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兵;司明宝;刘春;许飞鸣;陈川
【摘 要】@@ 稻、麦秸秆的处理一直是领导关注、农民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解决稻、麦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最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高留茬)还田.
【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 【年(卷),期】2010(000)007 【总页数】3页(P41-42,50)
【作 者】孟海兵;司明宝;刘春;许飞鸣;陈川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农机推广站;江苏省淮安市农机推广站;江苏省淮安市农机推广站;江苏省淮安市农机推广站;江苏省淮安市农机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 文
稻、麦秸秆的处理一直是领导关注、农民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解决稻、麦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最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高留茬)还田。
一、秸秆还田前的技术准备
1.还田前充分切碎麦秸 小麦亩产为300~400kg时,每亩麦秸数量也在300kg以上。在机械旋耕过程中要将80%以上的麦秸埋入土壤中,才能保证下茬播栽质量。实践证明,小于10cm的麦秸比较容易埋入土中,小于15cm时灭茬较好。因此
在机械收割小麦时,应将收割机的切草刀片间距调整为5~8cm,使90%的麦秸长度小于10cm。
2.作业中浅水旋耕 机械旋耕时,田间水层要适度控制。如果水层太浅或无水层,容易出现刀滚和拖板粘泥,作业负荷过大;水层过深时,草与泥分离,容易出现秸秆漂浮,埋草效果差,埋茬率降低,对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均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作业前应把水层控制在3~4cm深,浸泡3~4小时,做到浅水旋耕。 3.控制不同土壤秸秆还田的数量 在薄地、化肥不足的情况下,秸秆还田离播期又较近时,秸秆的用量不宜过多;而在化肥较多、距播期较长的情况下,则可加大用量或全田翻压。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500kg以下。秸秆数量过多,不仅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有损害作用,甚至影响出苗或幼苗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江苏稻麦轮作区,秸秆覆盖还田量多在100~300kg之间,黄泥土最高产量的还田量为173kg,淮北稻麦二季最佳年还田量为241kg。总的看来,水稻、小麦秸秆的适宜还田量以200~300kg/亩为宜。
4.调节秸秆还田时间 若是翻埋,一般在作物收割后立即将秸秆耕翻入土,尽量减少水分损失,避免因秸秆被晒干而影响腐熟速度。旱地应边收边耕埋,水田应在插秧前15天左右翻入。江苏稻麦轮作区,稻田免耕或耕翻种麦的田块,施足基肥,播后喷施除草剂即可盖草。麦草覆盖还田,可在麦收后耕地、施肥、灌浅水施面肥后盖草。
二、主要秸秆还田作业模式
1.麦秸秆旱田机械化还田 手拖旋耕技术、还田旋耕整地技术与麦秸水田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基本类似。采用双轴灭茬旋耕机作业的技术流程是:留麦秸秆、破根茬和旋耕一条龙复式作业。该技术通过双轴灭茬旋耕机的前轴破碎秸秆的根茬,后轴旋耕,能使泥土与秸秆充分搅匀,机器的灭茬深度达到5~8cm,耕深可达16cm,
作业效果符合旱作秸秆还田的作业质量要求,适合在秸秆已经切碎的田块使用。 2.麦秸秆水田机械化还田 手拖旋耕还田模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抛出的秸秆铺匀(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秸秆需切碎)→放水沤田→手拖配套还田机或旋耕机碎土翻埋→水田平整。手拖旋耕还田模式秸秆不能全量还田,需经2~3次作业才能栽秧;旋耕整地还田模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留茬15cm左右收割小麦、开启秸秆切碎装置切碎秸秆(或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留茬在25cm左右收割小麦、人工撒匀秸秆,或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放水泡田1~2天(泡透土壤、软化秸秆)→机械化秸秆翻埋耕整地作业;多功能水耕作业还田模式:留全量麦秸→水沤田块→旋耕、起浆、灭茬、平整一条龙复式作业。要求配套动力大,一般为36.7~73.5kW,适合推广机型包括旋耕复合作业型水田平整机、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机和反旋灭茬机。
3.秋季水稻秸秆还田 主要有手拖翻耕技术、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双轴灭茬旋耕作业技术、反转灭茬作业技术、秸秆粉碎与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技术、条耕联合作业技术等。其中,反转灭茬技术仍然是目前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主要技术。该技术能一次完成灭茬、秸秆还田和掩埋覆盖作业,土块细碎、耕深一致,地表平整,作业效率高,较符合稻麦产区要求。 三、主要农作物后茬作物生长调控措施
1.还田后迅速增施氮肥,降低土壤碳氮比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草量大,而秸秆本身的碳、氮含量比例为100∶2左右,腐解所需的比例为100∶4左右。因此,秸秆在腐解为有机肥的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等元素,加之我国土壤普遍缺氮,磷钾也较缺乏,所以秸秆还田时一定要补充氮素,适量施用磷钾肥,以增加养分,加速腐解,提高肥效。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亩施用50kg风干稻草(含氮0.52%~1.05%),在开始腐解的一个月内,将从土壤中夺取305g~380g氮素。一般每亩还田300kg秸秆时,基肥需施尿素10kg左右,5~7天后施苗肥尿
