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20分 做题时间10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⑴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⑵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⑶“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⑷小女孩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人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⑸“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于。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⑹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地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⑺“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⑻“噢,看见过,”仙女们说,“星星常在我们脚边的草丛里闪光。和我们一起跳舞吧,也许人会找到星星。”
⑼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没有找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来哭起来。
⑽“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1. 选出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⑴‖⑵⑶⑷⑸⑹⑺B.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⑻⑼‖⑽
C.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D.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⑼‖⑽ ‖⑼⑽
D.
A. 开端
B. 发展
C. 高潮
结
局
2. 第一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 )
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着。高山、湖泊和森林都在它的身下滑过。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像高山一样雄伟”,人们常这样说。雄伟?哼!一个小丘罢了!云朵睥睨着身子下面的高山。
接着,它又飘到了海洋的上空。“看呐”,云欣喜若狂地喊道:“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听听吧,什么‘气势壮阔’啦,‘浩瀚无际’啦,在我看来,一面镜子罢了!” 云看越兴奋,越想越高兴,它觉得自已远比高山、大海以及世上的所有之物都要
初中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伟大得多,它甚至已经替人们拟好了赞美自己的辞句。 正当这朵高高在上的云自我设计得头都有些晕眩时,一股劲风向它的身上强有力地吹来。 刹时,这朵自我陶醉的云被吹得四分五裂,荡然无存。湛蓝的天空仍是那么清新,在它上面没有留下云朵的一丝儿痕迹。 自我陶醉者的天敌就是现实。
3. 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主人公性格特点的是( ) A.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C. 云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高兴.
B. 云朵睥睨着身下的高山. D. 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
4. 下列对白云“感到自己确实伟大”分析不对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是白云从高山湖泊.森林相对高度对比角度来写白云感到伟大的理由,是总写. B. 第三段是从俯视高山,对其形象感觉的角度写白云感到伟大的理由,是分写,侧重于“伟”.
C. 第四段是从俯瞰大海对其气势感觉的角度写白云感到伟大的理由,也是分说,侧重于“大”.
D. 第五段是白云从心理感觉的角度写感到自己伟大的原因,它与第二段重复照应,也是总写.
5. 对最后一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句喻指现实专门危害自我陶醉者.
B. 盲目地自我欣赏不会实现,永远只是梦想.
C. 客观存在就是客观存在,无视客观实际而盲目自我欣D. 这一句与全文叙事的关系赏,只会碰壁失败乃至灭亡. 不大.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6.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
“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
“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 (1) 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
(2) 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
(3)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初中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4)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_____________的精神。
7. 与“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相类似的句子在文中间隔地出现,请你说说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着。高山、湖泊和森林都在它的身下滑过。 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
“像高山一样雄伟”,人们常这样说。雄伟?哼!一个小丘罢了!云朵睥睨着身子下面的高山。
接着,它又飘到了海洋的上空。“看呐”,云欣喜若狂地喊道:“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听听吧,什么‘气势壮阔’啦,‘浩瀚无际’啦,在我看来,一面镜子罢了!” 云看越兴奋,越想越高兴,它觉得自已远比高山、大海以及世上的所有之物都要伟大得多,它甚至已经替人们拟好了赞美自己的辞句。 正当这朵高高在上的云自我设计得头都有些晕眩时,一股劲风向它的身上强有力地吹来。 刹时,这朵自我陶醉的云被吹得四分五裂,荡然无存。湛蓝的天空仍是那么清新,在它上面没有留下云朵的一丝儿痕迹。 自我陶醉者的天敌就是现实。
(1) “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是一个____________句。 (2) 这篇文章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____。
9. 《小溪流的歌》与《犟龟》在主题上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0. 根据拼音写汉字。
沉diàn__________ 阻ài__________ liào__________望 泡mò__________
11、以《故乡的小河》为题写一段话,采用抒情、描写的方法
初中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小溪流的歌》课文阅读训练题
【答案】
1. A 2. A 3. D 4. D 5. C 6.
【小题1】
从反面衬托大海永不停息地向前的执着精神。 【小题2】
从正面衬托大海的形象。
【小题3】
海洋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自己鼓劲,都在给自己加油。 【小题4】 执着
7.
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了各部分的内容,又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暗示了“成长”的主题。
8. 【小题1】 反问 【小题2】 寓言
9.
相同点:都赞扬了坚持到底,永不停息的精神。
不同点:《犟龟》还赞扬了乌龟用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小溪流的歌》侧重于歌颂它不断成长壮大。 10. 淀 碍 瞭 沫
初中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解析】
1 — 2.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段层次的能力。熟读原文,正确划分层次。本文⑴段引出下文;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段记叙主要内容。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小说的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结合原文分析, 第一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开端,引起下文。故选A。 3 —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抓住对云朵的心理描写分析判断。“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云朵睥睨着身下的高山”“云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高兴”写出了云朵的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性格特点。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熟读原文段,结合上下文分析。D项正确说法是:第五段是白云从心理感觉的角度写感到自己伟大的原因,它与第二段重复照应,但不是总写。ABC项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段含义的分析能力。文章结尾段的含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中心);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感情的升华,主题的深化。熟读原文,结合上文分析,本句点明主旨:客观存在就是客观存在,无视客观实际而盲目自我欣赏,只会碰壁失败乃至灭亡。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能力。熟读原文段,把握文章中心。写沉船是从反面衬托大海永不停息地向前的执着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能力。熟读原文段可知,文章中所写的其他形象都是为主要形象服务的,所以写太阳和月亮是从正面衬托大海的形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结合上下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是因为海洋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自己鼓劲,都在给自己加油。做题时注意语句通顺,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分析能力。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海洋执着的精神。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作用的分析能力。本题出自童话《小溪流的歌》,语句在文中重复出现,加强气势。突出强调了溪流永远向前的精神和力量,深化文章的思想,同时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和感受。
初中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8.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类型的分析理解能力。首先理解句子的类型分类:肯定句和否定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等。然后根据句子的特点分析句子类型。本句子是中有“难道”一词,是典型的反问句。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体裁的分析理解能力。读本文段可以发现,主要写的是白云的故事,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以一个物为主要描述对象,通过对这个物体的拟人化的描写,表达对白云及其像白云一样的自高自大,自我陶醉的人的讽刺。这符合寓意的特点,所以体裁是寓言。
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学习时要抓住主要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然后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篇文章的相同点是:都赞扬了坚持到底,永不停息的精神。不同点:《犟龟》还赞扬了乌龟用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小溪流的歌》侧重于歌颂它不断成长壮大。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淀”、“碍”的写法。“瞭”的偏旁是“目”。
初中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