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性别( ) A. 男 B. 女 2.您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是( )
A.理学 B.工学 C.历史学 E.管理学 F.文学 G.医学 H.教育学 I.其他
3.您使用电脑的频率( )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从不使用 4.您一般每天会花多少时间上网( )
A.小于或等于一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小时以上
5.您的网龄多长( )A.一年以内 B.两年左右 C.三年至五年 D.五年以上 6.您平时上网的主要场所( )
A.学校公共上网场所 B.学校宿舍 C.社会网吧 D.其它 7.您主要在哪个时间段使用电脑(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E.凌晨
8.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中,您会想到什么?( ) A. 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网络 B. 首先想到的是网络
C. 登陆过与学习相关的课程网站或资料网站
9.您是否有通宵上网的经历(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10.您认为上网能给您带来什么( )
A.丰富知识 B.放松心情 C.交朋友 D.了解国内外时事 E.其它______ 11.一般上网您首先打开的是什么( )
A.网络游戏 B.电影、音乐 C.QQ等聊天工具 D.浏览器 E.电子邮箱 F.其它 12.您上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A.查阅资料 B.上网学习各类软件 C.休闲娱乐 D.看国内外热点问题 E.其它 13.周末、假期您上网一般都做什么( )
A.玩游戏 B.聊天 C.浏览网页 E.看电影 F.无聊,没有事情可做 G.其它 14.您会用网络语言和朋友、家人沟通吗?( ) A.从来没有 B.用过,但很少 C.经常用 15.您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有( )
A.QQ空间 B.BBS论坛 C.博客 D.贴吧 E.其它 16.在网上被骗时,您会怎麽办?( )
A.立即报警 B.自认倒霉,吸取教训 C.不知所措,非常难过 17.您对“网络炒作”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 A.是很正常的网络现象,可任其自由发展
B.是很正常的网络现象,但需要加强管制和引导 C.网络炒作不可取,但可适度保留 D.网络炒作不可取,应坚决抵制
18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 A.自由 B.免费 C. 平等 D.效率
19.当您心情不愉快、想和老师或者同学交流时,您常使用哪些方式?( ) A.通过QQ即时谈心 B.通过QQ空间,写日记
C.通过E-Mail,与老师或者同学发邮件 D.直接和老师或者同学面对面谈心
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我们大学生正生活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扩散空间、交互方式和丰富内涵为人类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大学生们受益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这个是我在淮海工学院中对我们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做的问卷调查。基于调研结果,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特征以及不良网络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构网络生活文化、将现实性实践和虚拟性实践有机结合等方面提出倡导和推动大学生文明网络生活的对策建议,以此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实际状况和基本特征,努力探索科学引领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新途径。 概况介绍和资料统计
网络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成果,成为巨大的虚拟图书馆。当今网络已成为一种博学工具,学生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所想所需。这次问卷调查总共30份,回收30份,在淮工大一至大四范围内随机发放。然后做出数据统计。
其中在调查的人中,19个男生,11个女生;分别有理学、工学、文学和管理学的学生参加了这次的调查;73%的人经常使用电脑,27%的人偶尔使用。没有人从为用过电脑。这表示网络生活已经渗人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问到您一般每天会花多少时间上网时,56.6%的人小于或等于一小时 30%的人上网时间为2小时 10%上网3小时3.3%的人上网时间为3小时以上 ;在这次调查中仅3.3%的人网龄为一年,26.6%的人为两年左右 60%为三年至五年 余下的是五年以上;在对于上网场所的选择,20%的人选择学校公共上网场所比如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等,然后70%的学生选择学校宿舍,由此可知大多数人拥有自己的电脑。还有10%的是社会网吧 或其他;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由于白天要上课,只有26.6%%的学生选择上午或者下午,然后40%的是在中午上网,同样是40%的选择晚上,剩下的6.4%就是在凌晨了;调查显示,在大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中,43.3%的信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网络,如果查找资料,50%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网络,7.6%的学生都登陆过与学习相关的课程网站或资料网站。这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关于您是否有通宵上网的经历的问题上26.7%的人从来没有66.7%偶尔有 6.6%的学生经常通宵上网;在您认为上网能给您带来什么的问题的答案中几乎每一个包括:丰富知识、放松心情、交朋友、了解国内外时事以及其它都又被选到,所以说网络生活丰富多彩;对于问题一般上网您首先打开的是什么的问题中6.7%的选择网络游戏23.3%电影、音乐60%QQ等聊天工具13.3%浏览器没有人选电子邮箱余下的是其它;在您上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上33.3%的查阅资料16.7%上网学习各类软件6.6%为休闲娱乐,3.3%看国内外热点问题没有人选其它;在周末、假期您上网一般都做什么的问题上43.3%玩游戏56.7%聊天30%浏览网页66.7%看电影 60%是因为无聊,没有事情可做 10%的人选择了其它;在您会用网络语言和朋友、家人沟通吗?的问题上只有3.3%从来没有23.3%用过,但很少73.3%的人经常用,由此看来网络成为人们联系的工具之一,一起省钱快捷等优势和传统联系方式并存。甚至还有优势;在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有哪些的问题上,86.7%通过QQ间,10%的同学选择BBS论坛,50%的选择博客23.3%的人是通过贴吧,还有30%的选择其它;在关于问题在网上被骗时,您会怎麽办?的问题上只有6.7%的是立即报警 80%的自认倒霉,吸取教训剩下的
