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承天寺

承天寺

来源:欧得旅游网


(五)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2、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1、 相与:共同、一起。

2、 中庭:院里。

3、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4、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文后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附加练习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我国 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__、其父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味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其中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的“闲人”两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

答:

6.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答:

7.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

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