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1、用药部位:根。
2、性状: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分归头、归身、归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3、功能:补血活血。
黄芪: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3、功能:补气固表。
大枣: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类呈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3、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麦芽: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呈梭形,表面淡黄色,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微甘。
3、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郁金:1、用药部位:块根。
2、性状:温郁金 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
黄精: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大黄精 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质硬而韧,
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 呈结节状弯柱形,形似鸡头,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
姜形黄精 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
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 3、功能:补气养阴。
白芍: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红色,气微,味微苦、酸。 3、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
白茅根: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长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体轻,质略脆,3、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无臭,味微甜。 3、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土茯苓: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3、功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益母草:1、用药部位:地上部分。
2、性状: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
3、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广藿香:1、用药部位:地上部分。
2、性状: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气香特异,味微苦。 3、功能:芳香化浊。
丹参:1、用药部位: 根及根茎。
2、性状:根茎短粗,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气微,味微苦涩。 3、功能:活血通经。
乌梅: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呈类环形或扁球形,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气微,味极酸。 3、功能:敛肺,涩肠,生津
莪术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蓬莪术 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3、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三棱:1、用药部位:块茎。
2、性状:呈圆锥形,略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极难折断。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3、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半枝莲:1、用药部位:全草。
2、性状: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气微,味微苦。 3、功能: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苦参: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3、功能:清热燥湿,利尿。
白扁豆: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3、功能:健脾化湿。
山豆根:1、用药部位: 根及根茎。
2、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川芎: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3、功能:活血行气。
木香: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3、功能:行气止痛。
防己: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形如猪大肠。 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气微,味苦。 3、功能: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防风: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表面灰棕色,粗糙,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3、功能:解表祛风。
白芷: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3、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通。
葛根:1、用药部位:野葛,根。
2、性状: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无臭,味微甜。 3、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逶疹。
柴胡: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和解表里,疏肝。
苦杏仁:1、用药部位:种子。
2、性状:本品呈扁心形,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无臭,味苦。
3、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桔梗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上部有横纹,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无臭,味微甜后苦。 3、功能:宣肺,利咽,祛痰。
薄荷1、用药部位:地上部分。
2、性状: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3、功能:宣散风热,清头目,逶疹。
紫苏叶:1、用药部位:叶。
2、性状: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带嫩枝者,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3、功能:解表散寒。
芦根: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体轻,质韧,不易折断。切断面 黄白色,中空,有小孔排列成环。无臭,味甘。 3、功能:清热生津。
板半根: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3、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
栀子: 1、用药部位:果实。
2、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3、功能:泻火除烦,凉血解毒。
连翘:1、用药部位: 果实。
2、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质硬;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质脆;气微香,味苦。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金银花: 1、用药部位: 花。
2、性状:呈鼓槌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气清香,味淡、微苦。
3、功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紫菀: 1、用药部位: 根及根茎。
2、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3、功能: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前胡: 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气芳香,味微苦、辛。 3、功能:散风清热,
山楂: 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3、功能:消食行气
知母: 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3、功能:清热泻火。
远志: 1、用药部位: 根。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3、功能:安神益智,祛痰,消肿。
茯苓: 1、用药部位:菌核。
2、性状: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3、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麻黄: 1、用药部位:草质茎。
2、性状: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3、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半夏: 1、用药部位:块根。
2、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剌喉。
3、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陈皮: 1、用药部位:果皮。
2、性状: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3、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羚羊角:1、用药部位:角。
2、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 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3、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
平贝母: 1、用药部位:鳞茎。
2、性状:本品呈扁球形,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3、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丁香: 1、用药部位:花蕾。
2、性状:本品略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3、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冰片: 1、用药部位:合成。
2.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3、功能:清热止通,开窍醒神。
升麻: 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3、功能:发表逶疹,升举阳气。
玄参: 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3、功能:凉血滋阴。
甘草:1、用药部位:根及根茎。
2、性状: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显菊花心。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3、功能: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沉香:1、用药部位:茎类。
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片状或盔帽状,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表面多呈朽木状较坚实,断面刺状。气芳香,味苦。
