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鸟语花香(外一篇)

鸟语花香(外一篇)

来源:欧得旅游网


鸟语花香 (外一篇) 鸟语花香

清晨,天刚蒙蒙亮,有人提着鸟笼子,来到公园,寻一僻静处,将鸟笼子挂在树枝上,然后,伸伸腿,弯弯腰,再走两趟太极,身上出汗了,收势,来到鸟笼旁,吹几声口哨,逗笼里的鸟叫几声。鸟儿欢快地叫起来,人也就高兴了,微笑挂在脸上,悠然得很,惬意得很。

我欣赏养鸟的人,也很羡慕那些养花的人。闲暇时,给花松松土,施点肥,浇浇水,摘下枝上的枯叶。花草发芽了,打骨朵了,骨朵又趁人不在意的时候,偷偷绽开了笑脸。看着开放着的花,洋洋自得的心情氤氲在心头。

养鸟,莳弄花草是一种心境。这与书家在写字前,先平心静气的磨墨,墨磨好了,再从笔架上取下笔来,蘸一蘸,墨蘸饱后,再将笔拿到眼前,将笔锋处脱落的毫毛轻轻地拽掉时的心情一样。我有时也想弄几盆花来家,但想想以前养花的经历,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时刚分了新房子。在将新房子装修完后,四处打量了一下,感觉缺了点什么,该去弄盆花摆在房间里了。我回家跟父亲说,新房子里一盆花都没有,想端一盆过去。父亲说,那到也是。他让我将他最喜欢的那盆君子兰拿过去。他还说,别的花需要经常浇水,我如果抱回去非干死不可。

我知道这棵君子兰开的花很漂亮,所以我将那棵君子兰抱回去后,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抱来时已长出花骨朵的君子兰,没几天就开了花。清新雅致的花,给新房子里增添了许多生气与活力。朋友、同事到了新房子,都说,这君子兰真漂亮!朋友们的话,让我确实得意了一阵子。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君子兰本来碧盈盈的叶子竟然有了一块一块的黄斑。我赶紧让父亲来看看是怎么回事。父亲过来一看,说,你肯定没浇水,算了,我还是抱回去吧。就这样,父亲又将那棵君子兰又抱了回去。

从此我也断了养花的念头。花不敢养了,这鸟虽然也喜欢,可这鸟是每天都是要吃饭和喝水的,算了,还是不要杀生的好,让它们自寻有缘人吧。

自从有了女儿后,父母因为要照看孩子,所以要搬过来住。父亲来的时候将他的花花草草一同搬了过来,这样我无须“劳其筋骨”,亦能一亲芳泽,窃喜不已!

前些日子,父亲经常跟女儿说,我去给你买只小鸟玩好不好?虽然古人云“知子莫若父”,但儿子也能从父亲的话语里揣摩出些什么,父亲大概是想弄只鸟养着了,只是一向节俭的父亲,大概是舍不得花钱。《杨恽报孙会宗》中说的好“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既然喜欢,就买呗。

星期五,我带着女儿去了市场。在那里买了一只相思鸟,俗称小画眉。卖鸟的人告诉我,这鸟叫声好听,而且好养,有饲料,有水,就成,这鸟还喜欢吃点苹果和煮熟了的蛋黄。我想买个竹子的鸟笼,是觉得用这种鸟笼装鸟味道才够足,可既然带女儿来了,就得听听她的意见。女儿却喜欢那白色的铁笼子,我想她可能是因为白色铁笼子里的那间漂亮小房子才选它的。

把鸟带回家,挂再哪里好呢?父亲说,挂阳台上。当我将这鸟笼挂在阳台上时,我才发现,这真是个养鸟的好地方。父亲搬过来住后,将他的那些花花草草全都放在了阳台上。此时他养的那六七盆茶花,全都开了。白色的,素面朝天,粉色的,略施粉黛,真是好看。再将这相思鸟放在这花丛中,这不是鸟语花香吗?过几天,我一定找人写个条幅挂在阳台上。写点什么呢?就写苏东坡在诗中写的“此地宜静坐,一日当两日”。又一想,还是只写“此地宜静坐”的好,至于一日当几日,还是由坐在这里的人自己想吧。

当天晚上,我在阳台上看鸟的时候,问父亲,晚上鸟在阳台冷不冷?父亲说,应该不会冷。可第二天早上我去阳台看鸟的时候发现父亲已在鸟笼上蒙了个小被。

昨天下午,我下班回来,发现客厅里没有人,到阳台上一看,父亲和女儿爷俩正在阳台上呢。女儿蹲在鸟笼旁拿着苹果条喂鸟儿,父亲呢,正坐在椅子上哼着小调看自己的孙女喂鸟儿。

