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建基础知识
1.1 土建图的识图要点
1.1.1 土建图纸的组成
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图) 结构施工图(结施图)
建筑施工采用的工程图纸…般由
给排水施工图
采暖通风图 电气施工图等
1.1.2幕墙设计主要使用的建施图和结施图 1.1.2.1建施图:幕墙设计主要参考有建筑设计
总说明、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节点构造详图、透视效果图。
L1.2.2平面图识图要点:总平面表示建筑的整体外形(俯视)尺寸及所在地理位置。 各层平
面图示出建筑在各层的布局、尺寸、外轮廓形状,其中以细点划线表示在 各层的布局,确定其在各层的几何位置关系、尺寸,称“定位轴线”。
1」23基本定位轴线一般通过建筑构件的中心线,一般分:横向轴线(从左向右) 以阿拉
伯数字表示在轴线尽端的圆圈内;竖向轴线(从下到上)以大写英文字母 表示。
1.124为了更详细表示某些次要构件的儿何位置,要采用附加轴线,基本分类如
:L冲㊉ 表示②轴线之后附 下:两个相邻基本轴线之间的附加轴线, 加的
表© 轴线之后的第1根轴线(且
第1根轴线(且在③轴线之t㊉ 在相邻下一个
轴线之前的附加轴线,如图確的
轴线之前);① 轴纟①
表示①轴线之前附加的第2根轴线。(图1如下)
1」25详图索引编号:平面图(或剖面图)中为详细表示某些节点细部要采用“详 细索引编
号”,以粗实线圆圈(内写索引编号)和通过其直径的一条细实线表示。 细实线上方为节点序号,下方为详图所在图纸的序号(详图与其所在的图在同一 张图纸上时,细实线下方为细实线段表示),如索引详图在标准图册上,可在细 实线的延长线上表出图册名称。如下图表示本图中的第4号索引节点详图,且该 详图在本图内。
1.1.2.6立直图表示建筑各个方向的正立面投影,主要表达设计者对建筑的立面造
型。
1.1.2.7剖直图主要表示建筑各层平面及构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儿何位置关系和平面 图、立而
图中无法清楚表达的断而形状、尺寸,一般标出各层楼板和窗洞的标高
(在各层平面图上也标有标高)。如下图所示:(单位为米)剖到的构件外轮廓以 粗实线表示,一层平面标高-•般为土0.000o
±0. 000
三乙 ZK _____
±7.200
1.1.2.8剖面图一般图名为(X—X剖而),其中(X —X) —般为阿拉伯数字,一般 在一层
平面图中标出。符号为表示剖切位置的短直线与其垂直的表示观察方向线(均 为粗实线),方向为数字所在方向,参见图
1」29结施图: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配筋模板图、节点详图等组成。
均在幕墙设计时参考。
1.1210结构平面布置图:表示各楼层的结构标高,结构的几何尺寸、构件布置及 编号、楼梯
编号、洞口尺寸等,并有与建施平面图类似的索引节点详图编号;采 用定位轴线与对应的建施平面图一致。
: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上构件的编号可以从相应的构件配
筋模板图上找到构件的配筋,准确截而几何形状尺寸,对于常规或不复杂的工程, 有时无模板图。
L1.2.12结构设计总说明:其中列出建筑的结构类型,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和材料
等级等。
建筑等级分类
1.2.1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分四类
一甲类:特殊要求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等,必须 经国家规定
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 —丙类: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
—丁类:次要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 建筑等。
1.2.2 建筑按防雷要求分三类
一第一类防雷: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起火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 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 者;具有
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者; 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因电火花而
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 坏和人身伤亡者。
一第二类防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大型展览 和博览建筑物;大型 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 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
的建筑
物;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
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 建筑物和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且电 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具有2 区或11区爆炸危险的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
