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届中考语文模拟卷六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23届中考语文模拟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10分) 1.(6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涉及中唐时期的两位大诗人,分别是______和______,两人志同道合,写诗互赠。

(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他与父亲______、弟弟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为“______”。 2.(4分)

(1)《关雎》中作为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表现文静而美好的姑娘是小伙子所追求的好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24题. (一)(12分)

【甲】

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

乙】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醋钵bō B.鸿鹄hú C.稽首qí D.磬儿qìng

社稷 踌躇 睥睨 国殇

纷至沓来 接踵而至 怒不可遏 深恶痛疾

诚惶诚恐 陟罚臧否 哗重取宠 销声匿迹

4.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明将《水浒传》寻章摘句。截取了一段作为自己演讲的内容。 B.同学们读这段《水浒传》心无旁骛,沉浸在英雄人物的世界里。

C.侠气三分,素心一点,方能让一个人的生命留出更多的空间,而留白处的开阔与包容,才是人生得以拾级而上的阶梯所在。

D.学校大礼堂举行《水浒传》报告会,同学们就鱼贯而入,趋之若鹜。 5.下列对选文中艺术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装醉”来表现武松的机智,写武松交代仆人“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体现了他周密、大胆的特点。

B.鲁达此时已经打死了郑屠,“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装模作样地“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言语动作表现鲁达鲁莽冲动的性格。

C.武松“踅”“踢”“起”“追入”“踏住”“提起”“打”等一系列动词,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生动传神地突出了他们武艺高强的特点。

D.武松机智有节制,鲁达则粗鲁。武松豪气干云又机智风趣。而鲁达边打边骂,较为粗鲁。 6.选段文字选自《水浒传》,对这部名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使时迁盗甲。 B.《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仅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

C.《水浒传》的人物描写非常成功,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性情急躁,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

D.《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人唤孝义黑三郎,后因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卢俊义等人救上梁山。他的性格谦逊深沉、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二)(10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著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释】①刘二十八:因为刘禹锡在家族的司辈人中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故白居易称刘禹锡为“刘二十八”。

7.对于甲诗“暂凭杯酒长精神”中“暂”字的解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应解释为“突然”,有人认为应解释为“暂且、暂时”。你认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4分)

8.赠酬诗,是与人交往或者亲友同人间赠答的诗作。赠诗,是当诗人有所感所念时写给亲友同人的诗。酬,即酬答、应答,是对别人赠诗的一种回应。阅读两首诗,结合画线句,从“赠酬”的角度说说诗作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三)(9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贤与能 C.女有归

与:同“举”,推举 B.故人不独亲其亲 归:女子出嫁

D.是故谋闭而不兴

亲:亲人 兴:兴起

10.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道之行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吴广者,阳夏人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其如土石何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不必藏于己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D.本文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上比较整齐,也能增强表意效果。 (四)(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殽。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⑪者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有删改)

【注】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shǐ):猪。③轭(e):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⑤尤:抱怨,指责。⑥造:到。⑦曹:群,这里指猪群。⑧牢:关养牲畜的圈。⑨殽(yáo):通“肴”,鱼、肉一类的荤菜。⑩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⑪激:情绪激烈、偏激。 1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4分) 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时时而间进

闻: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 过: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

③宁毋先生过而尤之 ④子乃反怒而弗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14.君主若想实现国家大治,从甲、乙两文中可获得哪些治国方法?(4分) (五)(6分)

①太阳是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随着地球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太空电站或将成为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空电站,简而言之,就是把地面的太阳能发电

装置搬到太空去,在“天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送到地面。

②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在地面上,太阳能受到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云雨的增减以及季节、昼夜更替等因素影响而衰减很多,能量密度也变化巨大,很不稳定。太空中的太阳能却非常充裕。据估算,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最高发电功率约为0.4千瓦,在平流层为7—8千瓦,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电功率可达10—14千瓦。即便电能在多次转换过程中有所损耗,太空发电的整体效率仍非常可观。

③太空电站不受天气和纬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可大规模收集、转换和利用太阳能,发电量与地面核电站相当。不仅如此,从太空中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依赖大规模电网,可对偏远地区、受灾地区以及重要设施等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比如,假若有了太空电站,电动车就无需再四处寻找充电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充电。

④作为一种高效又环保的发电方式,太空电站仍被许多国家看好。英国政府已委托有关部门对太空电站展开研究,日本科学家也在试验将电能转换为能量波传输到地表的方式。中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已于2018年在重庆启动,还提出了实现太空电站目标的技术路线图,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摘自庞之浩《未来电从天上来》,有删改)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传统能源将日渐用尽,太阳将是地球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 B.文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使说明内容更具科学性、严谨性。 C.中国于2018年建成了太空电站,成为世界首个建成太空电站的国家。 D.文章最后两段先说明太空电站的优点,再介绍太空电站的研究现状。 16.阅读第②—④段,请简要概括“电站‘上天’”的原因。(3分) (六)(21分)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7.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3分)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19.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20.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21.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6分)

