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2019年真题)某中学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多名师生伤亡。宁宁虽成功逃生,但在震后几天一直沉默不语,惊恐不安。在对宁宁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小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宁宁讲述逃生的经历和感受,以对其问题和需要进行评估。小林开展的上述工作是为了( )。 A.定义宁宁的危机问题 B.向宁宁提供持续支持 C.确保宁宁的生命安全 D.讨论宁宁问题的多种可能 【答案】 A
2、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在开展小组辅导时,在介入小组中期的步骤是( )。 A.心态调适 B.环境探知 C.职业规划 D.职业准备 【答案】 B
3、在宏观层面,老年社会工作者还参与制定有关老年人的( ),致力于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A.道德行为标准 B.社会发展计划 C.法律法规
D.社会服务方案及相关政策 【答案】 D
4、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 )。 A.6岁以下所有人 B.12岁以下所有人 C.14岁以下所有人 D.18岁以下所有人 【答案】 D
5、16岁的小红因为填报中考志愿与父母发生冲突。父母希望小红填报本市最好的中学,小红却因没有充分把握而拒绝。社会工作者了解小红的情况后,采取的恰当做法是( )。 A.建议父母尊重小红的选择 B.肯定小红拒绝的理由 C.鼓励小红自己分析拒绝的理由 D.劝说小红听从父母的要求 【答案】 C
6、小彬从小十分受宠,不受管束,父母总是顺着他,在一次考试中,小彬从班里的前几名跌落到后几名,回家后被父母狠狠责骂,小彬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社会工作者决定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人手开展服务活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要求小彬父母辅导小彬的课业,提高小彬的学习信心 B.帮助小彬父母反思他们管教孩子的方式
C.与小彬父母一起矫正小彬的行为,帮助小彬摆脱网瘾
D.调整父母与小彬之间的沟通方式,让父母了解小彬的需要 【答案】 B
7、在我国,长期以来妇女社会工作的宏观指导理论主要是( )。 A.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B.福利主义女权主义 C.机会主义妇女观 D.自由主义妇女观 【答案】 A
8、D社区有很多独居老人,他们大多对生活没有信心,情绪低落,不与外人接触。为了让独居老人重获生活的信心。社会工作者决定开展小组工作,将社区独居老人组织起来。介人工作第一阶段内容是交流生活经历和当下的生活境遇,在几个老人分享交流后,其他老人的情绪越发低落,有些老人甚至对生活感到绝望。对此,社区工作者应该()。
A.相信通过分享,老人们会宣泄内心沉积的伤感,情绪会好转 B.对小组活动的失败做出总结反思,并解散小组 C.改变交流的内容.让老人的情绪有所改善 D.中止当前环节的活动,放音乐让老人舒缓情绪 【答案】 D
9、老王急需得到良好的医疗资源,社工小李积极帮助老王了解治疗和康复的资源,寻找当地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的资源,使得老王在医院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回到社区也能继续治疗和康复。这里,社会工作者是在帮助老王( )。 A.协助申请救助 B.改善救治环境
C.协调医疗资源 D.强化社会支持 【答案】 C
10、妇女面对的问题有很多。最近,小丽怀孕了,到医院检查,说是女孩,她公公知道后,为了使她有机会生下男孩,便强迫她去堕胎。小丽遇到的问题属于( )。 A.婚姻与家庭问题 B.生殖健康问题 C.就业问题
D.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答案】 D
11、( )是社会工作者在家庭服务中经常运用的角色,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为受助家庭成员建立和扩展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A.支持者 B.教育者 C.咨询者 D.资源调动者 【答案】 D
12、( )是以改善肿瘤或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不良为目的。 A.精神治疗 B.舒缓疗护
C.放松训练 D.行为治疗 【答案】 B
13、在打工妹群体和一些从事商业性服务的妇女中,性疾病严重地威胁着她们的健康,她们往往被边缘化,极度缺乏生殖健康方面的保障。属于妇女面临的( )问题。 A.婚姻与家庭 B.针对妇女的暴力 C.生殖健康 D.就业 【答案】 C
14、(2019年真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杨村开展关爱留守妇女项目,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江针对部分留守妇女存在的精神孤寂.家庭教育知识缺乏.家务劳动繁重等问题,开展了“姐妹牵手”支持小组工作。小江下列做法中,体现了社会性别视角的是() A.为姐妹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B.为姐妹们选择开办小组的地点 C.由姐妹们确定开办小组的时间 D.邀请专家为姐妹们讲授家庭教育知识 【答案】 C
15、江女士在出差时遭遇车祸。住院期间,她不断地向病友哭诉车祸发生过程,在病友建议下,她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江女士属于()型的服务对象。 A.转介
B.外展 C.非自愿 D.自愿 【答案】 D
16、社会工作者为了倡导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开展了系列服务。下列做法中,通过改善社区环境布局倡导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是()。 A.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讲座 B.设立紧急维护场所 C.举办社区亲子趣味运动会 D.组织“我爱社区”演讲比赛 【答案】 B
