊的调性布局外,还具有乐思的贯通性陈述特征。它适于表达具有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史诗性的、哲理性的乐思,也可以表达田园性的、抒情性的乐思。这种曲式结构是()。 A.变奏曲式 B.回旋曲式 C.复三部曲式 D.奏鸣曲式

参:D

参考解析:奏鸣曲式是一种较大型的曲式结构,适合表现戏剧性题材内容。它在结构方面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呈示的第一部分、以展开为主的第二部分和再现内容的第三部分,有时还可能出现全曲的引子和结尾,形成完整的奏鸣曲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大型再现三部性结构。它的复杂性除了特殊的调性布局外,还具有乐思的贯通性陈述特征。它适于表达具有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史诗性的、哲理性的乐思,也可以表达田园性的、抒情性的乐思。 [单选题]11.下面谱例中,两个乐句是()关系。

A.并列 B.反复 C.平行 D.对比

参:C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两乐句为平行结构关系。平行结构是曲式常用的结构类型,曲式结构图示为a+a1,是指两个乐句开头的部分材料基本相同,而每个乐句结尾的落音或终止式不同。

[单选题]12.下面谱例所用的创作手法属于变化重复中的()。

A.节奏重复 B.装饰重复 C.移位重复

D.节奏伸缩重复

参:A

参考解析:节奏重复是指重复音乐的节奏,即通过音调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使其情绪上虽有了某些变化,而节奏的不变却使音乐性格保持了一致。该谱例节奏原型在作品的第一乐段做了五次相同的重复。

[单选题]13.根据临时记号,下列旋律的调式调性为()。

A.G大调 B.e旋律小调 C.E大调 D.b旋律小调 参:B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的变化音为#4、#1、#2,且#1、#2在下行的过程中还原了,可以判断为e旋律小调的Ⅵ、Ⅶ级音;而变化音#4也符合e小调的特征,因此,该旋律的调式调性为e旋律小调。 [单选题]14.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模进 B.再现 C.严格重复 D.变化重复

参:D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旋律的后两小节是对前两小节的变化重复。变化重复是在重复的基础上部分细节有所改变,主要因素保留原样。 [单选题]15.d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 A.D音 B.C音 C.F音 D.A音

参:D

参考解析:一般终止四六和弦都是指此调式的I级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即五音就是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d小调的I级和弦是D—F—A,其五音是A,因此d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A。

[单选题]16.出现在全曲开始,作为全曲音乐形象缩影的音乐是()。 A.间奏 B.过门 C.尾声 D.引子

参:D

参考解析:歌曲的前奏也称引子,作为全曲音乐形象的缩影,出现在歌曲呈示段之前,预示主题的出现,也预示歌曲的调式、速度、风格、情绪等特点。 [单选题]17.下面谱例的曲式结构标记正确的是()。

A.a+a1 B.a+b C.A+A1 D.A+B

参:B

参考解析:该谱例为八小节的一段体结构,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为4小节,在曲式结构图示中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1—4小节与5—8小节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上下句为呼应关系,因此属于对比式结构,用字母a+b表示。 [单选题]18.根据下面谱例中的两个调式,判断其调式调性之间的关系。()

A.关系大小调 B.近关系调 C.调号相同

D.同主音大小调 参:D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两行旋律可知,第一行旋律调号为三个升号,旋律中没有出现其他变音记号,且结束音为A,由此可知该旋律为A自然大调。第二行旋律无调号,旋律中出现了#G,且结束音为A,由此可知该旋律为a和声小调。两条旋律的主音音高相同,调号不同,为同主音大小调关系。 [单选题]19.下面谱例中,属于密集排列的和弦有()个。

A.1 B.2 C.3 D.4

参:A

参考解析:和弦音的排列位置有开放排列和密集排列两种基本方式。开放排列是上方三声部各声部之间的音程在五度以上,其间还能加入本和弦的音。密集排列是上方三声部各声部之间的音程在四度之内,其间不能再加进本和弦的音。从上述谱例可以看出,密集排列的和弦是第一小节。 [单选题]20.下面谱例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

A.序列音乐 B.标题音乐 C.主调音乐 D.复调音乐

参:D

参考解析: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中的一种组合形式,是在横向思维的基础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意义的旋律线前后重叠起来,运用对位法使每条旋律在纵向排列上有机地结合而构成的。谱例中的三个声部各自,相互之间既有对比,又有模仿,因此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复调器乐曲。 [单选题]21.在下列选项中,表示A大调下属和弦的是()。 A.B.

C.

