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共9分)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①②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
⑤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
⑥⑦⑧
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⑨,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⑩。‛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唐太宗。 ②封德彝:人名,时任尚书右仆射 。 ③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 ④正:只。 ⑤稽失:延误,贻误。 ⑥愆(qiān)违:过失。 ⑦擿(tì):挑出。 ⑧疵颣(lèi):缺点,毛病。 ⑨至公:极为公正。 ⑩遂非:坚持错误。
③
④
12.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举宠为督 久无所举 B.诚能命将出师 臣诚心服 ....C.及为忠善者 善则从之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安可诬一世之人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⑵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14.【甲】文中诸葛亮用人的方式,可用【乙】文中的“①”概括。【乙】文中御史大夫杜淹的回答体现他是个②和③的官员,因而得到太宗的赞赏。(3分)
15.唐太宗开创了一代盛世“贞观之治”,诸葛亮也曾与先帝谈论“汉室之隆”,请阅读【甲】【乙】两文,概括使国家兴隆的共同因素。(2分)
答:
大兴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共8分)
【甲】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母仪传》)
注:①嬉:游戏。②贾人:商人。③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④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③
④
②
①
【乙】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鸣机夜课图记》)
注: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与罐里煎药的滚沸声争响。鼎,古代的一种炊具。③差:同“瘥”, 病愈,病好了。
②
③
①
9.《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遂”字有若干义项,其一:终于,竟;其二:就,于是。“尝”字也有若干义项,其一:辨别滋味,品尝;其二:曾经。请依据以上内容,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遂居之 遂: .(2)尝问曰尝: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则何以解忧?翻译:
11.孩子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结合【甲】【乙】两文的相关内容,说一说孟母和蒋母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有何相同之处。(4分)
答:
房山
(二)阅读《核舟记》,完成11—13题。(8分)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虞初新志》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B.雕栏相望 鸡犬相闻 ....C.称惊犹鬼神者良多 此皆良实 D.其人视端容寂寂寥无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翻译:______________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翻译:______________
13.文段中“核舟”所展现的情境取材于“大苏泛赤壁”,其中又有雕刻者的个人创作,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语段,说出哪些内容来自于“大苏泛赤壁”,哪些属于雕刻者的个人创作。(4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前赤壁赋》 注释:
①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②属:通‚嘱‛(zhǔ),致意,倾注,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③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 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④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⑤泣孤舟之嫠(lí )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⑥盈虚者如彼: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盈,月满。虚,亏,月缺。彼,指月亮。 答:______________
丰台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0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
④⑤⑥
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先帝重元元之命,惮兵役之兴,.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窴以西。超遂逾葱领,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
(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 ④[永平]汉明帝年号。 ⑤[固]班超的
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 ⑥[校书郎]官名。 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⑧[研]同“砚”。
⑧
⑦
①
②
③
10.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尝与人佣耕尝辍业投笔 B.辍耕之垄上左右皆笑之 ....C.杀之以应陈涉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D.功宜为王为人有大志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比至陈比: .(2)不耻劳辱耻: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苟富贵,无相忘翻译: (2)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翻译:
13.陈胜和班超两人都青史留名。请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你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了怎样的人生
启示。(2分) 答:
海淀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7分) 【甲】
(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自《陈涉世家》)
【乙】
太祖定计渡江。诸将请直趋集庆。太祖曰:‚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重镇 ,守必固,牛渚前临大江,彼难为备,可必克也。‛六月乙卯,乘风引帆,直达牛渚,拔之。采石兵亦溃,缘江诸垒悉附。
遂乘胜拔太平,执万户纳哈出。总管靳义赴水死,太祖曰,‚义士也‛,礼葬之。揭榜禁剽掠。有卒违令,斩以徇,军中肃然。
庚寅,再败元兵于蒋山。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过望。
(选自《明史·太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太祖]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②[集庆]与下文中“采石”“牛渚”“太平”“蒋山”均为地名。③[诸垒]指各防
