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外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柳桥晚眺 [宋] 陆 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 ①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 [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②
③
①①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 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蕲:求。③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复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从对比手法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3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桂花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 ①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5.“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①
6.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注] ①厉:磨炼。②公仪: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③格:要求。④辟:征召。⑤掾属:佐治的官吏。汉代自三公至郡县,都有掾属。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⑥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乃以滂为清诏使(于是) .B.滂怀恨(不满) .
④
⑤
⑥
③
②
①
C.蕃乃谢焉(道歉) .D.复为太尉黄琼所辟(成为) .
8.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B.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C.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D.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2)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
10.文章刻画了范滂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 ①佚(yì):同“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乡寡人曰 .(2)昔者舜工于使人 .(3)然犹策之不已 .1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定公躐席而起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⑥
⑤
②
③
④
①
D.舜不穷其民 .安陵君其许寡人 .
1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1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分)
课外古诗文阅读
1.示例:我无聊地坐在小溪边听着鱼儿跳出水面的声音,在杂木丛生的树林边等待着白鹤的归来。
2.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3.“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忆京城相聚之乐,一抒别后相思之苦,形成对比(“一杯酒”与“十年灯”,一言欢会极其短促,一说漂泊极其漫长,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诗人通过首联的“寄雁传书”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在颈联中诗人用家徒四壁来表达对友人清正廉洁的赞许之情。
5.运用了拟人、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6.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性柔”,生长环境“迹远”,但香味浓郁。词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7.D 8.C
9.(1)(范滂)到了冀州境内,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2)尚书责备范滂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
10.①有威信(受人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弃官而逃。
②不畏权贵(敢做敢当):因为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表示自己若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就磨炼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里人钦佩。当时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范滂)到了冀州境内,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范滂)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很不满,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怎么能用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呢!现在(你)成全了他辞官的美名,不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上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奸邪残暴,严重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还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不符合事实的,甘愿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范滂看到当时的局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辞掉官职离开了。
11.(1)同“向”,从前(先前)。(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12. C
13.(1)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禀报给(鲁定公)。 (2)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14.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