D. 参:C

参考解析:A大调的下属音为D,故下属和弦为D-#F-A。 [单选题]22.下列谱例中的高声部使用了哪种写作技法?()

A.倒影模仿 B.扩大模仿 C.逆行模仿 D.卡农模仿

参:C

参考解析:逆行模仿是指当应句声部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逆行形式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按乐句或乐节加以首尾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谱例中,中声部是附加声部;而高低两个声部间隔两拍,高声部乐句是将低声部乐句首尾倒置模仿而成,这是典型的逆行模仿。 [单选题]23.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完全重复 B.同头换尾 C.换头合尾 D.自由模进

参:B

参考解析:谱例旋律可划分为两个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的乐句,采用了同头换尾的发展手法。A项完全重复是将原有曲调不加任何变化的严格重复,可以是在乐句内部、乐汇或乐节的重复,也可以用在乐句间的重复;C项换头合尾是指曲调后部分保持原状,前部分做变化重复;D项自由模进是指模进时,原来的节奏不变、音程有所变化,将旋律移高或移低。 [单选题]24.D大调与d小调形成的是哪种关系?() A.关系大小调 B.近关系调 C.远关系调

D.同主音大小调 参:D

参考解析:主音音高相同,调号不同,调式音阶不同的调叫作同主音调,又称同名调。因此,D大调与d小调的关系为同主音大小调。 [单选题]25.下列选项中,与D角为同一宫调系统的是()。 A.F徵 B.bG羽 C.B宫 D.bE商

参:A

参考解析:以D为角音,则宫音为bB,该宫调系统的音有bB宫、C商、D角、F徵、G羽。

[单选题]26.下列选项中,关于奏鸣曲的描述有误的是()。 A.奏鸣曲式适于表现音乐形象的矛盾、冲突以及戏剧性的发展 B.呈示部维持在主调不会转调

C.展开部是奏鸣曲中调式最不稳定的部分 D.再现部需要回归奏鸣曲的主调 参:B

参考解析:在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中,主部在主调展开,其性格多半是明快的、刚强的、激动的、热烈的或富于戏剧性的。副部通常在属调上展开,与主部多形成刚柔、动静、明暗上的对比。

[单选题]27.下面谱例中的低声部使用了哪种写作技法?()

A.倒影模仿 B.逆行模仿 C.自由模仿 D.节奏模仿

参:D

参考解析:节奏模仿指模仿声部只对开始声部陈述旋律材料的节奏进行模仿,模仿声部的旋律与开始声部陈述部分的旋律不同。谱例中低声部只模仿了高声部旋律的节奏材料,而旋律部分则使用了新的材料,这属于节奏模仿。 [单选题]28.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缩紧重复 B.严格重复 C.伸展重复 D.对比再现

参:C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旋律是通过节奏的扩大而展开的重复手法,属于伸展重复。

[单选题]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歌曲音乐主题结构形态的是()。 A.乐汇型 B.乐节型 C.乐段型

D.长气息的乐句型 参:C

参考解析:音乐的主题从结构形态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乐汇型、乐节型和长气息的乐句型。常见的歌曲结构都较为简洁,歌曲的音乐主题更是短小、明晰。乐段常用于大型音乐体裁的次级部分。

[单选题]30.下面谱例中的中声部使用了哪种写作技法?()

A.倒影模仿 B.逆行模仿 C.自由模仿 D.紧缩模仿

参:A

参考解析:倒影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谱例中的低声部为附加声部,而中声部与高声部间隔一个小节,相互之间旋律呈上下颠倒

的状态,是倒影模仿的关系。

[单选题]31.下面谱例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

A.鱼咬尾 B.螺蛳结顶 C.换头合尾 D.同头换尾

参:C

参考解析:谱例旋律可划分为两个前半句不同、后半句相同的乐句,属于换头合尾的发展手法。A项,鱼咬尾是指两个乐句紧紧相扣,下旬的头部和上句的尾部相同;B项,螺蛳结顶是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D项,同头换尾是指曲调前部分保持原状,后部分做变化重复。 [单选题]32.下面谱例属于哪种体裁的音乐?()

A.进行曲 B.前奏曲 C.赋格 D.卡农

参:D

参考解析:卡农是各声部隔开一定的时间距离和音程距离,不断地前呼后应、互相模仿的复调模式。谱例所示的是一首带有附加声部的八度卡农。其低声部为附加声部,上方两声部在同度上间隔一小节展开。

[单选题]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G角七声调式同宫系统调的是()。 A.bB徵七声调式 B.E宫七声调式 C.F商七声调式