3、功能: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
磁石:1、用药部位:矿物。
2、性状: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或略带方形,多具棱角。灰黑色或棕褐色,条痕黑色,具金属光泽。体重,质坚硬,断面不整齐。具磁性。有土腥气,无味。
3、功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石膏:1、用药部位:矿物。
2、性状:本品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 3、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滑石: 1、用药部位:矿物。
2、性状: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无臭,无味。 3、功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
朱砂:矿物类,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
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无臭,无味。
功能:镇惊安神。
芒硝:1、用药部位:矿物。
2、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 3、功能:泻热通便,清火消肿。
地黄:1、用药部位:块根。
2、性状: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臭,味微甜。 3、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黄芩: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3、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麦冬:1、用药部位:块根。
2、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3、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龙胆:1、用药部位:根及根茎。
2、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着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3、功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续断:1、用药部位:根类。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扁,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稍扭曲或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沟纹,质软,久置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外缘褐色或淡褐色,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3、功能:补肝肾,强筋骨。
牛膝: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黄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3、3、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
乳香:1、用药部位:树脂。
2、性状:呈长卵形滴乳状、或不规则块状。黄白色,半逶明,破碎面有玻璃样光泽。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3、功能: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桃仁:1、用药部位:种子。
2、性状: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扁斜,边缘较薄。气微,味微苦。 3、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伸筋草:1、用药部位:全草。
2、性状:品本匍匐茎呈细圆柱形,其下有黄白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质柔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无臭,味淡。 3、功能:祛风散寒,舒筋止痛。
黄连 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味连 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
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
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 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3、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1、用药部位:树皮。
2、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
3、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
赤芍: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3、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巴戟天: 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为扁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似连珠;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无臭,味甘而微涩。 3、功能: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1、用药部位:茎叶。
2、性状:茎细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具光泽。茎生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片近革质。无臭,味微苦。 3、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补骨脂:1、用药部位:果实。
2、本品呈肾形,略扁,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气香,味辛、微苦。 3、功能:温肾助阳,纳气止泻。
锁阳:1、用药部位:肉质茎。
2、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纵沟及不规则凹陷,体重,质硬,难折断,断面浅棕色或棕褐色,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气微,味甘而涩。3、功能:补肾阳,益精血。
蛇床子: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果皮松脆,揉搓易脱落,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3、功能:温肾壮阳,
山药: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3、功能:补脾养胃,补肾涩精。
海马:1、用药部位:动物全体。
2、性状:呈扁长形而弯曲,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 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3、功能:温肾壮阳,
韭菜子:1、用药部位:种子。
2、性状:本品呈半圆形或半卵圆形,略扁,表面黑色,一面凸起,粗糙,有细密的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甚明显。顶端钝,基部稍尖,质硬。气特异,味微辛
3、功能: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满山红:1、用药部位:叶。
2、本品多反卷成筒状,有的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长倒卵形;上表面 暗绿色至褐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近革质。气芳香特异,味较苦、微辛。 3、功能:止咳,祛痰。
熟地黄:1、用药部位:块根。
2、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3、功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百合:1、用药部位:肉质鳞叶。
2、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3、功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红花:1、用药部位:花。
2、性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五味子: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3、功能:收敛固涩,补肾宁心。
莱菔子:1、用药部位:种子。
2、性状: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无臭,味淡、微苦辛。 3、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苍术: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3、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肉桂:1、用药部位:树皮。
2、性状: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气香浓烈,味甜、辣。 3、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杜仲:1、用药部位:树皮。
2、性状: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3、功能:补肝肾,强筋骨。
木瓜: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 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3、功能: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威灵仙:1、用药部位:根及根茎。
2、性状:根茎呈柱状,表面淡棕黄色;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3、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川牛膝: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 3、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
鹿衔草:1、用药部位:全草。
2、性状:本品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暗绿色或紫褐色,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气微,味淡、微苦。 3、功能:祛风湿,强筋骨。
海龙:1、用药部位:动物全体。
2、性状:体狭长侧扁,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头部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圆而深陷,头部与体轴略呈钝角。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后方渐细,四棱形,尾端卷曲。背棱两侧各有1 列灰黑色斑点状色带。全体被以具花纹的骨环及细横纹,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3、功能:温肾壮阳,散结消肿。
制川乌:1、用药部位:母根。
2、性状: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 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3、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制草乌:1、用药部位:块根。
2、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质脆。无臭,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3、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炮姜: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3、功能: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