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EDUCATION RESEARCH
探究铜镜工艺变革原因及发展要素
—
以汉代草叶纹铜镜为例
□丛藤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汉代草叶纹铜镜以揭示铜镜工艺变革的原因,分别从艺术特色、审美趣味、人文思想、社会价值等方面开展 研究,总结铜镜工艺变革的主客观因素,并根据变革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铜镜变革发展条件
铜镜作为传统手工艺的经典,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不 可取代的地位。铜镜作为古代工艺品,实用性为其首要特点。 在古代,铜镜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铜镜的发展跟随着艺术审美 趣味的发展。铜镜是手工技艺和审美趣味的高度统一,是实用 性与欣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手工艺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能表现出这一特色。铜镜作为人们频繁使用的工艺品,其发展 变迁也可以看作当时社会审美潮流的发展变迁。
2. 忽视本质缺陷
铜镜作为实用器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使用的方便性, 由于铜的特殊物质属性,容易磨损甚至氧化,铜制品的保存难度 较大。回顾铜镜的发展史,很少有工匠对其进行防护或者修 复。在工业革命以后,很快出现了替代铜镜的制品,因其方便、 实用、易保存的特点,铜镜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3. 材料昂贵、工艺复杂及市场过小
铜镜发展不好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原料价格昂贵且受众较 少,收藏家很少把目光投向铜镜,不仅难以保存,升值空间也较 小。铜镜手工艺不仅会耗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而且需要大量 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所以铜镜在当代发展的困难可想而知。
一'详析汉代草叶纹铜镜
1. 艺术特色
从造型上分析,汉朝草叶纹铜镜摒弃了烦琐的浮雕工艺,只 用简单的乳钉装饰,使镜背看起来简洁大方。从草叶纹的纹理 和布排上分析,草叶纹刻画饱满,布局呈现对称方式。由于中间 用铭文装饰,打破了只有草叶纹的单一化,并且汉字的横平竖直 与草叶纹弯曲的弧度形成了对比,使铜镜更加亲民化,适合大众 使用。从整体的布排可以看出,镜身是圆形,而中间是正方形, 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用弧形围绕一圈,象征在地面受到保 护的思想。从铸造工艺看,镜身打造圆滑,纹理清晰规整,说明 当时铜镜工艺的制造已经稳定,与春秋时期纹理的繁琐和商周 时期纹理的粗糙相比,汉代铜镜工艺的改进显而易见。
2. 审美趣味
每个时代都具有属于自己的适合纹样,是匠人审美观念的 体现。从汉代草叶纹铜镜的铸造中,可以看出匠人的别出心 裁。文字与绘画结合不好会显得眼花缭乱,匠师将字缩小,用草 叶纹规整布排,这样布局不仅突出了草叶纹的主体地位,并且让 排版疏密有致。从纹理上分析,草叶纹是生活中植物造型的衍 化,这也恰恰证明了汉代人们将眼光渐渐从神话转移到生活中, 这是对生活趣味的发现,表明了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
3. 人文思想
汉代道教文化十分突出。道教文化的特点可以从草叶纹铜 镜中看出。草叶纹铜镜铭文书“投博至朋,直酒高堂”,就是将友 情的思想融入铜镜中。这时,铜镜已经不仅仅具有祭器的功能, 实用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彰显出匠人的智慧。
4. 社会价值
铜镜的社会价值由最初的祭器转变为一般性的实用器具。 汉代铜镜的空前发展将实用性进一步转变为审美性,这使作品 更加人性化,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汉代的民族文化融合、经济发 展繁荣使得手工艺发展迅速,铜镜的快速发展也揭示出这一方 面。
三、工艺品长久发展需要的条件
1. 环境优越
通过前文对铜镜发展的剖析可以看出,拥有一个稳定的发 展环境是其根本。手工艺是最接近人们生活的艺术,也是受环 境影响很大的艺术。所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可以推动国家 经济稳定发展,更能使手工艺事业蓬勃向上。
2. 精益求精
很多时候,手工艺衰退并不是因为发展不好,而是长时间安 于现状。铜镜从古至今好像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什么变化,这样 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使大众的兴趣变低,造成其发展停滞。手 工艺的发展要精益求精,不断发现亮点,激发人们的兴趣,这样 才能让民族文化永久传承。
3. 宣传教育
当代人往往习惯了在多媒体中寻找资源,而手工艺是原始 的艺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民族文化遗产如今 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在宣传和教育方面就显得尤为重 要。别出心裁的活动可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增强手工艺的趣味 性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宣传教育打破人们对手工艺的偏 见,才能使手工艺经久不衰。参考文献:
[n林鴒,边素萍,栗瑶.中国唐代铜镜海兽葡萄纹浅析.艺术科技,
2016(5).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二、铜镜的变迁及其消失的原因
1.朝代变革的需要
每个朝代都有固有的民族审美特色,历朝历代的手工艺都
编辑张泽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