D.C羽七声调式 参:B

参考解析:在同一自然音列上的各个调式,由于它们是同一个宫音,故称之为同宫系统调。其特点是宫音相同、调号相同、主音不同。G角七声调式的同宫系统调分别是bB徵调、C羽调、bE宫调、F商调。 [单选题]34.下面谱例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

A.再现 B.严格重复 C.鱼咬尾 D.扩大

参:C

参考解析:此旋律运用的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 [单选题]35.交响乐队中用于校音的乐器是()。 A.竖琴 B.单簧管 C.双簧管 D.小提琴

参:C

参考解析:双簧管属于簧管类气鸣乐器,是木管组的主要乐器之一。其音色明晰、清新,有芦笛声,富于田园色彩,因此常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此外,双簧管也是交响乐队中用于校音的乐器,由其奏出标准音a1为其他乐器校音。 [单选题]36.下列谱例中,1—2小节正确的和声编配是()。

A.Ⅰ—Ⅴ B.Ⅵ—Ⅴ C.Ⅳ—Ⅰ D.Ⅰ—Ⅳ

参:A

参考解析:谱例中旋律无调号,且结束音为C,整个旋律围绕G、C音展开,可

判断出该旋律为C大调,第1小节旋律音分别有E、G、C,构成C大调主和弦,第2小节旋律音分别有D、C、B、A、G,由于C和A时值较短,且在弱位上,故作经过音处理,而D、B、G构成C大调属和弦。由此可以确定,1—2小节为和声功能的正格进行(T—D),其和声编配为Ⅰ—Ⅴ。 [单选题]37.下列旋律创作手法采用的是()。

A.变化重复 B.变奏 C.模仿 D.模进

参:A

参考解析:谱例中的两句旋律总体上保持一致,但第二句做了两小节的细微变化,使旋律较第一句稍显舒展。这种统一中通过部分改变发展旋律的创作手法属于变化重复。B项变奏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C项模仿指的是相同的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声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变化),或再依次出现音乐材料的不同部分,便形成了前后呼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D项模进是指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 [单选题]38.下列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

A.D羽调式 B.F自然大调 C.D自然小调 D.D宫调式

参:A

参考解析:通过视唱旋律可知,该旋律为民族调式。调号为一个降号的F调,旋律中的音分别是D、F、G、A、C。F-A为大三度,因此F为宫音。结束音为D,为调式的主音,因此该旋律调式调性为D羽调式。 [单选题]39.下列关于奏鸣曲式展开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展开部通常由导入部分、中心部分、准备句组成

B.展开部中调性的选择和顺序是自由的

C.展开部是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是奏鸣曲式必不可少的结构 D.展开部在呈示部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也可以采用新的主题 参:C

参考解析:展开部确实是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但无展开的奏鸣曲式也是存在的。这种曲式是奏鸣曲式的常见变体之一,在慢乐章奏鸣曲式作品以及快速、音乐形象无对比的乐曲中都比较常见。

[单选题]40.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结束主和弦必须为强拍、根音旋律位置

B.根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即四、五度进行 C.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收束感,更适宜结束全曲 D.与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并称为结束的三种基本类型 参:D

参考解析:终止的类型分为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和完全终止。正格终止与变格终止根据其终止感的完满程度分为完满终止和不完满终止。完满终止指结尾的主和弦出现在小节的强拍,采用根音旋律位置,且由原位的属或下属到原位的主(低音是属一主或下属一主终止的典型的四、五度进行)。完满终止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终止感。

[单选题]41.下面谱例中,乐句B和乐句A的关系是()。

A.加花 B.模进 C.倒影 D.扩大

参:A

参考解析:分析谱例可知,乐句B是在乐句A的基础上进行了旋律加花。加花重复是在不改变音乐主题旋律走向的情况下,加以装饰性的变化的重复手法。加花重复是为了增加旋律的表现力。B项模进是指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C项倒影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D项扩大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原旋律中的音符时值拉长。

[单选题]42.为下面谱例编配钢琴伴奏,哪个和弦适用于第1小节?()

A.Ⅰ级和弦 B.Ⅱ级和弦 C.Ⅳ级和弦 D.Ⅵ级和弦

参:A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调号为1个升记号,可判断出该旋律为G大调/e小调,旋律起始音为E,且结束音也是E,因此判断该旋律为e自然小调。第1小节的音分别是e小调的Ⅰ级音和Ⅴ级音,应配Ⅰ级和弦。 [单选题]43.下列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

