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32卷第24期总第262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V0 32. N。. 24(G=. N。. 262)

Dec. (last half)2019

2019年12月(下)

尚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研究

郑维林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舆论导向的风向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呈井喷式发展,网

民交流日益频繁,进入了“全民记者”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便成了社会舆情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阵地。由于高校网络舆情影响广泛,易产生次生舆情,引发社会舆论围剿。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切实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主动权,及时正向引导社会的思想舆论。本文以2018年高校舆情负面 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doi: 10. 3969/j. issn. 2096-711X. 2019. 24. 041

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

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 02亿,普及率为57. 7%。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 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 比例高达98. 3%。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 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方式,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其中,由普通大众主导 的自媒体更是呈井喷式发展,网民交流日益频繁,QQ空间、微 博、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百度贴吧、论坛等自媒体平台成为了 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对 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实问题有较强的影响力。

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阵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 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 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自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打 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在高校大学生中 的使用率极高。高校大学生有着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等问题 的自觉意识,又处在塑造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特定年龄阶 段。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本 文以2018年高校舆情负面事件为研究对象,收集文献资料,统 计分析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

[文章编号]2096-711X( 2019) 24-0091-03

[本刊网址]http ://www. hbxb. net

着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舆论,它是 舆论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它是网民 通过互联网,直接在自媒体平台上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表达未经 证实且带有较强主观性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等,并对社会生活 中的 现实 有 的影 力。(二) 高校网络舆情

教育舆情是网络舆情的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又是教育 舆情的一部分,侧重于事件的发生地集中在大学、专门学院、高 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高 校,有其特殊性,参与者包括高校大学生、教师及教育工作者, 其中高校大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当社会或者高校发生一些事 件时,他们通过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百度贴 吧、论坛等自媒体平台发表意见,表达情感,由于涉世未深,评 论事物更多的是凭主观偏见,容易引发负面效应,造成信息失 实失真,同时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 高校网络舆情特点2018年10月,人民网副总裁、人民在线董事长唐维红发布 的人民网舆情数据——《2017 -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 榜》中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数据显示:在监测期内,全国165所 高校网络关注度总量达3413. 1万篇,其中微信总量最高,占比 67.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介在现 阶段使用率较高,也是网民表达对高校的观感和意见的主要 渠道。

高校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年龄处在18 -22周 岁之间,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强,网络依赖性较 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 化。与此同时,开放的互联网世界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游 戏和自媒体平台,使得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彰显个性。具体来 说,高校网络舆情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信息的即时性。20世 纪90年代,网络新闻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就已经开始强化 信息的即时性,近年来随着实时和滚动等快讯的发展更甚。高 校网络舆情也在不断凸显信息的即时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甚 至标注了精确到秒的发布时间。第二,群体的交互性。互联网 是个开放的虚拟世界,作为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信息是双向 交互的。网络上搜索引擎众多,检索方便,且易复制粘贴、易存 储,不仅信息流动自由而且用户言论自由、使用自由。第三,影

一、高校网络舆情相关概念及特点

国内外有关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丰硕,范围广泛,有政策 法规、社会治理、社会民生、教育舆情、党风廉政等,侧重于研究 其传播模型、影响分析和应对策略等。其中,高校网络舆情是 教育舆情的组成部分,侧重于研究其影响和引导及干预机制。 本文研究的是狭义上的网络舆情,即高校网络舆情,以下就相 关概念做个界定。

(一)网络舆情舆情,即“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内,民众围 绕社会热点事件表达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的总和,它是民意的 集中反映。中国“舆情”概念的首倡者王来华博士认为,“舆情 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部分,伴随收稿日期=2019-9-3 作者简介:郑维林(1985—),男,学论。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

91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第(2卷第24期总第262期

响的广泛性。互联网是开放的,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支 持TCP/IP协议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血气方刚,容易 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发表情绪化意见,自由言论,形 成网络上的“涟漪效应”,产生次生舆情,给高校和社会带来负 面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5点主张”*2016年+ 4 • 19,讲话中又指出传统方式和网络渠道共同构成了现在反映 民意、了解民意、沟通民意的新途径”。新媒体是网络舆情汇聚 的重要平台,自媒体则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表达意见的主要渠 道。本文以2018年高校舆情负面事件为研究对象,具体有: 体时代,只要存在可以发表意见和评论的网络平台,都会有话

