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建施工方案

土建施工方案

来源:欧得旅游网


即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光伏发电示范项

目EPC工程总承包标段Ⅰ

施工单位: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编 制 人:审 核 人:日 期: 电 气 施 工 方 案

赵训宝、刘贺 李一

2012年5月18日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屋顶光伏电站,利用即发工业园内已建成的大型厂房屋顶进行建设。本项目属用户侧并网光伏系统,并网(低压侧)但不上网,每个发电单元所发电量全部在各自厂房内消耗。 二、编制依据

1)业主招标文件总要求。

2)充分考虑到业主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3)本公司在建设光伏电站工程的施工过程数据。 4)其它对本工程施工组织有益的信息及数据。 2.1编制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本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管理 1、平面管理总原则

根据施工平面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的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

划。同时,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依照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实施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2、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3、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现场安装部负责组织阶段性的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场区内外环卫;安全用电;场内道路有序安排使用;排水系统通畅。

垂直运输安全管理;料具置场点有序的调整、管理;材料,机械进退场,使用的科学调度;施工作业面工人区域化管理。 4、平面管理办法

合理布局整个施工现场是做好文明施工的前提和关键,严格管理是搞好文明施工的保证,在总平面管理中,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施工平面管理由现场安装负责人总负责,由各专业工长、材料管理员、机械管理员、后勤人员组织实施,按平面分片包干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施工现场要加强场容管理,做到整齐、干净、节约、安全,力求均衡生产。 施工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以保持场容的整洁。

5、材料堆放场地:

施工及周转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依据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标识清楚。做到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施工现场材料保管,将依据材料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贵重物品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材料堆放场地设置得力的消防措施,消防设施齐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临时存放的施工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材料码放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场容。 6、现场货物管理

建立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堆放货物。现场仓库内外整洁干净,防潮、防腐、防火物品应及时入库保管。各杆件、构件必须分类按规格编号堆放,做到妥善保管、使用方便。及时回收拼装余料,做到工完场清,余料统一堆放,以保证现场整洁。现场各类材料要做到帐物相符,并有材质证明,证物相符。货物的存放要根据成品的特点采取不同方法放置,分类保管。货物在现场的堆放、保管,应堆放保存在封闭的堆场内,并有专人看管; 3.2货物场内运输方案 货物从地面运输至屋顶方案

物资从地面至屋顶总标高约为10m(包括女儿墙和内外地台高差),货物运输采用50t吊车直接吊上屋顶,重量较轻的物资采用人工搬运,人工搬运通过室外搭建的马道运输。 3.3力能布置 施工电源

1)在操作区安装布置一级动力配电盘1只(约200kVA),电源根据使用单位的施工用电电源引接。

2)生产场地,布置二级盘1只(约50kVA),电源根据使用的协调,从主体工程的施工电源引出。

3)办公区域、综合仓库及施工班级区域布置二级盘1只(约50kVA),电源根据使用单位的协调接口引出。 四、施工进度计划

4.1工期:计划10月18日开始土建分部工程施工;11月5日完成全部电池组件安装工作。 4.2工期保证措施

4.2.1管理人员和劳动力保证措施

1)根据总进度和劳动力计划,选派充足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场施工,以满足施工进度目标和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

2)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和工期目标考核奖罚措施,把总工期目标层层分解到工段和班组,做到分工明确,奖罚分明。

3)施工中项目部将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避免出现因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返工而影响工期。

4)按进度控制计划和劳动力平衡图调配作业力量,确保各节点工期按期完工。科学安排主要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总体计划应考虑均衡施工。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劳动力准备,要详细制订出主要工程计划需要工日数、计划需要人数、平衡余缺工日数和人数以及调剂措施等。 4.2.2设备保障措施

1)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做好设备进退场工作,合理调配施工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本工程需用的起重机等主要设备的保养及维护工作落实到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4.2.3施工技术措施

1)充分发挥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保证体系的作用,按业主和总承包商的总体施工进度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直至每一道工序,实现策划的科学性。

2)及时根据施工图纸交付计划,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及时编制有关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材料采购和供应计划。