A.C自然大调 B.E徵五声调式 C.C宫调式

D.G徵五声调式 参:D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谱例旋律没有分解和弦与连续的旋律级进,而是以二、三度组成的音组进行为主,由此可以初步确定该旋律为民族调式。旋律中无调号,调式中的全部音为C、D、E、G、A,为五声音阶,C—E为唯一的大三度,可知C为宫音,且结束音是G,为调式主音。因此可以确定该旋律的调式为G徵五声调式。

[单选题]44.“有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对钢琴学习本身感兴趣时,其学习才是最佳的,父母或者老师等外部强加的教学是没有益处的。”该描述体现的哲学观是()。 A.自然主义 B.折中主义 C.实用主义 D.批判主义

参:A

参考解析:自然主义强调人性中原始的倾向和天生的能力。一切自然界的东西都是与自然相适应的,因此,教育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题干中的描述体现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观。B项,折中主义指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是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C项,实用主义认为概念、理论等并不是世界的答案,判别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看其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而是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感觉和效

果;D项,批判主义具有多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对现行学校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外来学校教育制度和计划的预设。

[单选题]45.以下两段旋律选自《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它们的风格分别是()。

A.华尔兹风格和摇滚风格 B.狐步舞风格和爵士风格 C.华尔兹风格和爵士风格 D.狐步舞风格和摇滚风格 参:C

参考解析:华尔兹风格的特点为三拍子,重音在第一拍,第二、三拍较弱,旋律庄重华丽,节奏舒展流畅。狐步舞风格的特点为四拍子,旋律简单质朴,节奏平稳从容,带有流动感。摇滚风格的特点为旋律自由,节奏密集、连贯,强调强拍或反拍,很少做附点或切分处理。爵士风格的特点为旋律构建在爵士音阶的基础上,节奏在三连音与Shuffle节奏的基础上展开,具有强烈的摇摆感,Shuffle节奏多以附点节奏或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的三连音形式体现在乐谱中,也可能有其他替换标记,可在乐谱开头处查看替换标记的说明。通过分析谱例可知,第一个谱例为三拍子,平稳、庄重,属于华尔兹风格;第二个谱例为四拍子,采用了大量的附点节奏,摇摆感十足,属于爵士风格。

[单选题]46.下面谱例出自《青春舞曲》,该旋律运用的发展手法是()。

A.螺蛳结顶 B.鱼咬尾 C.变奏 D.倒影

参:B

参考解析:题干谱例中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这种创作手法叫作鱼咬尾,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A项,螺蛳结顶是将基本的音乐材料(节奏与乐音)进行句幅递减而产生的曲体结构,多用于作品的后半部分或末尾;C项,变奏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D项,倒影

指的是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

[单选题]47.分析下面谱例的曲式结构,字母标记正确的是()。

A.a+a1 B.a+b C.A+A1 D.A+B

参:B

参考解析:该谱例共8小节,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为4小节,为一段体结构,在曲式结构图示中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1—4小节与5—8小节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上下句为呼应关系,因此属于对比式结构,用字母a+b表示。 [单选题]48.下列有关变奏曲式的叙述有误的是()。 A.主题不宜过大,一般为二段式结构 B.主题不宜太复杂,但需要有鲜明的性格

C.变奏与变奏之间一般相对,次序可以颠倒

D.以变奏手法为基础,但也常与其他各种手法和结构原则一起结合使用 参:C

参考解析:变奏曲式一般是指一首作品的各个部分都是对主题的加花变化发展而来的。变奏曲的主题必须具有简洁的旋律、节奏、和声和织体,明晰的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这样的主题才能有进一步的变化、发展的可能性。变奏曲主题的结构多半是单二部曲式,较少见的是乐段和单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的整体结构必须借助于其他曲式组合原则来对各个变奏曲目加以组织。由于变奏数量不定,少则二三次,多则几十次,容易导致结构过于发散无序,故变奏曲式中主题与变奏之间、变奏与变奏之间,常通过音乐的某种逻辑联系,将某些具有共性化规律的部分连接在一起。

[单选题]49.为下面谱例编配和声伴奏,适合第3小节的和弦是()。

A.Ⅰ级和弦 B.Ⅳ级和弦

C.Ⅴ级和弦 D.Ⅵ级和弦

参:C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旋律的调号为两个降号,初步判断调号为bB大调/g小调。旋律中重点强调了F、bB两音,由此可以确定该旋律为bB大调,第三小节的音分别是F、A、C,是bB大调的V级和弦。

