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论坛。 论融资租赁的法律性质 赵善华 (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融资租赁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只有真正认识到融资租赁的法律性质,妥当的处理好融责 租赁中复杂的法律关系,才能更有利于融资租赁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融资租赁的法律性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融资租赁;法律性质 一、融资租赁的概念和特征 分期付款买卖则是指与所有权保留这种担保方式相结合的分期付款 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第237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 买卖.它也是一种附条件买卖。它与租赁一样是现代法律权利分化现 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 象之一种.出卖人取得一种隐藏于其所保留的所有权中的担保权。而 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这一定义虽然也明确了出租 买受人则享有对标的物的占有与使用权。 5.无名契约说此学说认为.融资租赁契约与现在各种典型契约 人的第三人地位,但尚有不足。首先,虽然该定义暗示了融资租赁是两 个合同、三方当事人构成的独特交易。但它未明确将融资租赁合同与 相比较均有相异之处.因此不能归类于任何一种典型契约。应根据融 出租人和出卖人之间的买卖合同联系起来考虑。未清晰地描绘出融资 资租赁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承认其作为一种独立于既有典型契约的无 租赁所具有的三方当事人交易这一本质特征;其次。融资租赁交易中 名契约。租金的计算应当特别考虑摊提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成本,这样才能真 三、国际上与我国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法律性质的认定 正体现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仅仅是独立的融资人这一本质特征。 1.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的认定 根据(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的规定,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由承租人选 所谓融资租赁交易。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提供的规格,与第三方(供应 择供应商和租赁设备,以出租人向该供应商购买该设备为前提.双方 商)订立供应协议,根据此协议,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在与其利益有关的 签订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并且承租人租金的计算应当特别考虑摊提 范围内所同意的条款取得工厂、资本货物或其他设备(设施),并且出 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成本的三方当事人、两个合同构成的交易。 租人与承租人订立一项租赁协议。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授予承租 这样的认识能够恰当地反映融资租赁的两个本质特征:首先.体 人使用设备的权利。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融资租赁包括三方当事人, 现了融资租赁的经济实质,明确了出租人的独立融资人地位,或者说 即出租人、承租人和供应商;包括两个协议,即设备购买协议和融资租 是。信用供给者”的身份;其次,将融资租赁视为是由两个合同(买卖合 赁协议。 同与租赁合同)和三方当事人(出租人、供应商与承租人)紧密联系而 《国际融资租赁公约》中同时指出融资租赁交易包括以下特点: 构成的交易整体,为解决三方当事人之间相互交错的权利义务关系奠 (1)承租人指定设备并选择供应商,并不主要依赖出租人的技能 定了基础。 和判断: (2)出租人取得的设备与租赁协议相联系,并且供应商知道这一 二、融资租赁法律性质的主要流派 各国学者和立法机构对融资租赁的法律性质持有不同看法.主要 租赁协议业已或将要在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订立;而且。有如下几种:租赁说、借贷说、动产担保交易说、保留所有权的分期付 (3)租赁协议规定的应付租金的计算特别考虑到了摊提设备的全 部或大部分成本。 从上述《国际融资租赁公约>中可以看出,国际融资租赁中并非全 1.租赁说该学说认为融资租赁就是一种租赁,但在具体认识上 又分为一般租赁说和特殊租赁说两种。 部融资租赁方式均能适用公约,另外,公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工厂、资 般租赁说的代表是德国的Hume,他认为融资租赁是以物的使 本货物或其他设备.而排除了不动产。款买卖说和无名契约说。 一用为目的,而不是以物本身为目的,在融资租赁中租金是物的使用的 2.我国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法律性质的认定在我国。融资租赁很 对价而不是物本身的对价。典型的租赁,其本质特征即是承租人支付 长时间内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直到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 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审判融资 租金作为对租赁物的使用的对价,因此融资租赁是一般租赁。 特殊租赁说认为融资租赁本质上是属于租赁的范畴,只是融资租 租赁合同纠纷提供了审判依据。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 赁通过特别约定对租赁作了个别界定。融资租赁和租赁都属于寄托. 布,其中将融资租赁合同专门列为第十四章进行规定。 因为二者都具有动产租赁这一寄托的最本质特征。