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来源:欧得旅游网
产业研究 | The Industrial Study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张 晔

传扬(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1199

摘要:改革开放走过40年历程,40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经济的腾飞极大地改善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活的改善让民众开始探索与思考民族精神文化内核,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及引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如何丰富的展示在世人面前,更需要日异月新的科学技术为依托。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数字技术在中国文创行业得到了蓬勃高速地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出现的数字技术行业进行必要的分析、梳理,进一步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与应用的创新难点及发展情况,提出对未来数字技术行业的展望。

关键词:数字技术;文创产业;科技与文化经济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12-0015-02

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文创领域的了解、学习认知需求度逐年增加,迫切的需要新的科学技术实现手段去搭建系统的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国内外文创行业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手段单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较为缺失,导致很多文创产品、展品所富有的独特文化内核不能完整、充分地对公众进行有效的科学普及;文创产品、展品、藏品展示宣传手段不够完善,需借助更多数字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研发性宣传、普及;国内外文创领域,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摸索出一套适应于国内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路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字内容(图片或影像)与触摸屏、红外/雷达感应设备,投影、全息、黑光3D、滑屏等不同硬件进行有机结合,配以声光电等展示形态,让普通受众在声光电的多维空间里接受展示信息,区别于传统的静态展示,受众根据展项的声音、光效、数字影像相结合的形式,更充分的融入展览展示内容中去。与传统展板展品相比,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多形态、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示优势。目前市面出现较多的展示手段有数字影院、互动触摸屏、球幕弧幕、黑光3D、全息投影、CAVE沉浸式体验空间等。

数字技术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全球数字行业年产值5000亿美元以上。中国数字行业1994年起步,近年来发展迅猛,规模数百亿元;截止2015年,中国数字行业相关企业36948家,从业人员384万,人才缺口预计达60万;产业规模5939.85亿元。

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数字技术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展览展示领域带来了无线的可能性。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展示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落地、实施、展示、传播和科普公众。数字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8%增长到15%。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重点培育的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的新支柱产业之一。

一、数字技术发展轨迹

数字技术领域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最早的数字技术形式是平面静态的三维效果图,早期的三维效果图被广泛地应用在地产行业,尤其是设计阶段的建筑可视化表现。

上世纪90年代末,三维动画的出现使数字技术效果从静态图片转化成动态视频影像,内容丰富的同时,应用范围、领域也更加广泛;此阶段,数字技术行业的雏形也开始逐步形成。

2008年前后,互动触摸设备的出现将数字技术行业推进到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人机互动方式的出现,革命性地打破了设备与受众的单向联系方式,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也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融合,极大的缩短了大众与展示信息的互动性、连接线。可触摸互动展示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极大的激发了互动展示领域的软硬件发展浪潮。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行业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也逐渐被大众熟悉与接受;多种数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文创产业;公众在了解学习的同时,从早期的被动接收转化为互动式学习、主动式探索、自适应式升级,极大地丰富了文创展示手段的数字化、立体化、多维化,增强了展示的趣味性、有效性、互动性。

三、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难点与发展瓶颈

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亟待提高。数字技术行业“优质作品供给不足,劣质作品产能过剩”严重,有艺术含量作品、文化内核作品、情感情怀作品十分稀缺;数字技术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技术展示手段,数字技术设备日趋完善;硬件的提升,更需要软件的升级配合,技术手段与文化艺术内核的融合发展,展示效果的最大化更需不断研发探索。

资本加入导致的恶性竞争。由于行业的发展迅猛,吸引到诸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15

二、数字技术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数字内容是数字技术行业的核心所在,数字技术是将三维数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多资方加入;资方的加入,也加大的行业的恶性竞争,出于投融资需要,很多行业优质企业为扩大流水,吸引投资,恶性竞标,时长低于成本接项目,也导致了优质作品在恶性竞争中进一步缺失。

知识产权、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数字技术行业,由于创意、技术、理念不断被抄袭,也使得各企业对知识产权、品牌意识逐步提升,但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也使得本就薄弱的数字技术产业发展步履为艰,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品牌意识是行业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文创行业大众接受认知度欠缺。公众日渐接受不同形式的数字技术主体,生活场景、工作场景、文化学习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传统文化展示载体已经无法满足日异月新的经济生活水平,公众更加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追求形式,数字展览、体验式展览,对普通大众的吸引力越来越明显。