[单选题]50.这种节奏型常见于()。 A.踢踏舞 B.恰恰 C.桑巴 D.探戈

参:D

参考解析:该节奏为二拍子,附点节奏、小切分节奏在重拍,八分节奏填充弱拍,这种情况在探戈舞蹈中很常见。

[单选题]51.下面旋律调式中,商音的音名是()。

A.D B.bB C.E

D.C. 参:C

参考解析:谱例旋律调号为两个升号,旋律中无临时升降记号,结束音为D,可以确定其属于D宫体系。D宫体系的商音音名为E。 [单选题]52.下面谱例的演奏形式是()。

A.弦乐五重奏 B.铜管五重奏 C.木管五重奏 D.钢琴四重奏 参:A

参考解析:谱例中五个声部的乐器分别是第一小提琴(ViolinⅠ)、第二小提琴(ViolinⅡ)、中提琴(Viola)、大提琴(Violoncello)、低音提琴(DoubleBass或Bass),其演奏形式是弦乐五重奏。

[单选题]53.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模进 B.变奏 C.严格重复 D.变化重复

参:D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旋律的后两小节是对前两小节的变化重复。变化重复是在重复的基础上部分细节有所改变,主要因素保留原样。A项模进是指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B项变奏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C项严格重复是主题句最简单的发展手法,重复句完全相同于原乐句。

[单选题].不用钢琴,即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或看着乐谱即能在意识中再现音乐音响,产生共鸣,此特征描述的是()。 A.情感体验 B.即兴创作 C.体态律动 D.内心听觉

参:D

参考解析:内心听觉是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这种听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了人们对曾经感知过的或者正在感知的音乐音响所产生的经验、记忆的一种心理反应。题干中的描述属于内心听觉的特征。 [单选题]55.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铃木音乐教育体系”把母语学习的原理应用于小提琴教学

B.“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节奏唱名法、字母记谱法

C.“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听觉训练

D.“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参:C

参考解析: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内容包括嗓音训练、动作练习和乐器演奏三个方面。

[单选题]56.下面旋律片段的拍号应是()。

A.2/4 B.2/2 C.6/8 D.4/4

参:D

参考解析:从乐谱上可判断,该旋律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单选题]57.下面谱例是歌曲《东方红》,其主题发展手法是()。

A.严格模进 B.自由模进 C.反向模进

D.倒影模进

参:B

参考解析:从旋律中可以看出音高发生了变化,节奏也发生了变化,但主干音基本没有变化,故为自由模进。自由模进是指当旋律移位模进以后,与原型在音程关系和节奏安排上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幅度一般不大,在保持总的节奏与旋律线基本一致的条件下,音程关系不受严格约束。A项严格模进是指把模进的原型原封不动地在另一个高度上重复,只是音高不同,音程关系和节奏完全一致;C项反向模进是指把旋律颠倒方向进行;D项倒影模进是指把一个音作为中轴线,从而把音高进行变化。

[单选题]58.下列谱例中,旋律进行多用()。

A.保持 B.级进 C.小跳 D.大跳

参:B

参考解析:级进指旋律多以大小二度按音阶做上行或下行运动。三度音程以上的旋律进行称为跳进。其中三度进行为“小跳”,四度及四度以上进行为“大跳”。

[单选题]59.在3/8拍子中,下列哪种记谱法是规范的?()

A.A B.B C.C D.D

参:C

参考解析:3/8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属于单拍子。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遵循以一拍为单位来组合,每小节有几拍就划分为几个音群,每一个音群用固定的符尾连起来。节奏细分时,每个单位拍可划分成两个或几个彼此相等的附属音群,音群的第一条符尾要连在一起。A项应删掉连线;B项应将符尾连接;D项第一个十六分音符应与八分音符组成音群。 [单选题]60.下列关于和声模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

B.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 C.模进过程中模进音程绝对不能改变

D.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 参:C

参考解析:和声模进,即一组和声进行的音高转移。和声模进分为严格模进和首调模进。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

[单选题]61.民乐合奏《金蛇狂舞》中采用的“螺蛳结顶”是一种()的发展手法。

A.句幅递增 B.句幅递减 C.句幅平行 D.旋律加花

参:B

参考解析:“螺蛳结顶”是一种将基本的音乐材料(节奏与乐音)进行句幅递减而产生的曲体结构,多用于作品的后半部分或末尾。 [单选题]62.下列谱例中使用了哪种复调模仿手法?()

A.逆行模仿 B.倒影模仿 C.扩大模仿 D.自由模仿

参:A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中的低声部与高声部间隔一拍,其乐句是将高声部乐句首尾倒置模仿而成,属于典型的逆行模仿。逆行模仿是指当应句声部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逆行形式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按乐句或乐节加以首尾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B项倒影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C项扩大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每个音的时

