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来源:欧得旅游网


人教版(部编)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

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线 得分 号 学 一、积累与运用。(共46分)

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答 分)

得 A.柏 名 .林(bó) 魁悟.(wú) 姓封 不 B.蜷 .缩(juàn) 退役.(yì) 内 C.寡 .妇(guǎ) 搀.扶(chán) 线 D.祭奠 .(diàn) 咔嚓.

(chā) 封 2.用“○”圈出下列各项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4 密 级 班 分)

校密(1)澎湃 息火 倒霉( ) 学 (2)捆难 汤勺 哀叹( ) (3)嘶亚 嗓子 残废( ) (4)流趟 揪住 呻吟(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作:①起;②写作;③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④当成,作为;

第21页,共32页 ⑤装。

认贼作.父( ) 日出而作.( ) 吟诗作.赋( ) 装模作.

样( ) 4.在横线处各填上一个字,组成合适的表示“笑”的词语(不能重复)。(4分)

1)凶狠恶毒的笑叫 。 (2)讽刺挖苦别人的笑叫 。3)朴实天真的笑叫 。(4)自然友好的笑叫 。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新..的海风 清新..的语句 B.脸色苍白.. 话语苍白.. C.山洪在咆哮.. 狂风在咆哮.. D.勉强..度日 勉强..

答应 6.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惨烈的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

第22页,共32页

( ((

其危险的人。

②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③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④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来说,只是一种 。

A. 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 B.无动于衷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 麻木不仁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麻木不仁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B.目前,不少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9.“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这句话中两个省略号的作用分别是( )。(2分) A.表示语言中断 表示列举的省略

第31页,共32页 B.表示含糊其辞 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表示话未说完 D.表示含糊其辞 表示话未说完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5分) ①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包括 和 。(2分) ②仿照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分) (2)照样子,补全句子。(2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 。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0分) (1)根据下列信息,完成练习。 ①醉打蒋门神,刚猛不屈,敢做敢当。②温酒斩华雄,忠勇两全,义薄云天。 上面信息所描述的人物分别是:① ;② 。 (2)用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在灾难面前 的老村支书,认识了 的桑娜夫妇,还了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解了在战争中 的家庭。

12.口语交际。(5分)

你们几个小伙伴计划一块儿过周末。小宏主张去游泳馆练习游泳,小雯主张去秋游,而你主张去市图书馆看书,因为市

图书馆仅在周末才对外开放。你打算如何说服你的伙伴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二、阅读与理解。(共24分)

(一)(10分)

【材料一】“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诞生仅仅20年,手机的基本功能已大大超越了移动通话,拍照、多媒体播放、上网、GPS导航……越来越丰富的功能被加载到了手机上,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材料二】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地低头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据调查,有59%的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16%的人机不离手,14%的人连上厕所也不忘带上手机。

第21页,共32页 【材料三】今年春节,重庆市民崔先生回万州老家过年,一家子难得聚齐了吃顿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儿低头玩手机,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这件事引起了网友的讨论,不少人感叹“人际”抵不过“人机”,“相对无言”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潮流。其实“低头”不仅影响“人际”,长期低头,也对身体有危害。轻者可能造成

颈椎疼痛、拉伤,严重的则会造成颈椎的椎间盘突出、滑脱。同时,长期低头玩手机,除用眼过度外,还可能造成失眠、焦虑等症状。 1.现如今有多少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 )(2分) A.59% B.16% C.100% D.14% 2.研读以上三则材料,每则材料分别写了什么?(3分)

3.为了更好地处理科技产品与学习的关系,学校开展了“我与你——科技产品的爱恨情仇”系列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条宣传标语。(2分)

4.结合材料,谈谈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3分)

第22页,共32页

(二)烧炭工和绅士(14分)

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高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④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⑤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⑥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

第31页,共32页 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⑦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没有理会,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⑧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⑨“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⑩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1.“趾高气扬”在文中的意思是 。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2分)