嘿!这鸟还真是买对了。

温酒壶

暖壶的塑料皮裂了一条逢,每次提着暖壶倒水时,心里总是感觉不塌实,还是换了吧。

下午我在买菜的时候,去市场外面的杂货摊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暖壶皮。我来到一个挺大的地摊前。这里卖的东西挺多,有我想要的暖壶皮。付钱后,我刚要走,眼睛却看到了在这个摊位角上的两个温酒壶,我又蹲下身子,让摊主将温酒壶拿过来看看。

这是一个三件套的温酒壶,白瓷,青花,每件上都双龙戏珠的青花图样。酒杯,约莫能盛一两酒,酒壶最多能装两杯酒,用来装开水的杯子上除了有双龙戏珠的图样外,还有用篆书写着的三个小字:温酒壶。酒杯和装开水的杯子的底部还个有一方“景德镇制”印。这套瓷器究竟是不是景德镇产的我不知道,但这套瓷器是次品却是肯定的,因为酒壶上的青花图案有印花了的痕迹。

天气越来越冷了。心情好时,弄俩小菜,烫一壶酒喝喝,到是个不错的事情。问摊主,温酒壶多少钱?摊主回答,五块。我问摊主能不能便宜些。摊主瞥了瞥嘴。没等摊主再接着说什么,我就掏出了五块钱。

进入市场,边转边想,现在住新房要温锅,买新车要温车,既然买了温酒壶,今晚上就温温酒壶。

看见虾挺新鲜,买了十块钱的。红头鱼的个头也挺大,买了三条,花了十五;买了一颗大白菜,三块;茼蒿两块一斤,买了一斤;豆腐买了一块钱的;肉家里还有,不买了;临出市场在馒头铺又买了两块钱的馒头。

回到家后,将温酒壶刷出来,放在桌子上,接着洗菜,炒菜。我炒菜时,女儿真真在客厅里飞快地爬着,她一边爬,嘴里还在念叨着“爬呀爬,爬不动„„”。妻子下班了,我的菜

也做好了,一碗红头鱼炖茼蒿,一盘炒豆腐,一盘醋溜白菜,还有一盘虾。

一家人坐下后我先在装开水的杯子里倒了半杯开水,再将酒壶放入盛开水的杯子,接着将酒到入酒壶,摸摸酒壶,热了,再将酒倒入酒杯,轻啜一口,感觉酒的味道重了很多。现在的人很少这么喝酒了,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常常一口一个二两半,两口一个三两三,以示豪爽。实际上,酒还是烫一烫再喝的好,因为酒遇热,会加快酒精挥发,对身体好。我喜欢将酒烫一下再喝,其实也并不只是为了健康而为之,只是觉的这样喝酒是别样一种心情。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喝酒是不是有些老土。我也觉的有些土,只是没办法。人们常说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位绅士。我的爷爷虽然在解放战争中随部队打过了长江,可打过长江后他又回老家继续当农民。姥爷虽然不识字,可在解放前当过武工队队长。建国初期,本地一位县委书记还曾经是他的文书。可后来由于身体不好不能革命了,又成为一位农民。虽然建国后在村里任支部书记,而且在任上还将村子搞成一个名动一时的“三无”村。可村支书还是农民。父母进了城,变成了城里人,到我这一代,勉强算是第二代,这绅士对于我来说已没了希望。喜欢喝烫酒,也许是因为我的血液中还具有很强的农民性的缘故。

由于酒量不大,这二两酒喝了近二十分钟。这期间,女儿坐在我的腿上,好奇的指着温酒壶问了我好几遍,“爸爸,这是什么?”女儿总是这样,芝麻大的小事总是喜欢絮叨好几遍,已经习惯了。每次她问我,我都认真地告诉她“这是温酒壶。”

喝完酒,吃完饭,刷锅、洗碗、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已不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李白斗酒诗百篇,咱比不了,咱就借着这二两的酒兴写写这温酒壶。

我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正在考虑这文章该怎么写,听见外面“啪”的一声响。我正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女儿已跑进书房。她仰着头对我说:“壶,破了。”我一听赶紧走到客厅,只见那套温酒壶除酒杯还算完整,其它的具已粉身碎骨,我看了看女儿的手,没有被碎瓷划伤,才放下心来。我问女儿:“谁打碎的?”女儿大声说:“真真打碎的。”

虾十块,鱼十五,白菜三块,茼蒿两块,豆腐一块,馒头两块,共计三十三块,还得除去油盐酱醋及人工。咳,这酒壶温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