>0.06次/a的部、 省办公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
共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 建筑物。
匚第三类防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和省级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0.012次/a, 且W0.06次/a的
部、省级办公及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预计雷击M 0.06 次/a,且 W 0.3 次/a,的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预计雷击20.06次/a的一 般工业建筑物;确定防雷的21、22、
23区火灾危险环境;在平均 雷暴日> 15d/a,高度215m的烟筒、 水
塔和在平均雷暴日W15d/a,高度$20m的烟筒、水塔等孤立的高 耸建筑物。
1.2.3根据建筑抗风设计的原则和地面粗糙程度将建筑物按地理位置分四类
A类:海而、海岛、海岸、湖岸、沙漠地区。
B类:山野、乡村、丘陵、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 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高层建筑(幕墙)主要位
土B、C、D三类地区,荷载规范给出的基本风压是10m高度上的,不同高 度上的风压要乘以高度系数(Uz)。
1.2.4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高度、防火等级、结构体系、用途等),建筑物可以
分很多类。
13建筑基本结构体系
1.3.1高层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其结构体系主要有:
「框架结构:由杆件(梁、柱)组成,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少的层
间高大的建筑,见a o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中,纵横方向的墙体组成抗侧力体系,有较好
的抗震性能,见图b 0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框架结构中适当布置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
结构,这种结构既具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方便使用的特点, 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适用于公共和旅馆建筑,
见图
成空间密柱框筒。这些以一个或多个筒体来抵抗水平力的结 构
体结构
(由外框筒承受水平荷载, 内柱主要承受楼面竖向
力。框筒柱距一般在3m以内,框筒梁较高,开洞面 积一般在60%以下,见
「皿芸建斓駆蜩銀置说逓⑥喘豳■偃麗額霾 刚度小,主要承受楼面竖向荷载,见
o)
空箇结构(由薄壁内筒和密柱外框筒组成,具有很好的抗
风、抗震能力,见图f O)
多筒体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筒体,适
用于复杂平面的布置要
另一方而,设置角筒有利于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求,
成束箇结构(由若干个筒体并联而成,有很大的刚度和很高
的强度,用于高度很大的高层建筑,,见图h °)
多重筒(巨型)结构(筒中筒结构进一步发展,圆形平面建
筑物中常采用,见
O)
1.3.2高层建筑由两级结构组成:
第一级结构超越楼层划分,形成跨若干楼层的巨梁、巨柱(超级框架)
或巨型桁架杆件(超级桁架),以这巨型结构來承受水平力和 竖向荷载。
第二级结构是楼面,只承受竖向荷载并将荷载所产牛的内力传递到第一
级结构上去。
图g 多筒 体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框架-剪力墙
图f筒中筒
一一筒
1.3.3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 架■剪力
墙结构,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 创造较大的内
部自由空间。
转换层按结构功能分
-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上、下层结构形式 没有改
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 扩大,形成大柱网,常用于外框筒的 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
-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上部楼层剪
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转变为框架的同时,下部
柱网与上部柱网轴线错开,形成上、 下不对齐的布置。
1.3.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
1.3.4.1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见表1和表2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高 度,不包括
局部突出屋面的部位。位于IV类场地的建筑或不规则建筑,表中高度 应适当降低。超过表中高度,设计时应有可靠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
表1
