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沟“城市农夫”生态休闲农庄 规 划 方 案
乌鲁木齐市石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3月
目 录
1.概述…………………………………………………1
1.1地理位置
1.2项目由来
1.3用地范围
2.现状优势条件分析…………………………………3
2.1 区位优势
2.2发展优势
2.3 特色优势
2.4 环境优势
2.5历史优势
3.方案创意及构想……………………………………4
3.1农场定位
3.2主要功能
3.3设计原则
3.4设计理念和特点
4.主要功能区…………………………………………5
4.1科普教育及展示区
4.2 种植区
4.3 养殖区
4.4餐饮休闲区
4.5 垂钓区
4.6 停车区
4.7 劳动工具及生产资料存放区
5.基础配套设施………… …………………………7
5.1道路系统
5.2排水系统
5.3灌溉系统
5.4施肥系统
5.5沼气池
6.结束语………………………………………………8
1.概 述
1.1地理位置
乌鲁木齐市石人沟村位于天山北麓石人沟生态林区地带,乌鲁木齐市东北侧,幅员面积2.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58余亩。全村下属九个行政小组,共有1019余户,总人口3238人。村内有李白遗踪“七星井”和月爱寺古庙。交通十分方便,从市内可乘23路、20路公交直达。
1.2项目由来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月爱村的民房、财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项目拟借灾后产业恢复重建的机遇,利用城郊地理区位优势,以“高起点、标准化、科学化”为指导思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建立城郊型“休闲体验农场”。
“休闲体验农场”是一款以种植为主的社交游戏。用户可以扮演一个农场主的角色,在自己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花卉。作物从种植到成熟有着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农场主进行精细的管理。产品成熟之后,可以自己消费,也可以销售获得金币。金币除了购买种子,还可以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从事再生产活动。
为了满足江油及绵阳市区乐于享有自己私有田园种植乐趣和假日野外休闲乐趣需求的都市人群,给久居闹市的都市人提供一处野外放松身心、健身的大自然休闲空间,满足都市人群对世外桃园式的田园风光的向往、野外种植乐趣、都市农夫的种植情节,我们规划建设网络“休闲体验农场”的现实版,让都市人群享受 “网络种菜”无法体验的乐趣。
月爱现实版休闲体验农场的建设,将让城市现代人拥有一个私家田园,为自己的家庭增添一个自然的、绿色的生活新空间,让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有农田体验场所,可以种瓜种豆养花,认识各种瓜果蔬菜和花卉,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让工作节奏快的都市白领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爱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单元地中进行耕耘,享受私有土地的种植乐趣和满足感,对私家田园拥有经营收益权和命名权,充分释放农夫情节,做一个“都
市农夫”、“白领农夫”。收获的蔬菜、瓜果、花草、动物等可自行带回家享用,也可由农庄美食餐厅现场代加工制作为美味佳肴,在农庄休闲餐厅现场享用。喝着小酒,吃着自己亲手劳动收获的蔬菜、瓜果,沏着甘甜的茶,听着美妙的音乐,绝对让人感觉无比惬意,在享有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又有锻炼身体,享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和郊游的乐趣。
1.3用地范围
用地范围及四址见规划平面图。 2.现状优势条件分析
2.1区位优势
月爱村地处江油城郊结合部,离江油市区仅几分钟车程,距绵阳市区仅半小时车程,江油市和绵阳市区人口将可能成为农场近距离主要客源。
2.2 发展优势
项目所在月爱村位于江油市腹心地带,已纳入江油市城市规划范围之内,江油城市的发展,将为项目提供市政景观资源和有力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支持。
2.3 特色优势
