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质路堤施工技术

来源:欧得旅游网
填料应用部位 路堤 上路床0-0.3 下路堤>1.5 零填与 挖方 0-0.3 填料最小强度(CBR)(%) 8 5 4 3 8 5 6 4 3 2 6 4 5 3 3 2 5 3 填料最大粒径 三、四级公路 (mm) 100 100 150 150 100 100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四、土质路堤施工技术

(二)土质路堤施工 1、准备工作

1)土质路堤填料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强度是按CBR值确定,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

(1)石质土由粒径大于2mm的碎(砾)石,其含量由25%〜50%与大于50%两部分组成。如碎(砾)石土,空隙度大,透水性强,压缩性低,内摩擦角大,强度高,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

(2)砂性土是良好的路基填料,既有内摩擦力,又有粘聚力。 (3)砂土路基强度高,水稳定性好。但砂土粘性小,易于松散,受水流冲刷和风蚀易损坏,在使用时可掺入粘性大的土改善质量。 (4)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必须掺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作路基填料,且在高等级公路中,只能用于路堤下层(距路槽底0.8m以下)。

(5)轻、重粘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6)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体不得已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7)泥炭、淤泥、冻土、有机质土、强膨胀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物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3)施工放样(36-39) (1)常用测量仪器与其作用 ①水准仪

a.微倾水准仪使用步骤:安置仪器和粗略整平(粗平)、调焦和照准、精确整平(精平)和读数。

.

b.自动安平水准仪操作程序:粗平→照准→读数。 ②经纬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四个步骤。

③全站仪与其作用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借助于机内固化的软件,可以组成多种测量功能。 ④全球定位系统(GPS)

按用户接收机天线在测量中所处的状态来分,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大地测量、控制测量、变形测量、工程测量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碎部测量可采用动态相对定位。

公路工程的测量主要应用了GPS的两大功能: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在公路施工中,GPS可用于隧道控制测量、特大桥控制测量,也可用于公路中线、边桩的施工放样。 (2)中线放样方法

①切线支距法:在没有全站仪的情况下,利用经纬仪和钢尺,以曲线起(终)点为直角坐标原点,计算出待放点x、y坐标,进行放样的一种方法。

②偏角法:在没有全站仪的情况下,利用经纬仪和钢尺,以曲线起(终)点为极坐标极点,计算出待放点偏角△、和距离d,进行放样的一种方法。 (3)坐标法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布设的导线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逐桩坐标表进行放样的一种方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坐标法进行测量放样。

.

(4) GPS-RTK技术放样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为RTK技术,是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进行实时处理,与时解算出观测点的三维坐标或地方平面直角坐标,并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在进行道路中线施工放样之前,首先要计算出线路上里程桩的坐标,然后才能用GPS-RTK的放样功能解算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2、原地基处理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清理。 (2)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不小于90%。

(3)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规定压实。 (4)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

(5)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0.8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

(6)路堤填筑时,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成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3、土质路堤填筑方法

(1)水平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式。

.

(2)纵向分层填筑:依路线纵坡方向分层,逐层向上填筑。常用于地面纵坡大于12%、用推土机从路堑取料、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缺点是不易碾压密实。

(3)横向填筑:从路基一端或两端按横断面全高逐步推进填筑。由于填土过厚,不易压实,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

(4)联合填筑:路堤下层用横向填筑而上层用水平分层填筑。适用于因地形限制或填筑堤身较高,不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或横向填筑法进行填筑的情况。 4、土质路堤施工技术要领 (1)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3)山坡路堤,地面横坡不陡于1:5且基底符合规定要求时,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

(4)高速和一级公路,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5)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8)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

.

小于0.5m。

(9)凡不易受潮湿或冻融影响而改变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5、土质路堤压实

(1以慢速效果最好。在填方前作试验段碾压,找出最佳的碾压速度。 (2)碾压一段终了,宜采取纵向退行方式继续第二遍碾压,不宜掉头。 (3)在整个全宽的填土上压实,宜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宜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当曲线半径超过200m时,可以按直线段方式进行)。两行之间的接头一般应重叠1/4~1/3轮迹;对于三轮压路机则应重叠后轮的1/2。

(4)纵向分段压好以后,进行第二段压实时,其在纵向接头处的碾压范围,宜重叠1~2m。 6、土质路堤检测

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