17、职业评估是残疾人职业康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列关于职业评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职业评估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和方法对残疾人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客观评估、 心理测试以及性格分析
B.职业评估是职业康复措施的第二个环节
C.职业评估涉及身体、 心理和职业适应性三个方面
D.职业评估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 【答案】 D
18、关于家庭行为学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
B.家庭行为学习要求社会工作者首先与父母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C.家庭行为学习要求指导父母亲在孩子作出适当的行为时给予奖励 D.家庭行为学习假设孩子在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相同的学习任务 【答案】 D
19、社会工作者小林拟运用“生涯选择配合论”来帮助青少年进行生涯规划,协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个人内在世界与不同职业所需特质之间的关系。小林可设计以()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实现其工作目标。 A.“我的兴趣” B.“我的能力” C.“我的人格”
D.“我的需求和价值观” 【答案】 C
20、黄玲要为服务对象撰写预估摘要,则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不包括( )。
A.自身存在的优势
B.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 C.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 D.服务对象家庭情况 【答案】 D
21、下列群体中,属于学校社会工作对象的是( )。 A.有人际交往障碍的高中生小静 B.初中辍学后外出打工的小安
C.正在服刑的王某 D.遭受家暴的朱女士 【答案】 A
22、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某医院急诊室每天都会接诊很多怀疑自己染病的患者,这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对照典型症状后又自觉有类似症状,因而十分焦虑,对医护人员的解释也将信将疑,产生了沉重的思想负担。这一现象说明,医院急诊室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 A.危机干预 B.认知干预 C.生理干预 D.行为干预 【答案】 B
23、以下关于社会工作评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要有服务对象参与
B.主要是机构和社工在做,不需要服务对象的参与 C.包括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D.目的之一是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答案】 B
24、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机构中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是指()。 A.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
B.社会工作者与院内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
C.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的合作 D.社会工作者与患者家属的合作 【答案】 B
25、老张戒除毒瘾已满三年,他经常参与同伴演讲活动,是当地禁毒部门优秀的同伴志愿者。近期,社会工作者小赵发现老张一改常态,多次缺席应参加的活动,遂对老张进行了个别访谈。在访谈中小赵了解到,老张因赌博欠下了巨额债务,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优秀的同伴志愿者,却做错了事,实在无颜面对信任他的家人、小赵和民警,悔恨与愧疚的情绪一直缠绕在心头,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为预防老张再次以毒品麻痹自己,协助老张学习以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小赵合适的做法是(??)。 A.帮助老张提高对赌博危害性的认识 B.帮助老张提高对吸毒危害性的认识
C.与老张探讨压力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变的途径 D.建议老张跟家人坦白,请家人帮忙筹资还赌债 【答案】 C
26、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在养老院组织小组活动,加强老人的相互沟通。可是,患病多年的张奶奶一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无论小王怎么动员,就是不肯参加。对此,小王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向院长汇报,请院长说服她参加 B.给她子女打电话,请他们劝她参加 C.发动几位活跃老人,鼓励她参加 D.找张奶奶谈心,倾听并尊重其决定 【答案】 D
27、在一次妇女互助小组中,张华抱怨婆婆与丈夫、儿子太过亲近,把自己当外人,委屈得哭个不停。社会工作者于燕对她实施个案会谈,进行辅导。以下于燕在调节婆媳关系时()的做法是可取的。 A.指责张华不大度,奶奶疼孙子做母亲的应该高兴 B.指责婆婆不懂教育,应该让儿媳教育孩子 C.指责丈夫不照顾妻子的感受
D.帮助婆婆认识与儿子和孙子之间的关系、角色、权力的边界 【答案】 D
28、对于进城务工家庭的子女来说,( )是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他人,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家庭沟通交流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班主任老师 B.社会工作者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 A
29、“不救不活”“不救难活”等说法凸显了社会救助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体现了社会救助的( )工作方针。 A.兜底线 B.救急难 C.可持续 D.促发展 【答案】 B
