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年级
学号
得分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太平圣惠方? 2、桑杏汤是治疗温燥袭肺之轻证的代表方剂. 3、温脾汤主治里寒证.
4、当归四逆汤主治阳气虚衰,血虚有寒之手足厥寒. 5、朱砂安神丸主治心火偏亢,阴血缺乏之失眠证. 6、金锁固精丸中专以龙骨、牡蛎、莲肉涩精为用. 7、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之泄泻. 8、茵陈蒿汤适用于黄疸病属湿热俱盛者.
9、半夏白术天麻汤是由二陈汤加天麻、白术而成. 10、清胃散中配伍升麻散火解毒 ,并为阳明引经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银翘散的功用是〔 〕 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毒 D 辛凉解表,清泄肺胃 12、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是 A ?五十二病方? 经? D ?伤寒杂病论?
13、以下何项不是导赤散的主治证 A 心胸烦热 D 口舌生疮
14、大黄在芍药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A 泻热通便,凉血止血 结
D通因通用,清泻湿热 15、麻黄汤中的杏仁属于〔 A君 D 佐助
16、关于当归六黄汤中的药物用量 A倍用熟地黄 D倍用当归 17、逍遥散主治〔 A 肝郁血虚脾弱证 D 脾胃气虚证
18、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不含〔 A黄苓 D炙甘草
19、症见高热烦躁,神昏澹语 A 安宫牛黄丸 D苏合香丸 B辛凉宣泄,清热解毒
B 肝气郁结证 E 肝郁血瘀证 〕 B 人参 E大承气汤E半夏 B 紫雪
C干姜 C肝胃不和证
B 臣 E 使药
,正确的选项是〔 〕 B 倍用生地黄 E倍用黄茂
C佐制
E荡涤泻下,通导积滞 E ?伤寒论? 〔
〕 B 面赤口渴 E小漫赤涩刺痛 〔
〕
B 泻热通便,祛瘀解毒
C泄热祛瘀,软坚散 C意欲温饮
〔
E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
B ?黄帝内经?
C ?神农本草
C
辛凉透表,清热解
〕
C倍用黄柏
,痉厥,口渴引饮,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治宜首选
C 至宝丹
、具有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功用的方剂20〔 〕 是 六味地黄丸 A 朱砂安神丸
B 天王补心丹 D归脾汤
21、表虚自汗,易感风邪,宜选用
A麻黄汤 D 玉屏风散
22、黄土汤的功用是〔 〕 A 补气健牌,养血止血 血 D 温中健脾,补气摄血 23、定喘汤所治哮喘的病机是 〔 A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肃
C四物汤
E 〔 B E
〕 当归六黄汤 桂枝汤
C温阳健脾,养血止 C 四君子汤
B 温中健脾,活血止血 E补气健脾,活血止血
〕
B痰热内蕴,肺失肃降
C痰浊阻肺,肺失清
D肺有痰阻,肾不纳气
A 枳壳
E 以上都不是 24、以下哪项不是二陈汤的组成药物 B 陈皮
〔 〕
D 半夏 E 炙草 C茯苓 25、羚角钩藤汤的组成除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甘草外 A 鲜生地 白芍 浙贝母 竹茹 茯神木 B
熟地黄 木 C鲜生地白芍川贝母竹茹茯神木 D熟地黄 E鲜生地赤芍川贝母竹沥茯神木 26、治疗气虚 ,还有〔 〕 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 〕 白芍川贝母竹茹茯神
A 四君子汤 B 补中益气汤 C玉屏风散 DE生脉散 败毒散 白芍浙贝母竹沥茯苓 27、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治宜首选
〔 〕
A平胃散 B甘露消毒丹 DE覆香正气散 五苓散
28、以下何方具有轻宣凉燥,宣肺化痰的功用〔
C三仁汤
〕 D杏苏散
A麻黄汤
29、白虎汤的功用是〔 A清胃凉血
〕
C定喘汤
E小青龙汤 B 桑杏汤 B 滋阴清热
C清热泻火
E清热生津 D 凉血泻火
30、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 〕
B 3:1 A 4:1
E 1:2 D 1:1
C 2:1
本资料要谨防以下哪个偷去:
〔E 〕
A秦某B某丹C钢叉D叉牙E以上全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分〕 31、桑菊饮的组成除桑叶、菊花外 ,尚有〔
C薄荷芦根
〕
A桔梗连翘
D桔梗连翘银花苇根 E薄荷荆芥
B杏仁甘草
32、 百合固金汤证的临床表现有 A D 咳痰带血 〔
B 咽喉燥痛 )
C 手足心热
33、 骨蒸盗汗 E舌红少苔
A D 半夏泻心汤中具得苦寒降泄除热作用的药物是 黄连
)
34、
B
黄柏 (
A D
桅子 E 人里.