2.“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是因

为 。(2分) 3.从短文第⑥⑦⑧段可以看出绅士( )。(多选)(3分)

A.对孩子严于教育,要求孩子有错必改 B.没有贫贱观念,平等待人

C.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尊重孩子 D.看不起烧炭工和他儿子

4.第⑩段写到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他可能想说什么?写一写。(2分)

5.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分)

(1)从加点词“用力”可以看出烧炭工为绅士教子有方而感动。 ( )

(2)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

是因为他担心两个孩子再次吵架。( )

6.读画“ ”的句子,为什么说这是“最精彩的一课”?说说你的理解。(3分)

第21页,共32页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烈日炎炎。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一个身体佝偻的老大爷,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正要穿过马路。忽然……

根据以上的情境提示,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字数450以上。

参考答案

一、1.D

2.(1)息 熄 (2)捆 困 (3)亚 哑 4)趟 淌

3.④ ① ② ⑤

4.(1)狞笑 (2)讥笑 (3)憨笑 (4)微笑 5.C 6.D 7.A 8.A 9.C 10.(1)①拟人 比喻

②示例:大雨怒吼着,像千万个疾驰的侠客,从远处飞奔而来。 2)示例: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谦虚的品质 11.(1)①武松 ②关羽

2)示例:大公无私 善良淳厚 支离破碎 12.示例:小宏小雯,游泳和秋游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利用周末到市图书馆静静地看书,不是更好的选择吗?那里有我

第22页,共32页

(((

们平时看不到的珍贵藏书,而且市图书馆只有周末才对外开放,错过就要等下周末了。游泳可以下午放学之后去,而秋游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了。 二、(一) 1.A

2.材料一写了现在的手机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功能;材料二写了现在的人非常依赖手机;材料三写了过分依赖手机的坏处。 3.示例:将手机留在校外,将求知带进校园。

4.过分依赖手机会造成人际关系恶化,造成视力下降、颈椎疾病,还可能会造成失眠、焦虑等症状。 1.诺比斯因为家境好而骄傲,看不起别人 2.他为自己孩子所做的错事而深感愧疚 3.AB

4.示例:孩子,你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跟你爸爸一样高尚的人。 5.(1)√ 2)×

6.示例:诺比斯的爸爸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决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并为自己的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知错就改,这对孩子们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31页,共32页 三、略 人教版(部编)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 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3分)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chén sī( ) yú fū( ) chān fú( ) péng pài( ) 2.同音字填空。(4分) yǎ ( )铃 气质优( )嗓音沙( )( )俗共赏 nán 艰( )( )水北调 呢( )细语 女扮( )装3.查“穷”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请你分别根据“穷”的不同义项组一个词。(5分) (1)缺乏财物。 (2)到尽头,没有出路。 (3)达到极点。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二)(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A.吞没. 没.

有 B.熟.睡 成熟. C.起哄. 乱哄.哄 D.作.坊 自作.

自受 2.从字形上看,“襞”的意思可能是( ) A.宠爱

B.衣服的皱纹 C.腿瘸

D.常绿藤本植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书写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顷听..别人说话。(细心地听取) B.桑娜夫妇每日辛苦劳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C.她的生命似一首诗,清新..、文雅而又有格调。(新颖不俗气) D.不知道因为什么,她哭得那么厉害..

。(了不起) 4.天宇在看到有人落水后,想都没想就跳下水去,把落水者救了上来。如果用一个成语来表示画线部分的意思,是( ) A.不负众望 B.不假思索 C.忧心仲仲 D.奋不顾身 5.对下面语段中省略号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

第21页,共32页 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语意未尽

B.心理活动断断续续 C.说话结结巴巴 D.语意跳跃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长篇小说《黑暗的势力》是列夫·托尔斯泰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B.《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都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

C.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D.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奢华的贵族生活。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19分) 1.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6分)