30、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校社会工作小莉引导学生学习辨别各种“扭曲思想”,为此,设计了一个讨论的情境,在此情境中,其中一个学生说:“我连英语也学不好,我将来就是一个没用的人。”该生这种“扭曲思想”表现出( )非理性认知的特点。 A.非黑即白 B.灰色眼镜 C.以偏概全 D.透视心意 【答案】 C
31、某乡的青壮年男性大多到附近煤矿打工,患尘肺病的人较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当地人正在练习的一套拳法特别有利于尘肺病人肺功能的改善,于是请当地人每天带领尘肺病人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社会工作者此种做法遵循了社区康复工作中的( )原则。 A.因地制宜 B.因势利导 C.因陋就简 D.低成本、广覆盖 【答案】 A
32、张某最近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很多朋友知道消息后都排斥他,他感到很孤独和难过,并产生了很悲观的想法。张某的家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具体分析了张某的情况,发现其家人并没有像其他家庭那样抛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家庭成员。于是,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帮助张某。该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介入原则属于( )。 A.个别化 B.瞄准服务目标 C.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D.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答案】 A
33、社会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家庭的负担,投入高但回报少,还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供孩子上学已经是尽职尽责了,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针对家长的上述观念和行为,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提供( )服务。 A.亲职教育 B.亲子关系辅导 C.课后托管 D.儿童问题辅导 【答案】 A
34、(2019年)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某村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该机构在项目设计中,将培育“新乡贤”社区骨干.发展“绿色志愿者”队伍.倡导“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作为推进项目的手法,开展社区服务。该机构的做法属于社区资源链接的( )方式。 A.资源整合 B.资源共享 C.资源流通 D.资源互补 【答案】 C
35、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小张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 ). A.军休干部与社会融合
B.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 C.军休干部间的关系融合 D.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 【答案】 A
36、吴女士长期以来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这天,因饭菜不合口味,丈夫给吴女士一耳光,吴女士刚辩解几句,丈夫用绳子将其勒得喘不过气来,并将其手臂砍伤。邻居们闻声冲开门把吴女士救出来并请来了社会工作者。根据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 A.送吴女士就医并确保其安全
B.收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为吴女士维权做准备 C.向媒体披露事实,获得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D.请律师找吴女士丈夫商议离婚事宜 【答案】 A
37、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提出了( )口号,强调个人问题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公私领域的划分,让妇女问题从个人问题上升为制度问题和社会问题。 A.个人的即社会的 B.个人的即经济的 C.个人的即政治的 D.个人的即文化的 【答案】 C
38、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其服务对象是社会特殊群体()。
A.正常人 B.罪犯 C.助人者 D.受助者 【答案】 B
39、某医院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某社区有一些癌症儿童,身体、心理状况都不好,他们因为化疗影响了身体状况,很难和其他孩子沟通,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于是,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外组织夏令营等休闲活动,协助他们适应社会,促进其同辈关系的建立和情感成长。这种过程属于( )。 A.外展服务 B.危机干预 C.出院计划
D.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答案】 A
40、小琴在光荣院从事社会工作,他发现许多七八十岁的老革命军人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总希望做一些事情以便将自己过去的经历与其他人分享。针对上述情况,小琴应该开展的工作是( )。
A.为老人提供心理辅导,运用怀旧、生命回顾方面的技巧帮助服务对象找回生命的意义
B.鼓励老人参与力所能及的院舍活动
C.协助老人尽快适应光荣院生活,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D.和社区中小学联系,让他们聘用这些老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外辅导员 【答案】 D
多选题(共20题)