结构体系 现浇 框架 装配整体 框架-剪力墙、 框架-筒体 现浇剪力墙 部分框支墙 筒中筒及成束筒 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60 50 130 100 140 120 180 60 50 130 100 140 120 180 7度 55 35 120 90 120 100 150 8度 45 9度 25 25 100 现浇 装配整体 无框支墙 50 70 100 60 80 120 70 高 用途 度 50m以下 住宅 旅馆 50m以上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 公共建筑 框架■剪力墙、框架* 框架■剪力墙、筒体 注:标*的表示尽量少用。
1.3.4.2楼面体系的选择(注:幕墙的连接件、层间封修等问题与楼面体系关系密
切)
l平板体系(单向或双向板):非预应力平板不宜超过6m,预应力平板不
宜超过9m。
—无梁楼盖:合适跨度(普通钢筋混凝土楼面6m以内,预应力混凝土楼面
可达9m。
-密肋楼盖:肋距常为0.9〜1.5m,—般为1.2m,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跨度一
般不超过9m,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盖的跨度不超过I2mo
肋形楼盖:梁板式肋形楼盖应用最广,现浇梁板一般用定型模板施工。
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一般厚度不小于180mm)的现浇楼而:建筑物高度
超过50m;设防烈9度;屋面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且整浇刚性屋面有利于结构的 空间整体受力;平面十分复杂、应力集中严重;上下层刚度变化很大等。
1.4建筑荷载和地震作用
1.4.1.高层建筑由于很高,使得水平力(风力与地震作用)成为第一位的、起控
制作用的荷载,而竖向荷载的作用成为第二位的作用荷载。
142.竖向荷载
结构自重(恒载):由构件截面尺寸、长度、装修材料等直
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 值。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丄使用荷载(活荷载):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
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按荷载规范取
采用
值。在荷载规范中未作规定的,按表3取。
项目 酒吧间、舞厅、展览厅 屋面花园 贮藏室 饭店厨房、洗衣房 健身房、娱乐室 活荷载标准值(KN/mb 准永久值系数Wq 备注 荷载较大 时按实际 情况。 3.0~4.0 4.0 〜5.0 5.0 〜8.0 4.0 〜5.0 3.0〜4.5 0.5 0.8 0.8 0.5 0.5 1.4.3.风荷载(按现行国家规范JGJ102-2003要求计算,对于髙层、超高层建筑 应乘以放
大系数1・1、1.2)
1.4.3.1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计算主要承重结构:wk= P z u s u zw0
计算围护结构:Wk= P gz U s U ZWO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 P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Us—风载体形系数; U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o ___ 基木风压;
P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幕墙可取2.25)o
1.4.3.2 w0= 0.5 P v 02 ,按荷载规范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的规定采用。
—(P为空气密度;%是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
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 Pz应按下表数据采用: 地面粗糙度类别 离地面或海平面咼度(m) A 1」7 1.38 1.52 1.63 1.80 1.92 2.03 2」2 2.20 2.27 2.34 2.40 2.64 2.83 2.99 3」2 3」2 3」2 3.12 B C 0.74 0.74 0.74 0.84 1.00 1」3 1.25 1.35 1.45 1.54 1.62 1.70 2.03 2.30 2.54 2.75 2.94 3」2 3.12 D 0.62 0.62 0.62 0.62 0.62 0.73 0.84 0.93 1.02 1.11 1」9 1.27 1.61 1.92 2」9 2.45 2.68 2.91 3.12 5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2450
1.00 1.00 1.14 1.25 1.42 1.56 1.67 1.77 1.86 1.95 2.02 2.09 2.38 2.61 2.80 2.97 3.12 3.12 3.12 ♦ Us与体型、平面尺寸有关,一般按下列规定采用: 建筑体型 圆形、椭圆形 正多边形、直角三角形(n为多边形边数) Ps 0.8 U =0.8+1.2/严 s 矩形、鼓形、十字形(除细高的塔式建筑外) 1.3 V形、Y形、弧形、双十字形、井字形、L形、槽形、 高宽比H/Bmax大于4,长宽比L/ Bmax不大于1・5的矩形、鼓形平 面建筑 风荷载并不是均匀的,在验算墙板、女儿墙、 窗玻迎风面墙面 璃、玻璃幕墙、广告牌、挑檐、阳台等 构件的承载背风面和侧风面墙 而 力和连接件的强度时,采用局部 加大风力。 檐口、雨篷、阳台、 遮阳板等水平构件 上浮风力 1.4 1.5 ・1.5 ・2.0 迎风面积取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当平面形状复杂需要更准确地决定风载体 型系数时,可进行风洞模型试验。 Bz反映风力作用下的动力性质,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30m,且高宽比小
