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 根据语境,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品读经典,邂逅历代先贤,感受到他们的情怀与智慧。“斯是陋室,①______”是刘禹锡的安贫乐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______”是周敦颐的洁身自好;王安石的无畏和抱负表现在《登飞来峰》的“③______,④______”中;杜甫的凌云之志流露在《望岳》“⑤______,⑥______”中;龚自珍的无私和奉献精神展现在“落红不是无情物,⑦______”中;李商隐的忧国情怀暗藏于“可怜夜半虚前席,⑧______”中;杨万里的“⑨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警醒人们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陆游以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⑩______”鼓励我们在逆境中坚持,定会迎来希望和光明!
二、基础知识综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有一种文化印记,铭刻在泱泱华夏的( )历史中;有一条滚烫血脉,深植于中华儿女chì①热的胸襟里。《中国地名大会》见证了中华文明的( );为我们凿刻了通往现代的轨迹,为观众解读了地名背后的执着②追梦的精神。《西游记》中的“火焰山”见证了唐僧“明知山有火,还要从山过”的无畏决心;黄河,承载了夸父qiè③而不舍的精神;“寿比南止不老松”中的陕西终南山,( )了佛、道、儒三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称“肃州”的甘肃酒泉,【甲】_______。
(1)请你根据拼音补写出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标注拼音。 ①chì______ ②着______ ③qiè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纷繁 生生不息 汇集
B.璀璨 生生不息 汇集 C.纷繁 繁衍生息 集合
D.璀璨 繁衍生息 集合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甲】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还被拿来命名中国最早创建的卫星发射中心 ②见证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
③不仅拥有神奇的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三、名著阅读
3. 小文在阅读科幻作品中汲取了力量,她想和大家分享《海底两万里》阅读成果,请你帮她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书名 小说特点 ①______ 《海底两万里》 惊人的预见性 具体情节或细节(两处) 大如椰子的珍珠;鲸鱼触须制作的笔。 潜水服;②______ 科学元素让小说用热水融冰自救;利用氧气消耗量真实可信 计算“诺第留斯号”可容纳人数。 (2)鲁迅先生评价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经以科学,纬以人情”。所谓“经以科学,纬以人情”是指这部小说既有奇幻的科学想象,同时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小说描绘了奇幻的海底世界,又有③______的重要主题。在主人公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④______的不懈追求。
(3)请举一例子来印证鲁迅先生评价凡尔纳科幻小说“经以科学,纬以人情”中“纬以人情”一语。
四、诗歌鉴赏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B.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音乐美和节奏美。
(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五、对比阅读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乙】
磁石指南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
③
④
①
②
缕,以芥子许腊(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⑥
⑤
。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磁石指南》)
【注】①方家:指精通某种技术并以此作为职业的人。②碗唇:碗边。③缕悬:用丝线悬挂。④纩(kuàng):丝绵。⑤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⑥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则以纸帖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之 测 予家指南、北者参考成语法:妇孺皆知 皆有之 解释(填写文字) ①帖:______ ②皆:______ 查阅字典法: 莫可原其原:①水源;②推究、探③原:______ 理 究;③平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B.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C.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D.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②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4)结合课文《活板》全文和【乙】文简述“活板印刷”与“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根据【乙】文简要说说沈括发现了指南针的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①哪一刻,让你觉得读书特别有用?这里有一个戴眼镜的教授宇航员的答案,这个人叫桂海潮。
②“我家就住在他读书的中学里,我家的厨房对着他高中住的那间小屋,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小时候贪玩,经常被老爸揪着去看他学习,透过那扇纱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个宇航员的曾经。”
③这条令许多人触动的留言,仿佛电影里穿越时空的一个按钮,按下去,循着与“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有过交集的那群人的话语,我们找到了那个“邻家男孩”刻苦读书的曾经……
④施甸,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坐落在云南省西部边陲,从施甸县城出发大概走过20公里的蜿蜒山路,就到了桂海潮的老家姚关镇,若不是新闻铺天盖地,街坊邻居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条街有名的大学生”“那个黑瘦的男孩”。 ⑤尹成程是桂海潮的发小,聊起上学拿奖拿到手软的桂海潮,尹成程笑说,小时候,桂海潮也和他一起疯玩也会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不过“他戴眼镜是学习学的,我戴眼镜是打游戏打的,高二的时候,桂海潮还参加了高考模拟考,他竟然可以考到全校前几十名。”就在高二,还发生了一件决定桂海潮人生轨迹的“大新闻”。那一年,桂海潮从校园广播听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梦想”来敲门了!桂海潮回应的方式是:两年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也是那一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二十年后,桂海潮与“梦想”的梦幻联动是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出征前,桂海潮说“过去只能在报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成为了我们训练场上的师傅、运动场上的队友、生活中的朋友、任务中的战友”,如果你“追星”,那最高境界可能就是:有一天,你也活成了偶像的模样。
⑥走出家门,走进教室,上小学的桂海潮总是坐第一排,到了初、高中才慢慢壮实起来,小学老师赵光富对他的印象是“非常喜欢提问”,有些问题让人意想不到,连老师也答不上来,乡村小学可以看的书特别少,他业余时间总喜欢抱着书,从为数不多的书籍中,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在高中化学老师杨洪洲那里,我们窥见一个“时间管理小能手”,“吃饭他总是错开高峰,平常洗漱的间隙也在学习,就连熄灯后还打着电筒在学。”桂海潮高中同学说,“记得他每天早上第一个从宿舍到教室看书,晚上总是最后一个从教室回到宿舍”。
⑦走出小镇,走入繁华,人生考验才刚刚开始——要经得起诱惑,坐得住“冷板発”。桂海潮守护“梦想”的方式是整整9年,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且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2018年,31岁的桂海潮便在母校担任起了博士生导师。王悦是桂海潮的同事也是同学兼室友,在他眼中桂海潮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并且做事有股韧劲,“找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遇到不懂的问题,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⑧一路长跑,一路蜿蜒,一路惊讶,一路励志!我们想用这些亲近之人与他“相处的碎片”,拼凑出一个人的“读书奋斗史”,也想把一个人终如所愿的一些“细节与秘诀”细扒给你看。梦想,是黑夜的一盏灯;大雨中的一把伞;寒冬里的一把火。或许毫不起眼,却可以照亮坎坷追梦之旅。学习,不对任何人设防,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通往星辰大海的起点!