1、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为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社会工作者可开展的服务有( )。 A.课后托管 B.亲职教育 C.亲子关系辅导 D.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E.为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开展婚姻辅导 【答案】 BC
2、中国城市社区类型不包括( )。 A.商品住宅区 B.单位型社区 C.写字楼 D.拆迁住房 E.保障房住宅区 【答案】 CD
3、某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环境条件差。服务措施不齐全,青少年课余时经常出入附近网吧或在街头闲逛。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的发展性青少年服务包括()。 A.增设青少年闲暇场所 B.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 C.举办青少年兴趣小组活动 D.举办青少年课余补习班
E.联合社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答案】 ABC
4、下列关于“行为契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常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
B.行为契约是指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经过双方共同协商后约定的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口头协定
C.单方契约,由寻求一项行为目标改变的一方,与实施强化的契约管理者组成 D.行为契约必须由双方共同商定、目标必须可行
E.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行为契约的商定、执行过程中的\"强化\"训练而改善行为 【答案】 ACD
5、某社区属老旧小区,社区居民中下岗人多,经济收入低,社区内青少年中初中毕业辍学在家或读职业中专的比较多,他们经常出没网吧或游戏厅,社会工作者走访了几个青少年家庭,发现亲子冲突较多,不少家庭担心孩子学历低,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也可能会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带坏走上犯罪道路。针对这一现状,社会工作者适合开展的服务有()。 A.开展改善亲子关系的教育活动
B.组织提升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交友小组 C.开展提升青少年职业意识和技能的职业交流 D.组织减少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小组 E.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网络 【答案】 ABCD
6、老李是一名退伍红军老战士,前不久刚刚入住光荣院,在与社会工作者小刘聊天的过程中,老李抱怨道:“没想到我也有这么一天,现在的生活完全不是年轻时憧憬的。”小刘发现老李性格孤僻,不合群,有很强的失落感,而且觉
得自己“被社会遗弃了”,针对老李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刘应该为老李提供的服务包括( )。
A.协助老李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B.为老李提供工作岗位
C.为老李提供个案心理辅导,帮助他重塑自我 D.通过策划组织一些活动,增进老李与其他成员的交流 E.引导老李正确看待死亡 【答案】 ACD
7、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艾德沃特的观点,下列活动中可以作为青少年结束的标志的表现有( )。 A.青春萌动
B.做逻辑思考,具有解决问题及作决定的技能 C.进入个人、家庭与工作角色中 D.能够逻辑思考并自主作决定
E.生理与性达到成熟状态,如具有生育能力 【答案】 D
8、社会工作者在帮助一对要离婚的夫妇俩时,在其工作记录中描述了如下情况:“夫妻俩有一5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幼儿园。为照顾孩子,妻子放弃了工作。几年来,妻子为照顾孩子心力交瘁,不断争吵,导致要离婚。”上述记录包含了()。 A.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B.孩子的病症和持续时间 C.问题发生过程 D.服务对象的处境
E.自闭症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答案】 ACD
9、在评估老年人的问题与需求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下列选项中,社会工作者比较适宜的做法有( )。 A.在老年人的家中进行 B.在老年人熟悉的空间里进行
C.在评估时选择安静、整洁、光线较好的环境 D.在机构内对老人进行评估 E.确定老人能得到辅助性器具 【答案】 ABC
10、青少年的智力、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性格、性意识、成长和发展性需求等方面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为( )。 A.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B.动荡与稳定的结合 C.突变与渐变的统一 D.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E.心理与生理的成熟 【答案】 ABC
11、在受灾地区安置点建设初期,碰到比如安全、卫生、板房漏水等具体问题而管委会又没有能力解决的时候,社区冲突就容易发生。为此,社会工作者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两排紧邻的、门对门的居民在弄堂之间座谈,共同协商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促进了邻里之间的熟识以及自决和自我管理机制的建立。同时,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各个安置点又逐步建立起老人之