3)在施工过程中,每日进行工程量盘点,并及时将工程的完成情况录入计算机,以便及时与计划相比较,为生产进度人员提供明确的控制信息,从而做到均衡施工,工期可控、在控。 4.2.4施工现场协调措施

1)做好施工现场生产调度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督促检查每月和每周施工计划执行情况和每日的施工任务布置和检查,及时回馈信息和决策,检查和调度劳动力与物资供应工作、现场施工管理、各工段班组之间协作配合。

2)掌握气象、供电等情况,及时发现及处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多开工作面,平行流水施工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增加设备人员的投入,按抢工期的要求进行施工。

4)按进度计划要求编制周密的材料供应计划,确保材料及时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应提前做好每月材料的申请、订货采购工作,保证施工材料从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供应时间上都能按计划得到落实,不留缺口。加强日常的材料平衡和调剂工作,做好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材料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4.2.5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1)制定周密的进度计划,对各重点控制单位元工程分别编制进度计划和每月施工进度计划。

2)月进度计划按每周滚动检查调整一次控制,总进度计划按每月滚动检查调整一次控制。

3)及时对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分析,找出影响进度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在保证施工总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的滚动修订工作。

4)把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检查和调整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强信息回馈,及时决策,使进度计划的有效执行能够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

5)做好雨季、夏季及冬季施工准备,根据各季节施工特点,合理安排工期。

五、 施工机具配置及管理

5.1施工机具备管理

为独立、准点完成本工程,在开工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公司实际装备情况,对机械设备的配置、使用、维护进行精心策划,保证工程进展、质量及其它方面的要求。 5.2管理目标

1)杜绝施工机械设备重大、特大责任事故。 2)机械记录事故按台板计算控制在1‰以下。 3)机械完好率≥95%,利用率≥85%。 5.3主要措施

1) 在工程开工前,明确项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在重视生产进度和机械装备的同时,切实重视机械安全管理。

2) 认真执行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规定。

3)大型机械的使用坚持执行“三定”制度,保证操作人员的稳定。严格执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执行吊装作业“十不吊”规定。

4) 项目部成立后由主管领导负责的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小组,根据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工作,及时处理检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结合工程进展情况,按月编制各类机械设备的检查和保养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保养。

6)大型机械设备严格按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执行,认真编写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审核和批准手续。在机械正式投用前应及时进行试验,凡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一律不准投入使用。

7)针对本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结合公司在以往工程中的成功经验,一方面仍要以确保安全为主,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相关部门的工作量。

8)加强对中小型机械的管理,努力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在把好采购关的同时,提高广大使用者的安全使用意识以及管好、用好、维护好机械设备的责任心。 5.4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一 1 2 3 4 5 6 7 8 二 1 2

设备名称 机械设备 吊车 叉车 运输车(机动三轮) 临时配电箱 电焊机 切割机 振动棒 双轮推车 施工用小型设备仪表 电子经纬仪 水准仪 50T 3T J2 DS3 型号规格 单位 4 1 2 8 4 4 4 数量 辆 辆 辆 个 台 台 套 辆 台 台 32 1 2

序号 3 4 5 6 7 8

记号笔 撬棍 设备名称 红,黑 型号规格 单位 支 把 只 只 件 套 数量 20 2 10 10 96 10 十字镙丝刀 一字镙丝刀 套筒工具 六角扳手 3X75,3X100 3X75,3X100 96PC组合工具 六、 主要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1米SBS沥青防水卷材→安装底座钢梁→底座梁混凝土工程施工→安装支撑横梁→安装支架、C型钢→电池组件→校正。 1)弹线点位:工具:经纬仪、50米钢尺、线坠、墨斗等。 根据图纸尺寸进行放线,用经纬仪打直线。 2)防水层施工:

1、工艺流程(热熔法施工)

清理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附加层→铺贴卷材→热熔封边→蓄

水试验→保护层

2、清理基层: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3、涂刷基层处理剂: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施工,按产品说明书配套使用,基层处理剂是将氯丁橡胶沥青胶粘剂加人工业汽油稀释,搅拌均匀,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上,常温经过4h后,开始铺贴卷材。