三、应用(10分)

山城中学2022届1班拟开展“岁月如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22.【班史拟名】

为了见证同学们的成长,纪念这段美好的初中生活,班级将制作一本班史。请你为班史拟写一个有意义的名字。(2分)

示例:《花样年华——我们的初中生活》 23.【栏目解说】

班史计划分“班级留影”“班级大事记”“师生风采”三个板块来编写,你作为栏目负责人,请参考示例,向参与编辑的同学们说明“师生风采”的栏目内容。(4分)

示例:班级留影——该栏目拟选取若干张初中生活的照片,含荣誉照片、生活照片等,配上文字解说,记录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

班级大事记——该栏目按时间顺序,记录三年来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提纲挈领,不展开叙述。 师生风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邀请拟写】

班级决定于2022年6月14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请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各科任课教师参加这次文艺晚会。(4分)

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城中学2022届1班全体同学

2022年6月12日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美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也许是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芬芳美好、坚韧与顽强;也许是亲人的关爱叮咛,朋友的鼓励安慰;也许是陌生路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一句名言;也许是自己的奋斗历程……种种美好点缀我们的生活。

请以“生活,因____而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④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白居易 刘禹锡 (2)苏轼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 2.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答案:C

解析:C.稽首(qí)——qǐ,哗重取宠——哗众取宠;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在此指小明从《水浒传》摘抄片断语句,使用正确;B.心无旁骛: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在此形容同学们专心读书,使用正确;C.拾级而上:顺着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使用正确;D.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着追逐不好的事物。在此形容学生们急忙去参加《水浒传》的报告会,褒贬误用;故选D。 5.答案:B

解析:B.“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装模作样地“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言语动作,是鲁达为自己争取逃跑时间而采用的计策,体现了鲁达粗中有细,心思缜密的性格特点;故选B。 6.答案:D

解析:D.宋江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此时“卢俊义”还未上梁山;“被卢俊义等人救上梁山”表述有误;故选D。

7.答案:示例:我认为“暂”在这里是“暂且、暂时”的意思。“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意思是“暂且凭借这杯酒(来感谢你)让我振作了精神”,“暂且”表示眼下没有更好的感激手段,用这杯酒是暂时的,更加凸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感情之恳切,且不影响诗歌旷达乐观精神的表达。 8.答案:①赠诗画线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的意思是“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白居易有感于刘禹锡多年被贬的遭遇,通过对比他人,抒发了对刘禹锡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不满。②刘禹锡在酬诗中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白居易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进行回答,他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通过描写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怀,这也是对白居易的安慰。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的对比分析。赠诗画线句中的“长寂寞”“独蹉跎”点明了刘禹锡二十多年的悲惨遭遇,这两句诗抒发了白居易对刘禹锡“蹉跎”二十多年命运的同情,同时将矛头指向了上层统治者,批判了那些不珍视人才,甚至戕害人才的统治阶层。刘禹锡在酬诗中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

木皆春。他以这两句诗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蹉跎而忧伤,表现出他豁达的襟怀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ACD正确B.有误,本句的意思是:因此人们不仅仅敬爱自己的父母。亲:以……为亲。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A.相同,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B.不同,者:……的人/判断句式的标志;C.不同,于:在/比;D.不同,其:代词,代力气/表示加强疑问语气。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ABD正确;C.有误,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想象“大道之行”后的社会状况。故选:C。

12.答案:①使……听到;②间或,偶然;③经过;④竟然,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能传到我耳朵里的。闻:使……听到。②句意为: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间:间或,偶然。③句意为: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过:经过。④句意为: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乃:竟然,却。

13.答案:①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②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期年,满一年;虽,即使。句意为: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②中重点词语有:今,现在;子,您。句意为: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14.答案:广开言路,积极纳谏;选贤举能,任用贤良。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甲】文“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可知,治国要广开言路,这样就能及时裨补缺漏,让政治清明。从【乙】文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用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从乙文中可获得治国要选贤举能的启示。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原文是“中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已于2018年在重庆启动”“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中国于