①2018年10月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②他仙逝的消息一出,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纪念文章便如潮水般蜂拥而来。③这( )是对大师最真诚的致敬,( )是对崇高和古朴道义的一场深沉追念。④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最豪华最浪漫的告别仪式。 1)第②句中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

第22页,共32页

是: 。(2分) (2)在括号里填写一对合适的关联词。(2分) (3)将第④句分别改成反问句和感叹句。(2分)

传》 5.口语交际:小强想在家里养一只小狗,想说服妈妈同意,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开口。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帮他获反问句: 得妈妈的支持呢?(4分) 感叹句: 2.读下列句子,再仿照例句,把你体会到的心情写下来。(4分)

例:路灯昏黄,深秋的寒风吹刮在空荡荡的操场上。毕业五年,校园里再也不见那些熟悉的脸庞。(落寞、寂寥、怀念) (1)天边的晩霞露出笑脸,花草笑吟吟地和着风声向我送来新春的祝福。( )

(2)萍儿赶走窗前聒噪的小鸟,噘着樱桃小嘴一声不吭,脑子里净是刚才和小丽吵架的情形。( ) 3.《回乡偶书》这首诗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句用“ ”与“ ”的句中自对,概括地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2分)

4.六(3)班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打算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名著,照样子,完成书签。(3分)

例:梁山好汉举起“行道”义旗,留下英雄美名。——《水浒

第31页,共32页 四、课内阅读。(10分) 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②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③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④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⑤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⑥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⑦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⑧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⑩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蹿”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舔”我们能够感受

到 。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哪句话体会出来?用“ ”画出来。(2分)

2.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两次“吼”时的心理活动。(4分)

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时,他可能会想: ;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 。 3.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2分)

4.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 、 。(2分)

五、课外阅读。(16分)

义犬复仇

①当年,我在边防哨所服役。我们哨所有个年轻小伙子,是一位很优秀的军犬引导员。他引导的是一条牧羊种的大狼狗。这条狗年轻健壮,训练有素,对他依恋极了。他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这条狗身上。

②一天,在我们哨所所管的边境上,有一股匪徒越境了。当我们赶到战斗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这么一幅图景:越境者被打死三个;一个战士被打死,牺牲的正是那位青年人——军

第21页,共32页 犬引导员斯达罗斯青。这个年轻人死得壮烈。他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同敌人展开了肉搏,不幸在肉搏中被敌人用手枪打死了。他身旁躺着一条受了重伤的狗。它保卫过自己的引导员,受了两处枪伤。

③大家对斯达罗斯青的牺牲都深感悲痛。我们也很记挂那

条名叫“文尔内”(忠诚的意思)的狗。文尔内很快就养好了

伤,于是,我们把它分配给另外一名战士去引导,但是,这个决定就是贯彻不下去。文尔内不服从新引导员的引导,它老是走到它先前的引导员被打死的地方,哀鸣不止。对了!我差一

点忘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在斯达罗斯青的遗体旁边,我们发现了两根人的手指头。说不定,这是枪杀斯达罗斯青的匪徒的手指头,是狗咬下来的。

④文尔内有一处枪伤是在头部,子弹损伤了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它很快就变聋了。我个人收养了它。它住在我家里,对我家里人都很亲近。没多久,文尔内完全变聋了。正是由于听觉的丧失,它其他的感觉变敏锐了。它能由人们嘴唇的牵动明白人们的意思;你也可以耳语般地对它下命令,它马上就会去执行。

⑤我军攻克柏林后,我随同一位将军飞往柏林。有一个狗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三个人在半个小时内枪杀了四百只狗。“有一个人射杀得特别起劲,是个无指头的人。”几个月

第22页,共32页

过去了,我的家属也由国内迁来,聋狗文尔内也随家迁来了。

⑥有一天,我带文尔内由卫戍司令部回到住所去。这一天它的表现却异乎寻常:走起路来很不安分,一会儿离开我朝前直跑,一会儿又落在我后面,时而耍脾气。弄得我也生气了,3.短文记叙了斯达罗斯青 和文尔内 两件事。(4分) 4.文尔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写出理由。(4分) 就吆喝了它一声,而我马上就发现了,文尔内像发寒噤一般全身颤抖,一会儿紧张地嗅嗅空气,一会儿又嗅着人行道的路面。莫非它生病了?

