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规模养殖场畜禽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来源:欧得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6期 浙江畜牧兽医 31 规模养殖场畜禽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严惠群 ,王忠跃 。孟祥军 (1.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浙江余杭311100;2.余杭区星桥街道农业三产科) 中图分类号:¥858.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7307(2007)06—0031—00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禽养殖业 4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现象严重 已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由疫 病引起畜禽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不断增加。 笔者最近对杭州市余杭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的传染病 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传染病流行呈多病源综合感染趋势 近年来,一些常见传染病如猪瘟、新城疫等经过 多年综合防制,已基本上得到控制。而危害严重的 是一些新传染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呼吸系统综合征(PRDC),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 合征(PMWS),肾炎综合征(PDRS),鸡(复合性)呼 吸道综合征(CRD,CCRD),传染性矮小综合征等。 由于新发现的病原,或因病原发生变异等原因引起 新的流行特点,临床上多呈反复发作,难以诊断,甚 至呈隐性感染,常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这 些传染病,多呈多病源综合感染特点,发病时间长, 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净化种 源,完善饲养管理制度,保证饲料品质和营养水平, 严格生物安全和防控措施,合理的免疫保障和卫生 消毒制度等。 2多病毒侵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 据调查,常见传染病中的许多病毒常常侵害免 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脾脏,淋巴结及滤泡导致T、B 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或直接侵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中的免疫细胞而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存在免 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而引发多种疫病。 3支原体在呼吸道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 支原体在呼吸道疾病中既是原发病,又能改变 巨嗜细胞吞噬功能而引起免疫抑制。损伤呼吸道粘 膜纤毛及引起支气管肺炎的病理损害,诱发条件性 致病菌或病毒的混合感染。由于该病流行区域广泛 且具长期感染特点,生产上以降低畜禽日增重、饲料 报酬及经济效益为主要特点,且死亡率很高。 收稿日期:2007-08.16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传染病多有二种 或二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持续性感 染,隐性感染等使病原体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 群体之间传播感染,造成诊断困难,延误疫情控制, 同时也可引起多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增强,特别容易 受环境因素如应激影响而导致疾病发生。 5病毒抗原变异,毒力增强 目前,常见的畜禽传染病除强毒感染外,已经出 现了超强强毒,变异株等现象,使疾病临床症状、病 理变化越来越复杂。如鸡法氏囊病毒超强毒,变异 株;马立克病病毒超强毒,超超强毒;非典型(温和 型)猪瘟、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急 性病毒性出血症,PRRSV变异株等。变异的另一结 果是人畜共患病增多,动物间的相互传播机会加大, 如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结核病,口蹄疫,疯牛病等都 可在人和动物及动物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使疾病 的危害和影响更加增大。 6细菌耐药性现象突出 近年来,生产中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现 象普遍存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现象突出,多数药物 都有耐药株出现。因此,科学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 品是兽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生物安全理 念及具体措施要求,实施无公害、绿色养殖已是规模 养殖场的追求目标。 7环境因素已成传染病流行的诱发因素 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由于长期受到高密 度,高营养,高增重的选育及工厂化饲养方式的高强 度应激,不断增加疫苗免疫和药物使用,使新疾病不 断出现。畜禽场内的环境卫生,有害气体,用水质 量,饲养密度,饲料营养,保温防寒,降温避暑,饲养 模式等具体方式的不同,已成为传染病流行的诱发 因素。因此,作为规模养殖场,首先要充分考虑饲养 环境对畜禽的影响作用,以创造适宜环境,提高畜禽 抗病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