值按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以伸长,形成旋律句法上的变化;D项自由模仿相对比较自由,主要采用装饰模仿与局部变形模仿。

[单选题]63.两句结构乐段,上下呼应,不同材料,称为()。 A.平行式结构 B.连环式结构 C.合尾式结构 D.对比式结构 参:D

参考解析:对比式结构是指第二乐句采用新的材料,上下旬为呼应关系,由不同的材料构成。A项平行式结构是指两个乐句的开头基本相同,落音或终止式不同;B项连环式结构是指两个乐句紧紧相扣,下句的头部和上句的尾部相同,基本等同于中国传统音乐中“鱼咬尾”的结构形式;C项合尾式结构是指曲调后部分保持原状,前部分做变化重复。

[单选题].下列表情术语与其中文含义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Animato——活泼地

B.Conespressione——有感情地 C.Cantabile——如歌地 D.Giocoso——诙谐地 参:B

参考解析:表情术语“Conespressione”意为有表情地。 [单选题]65.下列谱例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

A.同头换尾 B.模进 C.鱼咬尾 D.换头合尾

参:C

参考解析:此旋律运用的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A项同头换尾是指曲调前部分保持原状,后部分做变化重复;B项模进是指将一个核心音调移高或移低若干音程或者反行、逆行的创作手法;D项换头合尾是指曲调后部分保持原状,前部

分做变化重复。

[单选题]66.下列各项分别选自某旋律的某一小节,被选旋律为混合拍子的是()。 A.B.C.

D. 参:D

参考解析:混合拍子是由不完全相同的单拍子按照次序组合起来形成的拍子。D项一小节共五拍,是由两种不同的单拍子组成。A项一小节共四拍,属于复拍子;B、C两项一小节均为三拍,属于单拍子。

[单选题]67.下列谱例中的低声部使用了哪种写作技法?()

A.倒影模仿 B.逆行模仿 C.自由模仿 D.节奏模仿

参:D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中低声部只模仿了高声部旋律的节奏材料,而旋律部分则使用了新的材料,属于节奏模仿。节奏模仿指模仿声部只对开始声部陈述旋律材料的节奏进行模仿,模仿声部的旋律与开始声部陈述部分的旋律不同。A项,倒影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B项,逆行模仿是指当应句声部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逆行形式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按乐句或乐节加以首尾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C项,自由模仿相对比较自由,主要采用装饰模仿与局部变形模仿。 [单选题]68.“A—B—A”三个乐段构成的结构属于()。 A.重复式结构 B.再现式结构 C.部分重复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参:B

参考解析:“A—B—A”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单三部曲式结构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和并列单三部曲式两种。再现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A(A1),并列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C。

[单选题]69.下列谱例属于哪种体裁的音乐?()

A.进行曲 B.前奏曲 C.赋格 D.卡农

参:D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所示的是一首带有附加声部的八度卡农。其低声部为附加声部,上方两声部在同度上间隔一小节展开,属于卡农体裁。卡农是各声部隔开一定的时间距离和音程距离,不断地前呼后应、互相模仿的复调模式。

[单选题]70.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缩紧重复 B.螺蛳结顶 C.伸展重复 D.音程扩大

参:C

参考解析: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旋律是通过节奏的扩大而展开的重复手法,属于伸展重复。A项缩紧重复是将旋律的节奏时值缩短的重复手法;B项螺蛳结顶是将基本的音乐材料(节奏与乐音)进行句幅递减而产生的曲体结构,多用于作品的后半部分或末尾;D项音程扩大是在旋律发展过程中,以旋律的某一个音或几个音为支点,将音程逐渐扩大,这种手法能使情绪不断增长,将旋律推向高潮。

[单选题]71.“张飞”这一角色在传统京剧中属于()。 A.生角 B.旦角 C.净角 D.丑角

参:C

参考解析: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净角又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脸谱为突出标志。张飞是京剧舞台上常见的角色,常以黑十字门脸谱亮相,属于净角。A项生角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B项旦角是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D项丑角是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单选题]72.下列谱例中,不协和音程的数量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A

参考解析: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所有的增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谱例中各音程的音程性质从左往右依次是纯五度、小三度、大二度、纯四度、纯五度、小三度、纯四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三度,其中不

协和音程只有大二度。

[单选题]73.#E向上构成的自然半音是()。

A.A B.B C.C D.D

参:B

参考解析: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所构成的半音,叫作自然半音。#E向上构成的自然半音是#F。