35、
一贯煎组成药物中含〔 〕
A D
生地 B
当归
36、
川楝子 E木香
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 〕
A D 清热生津 B
清热化痰
37、 增液舒筋
E治痰熄风
A D 合苏散主治证候临床表现有 〔
〕
38、 恶寒无汗 B
干咳无痰
A D 咳嗽痰稀
E胸满胁痛
39、 麻子仁丸的功用是〔 〕
A D
攻逐燥结 B
润肠泄热
40、
行气通便 E温肾益精 A D 血府逐瘀汤中含后卜列哪些药物 〔 四、
熟地黄 B川苜 )
41. 白芍
E
牛膝 指 以下关于J1苜茶调散主治证候的表达
,正确的选
项是
)
(
外感风邪头痛 B
风中经络
皮肤出疹色红 E目眩鼻塞 清营汤中具有清热解毒,透热转气作用的药物是 丹
)
(
参 B
银花
竹叶
E黄连
填空题〔每题0.5分共16分〕
常
用 \"
法
、 、 、 、
八
、
、 42.佐约侣二科夫里,即 、
、
O
43.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是
,此约衽万中的用 MM
冶行剂沃仞越兼侣衣址有 J禹 法.
44 .乌梅丸主治 .又可治疗 o
45 .十灰散中诸药烧炭存性的意义是
46 .大承气汤由 、
、法 、
是
. 47 .越鞠丸以 为君,主治气
、
六郁.
、
48 .普济消毒饮主治 ;保和丸主治
消风散主治
五、默写方歌〔每题2分,共20分〕
49、麻黄汤
50、大承气汤
C黄苓
C天冬
C凉肝熄风
C鼻塞咽干
C泻结行滞
C柴胡
C恶寒发热
C连翘
\"
是、
O
.用该方
O
成,其煎煮方组
.目的、、
O
51、龙胆泻肝汤 52、四物汤 53、六味地黄丸 54、玉屏风散 55、平胃散 56、五苓散 57、保和丸 58、仙方活命饮
六、问做题〔每题8分,共24分〕
59、试述解表剂的定义、分类及使用考前须知. 60、试述龙胆泻肝汤的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61、试比拟六昧地黄丸与肾气丸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C〕 答案 一、是非题
x V x V V V V
二、单项选择题 C A C D D D C E A E A C B E B 三、多项选择题 B C D E D
ABC ABCDE ACD BD 四、填空题
AC ABD CD BCDE ACE BCDE
41、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 消法补法
42、佐助 佐制 反佐 43、扶正祛邪 少〔轻〕 逆流挽舟
44、蛔厥证 久泻、久利 45、增强收涩止血 46、大黄 47、香附 血 痰 火 湿 食
48、大头瘟 一切食积
风疹、湿疹 五、默写方歌〔略〕 六、问做题 59、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
表剂.〔2分〕
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三类〔
3分〕
解表剂不宜久煎; 服药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以助汗出;服药后以遍身微汗为宜;表里同病,应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虚性水肿、吐泻伤津、疮疡已溃、麻疹已透均不宜使用. 〔3分〕
60、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2分〕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湿热下注.
〔2分〕
配伍意义: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为君;黄苓、桅子苦寒泻火为臣;泽泻、木 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共为佐药;柴胡引经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4 分〕
〔
61、 共同点不同点
组成功用主治组成功用主治 六味地黄丸山药、山茱萸、泽泻、 茯苓、丹皮 〔1分〕补肾 〔0.5分〕肾虚 〔0.5分〕熟地黄
〔1分〕 滋补肝肾〔1分〕 肝肾阴虚〔1分〕 肾气丸生地黄、桂枝、附子
〔1分〕温补肾阳〔1分〕肾阳缺乏〔1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D〕 姓名 做题说明:
本试卷类型为A 〔或B〕,科目代号为01,请务必用钢笔先将做题卡上相应的试卷类型、学 号及科目代号涂黑,否那么不予记分.