语暴力的事情发生。调查数据也显示:最常见的是微博中的评 论以及新闻客户端的煽动性回复等。

(四)次生舆情分析次生舆情,意思是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曝出某个大 丑闻后,继而连续性地曝出多起类似的丑闻事件,再次引发热 议。一般来说,次生舆情存在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舆论监督“报 复性”的曝光;第二,媒体监督“顺带性”的曝光;第三,错误的危 机公关引发的连锁丑闻;第四,顺藤摸瓜式的次生丑闻。2018年 高校舆情负面事件的次生舆情如下所示:引发网友对于高校师 德的讨论、爆料更多校园性侵事件、质疑5月份的举报怎么会在 4月就处理了、批评学校对爆料者的处理方式、认为学校是在“息 3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坠亡事件;4月5日,前北大教 授沈阳性侵事件*2018年4月19日,厦门大学田佳良辱华事 件;-月8日,中山大学教授张鹏被曝性骚扰;7月10日,无锡 职业技术学院为留学生腾宿舍引争议;8月10日,山东中医药 大学研究生导师梁栋性侵事件;9月25日,燕京理工学院回应 用脚洗餐盘;9月27日,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官微恶搞邱少云 等3位烈士 ;10月24日,南京大学梁莹教授论文被撤;10月27 日,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辅导员贪污班费奖学金;11月6日,浙大 学生干部怒怂赞助商事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收 集相关数据,从高校网络舆情的来源、关键词、舆论话语、次生 舆情等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一) 来源分析

2018年高校舆情负面事件的舆情来源分析如下所示:多数 事件来源于微博网友;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微博用户、QQ空 间、学校官方微博、报纸和学校论坛等。从中可以发现,当前自 媒体时代,微博的使用频率较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 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微博用户使用率为42. 1%。在移 动互联网市场,微博的用户增长更为明显,手机微博用户使用 率达40.1%。CNNIC特别指出,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了 大多数网红必选的运营平台。除此之外,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 更是高达86 9%,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交平台。

(二) 关键词分析

2018年高校舆情负面事件的关键词分析如下所示:研究 生、教授、 、 骚扰、 学生、研究生导师、 脚洗餐盘、假、辱华、辅导员、贪污、学生干部、耍官威等。从中可以发现, 与“教授”“性”相关的关注度较高,其次是“研究生”“官” “假”。关键词,即网络舆情的关注点,结合笔者网上调查,统计 数据显示:当前网络热点倾向于民生和生命健康等,与前几年 的舆情热点有所变化,2018年网络舆情则更多聚集在城市居民 对民生和安全的关注,几乎占到前20件热点舆情事件的一半。 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舆情不管是在前几年还是现在 都能引起社会的强烈讨论,不仅反映了此类舆情“燃点低、爆点 多”的特点,而且也折射出社会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

日。

(三) 网络舆论话语分析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地,网络

舆论也存在话语暴力的现象,特别是非理性话语暴力。例如: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坠亡事件中有网友发表评论“这种事情发 生了学校连个屁都不放,态度在哪”等;前北大教授沈阳性侵事 件有网友评论“百年北大!深藏着色狼!早该清除教师队伍, 尽然还去了南大”等;南京大学梁莹教授论文被撤有网友评论 “长江学者,真是丢脸。光荣榜前抓罪犯,学者专家假外衣。酒 囊饭袋衣架子。老百姓看得真真的”等。由此可以发现,自媒 92