间、青年之间、妇女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互助网络和志愿服务网络。该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方法有( )。 A.个案管理方法 B.小组工作方法 C.社区工作方法 D.社会工作行政 E.社会工作研究 【答案】 BC
12、(2016年真题)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合约价值为指数点乘以( )元人民币。 A.400 B.300 C.200 D.100 【答案】 B
13、患者,男,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反复肿痛求拔除。拔牙后第2天,患者因拔牙创出血求治。为明确原因应作何种检查 A.血常规+凝血三项 B.全景片 C.根尖片 D.下颌骨侧位片 E.骨髓穿刺涂片 【答案】 A
14、两年前,张先生离婚后与儿子一起生活,他心灰意冷,多次拒绝朋友为其介绍女友。忙于生意的他很少有时间与上初二的儿子在一起,父子俩偶尔在一起时,他总是教训儿子,儿子却不买账。为帮助张先生重树自信,改善与儿子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为张先生进行了辅导。在结案会谈中,张先生表达了对能否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以及重建新生活的担忧,社会工作者回应道:“两个月来您一直在努力,而且已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我真为您高兴。儿子现在开始愿意与您交流了,交往的新女友与您儿子的关系也不错。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您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时,您还可以来找我。”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的进步来增强其自信 B.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仍存在的问题督促他改变 C.鼓励张先生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 D.鼓励张先生保持与女友的关系 E.鼓励张先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答案】 AC
15、小杨近来因一次车祸失去了双腿,情绪变得起伏不定,他的家人见状十分担心小杨的心理状态,不知如何是好。一般来说,残疾和障碍的发生在心理状态上会出现以下几个阶段,包括( )。 A.暂时性震惊状态 B.否认状态 C.走向认同 D.焦虑和恐惧 E.仇视健康的人 【答案】 ABCD
16、患者,男,60岁。乙肝肝硬化10年,曾间断黑便,近来出现轻度黄疸和少量腹水,2天前大量呕血。经用止血药和生长抑素及三腔管压迫,血压稳
定,脉率90次/分,Hb80g/L。在24小时及48小时2次放松三腔管牵引仍有出血。 A.急诊分流 B.急诊断流
C.经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D.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E.继续三腔管牵引 【答案】 D
17、企业社会工作者小付发现,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企业怀孕女工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都分女工出现了焦虑的情绪,担心生育会影响职业生涯发展。小付计划为她们提供服务,适宜的做法有( ) A.开办压力舒缓工作坊 B.提供孕期知识辅导 C.倡导企业设置孕妇休息室 D.开设孕妇自助小组 E.陪伴孕妇去医院做产前检查 【答案】 ACD
18、小云是某高校大一新生,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入学后,小云不仅感到经济压力大,还觉得自己外表一般,穿着土气,说话有口音,原来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也不再突出,因而变得自卑、焦虑,常常失眠,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学业。针对小云的这种状况,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她提供的教育救助服务有( )。
A.帮助小云申请城市低保 B.鼓励小云加入学校社团 C.为其创造勤工俭学机会
D.鼓励其参加学生适应小组 E.帮助小云寻找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答案】 BCD
19、刚上小学的小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课上不是玩玩具,就是与同桌大声说话,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强的父母担心小强的学业,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了解了小强的行为表现后,制定了行为矫正的服务方案。为实施该方案,需要建立基线,小王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建立基线的有() A.明确小强行为改变的目标 B.选择测量小强行为改变的工具 C.记录小强目前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D.测量介入后小强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E.比较介入前后小强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答案】 ABC
20、(2016年)为了促进社区居民有效实施垃圾分类,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培训开始之前,小王对自己及所在机构的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有( )。 A.评估自己“垃圾分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评估机构能够投放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是否充足 C.预测自己在此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D.评估机构在开展此类活动方面具有的优势和不足 E.制定合理的工作进度表 【答案】 ABC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