⑨你说,当他们读书时,他们在相信什么?当一个人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化作冲天的烈焰,能送他前往心心念念的星辰大海。我们就不能不深信桂海潮说的“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人民日报》公众号)
(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桂海潮的人生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B.本文采用插叙的写作手法,结构富于变化,文章曲折有致。 C.题目引用桂海潮的话,点明中心的同时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中的“追星”一语双关,既指追随偶像,也指探索宇宙太空。 (2)是什么品质成就了桂海潮追寻星辰大海的旅程?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
①“找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赏析加点字)
②梦想,是黑夜的一盏灯;大雨中的一把伞;寒冬里的一把火。或许毫不起眼,却可以照亮坎坷追梦之旅。(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4)文章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串联并讲述桂海潮的故事,这样的叙述视角选择有什么妙处?
(5)《人民日报》推送的这篇文章,赢得了网友们热烈的反响,大家纷纷发表留言。以下是一条高赞留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照示例,写一条评价性留言。 示例:
@UnicornJING:一个普通人一路上踏实耕耘,铺就了今天上天揽月的阶梯,他成为了他自己的星星。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农村孩子,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又见凤凰花开 喻佩良
①我最喜爱的凤凰花总是在每年五月如期盛开。那一树繁花让我的内心实在感到抑制不住的兴奋。
②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凤凰花开,还是在二零零八年五月上旬的一天,那时我刚来深圳工作不久。行走在宁静的校园,猛一抬头,我被眼前的花深深地吸引住了,便停下脚步,只见蓝天白云下一树火红的花儿肆意绽放,当时我竟然叫不出名字。后来才知道,眼前的花竟是我耳熟能详的凤凰花!
③第二天,我再次怀着虔诚的心走到凤凰树下,屏息凝神,驻足欣赏:颜色鲜红,花蕊嫩黄,挺立如凤凰展翅,极力飞翔!望着这一树的灿烂我的心仿佛也随着它们飞翔在美丽的校园之中,飞翔在多彩的城市上空。
④那段日子,我几乎天天来看凤凰花。早上,晨光万丈,清雾氤氲。远看凤凰花,就像天边飘落的红霞,走近细看,凤凰花带着朝露,晶莹透亮。中午,凤凰花一脸阳光,一片片火红的花瓣,像是一只只浴火的凤凰张开了翅膀。到了傍晚,凤凰花又像一团团热烈的火焰,点亮夜空下一盏盏小红灯笼。
⑤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花和人都可能遭遇各自的不幸!
⑥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正是凤凰花开得如火如荼之际,中国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这座充满人间烟火的城市瞬间化为冰冷废墟,近七万人的宝贵生命瞬间消逝,还有三十几万人受伤。连续几天我从电视新闻看到的都是惨不忍睹的一幕幕……
⑦正值暴雨时节,深圳这座海滨城市也遭遇着暴风雨的侵袭,我心里不禁为凤凰花担心起来。风雨过后,我快步奔向凤凰树下,望着它被暴风雨肆虐后的一幕:残花铺了一地,一片鲜红,我一时恍惚那究竟是凄艳的花朵,还是殷红的鲜血! ⑧凤凰花啊,看到你在风雨中凋落的身影,我心中有几许伤心,但更多的是敬佩与感动!因为你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凤凰,那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就要背负起人世间所有的苦痛与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以自己生命的终结来换取天下百姓的幸福与安宁。
⑨凤凰涅槃,向死而生,那不是在飞向死亡,那明明是在毁灭中孕育新生啊! ⑩一转眼,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斗转星移,汶川如今成为了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之城。正如那一树的凤凰花,自从那场暴雨过后,开得更加烂漫了。
五月,又如期而至,凤凰花的花期,亦如期而至。看那一只只浴火的凤凰,又张开了翅膀,看那一树繁花,又是开得那般火红,那般鲜艳,那般绚丽!
(文章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对凤凰花观察深入且细致,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
B.本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我”与凤凰花特殊的情缘。 C.第③段中“我的心仿佛也随着它们飞翔”的描写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 D.作者对凤凰花的情感态度变化经历了初见惊喜——再见欣赏——又见敬佩的过程。
(2)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本文和《紫藤萝瀑布》都借助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对生命的思考,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我”从凤凰花的再次绽放中产生了怎样的生命感悟?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
七、综合性学习
生活处处有语文,一副对联,一份问卷,一则标语……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七年级各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8.看对联,猜店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药店 ②灯具店 ③电信局 ④服装店 消息瞬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一须臾间。 愿将天上云霞色,化作人间锦绣裳。 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架上丹丸能济世,壶中日月可回春。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9.[文化关注]
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12~25岁 30~45岁 45岁以上 年龄段 (100人) (100人) (100人) 喜爱对联的人18% 40% 65% 数比例 10.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小文家的粽子网店即将开业,经过全家商议,“一见粽情”这个店名高票当选,请你说出这个店名当选的原因。(要求写出两点)
八、作文
11. 题目:这,是我的选择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