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次”等7个字;能够掌握“包”字
的笔顺书写规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次”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互说,导入新课。
教师引说:同学们,请打开你们的文具盒,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铅笔、
橡皮、转笔刀、尺子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2.揭示课题。
(1)教师引说:我们都有家,文具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随题识字:学习生字“具”。
①指名读、齐读,知道“具”的韵母是“ü”不是“u”。
①比一比识记字形:具——真(里面都是三横);再组词巩固:文具、工具、玩具。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一想:文具的家在哪里?
2.(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把字音读准确。
(2)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合作交流,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1)学生开火车认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后学生自告奋勇当小老师领读。
正音:“次、仔、所”是平舌音,“查”是翘舌音,“哪”是鼻音。
(2)字形识记。(要充分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来识记)
①形近字比较:具——真 次——吹 丢——去 哪——那
她——他 仔——子 检——脸
认识新偏旁斤字旁():亲+斤=新; +斤=所。
①创设语境识记。
①这次,我又不知道将这些文具丢到哪里去了。
①新来的所长说,她每天锁门前都要仔细检查门窗。
①猜字谜识记、加一加或减一减识记。
4.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巩固生字,了解字义。
5.学生通读课文,同桌互读互纠,教师巡视,随机正音。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出示写有会写字的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会写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