不知所措,非常难过这说明我们大学生还没有强烈的防范意识;在您对“网络炒作”的态度和看法如何?3.3%的人认为是很正常的网络现象,可任其自由发展但是56.7%的同学觉得是很正常的网络现象,但需要加强管制和引导36.7%的人认为网络炒作不可取,但可适度保留剩下的3.3%觉得网络炒作不可取,应坚决抵制;在关于问题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上30%是自由23.3%免费 13.3%平等 33.3%的人觉得是效率;对于当您心情不愉快、想和老师或者同学交流时,您常使用哪些方式?的问题上30%通过QQ即时谈心,20%.通过QQ空间,写日记,3.3%通过E-Mail与老师或者同学发邮件,46.7%的学生直接和老师或者同学面对面谈心 。
总结
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学习平台,也为大学生开通了休闲娱乐的各种通道。网上悠扬悦耳的音乐旋律、丰富生动的影视图像、惟妙惟肖的动漫、魅力无穷的网络小说、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都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令他们流连忘返。网上娱乐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休闲方式。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型期。虽然生理方面已逐渐成熟,但心理和思想的发展并未同步,无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人格素养,还是自我意识、健康心理、自控能力等方面,都处在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对新事物特别敏感,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感情丰富但波动性较大,因此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走极端,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此外,大学生的品德结构正处于发展完善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或偏颇之处,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品德结构中不足非但得不到弥补,反而可能会有所放大,产生网络道德问题。所以如何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整理和推动大学生文明网络生活,兴利除弊,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和氛围。让我们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在信息话时代不迷失在网络中成了刻不容缓的事。 对策和建议
倡导和推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行动,共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绿色阳光的网络环境。
1.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与监管。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近年来,网络无序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凸显。政府作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应认真履行职责,要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社会监督等举措,不断增强网络行业的自律意识、诚信意识,促其依法、文明、诚信办网;不断增强网民的道德意识、自我防护意识,促其文明上网用网。共同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2.高校要下大力建设和提升校园网,努力为学生构建绿色网上精神家园。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园网站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其科技含量和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二是不断创新和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构建绿色网上精神家园。可借鉴上海高校实施“易班”(E-CLASS)的经验,打破传统互动类网站的模式,大胆融合论坛(BBS)、社交网络(SNS)、博客、微博、相册等主流的Wed2.0应用,支持移动终端访问、提供短信平台、实现手机3G网络访问,为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交流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三是利用现代高科技,建立校园安监系统。从源头控制不良信息传播,最大限度的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
3.家长要主动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学会与孩子网络沟通的技能与本领。现实中。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大多数孩子运用网络的能力超过父母,很多时候是大学生在教父母上网,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因此,网络时代的家长也应该及时“充电”,改变网络方面的“三无”(无知识、无技术、无方法)状态,提高自己的网络应用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和学校、社会结成和谐一致的统一战线,共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4.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提升“网商”。“网商”是相对于“智商”、“情商”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学生驾驭和掌控网络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目标,以“慎独”、“自律”为主要特征的网络道德智慧。“网商”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发现自己在驾驭和使用互联网方面的能力和潜能,扩大学生固有的积极力量来抵挡互联网所固有的一切消极因素,从而拥有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