⑦“文尔内,你上哪儿去?回来!回来!”我喊叫道。但是,它头也不回地朝前跑……文尔内消失不见了,我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

⑧两个小时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文尔内在大街上咬死了一个中年男人。文尔内几乎咬穿了他的喉管,死者的右手缺了两只指头。文尔内竟能由柏油路面上的足迹嗅出了敌人的气味。这个人的气息在它的头脑里保存了八年之久!八年来它一直对他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并且等到了复仇的一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异乎寻常: 2)刻骨铭心: 2.在第②段用“ ”画出具体表现斯达罗斯青死得壮烈的句子。(2分)

第31页,共32页 5.文章很感人,尤其是义犬文尔内,为了替主人报仇,八年来从未忘记过敌人的气味。请对文中画“ ”的句子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4分) 六、习作表达。(30分) 小说《在柏林》十分感人,结尾令人感觉意犹未尽。头发灰白的老兵上战场后会发生什么呢?展开合理的想象,创编一个感人的故事,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沉思 渔夫 搀扶 澎湃 2.哑 雅 哑 雅 难 南 喃 男 3.穴 2 示例:(1)贫穷 (2)山穷水尽 (3)无穷无尽 二、1.B 2.B 3.C 4.B 5.B 6.D 三、1.(1)删去“如潮水般”(或把“蜂拥而来”改为“涌来”) 2)示例:不但 而且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3)这难道不是一场互联网时代最豪华最浪漫的告别仪式吗?

这真是一场互联网时代最豪华最浪漫的告别仪式! 2.(1)轻松、愉快(2)烦躁、生气 3.少小离家老大回

4.示例:阿廖沙尝尽童年苦难,走向广阔人间。——《童年》 5.示例:阿姨,小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养一只小狗可以培养我

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小强也保证会注意小狗的卫生问题的,您就答应他吧。

四、1.洪水肆虐,形势很危急,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撤离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2.示例:你可是党员,就应该让群众先撤离 儿子,危险马上来临了,你赶快撤离吧

3.示例:儿子,别怨恨我啊,一心为了群众,这就是党员的职责。

4.示例:忠于职守 先人后己

五、1.(1)不同于平常。文中指那天文尔内很不安分,和平常表现不一样。

(2)刻在骨头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文中指文尔内对敌人怀着的仇恨很深。

2.他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同敌人展开了肉搏,不幸在肉搏中被敌人用手枪打死了。

第21页,共32页 3.和敌人搏斗,壮烈牺牲 养好伤后一直怀念它的引导员,最后成功复仇

4.文尔内是一只忠于主人的狗。当它得知自己的引导员牺牲以后,它总是在引导员离开的地方哀鸣不止,它从内心深处接受不了引导员牺牲的事实。面对杀死自己引导员的敌人,文尔内一直没有忘记,它把对敌人的恨深深地隐藏在心底。当它在空气中闻到敌人的气味的时候,它用生命和敌人展开搏斗,为引导员报仇。

5.示例:文尔内对敌人的气味记忆保持了八年之久,由此可见,八年来,它从没有一天忘记过它的引导员,从没有一天忘记过敌人。它把对引导员的思念深深放在心底,遇到敌人的那一瞬间,它心底的怒火都爆发出来了。 六、略

人教版(部编)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

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主题百花园(42分)

一、主题达标。(28分)

第22页,共32页

1.生动的故事情节,读拼音写词语。(10分)

本单元课文是三篇小说,小说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桥》一文中描写了一位普通的gòng chǎn dǎng yuán( )在páo xiào( )的洪水中,sī yǎ( )着sǎnɡ zi( ),chén zhuó( )地指挥,将村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穷人》一文写的是海风hū xiào( )的夜晚,桑娜抱着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回家,tǎn tè bù ān( )地等待丈夫回来,没想到渔夫拖着shī lín lín( )的渔网回家后,也提出收养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善良啊!《在柏林》写的是火车车厢里,一位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遭到了两个小姑娘的chī xiào( ),老妇人旁边的老兵告诉她们,这位老妇人是他的妻子,他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而他自己也要上前线,走之前,他得把她送进fēng rén yuàn( )。战争是多么残酷啊!