行业人才缺口较大。数字技术行业由于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国内最早开设此专业是2003年,由于教育体系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中,数字技术专业人才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高校与企业共担的人才培训体系还需完善,企业、院校的合作紧密度有待提高。

四、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用

数字技术形式多样化。从传统过渡到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智慧化展示;传统数字技术手段多为实物+展板结合;现阶段展示手段多为数字化结合实物+展板的展示形式,如互动触摸屏、观影厅、电子翻书;未来展示方式会加大结合云端、大数据、CAVE沉浸式空间、智慧多维的展示形式,观众进入展厅即展厅需承载的场景化呈现。

数字技术场景的多元化。区别于传统技术,数字技术,可跨越多场景、多空间、多渠道灵活进行文创产品的展示、宣传;如数字展馆、虚拟展馆,网上展厅,受众可通过PC、手机、Ipad、全息等不同终端进行参观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接收渠道,降低了必须抵达现场的时间、交通成本。

有效降低成本,安全性能更好。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展示手动、场景、途径;节约了人员、运维、时间等各项成本开支;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展品展物也可通过数字技术更加安全地呈现给受众;在科普教育的同时,让更多受众参与其中、乐于其中。

五、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国家政策利好。“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实施相关政策保障数字技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出台,进一步保障了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已将大部分数字技术相关企业纳入认定范畴。相关产业也纳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领军人才行动等政策的支持范围。未来也将会有更多、更专业、更具指向性的文件出台,这也将会对文化展示产业起到加速推进的作用。

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趋势良好,更有利于促进数字技术产业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发展会进一步加大文化输出,文化交流的力

16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度,数字技术行业在质和量上也有较大提升。具有中国精神的优质数字技术作品会进一步走向国际,将中国文化推向全球。通过数字化的展示手段,宣传东方文化,进一步扩大全球的文化交融、合作、促进工作。

加速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不断拓展新兴业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文化体验升级,已越来越多地改变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数字技术产业不断在“文化+科技”方向上探索、思考、研发、落地;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VR、AR、AI、大智慧等新技术不断融入其中。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特点、新业态会在未来的数字技术行业进一步凸显。

创新展示形式,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配套产业链。展示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展示内容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摒弃传统行业技术划分,逐步完善产业链配套脱节问题,不断优化研发成果有效落地;进一步促进产业创新研发能力,将是保障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与文化艺术的水乳交融展示形式——让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文化实现载体,让传统展品加载更加生动有趣的“思想灵魂”,是数字技术不断探索的路径与目的地。

人才孵化机制逐步形成,经营合作模式变更。企业布局模式变更,行业加大了产、研、学合作交流,研发团队建设日趋完善;以人为本,责任岗位制,临岗临需制,供应链条合作模式制度出现(合理有效的发展外包团队、建立外部合作伙伴、供应商体系),优质技术人才合伙人制度日趋成熟,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更能促使行业的良性发展。行业中出现的多种合作模式也极大的节约了与日俱增的人员成本,加强了企业的灵活性,以项目制为基础,加大与行业内优势人才队伍共同进退的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与提升。

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是近二十年来我国新兴的优质产业,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体现。有别于传统文创领域展示宣传手段的单一、被动;数字技术的诞生,给文化创意产业带去了绮丽多姿的展示科普形式。受众通过自主交互,不断主动接受、理解、学习、吸收,极大地丰富了文化艺术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互结合,两者结合所释放出的高效能量体,进一步推动了艺术文化吸收体系;未来教育、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将为数字技术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给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升级保障。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赋予艺术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多维度、强纵深探索学习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升级,在多空间、多层次、多场景、多领域、多融合、多通道中有效蝶变。行业更需要加载文化艺术内核,助力文创产业的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张依倩.论新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

[2]李绚丽.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中国博物馆,2015,32(02).

[3]王伟华.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与实体展示[J].东南文化,2011(05).

作者简介:

张晔,供职于传扬(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级经济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