4、附加层施工:一般用热熔法使用改性沥青卷材施工防水层,在女儿墙、水落口、管根、檐口、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附加的范围应符合设计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5、铺贴卷材:卷材的层数、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多层铺设时接缝应错开。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剪成相应尺寸,用原卷心卷好备用;铺贴时随放卷随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和卷材的交界处,喷枪距加热面300mm左右,经往返均匀加热,趁卷材的材面刚刚熔化时,将卷材向前滚铺、粘贴,搭接部位应满粘牢固,搭接宽度

满粘法为80mm。

6、热熔封边:将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趁热使二者粘结牢固,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用密封膏嵌填严密。

7、防水保护层施工:防水层表面涂刷银色反光涂料。 3)、光伏阵列钢结构基础梁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

安装前应弹线定位,且施工员确认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光伏阵列支架安装要求和工艺流程

光伏阵列支架表面应平整,固定太阳能板的支架面必须调整在同一平面;各组件应对整齐并成一直线;倾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构件连接螺栓必须加防松垫片并拧紧。

光伏组件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

安装光伏组件前,应根据组件参数对每个光伏组件进行检查测试,其参数值应符合产品出厂指标。一般测试项目有: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应挑选工作参数接近的组件在同一子方阵内。应挑选额定工作电流相等或相接近的组件进行串连。

安装太阳光伏组件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硬物刮伤和撞击表面玻璃。组件在基架上的安装位置及接线盒排列方式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组件固定面与基架表面不吻合时,应用铁垫片垫平后方可紧固连接螺丝,严禁用紧拧连接螺丝的方法使其吻合,固定螺栓应加防松垫片并拧紧。

方阵支架质量要求太阳光伏组件在基架上的安装应平整、直线。组件与机架的连接螺丝应全部拧紧,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松措施螺栓必须拧紧。

七、 质量保证体系

7.1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

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一流队伍,核心技术 诚信务实,提供精品 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我司将在本工程项目设计、制造及安装工程过程中,依据国家标准、相关行

业标、及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以确定保证项目的质量。并制定质量目标、基本的质量职责、合同评审、文件控制、物资采购的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物资的贮存和搬运、标识和可追溯性、工程成品保护、培训、质量审核、质量记录、统计技术与选定等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的控制程序,规范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工作的具体做法。同时,在项目建立一个由项目经理领导的质量保证机构,形成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项目质量控制网络,并使工程质量网络处于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状态,确保了从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工程的质量。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2质量目标 1)公司的质量目标

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工程施工单元优良。 2)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及分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确保优良工程, 实现达标投产。 3)质量目标的分解与管理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工程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分部、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项目部、各科室和施工队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管理目标。通过对质量目标的检查、考核和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安装分项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96%; 受监口一次检查合格率≥98% ; 设备防腐内表面处理合格率100%; 7.3质量创优措施

1)对进场的全体职工进行质量方针、质量意识、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的教育,从每个人、每个环节把好质量关。

2)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测量、检验和试验装置,进行入场检查并建立台帐,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测量、检验和试验装置制定周期校验计划,定期校验,保证满足施工要求。

3)对进场的产品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4)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管理机构,把质量职责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施工班

组,并定期检查,实施重奖重罚。

5)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并进行技术创新,严格控制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建设事故。

6)制定质量管理,质量检查,质量考核办法,制定高于现行标准的验收准则,确保工程优于省内同类工程的先进水平。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开展QC小组活动,实施“三检制”,确保施工质量。

7)加强和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和商讨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质量的持续改进。 7.4质量承诺

公司郑重承诺:在施工中,认真执行ISO9000标准,精心施工,科学施工,确保人员、资金、设备的到位和投入,确保达到同类工程的先进水平,确保优良工程。

7.5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1.教育和培训

在进场二个月内,对全体管理干部和职工进行ISO 9000族标准的学习和培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建立和实施质量管量体系。 2.检查和管理

由质量代表负责、质量管理工程师组织,进行日常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运行和管理工作。 3.质量自我检查

每三个月一次,由质量代表组织,质量管理工程师(专职)和本项目内审员(兼职,配置2~3名)参加内部质量自我检查。检查的形式采用内审形式。 4.内部质量审核

工程局质量安全管理处将安排对本工程的内部质量审核,以提高本工程的质量体系运行能力和运行水平。 5.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由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安排对本工程质量体系进行监督审核,以验证本工程执行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6.改进和提高