于1.5时,建筑物刚度较大,0Z=1.O。高度超过30m、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Pz=14-
(Hj/H) X (g u/Uz)。
Hj—第i层标高; H—建筑总高度;
§ —脉动增大系数,按荷载规范取值;
Uz—风压高度系数;
U—脉动影响系数(按荷载规范取值),当建筑物高度不小于宽度的2倍 时,可取下
列数值: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A类时u =0.48;
B 类时 v=0.53; C、D 类时 u=0.63 o
♦ Pgz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一般按下表确定: 地面粗糙度类别 禽地面高度(m) A B C 2.30 D 3.21 5 1.69 1.88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63 1.60 1.58 1.54 1.52 1.51 1.49 1.48 1.47 1.47 1.46 1.43 1.42 1.40 1.39 1.38 1.38 1.37 1.78 1.72 1.69 1.64 1.60 1.58 1.56 1.54 1.53 1.52 1.51 1.47 1.44 1.42 1.41 1.39 1.38 1.37 2」0 1.99 1.92 1.83 1.77 1.73 1.69 1.66 1.64 1.62 1.60 1.54 1.50 1.46 1.44 1.42 1.40 1.39 2.76 2.54 2.39 2.21 2.09 2.01 1.94 1.89 1.85 1.81 1.78 1.67 1.60 1.55 1.51 1.47 1.45 1.43 1.4.4地震作用
1.441高层建筑一般在6〜9度范围内进行抗震设防,6度设防时一般不必计算地
震作用,只采用必要的抗震措施,7〜9度设防时,要计算地震作用。
1.4.4.2建筑结构考虑地震作用的原则:
一般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地震力应全部由该 方向抗侧力
构件承担。
_质量与刚度不对称,明显不均匀,产生显著扭转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 震力扭转的影响。
-有斜交抗侧力结构时,应按各斜交方向进行验算。
1.4.4.3地震作用采用的几种计算方法:
l高度W4()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
物,采用底部剪力法,
-高度〉40m, 一般可采用反应谱振型组合的方法, -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高度^80m,设防
烈度7度和8度的I、
II类场地的建筑物;高度$60m,设防烈度8度的川类场地、IV类场地
和9度的建筑物。采用直接动力法进行分析。
L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
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即:恒载的全部、雪载的50%、一般楼面活荷 载的50%、藏书库和档案库活荷载的80%)
1.4.4.4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等级选用:
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 咼度(m) 框架结构 框架 高度(m) 框架■男力墙 框架 框架•筒体 剪力墙 咼度(m) 剪力墙 -般剪力墙 剪力墙 底层大空间 框架 旳—m) 筒屮筒结构 框架 成束筒结构 剪力墙 四 四 W50 W25 >25 7 W35 >35 W35 8 9 W25 >35 三 >50 三 W60 二 >60 二 <50 — 50-80 — >80 W50 四 三 W60 三 三 二 W80 二 二 >80 三 二 <35 二 —• 35 〜80 —・ —• 80-100 —・ —• <60 >60 三 二 二 三 二 二 二 二 三 二 二 — — — 不宜 采用 — 不应 釆用 60 〜70 三 三 — 60-80 60-180 60-150 80-100 三 三 二 二 二 —• —• —•
—- —- (注:对于四级抗震等级,除上述规定外,均按非抗震设计)
1.5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
1.5.1温度缝(缝以少设为好),通常高层建筑结构温度-收缩缝最大间距采用下表:
结构类型 框架 框架-剪力墙 现浇 施工方法 装配式 外墙装配 外墙现浇 最大间距(m) 75 65 55 70 65 45 剪力墙 现浇 装配式大板 外墙装配 外墙现浇 在较长的距离上不设温度-收缩缝要采取以下结构和施丁措施:
—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部位(顶层、底层、山墙、内纵墙端、开间等)提高 配筋率,一般20.3% o
_直接阳光照射的屋面应加厚隔热保温层,或设置架空通风屋面。
—顶层可局部改变结构形式,如剪力墙结构顶层改为框架,或顶层分长度 较小的几
段。
_施工中留后浇带(每隔40m留700〜1000mm宽,贯通结构整个横截面, 选择对结构受力影响最小的部位通过,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充填),见丕
700、1000
注:d为钢筋直径
1.5.2.沉隆缝用来划分层数相差很远、荷载相差很大的高层建筑各部位,避免沉降 差异使结构
产生损坏。主楼与裙楼要留后浇带(构造见右图),等沉降稳定后在浇 筑,但钢筋可以直通,不必搭接。
