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仕才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B.百代之过客也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D.大块假我以文章 ..【解析】 大块:大自然。 【答案】 D
2.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解析】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秉烛夜游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不有佳咏,何申雅怀
【解析】 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D项,“咏”,动词作名词,诗歌。
【答案】 A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逆旅:客舍 过客:旅客,旅行者 烟景:烟柳美景 大块:大块的土地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B.理,非吾业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答案】 B
[阅读提升层次(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
(选自《居士集》)
【注】 ①汲汲营营:忙忙碌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弥存也 .B.不见于言可也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D.稍稍见称于人 ..【解析】 荣华:花朵。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弥:久长 言:著作 荣华:茂盛 稍稍:渐渐
①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答案】 C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A.南溟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所以能不朽而存也①是三者.B.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散亡磨灭①而.C.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以自警焉①亦因.D. ②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解析】 A项,“于”,都是介词,到。B项,“者”,①代词,代指前面列举的三个事情;②表停顿。C项,“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D项,“因”,①介词,通过;②动词,沿袭。
【答案】 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解析】 “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理解错误。 【答案】 C 8.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2)①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②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
【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最终也都腐朽、消亡殆尽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草木鸟兽及众人有分别的地方是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回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回,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回。颜回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班固的《艺文志》、唐代的《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多的有百余篇,少的也有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但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文章,渐渐被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语言表达层次(C)]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9.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做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修辞运用、仿写句式,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注意所选名人、文人应为古代的,同时结合其思想和作品来写。
【答案】 (示例)与屈子上下求索,与李商隐灵犀一点
10.下面一段话中,两个句子有语病,一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错,请指出并正确修改。 ①微信阅读依赖症的表现是频繁看微信,反复刷微信,完全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里。②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要。③人人渴望被关注,都认为自己的存在很重要。④因此,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晒”, 自己这里一“晒”,圈里的朋友会立即收到,并且给予关注,无形中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⑤据调查,微信阅读最多的内容依次是生活小常识、开心段子、人生感悟,而《学术文章》《政治热评》《档案揭秘》等严肃的内容排在倒数第四。⑥很多“经典”因为 “微信控”的“滥晒”,不仅失去启迪价值,而且使得经典浅薄化、庸俗化。⑦人们不能静心读书,而是热衷于读微信上的轻松内容,这不正好说明了当下人们的浮躁倾向吗?
句子序号 【答案】 句子序号 ② ⑤ ⑥ 语意重复,删去“因为” 标点错误,三个书名号改为引号 主语更换造成句式杂糅,“使得经典”改为“变得” 课内阅读(教师用书独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B.百代之过客也 ..C.而浮生若梦 ..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逆旅:施舍,客舍 过客:旅客 浮生:轻生
修改 修改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D.何伸雅怀 .【答案】 C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烟景况阳春召我以.A.大块假我以文章 .浮生若梦而.B.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幽赏未已.C. 然志犹未已.惠连皆为.D.尧存,不为桀亡 不为.
伸:抒发
【解析】 C项,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解析】 D项,动词,是/连词,因为。A项均为介词,用,B项均为连词,表转折,C项均为动词,完。
【答案】 D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原因。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啊。
B.“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大自然。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呢!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C.“惠连”很有才华,“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D.文章紧扣题目,有春有月,有酒有花,有兄有弟,有诗有歌,快慰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 B项“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说法错误。 【答案】 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招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展现了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一派锦绣风光。
(2)摆出丰盛美好的宴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