[单选题]74.下列谱例属于哪种模仿手法?()

A.局部模仿 B.卡农模仿 C.扩大模仿 D.倒影模仿

参:C

参考解析:谱例中,下方旋律的每个音都是上方旋律时值的二倍,属于扩大模仿。扩大模仿指模仿起句的时候每个音都是按照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以伸长。A项,局部模仿的声部只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材料进行模仿,不进行连续模仿;B项,卡农模仿指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材料进行连续不断地模仿,不仅要模仿第一起句,还要依次模仿第二、第三等起句;D项,倒影模仿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

[单选题]75.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重复 B.再现 C.对比 D.模进

参:D

参考解析:模进是指将一个核心音调移高或移低若干音程或者反行、逆行的创作手法。此旋律片段中第四小节是按照第2小节的节奏、音程关系将旋律移高,第六、七、八、九小节也是按照第五小节的节奏、音程关系将旋律移高,为模进手法中的严格模进。A项重复是指把某一音乐材料(原型)原封不动地反复一次或多次;B项再现是构成曲式的重要手法之一,指某一主题呈示以后,经过对比或发展,再次出现;C项对比是指音高、节奏、调式等有明显差异的音乐材料形成对比关系。

[单选题]76.下列谱例是《黄河船夫曲》的片段,该片段的演唱形式属于()。

A.女声合唱 B.男声合唱 C.同声合唱 D.混声合唱

参:D

参考解析:混声四部合唱,由成年男女声组成,最常见的声部组建是以四个声部为基础的,即女高音Soprano,缩写为S.;女低音Alto,缩写为A.;男高音Tenore或Tenor,缩写为T.;男低音Basso,缩写为B.。 [问答题]1.分析歌曲《江河万古流》。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4分)

(2)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6分) (3)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D宫清乐调式。 (2)再现单二部曲式。

(3)歌曲《江河万古流》的节奏变化多样,歌词富有诗意,词曲结合密切。两段

旋律的结构不同,加上曲调的高低起伏、曲折婉转,造成了歌曲特殊的“语气”,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庄重而不沉闷。A段第一句旋律波浪起伏,第二句级进到d2又缓缓下行,为歌曲的第一次小高潮,表达出一种感慨之情。B段第一句从歌曲最高音开始,重复同一曲调,是歌曲的最高潮,抒发了心中的无限豪情,形成了对比的效果。第二句同为缓缓下行音调。最后的高音结尾很好的加重了全曲恢宏的气势,让整首歌呈现的情绪更为明显。 [问答题]2.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标明调式调性。(4分) (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6分)

(3)说明此乐曲第二乐段的发展手法。(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bA自然大调。 (2)再现单二部曲式。

(3)第二段的第一乐句为展开型段落,旋律材料取自第一乐段开头的动机,通过对该动机的多次反复展开;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段第二乐句的再现。 [问答题]3.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标明调式调性。(4分) (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6分)

(3)说明谱例旋律的发展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bA宫五声调式。 (2)四乐句一段体。

(3)该乐段四个乐句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关系。四个乐句的主题材料之间缺少对比,也没有重复,而是按照展衍的原则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并在第三乐句达到高潮,之后在第四乐句进行收束,最终结束在bA宫音上。 [问答题]4.分析歌曲《雪绒花》谱例。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4分) (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6分) (3)分析旋律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C自然大调。 (2)再现单二部曲式。

(3)《雪绒花》是美国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歌曲优美、舒缓、轻柔,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乐曲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决定了它优雅恬静的格调,情绪没有较大的起伏,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祖国深深的祝福。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的乐句组成,舒缓婉转的旋律是对雪绒花的

赞颂。第二乐段也包含两个乐句,其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段第二乐句的再现;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后又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与节奏,使两个乐段既统一又有对比。

[问答题]5.分析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要求:

(1)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4分)

(2)写出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6分)

(3)请结合结构,说明该歌曲的创作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F羽五声调式。

(2)歌曲为多乐句并列联合的非方整性一部曲式(单乐段)。

(3)歌曲为起承转合结构。起句为a乐句,是乐段的开始句,音乐的初步呈示,也是全曲发展的基础。b乐句为承句,通过变化手法,加深、巩固已陈述的乐思。C乐句为转句,这是全曲的关键,将乐思加以发展,在音乐上出现不稳定因素并有进一步的展开。d乐句为合句,对前面的乐思进行肯定与总结。 [问答题]6.分析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谱例。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4分)