1.5.3防震缝是考虑相邻结构单元有相向振动的可能性,所以缝的净宽不应小于相 邻单元水平
位移之和(按较低的结构单元顶部标高处位移计算)。除了设置温度-收 缩缝和沉降缝时必须按防震缝的要求设计三缝合二之外,在下列情况下,要单独 设置防震缝:
一结构平面布置的平面尺寸和突出尺寸之比(1/b)大于1,而无有效的构 造措施时。 —各部分结构刚度相差很远,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体系时。 —各部分质量相差很大、有较大的错层时。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mm)
结构类型 设防烈度 备注 6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7 5H-5 4.2H-4 3.5H-3 8 7H-35 6H-30 5H-25 9 10H-80 8.5H-68 7H-55 H表示相邻的单元中 较低单元的屋面高度 (m),不包括突出屋面 的部分, 4H+10 3.5H+9 2.8H+7 注: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沿全高设置。凡是要设缝,就要分得彻底,凡是不 设缝,就要连接牢固。
1.6现场的测量与放线
1.6.1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通过预埋件和转接件等结构件与主体结构连 结,由于幕墙
的高精级特征,所以对土建的要求相对提高,(土建施工的误差与 建筑结构的难易、施工单位的水平等有着密切关系),这就造成幕墙施工与土建误 差的矛盾。
1.6.2解决上述孑盾的唯一途径是对结构误差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对主体已完或
局部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外轮廓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幕墙的调整处理方法。
1.6.3现场测量的工作程序:
1.6.4现场测量的器具:冲击钻、电焊机、经纬仪、水准仪、水平管、卷尺、花 蓝螺丝(紧
仔)、吊锤、铁线固定用角铁或钢筋头等。
1.6.5幕墙施工吋,建筑物外轮廓测量的结果不但对预埋件、连接件、转接件的
安装和竖梁定位放线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施工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现场的 准确测量。
1.6.5.1 :
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低及进深尺寸(三维空间误差工地施工控制误差:X向2mm, Y向2mm, Z向3mm)
1.6.5.3竖梁定位放线(在正式设计图纸已定,所有课差处理方案确定后进行,是
幕墙安装的关键,所以放线必须准确):
1.6.5.4弧形、折线形的幕墙为保证其曲率和效果面,采取模板放线方法,故模板
加工的准确是保证放线方法准确的前提,注意:寻找辅助层抄平安装模板支架,
模板位置及调整、固定等(模板固定时要用铁线将其与支架紧紧固定在一起,千 万不要移动模板或损坏模板)。
1.6.6测量仪器应满足的条件
上盘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检验:将仪器置平,使上盘水准 管和
任意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将上盘 旋转
1.6.6.1经纬仪
180。,若仍居中,则表明条件满足。
校正: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水准管的一端抬高 或降低,
让气泡退回偏离中点的一半,另一半调整脚螺旋使 其居中。)
十字丝的竖丝应垂直于横轴(检验:仪器置平,使望远镜十 字丝交
点对准远方一点目标,旋紧度盘制动螺旋,然后旋 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其上下微动,若该点始终在竖丝上 移动,则表明条件满足。
校正:松开十字丝的两相邻校正螺丝,并转动十字丝环使 其满足条
件。
- -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横轴垂直于竖轴
1.6.6.2
水准器油(圆球面中心和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L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应平行(即无交叉误差)
1.663钢尺检定 将钢尺与标准尺比较。
—将钢尺耳标准基线长度进行实量比较。
钢尺应以整尺长度进行检定。
1.664钢尺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钢尺时,按检定时的条件和方法进行量距。
-使用一定时间后,须重新检定。
-钢尺质脆,不可扭折、不可在地上拖拉,防止生锈。
知识点
知识点是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 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天我学了如何演讲” 这显然不是一个知识点,这是一个知识面,别人看了也不知道你今天 学了什么。衡量日志里的一句话是不是知识点,明确的知识点有两个 标准:“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蔦只要符合其中一 个,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标准的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 最具体的内容,有些情况也叫“考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