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工作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 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
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与大众传媒的日常新闻报道相 似,以月度、季度或者年度的舆情报告形式存在。中国人民 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等专门机构 都会定期发布网络舆情监测报告,对网络舆情进行持续性、 跟踪性的汇集整理、分析判断。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通过建 立网络舆情信息库和案例库,在长期连续分析网络舆情的基 础上,把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并对影响力较 大的网络舆情事件及其解决路径进行排序和总结,让政府在 了解整个网络舆情发展的来龙去脉的同时,找到避免矛盾激 化的关键节点。
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通过对网络文本和网络词汇的 数据性分析,发现敏感句式和词语的高频传播,在问题发生 过程中找出规律并预先判断解决路径。
2. 专题性网络舆情研判
针对网络舆情中出现的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有针 对性的研判工作,从组织专门的研判人员、确定网络舆情研 判主题、寻求相关技术支持到密集分析判断网络舆情现象、 形成完整的研判报告。这一过程比起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工 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用来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进而 完善后续工作的有效性和群众满意度。这种专题性网络舆情 研判工作目的性强,精准度高,有利于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
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
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上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是传统 媒体时代的几何倍数,通过网络即时传播工具,突发事件爆 发的同时可以瞬间传播至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度, 因此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判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 和网络监管人员、政府管理部门、危机应急机制的同时运作。 它不仅要敏锐地反映舆情。并且要及时地做出网络舆情发展 趋向的判断,以便迅速地进入应急预警系统和负面舆情的应 对系统。否则,如果按照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和专题性网络 舆情研判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很可能会造成滞后效果, 成为单纯的反思式和经验总结式的“亡羊补牢”行为。因此,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是建立在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完善的 工作链条上,针对某个突发事件临时应急采取行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