(2)写出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6分) (3)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E宫七声清乐调式。 (2)并列单二部曲式。

(3)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表现了主人公玛依拉热情开朗、多才多艺的形象。a句音域较高,情绪欢快、热烈,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a1句变化重复主题a乐句的前半部分,下半部分旋律偏向下行。b句展开新的材料,层层递进,c句中衬词的使用使欢快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 [问答题]7.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写出歌曲的调式调性。(4分) (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6分) (3)说明歌曲的音乐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d小调转D大调。 (2)并列单三部曲式。

(3)《小夜曲》是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原为其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歌曲为并列单三部曲式结构,调性呈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是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情绪柔和明朗,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

第三段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问答题]8.分析歌曲《飞来的花瓣》。 要求:

(1)标明调式调性。(4分) (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6分) (3)说明歌曲的旋律特点。(5分)

参:无

参考解析:(1)bE自然大调。 (2)并列单二部曲式。

(3)A段为单声部,自然而近乎口语化的音乐主题于平易、亲切中饱含深情。弱起的节奏,朴实的音调及接下来略为舒展的旋律,在富于动感的音型伴奏下,恰似在春风中飘舞着的片片花瓣。B段与之对比,旋律提高了音区,但仍是以级

进为主的旋律进行,表达了对老师感怀的心情。接下来作品塑造了花瓣飘舞在春风中的意境,飘逸的旋律在呼唤式的“回答老师”处达到了全曲的高潮。 [问答题]9.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

(2)写出歌曲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歌曲结构图示。 (3)简要说明歌曲在二声部编配上的特点。

参:无

参考解析:(1)D自然大调。 (2)再现单二部曲式。

(3)两声部的主体节奏相同,高声部偶尔会有加花装饰;声部旋律整体走向也大致相同,句首句末反向进行。这种大同之中偶有差异的复调编配能够很好地突显出钟声精准、平稳、富于动力的音乐形象。 [问答题]10.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作品第一乐段运用的创作手法。

参:无

参考解析:(1)F自然大调。 (2)并列单二部曲式。

(3)第一乐段是一个不规整的上下旬结构,上句4小节,下旬6小节。其中,下旬则在第3小节采用紧缩的处理手法,使较长的下句更显紧凑,消除了乐句长度差异带来的不对称感,符合我国传统音乐中“起、承、转、合”的结构功能和审美习惯。

[问答题]11.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作品第一乐段的创作特点。

参:无

参考解析:(1)e和声小调。 (2)并列单二部曲式。

(3)第一乐段由a和a1两乐句构成,为4+6的非方整性平行乐段结构。a乐句完成一次起落之后,反复强调属和弦的B音和F音,最后停在主和弦三音G上,形成了一种徘徊不定的效果。a1乐句则在a乐剧句基础上更进一步,完成了更

大的起落,将情绪进一步放大,最终结束在主和弦主音E音上,达成完满终止,形成收束。

[问答题]12.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作品第一乐句的创作特点。

参:无

参考解析:(1)bE自然大调。 (2)并列单二部曲式。

(3)第一乐句由三个乐思构成,为1+1+2(不算弱起小节)的结构,由调外音#F进入,为作品增添了一种漂泊不定之感。乐句旋律整体相对平稳,为后续的对比、展开做好铺垫。

[问答题]13.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作品各乐句之间的关系。

参:无

参考解析:(1)F宫五声调式。 (2)再现单二部曲式:

(3)作品结构规整,节奏平稳。四个乐句为起承转合关系。第一、二、四乐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稍有差异。第三乐句为作品的高潮部分,连续上行的八分音符及句尾的延长高音F将作品的情绪推至高潮。 [问答题]14.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作品第二乐段的创作特点。

参:无

参考解析:(1)d自然小调。 (2)并列单二部曲式。

(3)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为平行关系,通过同音重复以及平缓的节奏衬托出死神机械、冰冷、无情的艺术形象。 [问答题]15.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

参:无

参考解析:(1)F自然大调。 (2)再现单三部曲式。

(3)这首乐曲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瑰丽的幻想色彩,旋律几经起伏,婉转流连,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引入轻盈缥缈的梦幻世界。 [问答题]16.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分析调式调性。

(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 (3)说明作品各乐句之间的关系。

参:无

参考解析:(1)E羽五声调式。 (2)三乐句一部曲式。

(3)作品由三个乐句构成,运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三个乐句所采用的主题材料相对统一。第一、二乐句的前半句材料相同,方便作品展开,第二、三乐句的后半句材料相同,形成收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