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城乡基层治理是当今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社会全面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强,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创建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对于提升城乡社会治理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理,协调发展。
三、创建目标
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创建内容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在政府、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自治、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领导、社会组织参与、群众自治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2、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城乡基层治理专业人才库,培养、选拔、引进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城乡基层治理人才队伍,
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干部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3、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建立现代城乡基层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城乡基层治理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4、强化法治建设:完善城乡基层治理法规体系,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和案件处理,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5、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6、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推动城乡互动和产业协同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五、创建措施
1、明确责任。由城乡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牵头,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
2、建立考核机制。对城乡基层治理标准化、智能化、法治化、民生化、协调化等方面实施量化考核,评选出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县、示范市、示范区,对表现优秀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工作成果,提高公众对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4、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督导机制,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建设保障
1、加大投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支持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工作。
2、加强组织协调。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促进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平台等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共同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工作。
七、总体要求
创建城乡基层治理示范,是加强城乡基层治理,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各地区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开展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