2.具体的环境描写,下面句子的环境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请写在括号里。(4分)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

不可当。( )

第31页,共32页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并按要求答题。(9分)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面的短语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我也能照样子写两个:( )、( )。

4.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的句子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5分)

(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3)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

(4)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 )

(5)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二、主题探究。(10分)

读句子,品析人物形象。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1)这三句话中,有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

________比作________。(3分)

(2)村民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失措,而这里写老汉“像一座山”,

表现了老汉在危险来临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对“他像一座山”的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

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B.老汉个子高大魁梧,外表十分像一座山。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1分) A.这个句子写得前后矛盾,不合常理。

第21页,共32页 B.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孩子抱回了自

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三、主题讨论。(4分)

《桥》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在柏林》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才揭示老妇人重复数数的原因,请你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舞台(28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15分)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第22页,共32页

我连找了三家杂货铺(pū pù),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3分)

搀.扶 (chān chán)祭奠.(diàn dàn) 吞没.(méi mò) 2.“废”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4分)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可能要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把小伙子从队伍中揪出来的老汉,这一次却又用力地把小

伙子推上木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主题阅读拓展。(13分)

蜡烛的秘密

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第31页,共32页 .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下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chōng chòng)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在屋里待腻了,到街上漫步。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有一种梦境般的美。

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太过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1)(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 )

(2)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

失运动的能力。( )

2.用“\\”在文中括号里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3.画“____”的句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阿婆是一个_____________

的人。(2分)

5.对第四自然段中烛光融融的夜景的描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2分)

A.说明石板镇虽然偏僻却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美好。 B.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老阿婆也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

谐美好的氛围。

C.表达了作者漫步石板街时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思想感情。 6.蜡烛的秘密是什么?请联系上文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

上填入恰当的句子。(3分)

习作新视角(30分)

六、习作展示。

环境:傍晚,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路上…… 人物:放学回家的淘气包明明 一位体弱多病的老爷爷 写的时候注意:①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第21页,共32页 曲折生动;②试着写出故事发生时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③题目自拟,故事情节完整。

参考答案

一、1.共产党员 咆哮 嘶哑 嗓子 沉着 呼啸 忐忑 湿淋淋 嗤笑 疯人院

2.(1)比喻 (2)拟人 (3)拟人 (4)拟人

3.①汹涌澎湃 ②清新 ③糟糕 ④寂静 ⑤温暖 ⑥ ①②③

示例:和煦的阳光 幽静的树林 4.(1)D (2)A (3)E (4)C (5)B 二、1.(1)比喻 老汉 一座山 (2)镇定、威严 (3)A

2.(1)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2)B

三、示例: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

四、1.chān diàn mò 2.广 五 F fèi 3.略。

4.示例:儿子,别怪我!

第22页,共32页

不安闪闪发亮震撼人心的效果。

5.略。

五、1.(1)直截了当 (2)瘫痪 2.pū chōng

3.老阿婆的日子很艰难 4.为他人着想、心地善良 5.B 6.不卖蜡烛

六、思路点拨:展开想象,在下雨天,淘气包明明偶遇体弱多病的老爷爷,是老爷爷摔倒了,还是老爷爷突然发病,还是别的什么情况呢?面对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明明是怎么做的呢?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呢?在写作时注意运用环境描写的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 例文略。

第31页,共32页 第32页,共3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