素l5kg左右。在秸秆还田同时施用磷肥,特别是碱性磷肥,不仅能促进秸秆有机物的分解,也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2.加强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秸秆直接还田,需把秸秆切碎后翻埋入土壤中,翻埋深度20cm左右,一定要覆土严密,防止跑墒。秸秆直接翻埋还田的,若墒情太差,应及时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腐解。南方水田翻压秸秆要注意淹水时秸秆腐化产生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在未改造好的下湿田、冷浸田、烂泥田和低洼渍涝田,不要进行秸秆翻压还田。在一般稻草翻压还田的田块,水分管理要浅灌、勤灌适时烤田,在水稻分蘖初期及盛期各耘田一次,以便增加土壤通透性,排除稻草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南方旱作物上,秸秆还田也要注意调节水分,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注重控水调气 麦草在腐烂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抑制稻苗根系的生长、降低其吸收功能,是造成水稻僵苗的根本原因。秸秆还田时田面水深以3~5cm为宜。3~5天后待秸秆软化后再移栽秧苗。稻苗栽后5天以上,基本都已扎根活棵,10天左右明显恢复生长。由于大量麦秸埋入土壤,在长期淹水条件下,随着秸秆的矿化、释放养分的同时,会产生一些还原性物质如有机酸、硫化氢等。这些物质积累太高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作用,稻苗生长就会明显受抑制。所以应该及时脱水通气,采用干湿交替的模式,泡水1~2天,通气2~3天,增加土壤含氧量,促使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活力。要求在播种出苗期,勤灌勤排,以防长期积死水,沤烂种子和根系。生育中期,由于大量麦草还田、土壤不实,易造成倒伏,应及早分次搁田使土壤沉实;生育后期,由于还草田孔隙度相对增加,土壤持水量相对加大,应以间隙灌溉为主,既保水又透气。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还田时,也可施入适量的石灰,施用数量以30~40kg/亩为宜,以防中毒和促进秸秆腐解。
4.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宜直接还田 秸秆还田,特别是秸秆覆盖为病虫害提供了栖息和越冬场所,尽量减少覆盖秸秆病穗的残存和越冬基数,是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方法。南方水稻秸秆凡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稻草不宜还田;有三化螟发生的田块,稻秆应深压入土中。因为秸秆在土壤中腐解,不像高温堆肥那样能产生高温,还田秸秆上的病菌和虫卵不能被杀死。所以,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宜直接还田,可将其作高温堆肥的材料,或用作饲料、燃料,以防病虫害蔓延。另外,对带病秸秆如水稻白叶枯病、油菜菌核病、小麦和玉米黑粉病等的秸秆,最好经高温发酵腐熟后还田,以防止病害的蔓延。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的防治。
5.注意草害防治 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它与作物争水、肥和光能,侵占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杂草还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麦草全量还田旋耕稻作,有利于清除田面杂草,也有助于防止“杂草稻”的发生。但在水稻种植后仍需防除杂草为害,南方麦田除草剂应在播后苗前喷施,每亩用100克60%丁草胺乳油兑水75kg,土面喷雾,趁墒覆盖秸秆。直播稻杂草防除要做到“一封、二杀、三挑”;抛秧、机插秧移植后4~5天,洒施除草剂,保持水层5~7天。 四、加速秸秆腐烂生物菌剂的选择
施用秸秆快腐剂对于加快前期秸秆腐解进度、提高产量作用明显。据试验,在施用秸秆快腐剂的情况下,亩还田麦秸350kg,10天后秸秆即明显开始软化腐烂,30天腐烂达90%以上,一个生长季内全部腐烂,不存在秸秆在土中积累的问题。每亩田全年还草900~1000kg,相当于尿素14kg,过磷酸钙12kg,氯化钾12kg,增产粮食80kg,净增收入170元左右。改土培肥效果也十分显著,还草田块2~3年后,土质松软,土壤腐殖质增加,容重降低,通透性改善,蓄水保墒降渍能力增强,亩产量显著提高。常用有机物料腐熟菌剂产品有以下5种。
1.“满园春”生物发酵剂 该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采用独特的生物
发酵工程技术研制,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剂。含有特殊功能的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经全国16个省市试验示范,使用该产品能够促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和各类糟粕物料快速腐熟并消除异味,腐熟后的产品可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
2.腐秆灵 腐秆灵是广东省高明市绿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它含有大量的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多种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既有嗜热、耐热的菌种,也有适应中温的菌种。用它处理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能加速其茎秆腐烂,使之转化成优质的有机肥料。
3.CM菌 该菌是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应用益生菌共生发酵新技术研制的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主要由光合菌、酵母菌、醋酸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组成,使用后不仅能使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腐熟分解,同时还具有除臭作用。 4.催腐剂 该剂是山东文登市土肥站研究开发的用于发酵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催腐剂是根据微生物中钾细菌和磷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以有机物为主要原料,选用适合有益微生物营养要求的化学药品配制定量氮、磷、钾、钙、镁、铁、硫等营养的化学制剂。应用催腐剂堆腐秸秆,能加速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有机质腐解,并能定向培养生物钾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加堆肥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提高堆肥质量。
5.酵素菌 酵素菌是河南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多功能菌种,由能产生多种酶的好气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组成的有益微生物群体。酵素菌作用于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料,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有机物分解,尤其能够降解木屑等物质中的毒素,促进堆肥中放线菌的大量繁殖,从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创造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良好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