融资租赁与传统租 《合同法>第十四擎对融资租赁合同各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 赁的唯一区别是租期结束后承租人有时可以行使购买选择权来取得 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出卖人成为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之一,出卖人承担按照买 租赁物,但它依然是寄托,只不过是寄托中的一种特殊租赁。 2.借贷说该学说认为融资租赁表面上是一种租赁,实质上是一 卖合同约定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的义务。承租人享有与受领标的物的 种融资交易。融资租赁的实质是以解决承租人资金不足为目的。融资 买受人的权利.如行使买受人的索赔权等。 租赁中出租人的基本义务是通过租赁物的买卖和出租,向承租人提供 第二,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但在一般情况下出租人对租 购买设备所需的资金,本质上是借贷的融资。 赁物不承担责任。即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或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 3.动产担保交易说该学说以台湾学者吕荣海为代表.他认为融 不承担责任.但承租人依赖出租人的技能确定租赁物或者出租人干预 资租赁应为一种动产担保交易,它与信托占有很相似。信托占有是信 选择租赁物的除外。 托人供应受托人资金和信用,并以原供信托之动产标的物所有权为债 权担保,而受托人依信托收据占有、处分标的物之交易。与信托占有类 似,融资租赁也具有同类性质:(1)融资租赁为承租人融通资金;(2)承 租人以获得的租赁物为租金支付的担保;(3)承租人在获得融资并以 租赁物提供担保的同时获得物的使用权。这三个特点正是动产担保创 设的动机所在,所以融资租赁是一种动产担保交易。 的金融性质。 4.保留所有权的分期付款买卖说德国学者Ebenrotll认为.租赁 第三.出租人有权选择收回租赁物或者收回全部租金。‘合同法> 规定在承租人不支付租金的情况下,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支付全部 租金或者收回租赁物.从这一规定使融资租赁不同于经营性租赁,在 经营性租赁中,承租人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解除租赁合同,即收回 租赁物,但无权要求支付全部租金,这一规定也充分体现了融资租赁 第四。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可对租赁期满时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属 公司对于租赁物仅享有担保权益,这种经济实质接近于保留所有权的 进行约定.即当事人可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满由承租人取得 分期付款买卖,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融资租赁中没有承租人将最终取 租赁物所有权,或租赁物所有权仍归出租人所有。通常做法是当事人 得租赁物所有权的期待权,但这仅是出于税法上的考虑,融资租赁中 在合同中约定承租人在租赁期满时向出租人支付余值后,取得融资租 三方当事人的关系更强调买卖关系。分期付款买卖是指双方当事人约 赁物的所有权。 定买受人将其应付的总价款分期向出卖人支付的买卖,保留所有权的 总之,只有既认识到融资租赁的经济实质,又能妥(下转第178页) 2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治校方略o SCIENCE INFORMATION 2007年第1期 上表资料说明.在社会用人单位看来。我国的研究生比较缺乏的 表6“您认为要提高研究生素质和能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是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软素质”或“软指标”。从用人单位的视角看, \措施 改革教 加强德 培养实 端正学 强化科 加大科 强化校 其 当代研究生最缺乏的是敬业精神(376)、吃苦耐劳的品行(369)、情商 \、 育体制 育教育 践能力 术风气 研能力 研投资 企互动 他 (354)、交际能力(341)和服务意识(327)等。这说明当前的用人单位很 强调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价值观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强调员工之间的 频数 424 4l0 377 342 3l2 304 297 7l 配合和团队协作,更期望高素质的新员工能尽快认同和融入以本企业 比率(%) 97.03 93.82 86.27 78.26 71.40 69.57 67.96 l6.25 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减少企业价值观整合成 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基本结论及模型探讨 (3)关于当代研究生最适宜工作岗位的调查 1.基本结论 表4“您认为现在社会哪些岗位最需要研究生?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科研 企业 高校 自由职业 政府 其他 (1)用人单位重视研究生的“硬件”更青睐其“软件”。社会用人单 频数 柏l 345 3l7 303 252 79 位在重视研究生诸如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硬件”的同时 更注重如人品、敬业精神、合作或团队意识、责任感等一些精神层面的 比率(%) 91.76 78.95 72.54 69.34 57.67 l8.08 “软素质”。对这一方面的看法.在校研究生和社会用人单位之间还存 在着较大的差距,研究生普遍认为研究生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创新能 在研究生的就业岗位去向上.大多数用人单位还是比较赞同研究 力等物化的“硬素质”,为此,高校有关部门和研究生个人应该及时把 生毕业后进科研部门、企业、高校(见表4)。它们的问卷频数和比重分 握用人单位的这种人才需求特征并适时做出调整,使自己的素质结构 别为401,91.76%;345,78.95%;317,72.54%。此外,建议研究生自主创 和社会人才需求相吻合。 业或从事自由职业的单位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为69.34%.这说明用人 (2)研究生大都比较关注自己的科研能力水平,而用人单位尽管 单位还是比较相信作为我国高层次知识群体的研究生有自主创业的 也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水平.但在关注这些智商指标的基础上.