通过自我检查、内部质量审核和监督审核,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举一反三,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限期验证,进行改进。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7.6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建立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和生产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质检、技术、物资、经营、施工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工程师组成。其职责是:

1)以确保优良工程为质量管理工作的主线,整个质量管理工作围绕如何确定优良工程开展工作。

2)策划本工程的质量管理,针对本工程的施工阶段的重要性,讨论、决策本工程的重大质量关键问题;

3)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办法,以及检查、奖罚措施; 4)研究、解决本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 5)研究、决策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八、施工质量控制 8.1质量检验计划及程序

根据本工程的单位元、分部、单元工程的划分,制订详细的《质量检验计划》。按此计划对工程各施工工序进行检验和验收。在《质量检验计划》中,设有检验点、见证点和停止点。三检表、验收单、通知单等,按行业、顾客、政府部门提供的记录表式,必要时可以自行设置批准后使用。质量记录按相应的要求进行填报。

检验程序是:检验点由操作者和班组进行检查和填写,上报质检科。见证点和停止点由质检科根据班组和施工质检员的记录,由质检验收,并由业主进行签证。隐蔽地质工程验收,由地质工程师签证。阶段性验收由相应的验收小组(委员会)进行。 8.2作业指导书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图、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特点,结合

工程局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由技术部门组织,根据工程繁简程度、工程量情况、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要求,制订本工程所需要的若干份作业指导书,本工程需制定的作业指导书目录,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职责,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案,施工资源,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引用文件或标准,施工记录及竣工数据,记录。每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份数,视现场施工情况和需要决定。 8.3设备质量:

1)安装是设备制造的延续设备的质量对安装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设备的进货检验,把问题消除在安装工作之前。

2)设备现场存在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及能否稳定运行,设备到现场后,必须按照维护保管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保管存放。热工仪表等精密、贵重部件必须室内存放;露天存放场地要求平坦、道路畅通,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并能满足消防要求;对有保管期或其它特殊要求的设备及材料,应按要求进行保管、保养。

3)对于外委加工件及外购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各种数据及证明材料必须齐全。

8.4施工工器具的质量

1)施工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按有关规定设专人管理,做好各种记录,定期复检,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必须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各种无法使用的应及时报废,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8.5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选择有一定业务水平和较强责任心的施工人员,并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工的技能培训,明确“精品工程”的标准和要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

8.6加强对成品的保护

1)成品保护是提高安装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各级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成品保护的有关规定,职能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对违反

管理制度的行为从严惩处。技术员在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必须有针对性地明确对成品保护的要求,并认真进行交底、落实。对成品的保护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在设备上严禁引火、打弧,随意施焊:

3)梯子、栏杆在吊装过程中严禁磕碰,安装时严禁随意切割损坏; 4)对土建的基础、墙面、柱子不得随意敲砸、打洞、损坏承力钢筋,如果施工需要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手续;

5)对保温材料、电缆桥架、热工仪表及小径管等设备不得磕碰、蹬踏。 8.7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程控是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精品工程”的关键所在。没有“过程精品”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最终的“精品工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以服务现场,共创精品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宗旨。施工人员是工程的主体,要不断加强班组建设,教育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创精品意识。

1)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严格按10S09003质量标准进行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2)施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地理解图纸,消化设计意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实行质量事前预控,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图纸、规程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不得擅自降低标准或更改设计。

4)施工班组要做好自检记录,要求完整、准确、及时。

5)技术员、质检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高标准严要求,对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要专题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关键工序要亲自落实、检查。

6)按《安装质量检验计划》做好每级的检查验收工作,认真办理工序交接手续,上道工序未完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7)对重要设备施工方案和特殊工序控制要专门编制施工技术措施以便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如基础开挖加固措施、施工与防护措施、烟道吊装

措施、吸收塔安装、设备内表面打磨、防止钢结构焊接变形、保温油漆、成品保护、配合整体试运措施等。

8)严格数据管理,确保工程数据与施工同步,保证数据齐全、规范、准确。 9)服从业主和使用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和工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