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来源:欧得旅游网
, 甭 April2014 ,2014年4月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周(武汉纺织大学[摘丹 武汉430074) 外国语学院,湖北要]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动力、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基于ESP理论 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职院校必须革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注重 学生在职业情景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建构职业情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ESP理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7—0125—02 一、引言 语成绩普遍不理想。这些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 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习习惯等方面,也往往处于一种停滞甚至是退步的状 简称ESP)作为一种既专业又实用的学科,在教育界正 态。在针对我校近200个高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 赢得广泛认可,其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也受到了广 23%左右的学生英语高考分为3O~60分(总分150分)。 泛关注。ESP理论有助于教师通过其课程特点帮助学生 这类学生大多来自教学条件较差的乡镇中学,他们基本 认知和实现将来的就业,与高职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的 上没有受过听力、语音等方面的训练。此外,他们对英语 目标和需求十分吻合。但是,对于ESP与高职英语相结 学习也毫无兴趣可言,往往听不懂,说不出,有的甚至连 合方面的研究也只是纯理论的探讨。鉴于以上不足,本 音标都不能识别,英语基础非常薄弱。65%左右的学生 研究将系统地对ESP如何与我国高职英语课堂相结合 高考分为61~90分。这类学生英语基础一般,在教师的 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更为行之有效 引导下基本上听懂,也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但这类学生 的方法。 英语学习目标迷茫,认为英语学习对今后就业用处不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大,将英语学习看做是取得毕业文凭的附属品,导致这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类同学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低下。还有12% 作为高职学生,国家所要求的是通过PET3级,但相 左右的学生高考分为90~1 10。这类学生英语基础相对 关职业院校只是把PETS考试看成低于三级要求的普通 较好,他们能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主动改变固有的一些 英语测试,而没有正确地认识到PET3作为职业情境英 不良学习习惯,对英语语音、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和学习 语应用能力测试在高职英语中的实质重要位置。此外, 有着强烈的主观愿望。 国家和高职院校都没有明确规定如高职学生通过不了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英语PET3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而社会和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随着高职类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 对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许多 职英语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师资不足的现象,于是高职院 高职学生在求职面试中,相关单位只认可大学英语三 校中的非英语专业班级采取了大班制授课。许多高职院 级、四级、六级的证书。由于以上的因素,大多数高职院 校英语授课班级学生人数竟然高达60~80人。而针对如 校都受择业大环境的影响,错误地以培养普通本科英语 此大规模的英语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能力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不把PET3作为高职英语能 或者采用个性化教学,实在很艰难。此外,高职学生入学 力测试评估手段,而盲目地追求四、六级通过率,偏离了 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又是参差不齐。在英语 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由于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没有理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根据同一教学内容设计课堂 论联系实际,带有浓厚主观性,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互动时,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甚至是无法理解 (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动力 问题,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又觉得太简单,没有挑战性,不 大多数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人文素养欠缺。在高 屑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选择以针对课文、 职院校中,大多数新生高考录取总分都不高,再加上又 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主,而放弃对学生英语应用能 没有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故而导致高职学生入学时英 力的指导和培养。故而,课堂教学又回到了以课本为中 [收稿时间]2013一l1—30 [作者简介]周丹(1982一),女,湖北赤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125 菊 心,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灌输式英语教学模式。 三、ESP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ESP需求分析理论,笔者认为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首先应该对学生的目标需 求和学习需求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明确指出高职英 语教学应遵从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内容,为学生在特定的 目标情境中进行顺畅的职业交流做好充分准备。目前, 我国的高职英语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基础, 了解学生的言语水平和知识技能,弄清学生的爱好和理 想,同时还进行市场需要分析,为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 有可能遇到的交际情景和岗位环境做好准备。笔者将本 文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义为:“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 度的原则;掌握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教授必要 的语言基础知识,将抽象的条文式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 的实践;以就业中所需的岗位英语为基本目标,积极培 养学生在涉外相关工作中所需求的听、说、读、写、译基 础技能,让学生借助英语技能更加出色地完成目标岗位 工作。” (二)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 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基于凸显高职人才培 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征,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师可 以根据其专业课程的特点,调查和分析社会和职业岗位 的关系,积极学习并收集专业技术岗位所需要的英语知 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编纂适用于本校特 色的高职英语教材和相应的辅材。再次,高职自编教材 应综合考虑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和毕业学生的意见, 结合职业需求,明确相关专业英语的内容、范围、目标 等,删减枯燥而难懂的理论教学,增补实用性更强,同时 浅显易懂的补助教材,把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自然地延 伸到课外。 (三)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专业英语,提高教学效益 基于学生需求为中心原则,将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 英语教学互相融合、彼此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 合专业英语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使用 的能力,协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探析问题,并最终 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 式方法,将被动地接受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主动积极 地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和改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例 如,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一些英语句式练习时,教师可以 将一些专业术语穿插进去;或者在阅读课外辅助材料 时,尽可能地采用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的、实用性强的专 业性文章;或者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刊 等方式搜集一些专业术语词汇,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习 惯和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 当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培养学生在某些 126 专业情景场合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分析结构复 杂而晦涩的专业英语时,也可以借助基础英语的句子分 析模式来简化句子结构,使得有复杂专业术语的长句变 得浅显易懂。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岗位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和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拟软件,运 用多媒体创造出虚拟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情景,模拟学生 目标岗位的职业情景辅助教学。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可 以直观地了解模拟真实工作情景的职业情景,实现情景 英语交流,从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 直接的人机交互,真实体验职业情景语境。在职业情景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搜寻丰富和前沿 的教学信息资源,同时还可以构建英语平台,通过学生 感兴趣的虚拟网络方式进行英语对话和交流,实现学生 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愈加 严峻。高职学院要在从中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并获得可 持续发展,就必须本着“讲求实用,注重应用”的基本教 学理念。基于ESP理论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全 面实施,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必须革新高职英语教学方 法,实现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注重学 生在职业情景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建构职业情景下 的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并基于不同行业对高职学生英 语能力的依赖性、差异性提出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选 择能够满足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 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包括专业知识、通用技能、综合能力 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 [1] 吕良环.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语言与内容相融合 [J].全球教育展望,2001. [2]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 教学,2001.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 [4]. 冯媛.试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EGP+ESP方案[J].疯狂 英语(教师版),2007. [5].刘汉蔚.基于ESP理论的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初 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 [6]章彤洪.基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 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责任编辑:钟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