他 这种潜能或资质,放手让他们在社会上自由发展,也许更能实现社会 们更关注的是研究生良好的交际、沟通、协调等一系列的情商因素指 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从以上表格统计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一个 标.因为用人单位很清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高智商和高情商 很值得关注的就业问题.就是在用人单位看来.研究生不太适合进政 完美结合的人,才是一个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府部门(252,57.67%).这种就业价值认同恰好与当前大部分研究生准 (3)研究生还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 备考公务员渴望进政府的这种就业心态相反.这是一个值得耐人寻味 力,或者说这种实践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可能 的问题。 是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造成的。 (4)关于影响研究生素质和能力提高因素的调查 (4)关于影响研究生素质和能力因素的问题,就宏观因素来说,社 课题组统计的结果表明.社会用人单位认为当前最影响研究生素 会用人单位大都普遍认为是教育体制、社会风气、培养模式等重要外 质和和能力提高的诸因素中.排名前5位的是社会风气 在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在肯定外在原因的同时.用人单位一致认为研 (365,83.52%)、教育体制(321,73.46%)、个人因素(308,70.48%)、科 究生个人因素才是影响其素质和能力提高的主观因素,是问题存在的 研模式(283,64.76%)和教学环境259,59.27%)。(见表5),此外,认为 关键和根本。在这一原因的认识上.研究生个人和单位之间有不小的 科研方法和导师因素的也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217.49.66%, 差异.研究生过于强调客观因素,而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个人因素。 183,41.88%,提到其他因素的有94,21.51%。值得关注的是用人单位 2.模型探讨 认为在研究生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个人能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认为导师因素影响相对少一些.这提醒广大研究生同学尤其是新同 学在遴选导师时,不要太在意也不要过分依赖导师,正所谓“师傅领进 门.修行在个人”。 表5“您认为影响研究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未 社会 教育 个人 科研 教学 科研 导师 其 项目\ 风气 体制 因素 模式 环境 方法 因素 他 频数 365 321 308 283 259 2l7 183 94 圈1 研究生培养和人才需求特征互动模型 比率(%) 83.52 73.46 70.48 64.76 59.27 49.66 41.88 21.5l 根据用人市场对研究生人才评价标准的变化趋势和社会用人单 位的实际需求,适时改革研究生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高高 (5)关于提高研究生素质和能力应采取相关措施的调查 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如果不加以及时调 在如何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措施调查方面,社会用人单 整,等我国研究生就业高峰期到来时,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就业磨 位从其用人的角度提出他们的见解,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应该改革教育 擦;再者,研究生个人应该夯实基础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意识 体制(424,97.03%)、加强德育教育(410,93.82%)、培养实践能力 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基础牢固.宽口径”的现代复合型人才。鉴于以上 (377、86.27%)、端正学术风气(342,78.26%)、强化科研能力 分析.课题组提出一个简单的研究生培养和人才需求特征互动模型 (312,71.4o%)、加大科研投资力度(3O4.69.57%)、强化校企互动 (见图1)。笔者分析认为,通过借鉴以上这一研究生培养和需求特征互 (297,67.96%)和其他(71,16.25%)相关举措(见表6)。这为我们的研 动模型的深层次理念,也许会为我们的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乃至将来的 究生培养提出很好的建议,一方面,根据用人单位要加强德育教育的 就业提供一点绵薄之力。l 建议,对研究生个人来说,不仅仅要学做学问.也要学做人,在学会做 人的基础上培养其实践能力,不读死书;另一方面.对高校而言要加大 参考文献 科研投资,强化校企互动,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必须鼓励和支持 [1]朱慧.《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谈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载‘中 研究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国高教研究)2003(4). (上接第210页)当的处理好融资租赁中三方当事人、两个合同之间 社.2000. 的复杂法律关系,才能更有利于融资租赁的健康发展。e [3]梁慧星,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赵善华(1957一),男,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 [1]程卫东.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 [2]欧阳卫民.中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出珞【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l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