事宁人”、指责校方封锁消息、质疑买水军、质疑论文被撤的真 相、呼吁高校腐败不容忽视、质疑高校回应不咸不淡等。

次生舆情的产生集中暴露了舆论监督的局限性和常态监 督的缺位和无力,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正向梳理引导,很容易引 起社会的负面情绪。例如:来源于鹰眼速读网关于“中山大学 张鹏性骚扰事件”的网络情绪分析数据统计中负面情绪比重高 达55.4%,占主导地位。三、 高校网络舆情的对策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折射出高校网络 舆情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网络道德建设发展滞后。已有的研 究成果得出的治理对策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引 导机制和处理机制,培养网络舆情分析师,提升高校大学生的 网络道德等。本研究认为,要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不仅要 建立和完善引导机制,更应该从负面事件方向分析成因,从高 校大学生的关注点和舆论动向角度做好监督,因地制宜,对症 下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切实把握网络舆情事件 的主动权,及时正向引导社会的思想舆论。

第 , 舆情来 。 2018 年高校舆情 面事件中以发现,高校都能在最佳时机内及时作出回应,这也说明了当 前高校网络舆情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近几年,国内各大高 校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结合各自的实 际情况,相继出台了针对全校师生在网络公共平台,发布、表达 与学校、社会公共事务和热点焦点话题密切相关的各种观点和 情绪的网络舆情管理办法,培养网络舆情评论员,控制舆情 来。

第二,切断舆情传播途径。网站、微信、微博、论坛、QQ、移 动客户端等是高校网络舆情常用的传播途径,网络舆情的复杂 性也一再说明了单纯依靠高校单方面来治理,是很难产生实质 性效果的。还必须加强国家层次网络舆情的相关法制建设,携

手自媒体平台,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政治、经济、 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敏感性词语,采取适当的强制性管控及惩罚 措施,切断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第三,守护高校网络净土。打好高校网络文明战是守护这 片净土的良策,首先必须通过网络评论员、网络舆情分析师等 专业人士培养高校大学生树立网络自律意识,正确行使言论自 由权,坚决遏制网络暴力和谣言。其次,还需偕同中国互联网 协会确立行业规范,做好宣传工作,约束网民,目前已出台的有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和《文明上 网自律公约》等。最后,高校还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此推 动高校网络舆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 化方向发展。

四、 小结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年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

(下转第95页)

第32卷第24期总第262期

2019年12月(下)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Vol. 32. No. 24( Gen. No. 262)

Dec. (last half)2019

[7] 王承高■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8] 朱玥腾.围绕新时期高校中心工作,探索后勤青工团建新思路一

企业文化,2010(10).

记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J].东

Take Youtli Civilization Unit Building as the Platform to Expan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in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llege

HU Hui - min

(Jiangsu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llege,Huai ’ an Jiangsu 223003,China)

Abstract: Youth is the solid backbon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youth work is critical to win thefuture. In 1994,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ng League launched “Youth Civilization Unit’’ honor,which hasled youth groups

and

individuals

across and

different fields individuals.

to And

perform the best and as

the assistant

show and

developed numerous diligent youth groups

profe

back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has provided a broad stage for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wh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ve become widely popular,through building “Youth Civilization Unit”,we can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

in

young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better expand

the

Communist

Key words:Youth Civilization Unit;platform;expand;higher colleges;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责任编辑:桂杉杉)

(上接第92页)

重要阶段,而网络又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主

要平台。高校作为社会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必须加强网络舆情 管理工作,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提高网络舆情防范和监控等能

力。本研究通过现状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 净化网络环境,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

[1] 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8):2 -6.

[2]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一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3] 唐亚阳,李亚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98 -104.[4] 邢文雪.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5]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6] 仲昭慧.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问题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6):91 -95.[7] 孔建华.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8(12):67 -78.[8] 辛玉军,方纯,钟蔚.高校网络舆情诊断与导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1 -74.[9] 姜洁.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N].人民日报,2016 -4 -20.

Research on the Respons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Events in Higher Colleges

ZHENG Wei - lin

(Xiamen Secur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Xiamen Fujian 361102,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training talents.

It’s a

weather vane

for

spread of the Internet and we - media development,netizens communicat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and also the era of

“ national journalists” is coming.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extension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a posi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Due to theextensive influenc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is easy to produce secondary sentiment,and caused public opinionto encircle. S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ake the initiativ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event,and guide of public opinion timely and positive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gative events of public opinion in 2018,analysis of tli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coversities to propose a res;ponse strategy.Key words: higher colleges ;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范]菊)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