护点的驻军。④ [万户纳哈出]万户,官职名称;纳哈出,人名。元朝末期辽阳行省实际统治者。 ⑤[靳义]元朝太平路总管。⑥[徇]示众。⑦[谕]告诉,使人知道。⑧[渎扰]昏乱、不安定。⑨[安堵]安定地生活。
○9
⑦
○8
⑥
④
⑤
③
①
②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为坛而盟 为: .(2)可必克也 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将军身被坚执锐 翻译: (2)贤士吾礼用之 翻译:
10.【甲】文中的陈涉通过宣传鼓动徒属, ① ,亲自率兵诛暴秦,因而得到了士卒、民众的拥护
响应;【乙】文中的太祖②,向官吏父老宣传自己的施政纲领,因而受到了百姓的拥戴。可见,陈涉
和太祖都深知③的道理。(3分)
门头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14题。(9分)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①高邮:地名,在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指药物。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子宜急归( ) ②以书致何( )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故动以危苦之心
14.本文与《范进中举》讲的是类似的故事,你觉得哪个作品的讽刺意味更强。请结合作品做简要解说(5分) 答:
西城
(三)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6题。
【甲】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
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十》)
【乙】 ○
乾道六年,宋孝宗召(弃疾)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
1
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2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迁司农寺主簿,出知○
安抚司参议官。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改动)
1[虞允文] 人名。宋名臣,曾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 注:○
2[知] 做知州。 ○
13. 根据所给释义,判断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填写序号)(2分) (1)劲:①jìng刚正,正直。 ②jìn 力气,力量。持论劲直:________ .(2)长:①cháng优点。 ②zhǎng 生长,成长。 消长之势:________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因起舞 因人而异 B.自相鱼肉 鱼肉百姓 ......
C.起冶铸兵 兵临城下 D.甚备 德才兼备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翻译:
1”16. 祖逖面对“○(用原文回答)的困难,采取的对策是“起冶铸兵”。辛弃疾同样提议收复失地,也不被
2(用自己的支持,反而被外调滁州。他在滁州,面对“州罹兵烬,井邑凋残”的现状,采取的对策是○话回答)。(3分)
昌平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9-13题。(共10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9. 与“斟酌损益”中“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有所广益 B.不治将益深 C. 曾益其所不能 D.受益匪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语句。(2分)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翻译:
11.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乙】过着退隐的生活,不过问政事,没有大的野心和抱负。 【丙】在乱世中苟且活命,不谋求在诸侯之中显扬自己的富贵。
12.《出师表》一文读来感人至深,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理解。(2分)
答:
13.曾国藩在评价此文时说“古人绝大事业,恒以精心敬慎出之”,意思是说古人谋求天下大业,常以专心致志、认真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事业。请你结合文章或阅读积累说说这句话在诸葛亮身上是如何体现的。(2分)
答: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③父母唯其疾之忧。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仁: 义:智:
东城
(二)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11-14题。(8分) 【材料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材料二】
①②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
③
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④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
⑤
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注释】
①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②宵旰(gàn):“宵衣旰食”的略语。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饭。用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③注坡:谓从斜坡上疾驰而下,与“跳壕”同为当时军事训练科目。④统制:南宋军官名,隶属于都统制。⑤张俊(1086~1154):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 1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有作奸犯科若为佣耕 ..B.卒有疾卒以此得祸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饰名姝遗之 ..D.立斩以徇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②却不受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两则材料在国家兴隆、军队强大方面,有哪些相同的看法。(2分) 答:
顺义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共9分)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斯是陋室 先王之道,斯为美 ..B.谈笑有鸿儒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草色入帘青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
D.无丝竹之乱耳 学而时习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
(3)人们常用“诗豪”评价刘禹锡,你是否认同刘禹锡作品风格具有豪气?结合《陋室铭》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加以阐释。(3分) 【链接材料】
①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禹锡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于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禹锡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③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刘禹锡)
④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