项目区周围已建成“江南别苑”、“紫竹园”、“土鱼馆”、“一品苑”等多家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家乐,初步形成农家乐经营和消费的规模和优势效应,有利于吸引人气,带动农场快速起步。
2.4 环境优势
项目实施区周围田园形态完整,田间阡陌交叉,是很优美的川西北平原地带的乡村农田景象,做为一种城市的地理及历史肌理是几千年沧海桑田的缩影,和项目的创意主题有很好的同化效应和融合度。
2.5 历史优势
农场规划所在月爱村,有李白遗踪“七星井”和月爱寺古庙历史文化遗产。久远的历史,丰富的传说,为农场提升了文化品位。
3.方案创意及构想
3.1农场定位
月爱休闲体验农场定位于将“网络虚拟”现实化,建立现实版的休闲体验农场。 3.2主要功能
休闲体验农场以本地城市的居民为主要消费人群。大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造成城里人精神压力大、需要到乡间卸载压力、回归自然。月爱休闲体验农场主要体现“劳动体验功能、餐饮体验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娱乐休闲功能”。
3.3设计原则
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尊重地方历史文脉原则、农场整体性原则、多功能协调原则、景观美学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4设计理念和特点
反应传统田园风光的肌理要求。在设计形式上采用比较简单严谨的纵横向线性,以体现田地阡陌风情。通过作业道、周边绿地、道路等活泼的形态来穿插,打破线性的呆板感。通过餐饮、茅屋、生产情景的再现,体现传统田园风光的生活画卷。
4. 主要功能区
4.1 科普教育及展示区
各种蔬菜、花卉、动物种类图片展示;各种蔬菜、花卉、动物种养殖流程展示;各种蔬菜、花卉、动物科教片放映;各种蔬菜、花卉、动物科普教育书籍借阅。
4.2 种植区
将田园分割成若干大队,每个大队分割成若干的私家田园,向客户租赁,租赁期内客户充分享有种植经营权,客户可根据自己爱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私家田园种植各种蔬菜、花卉,享受私有土地的种植乐趣,对该私家田园拥有经营收益权和命名权,充分释放农夫情节,做一个“都市农夫”、“白领农夫”。
4.3 养殖区
养殖区可分为猪场、鸡场、兔场等,每个场分为若干小区,客户可根据自己爱好租赁,租赁期内客户充分享有养殖经营权,平时由农场总部代为饲养,周末或节假日客户可以自己饲养,体验养殖乐趣。
4.4 餐饮休闲区
为客户提供餐饮服务。客户可利用自己种养殖的劳动产品自己加工,体验烹调乐趣,也可由农场总部代为加工,或者直接订餐,享受绿色餐饮。
为客户提供休闲服务。可以利用劳动之余享受大自然田园风光的同时,在茅屋生态休闲厅从事品茗、棋牌、聊天等娱乐休闲活动,修身养性。
4.5垂钓区
在鱼塘和沟渠内放养各类鱼苗,为垂钓爱好者提供垂钓服务。鱼塘形状设计为“弯月形”,取“月爱”之意,面积约为450平方米。利用南北向现有沟渠进行适当拦截养鱼,达到综合利用。
4.6停车区
主要为客户提供停车服务。长30米、宽13米,可供20辆左右轿车停放。 4.7 劳动工具及生产资料存放区 为客户提供劳动工具及生产资料。 5.基础配套设施
5.1道路系统
农场内设计一条纵向主干道,宽2.5米,与村街道相连;在中部设计一条横向主干道,宽2.5米,与纵向主干道相垂直,与纵向村干道和餐饮休闲区、垂钓区相连;在养殖区设计一条主干道与纵向村干道相连,宽2.5米。道路两侧种植天竺桂、香樟等观赏植物。在西边现有南北向沟渠一侧设计一条便道,宽1米。种植区内利用厢沟作为作业道。
5.2排水系统
在纵向村干道、纵向主干道两侧设计主排水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在种植区内与主排水沟垂直作厢,厢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厢沟与主排水沟相通,利用厢沟作为排水沟。
5.3灌溉系统
采用节水型滴灌系统,另行设计。 5.4施肥系统
利用滴灌系统进行追肥。 5.5沼气池
在养殖区和餐饮休闲区厕所旁各设计一处沼气池,一是提供能源,二是对粪便、蔬菜下脚料等进行腐熟,为种植业提供生态有机肥源。
6. 结束语
该项目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巨大,到农村去休闲体验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项目。项目是一个相对投入不大,风险较小的服务型创新项目,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抓住现有的市场机会,迅速整合各方资源来加以实施。能有多大成功则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者项目运作能力及后续服务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