2018年建成了太空电站”说法错误。故选:C。

16.答案: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太空中的太阳能充裕,不受自然因素影响,太空发电效率可观。电能传输方便。太空电站高效环保。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根据“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太空电站不受天气和纬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可大规模收集、转换和利用太阳能,发电量与地面核电站相当”“从太空中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依赖大规模电网,可对偏远地区、受灾地区以及重要设施等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作为一种高效又环保的发电方式,太空电站仍被许多国家看好”等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17.答案:“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收获稻谷。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此题可按“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概括。第③至⑦段属于插叙的内容,人物是“我”和父母,事件是童年时,在暴雨中收获稻谷。

18.答案:①这一段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②结构上,这一段照应标题和结尾,并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赏析及其作用。第一问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将暴雨人格化,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雨的猛烈。第二问,结构上,正是这样猛烈的雨,“我”回忆起童年往事,首段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并且首段的“暴雨”与题目中的“雨”形成照应,与末尾“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形成首尾照应。

19.答案:“冲”字写出父亲快步走在前面,在雨中前行的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写母亲默契地配合父亲;“踩”写出童年的“我”顺着父母的脚印行走。这三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在雨中艰难、无畏地担稻谷回家的情景,写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劳动的艰辛,为下文“我”带领儿子雨中漫步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冲”表示父亲动作快,有勇敢、悲壮之感,这里写出一家之首的父亲在雨中前行的勇敢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母亲紧跟父亲,可见母亲配合的默契。“踩”,“我”年纪还小,只能跟随在父母身后,顺着他们的脚印行走。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一家人默契配合、雨中劳动的情景,表现了劳动的艰辛。

20.答案:题目概括了文章回忆童年往事的主要内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难对人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行文线索、点明文章主旨、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等作用。“落在童年的雨”概括了本文回忆“我”10岁时跟随父母收稻谷遇雨的经历。结合文中“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可知,“童年的雨”还指童年经历的苦难,题目暗含着童年的艰难经历有促进成长的作用,因此题目有提示中心的作用。“落在童年的雨”是怎么回事?题目有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的作用。

21.答案:①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让儿子也经历淋雨后获得成长的想法。②儿子对爸爸冒雨回家的提议感到意外。③儿子对爸爸的信任,懂事。也有儿子对新鲜做法的新奇、感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问,结合“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可知,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让儿子也经历淋雨后获得成长的想法。第二问,儿子提出“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这是正常的做法,可“我”却提出“我们冒雨走回家吧”,这个提议令儿子感到意外,因此“愣了一下”。第三问,儿子愣了一下后欣然接受,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相信父亲提出这样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可见儿子懂事。也有孩子对新鲜做法感兴趣的一面。 22.答案:示例:《亲切的怀念——我们的初中岁月》

解析:本题考查拟名的能力。班史名称围绕初中生活、离别在即拟写,简短,能表达怀念、热爱、赞美等情感即可。示例:《如花的青春——我们的初中岁月》。

23.答案示例:该栏目收录老师和同学们的自我介绍,以个人小传的形式,请每位老师和同学写出自我简介,主要包括个人特点和三年来印象深刻的事迹,每人一个页面,并配个人生活照一张。 解析:本题考查栏目内容说明。“师生风采”栏目,显然是介绍全班老师和同学们的特点及事迹的栏目,仿照“班级留影”“班级大事记”的示例,向参与编辑的同学说明主要内容即可。 示例:师生风采——该栏目收录师生风采展示图片、优秀事迹展板、校内校外活动剪影等,并在其后编辑优美文字,突出师生的个人风采和优秀事迹。

24.答案示例:为了记录我们的成长足迹,感恩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班将于6月14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参加,望您百忙之中拨冗莅临!

解析:本题考查邀请函的拟写。本题只要求拟写邀请函的正文部分,根据所给的情境组织文字进行表述。本题设置的情境:邀请各科任老师参加主题为“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重点要说明邀请的事由(请老师参加班里组织的毕业文艺晚会)、具体的时间(6月10日19点)、地点(本班教室),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最后表达热切期望老师参加的意思。 示例:我们2022届(1)班将在6月14日19点在本班教室组织一场以“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我们全班同学诚邀您参加,您能来参加吗? 25.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因____而美好”。从题目给出的材料看,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写作内容。生活中,让人们感到美好的事物不胜枚举,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生活到处都是美好的人性。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芬芳、坚韧与顽强;父母亲人的关爱和照顾;朋友的安慰与鼓励;阅读书籍的体验与感悟;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温馨的话,都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因此,可以用“暖心的话”“读书”“音乐”“拼搏”“宽容”“坚韧”“顽强” “坚持”“鼓励”“缺憾”等来补填题目。在选材方面,可以围绕

着自己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写成记叙文。如可以写生活顺境中收获的快乐,也可以写遇到困境时所得到的帮助等。也可以从怎样感到美好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定成议论文。无论那种材料,都要写出自己的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