本试卷分试题册一和试题册二两局部, 试题册一做在做题卡上, 试题册二必须做在做题纸上, 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题册一] 一、 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正确者选 A,错误者选B〕 1、方剂中君臣佐使各类药物不一定齐备,但君药是不可缺少的. 2、大承气汤主治热结旁流,表达了
急下存阴〞的治法.
3、四逆散治疗的手足不温,是由于阳衰阴盛,阳气不能达于四肢而致. 4、大补阴丸是纯甘壮水,补而无泻之剂. 5、半夏厚朴汤配伍苏叶是为了辛温解表.
6、气为血之帅,故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茜以补气生血. 7、越鞠丸主治六郁.但以气郁为主.故方中重用柴胡为君. 8、香砂六君子汤即四君子汤加木香、砂仁而成. 9、白虎汤是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药组成的. 10、六味地黄丸之 三泻〞包括泽泻、山药、丹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计20分.每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1、痰饮不化〞者,治宜何法
A清法 B消法 C和法 1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专业年级 学号 得分
D下法 E汗法
C?普济方?
D?黄帝内经? E?五十二病方?
C 饭前
B黄连解毒汤 B生姜 B活血祛瘀
C清暑益气汤 C半夏 C祛瘀养血
D 不拘时 D竹叶石膏汤 D白果 D破血下瘀
E饭后 E清营汤 E麻黄 E行气活血
13、十枣汤的服药时间是 A 平旦 B 临卧 A白虎汤 A苏子 A行气止痛
14、被?医宗金鉴?称为 清补之方〞的方剂是 15、定喘汤的组成中不包括 16、桃核承气汤的功用为
17、以下哪项不是独活寄生汤的成效 止痹痛
E益肝肾
18、消风散中不含 A牛茅子蝉蜕 D荆芥防风
A三仁汤 B覆香正气散 疗痰热咳嗽之代表方 A清气化痰丸
B贝母瓜篓散
A熄内风 B祛风湿 C补气血 D
B石膏知母 E竹叶熟地
C甘露消毒丹 C苓甘五味姜辛汤
C苦参苍术
19、表达宣上畅中渗下作用的代表方剂是
D覆朴夏苓汤
E黄苓滑石汤 20、治
D二陈汤 E温胆汤
E五味消毒饮
E补中益气汤 23、治疗上实E都气丸
21、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剂是
A当归四逆汤 B小建中汤 C阳和汤 D四妙勇安汤 22、可用于脾气虚统摄无权所致出血证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理中丸 C四君子汤 D犀角地黄汤 下虚之喘咳,宜首选
A苏子降气汤 B定喘汤 C麻黄汤 D小青龙汤 24、主治胸中瘀血证的代表方剂是
A桃核承气汤 B血府逐瘀汤 C膈下逐瘀汤 D少腹逐瘀汤 E复元活血汤 25、补阳还五汤主治证候的病机为
A气虚血滞,脉络不畅 D风寒湿邪,阻于经络 26、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A芍药
B桂枝 C饴糖 D炙甘草 E生姜
D槐花散 E咳血方
C四物汤
D桂枝茯苓丸
E生化汤 E枳实消痞丸 E 1 : 1 E活血止痛 E甘草 E白芍
27、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A十灰散 B四生丸 C小蓟饮子
28、症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治宜首选 A温经汤
B少腹逐瘀汤
29、主治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的方剂是 A柴胡疏肝散 B越鞠丸 A 1 : 6 A疏肝解郁 A人参 A肉豆蔻 B肉桂
34、方剂的组成变化形式主要包括 A方名的变化 D服药时间的变化
B药味增减变化 E药量增减变化
D行郁化滞
E温阳利水
C剂型更换变化
B 6 : 1 B清热凉血
B干姜
C厚朴温中汤 D半夏厚朴汤 C 2 : 1 C健脾和营 C茯苓 C五味子
D 1 : 2 D清热散结 D白术 D诃子
30、左金丸中吴茱萸与黄连用量之比是
B阳虚血滞,脉络不畅 E痰湿血瘀,脉络不畅
C寒凝气滞,瘀血阻络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1分,计10分.每题请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31、逍遥散的功用是 32、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共有的药物是 33、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有
35、附子在慧四附子败酱散中的配伍意义是 A消肿排脓 B温助阳气 C散寒止痛 36、固涩剂的类型包括
A固表止汗剂
B敛肺止咳剂 C涩肠固脱剂
D涩精止遗剂 37、开窍剂多制成 A丸剂 B散剂
E固崩止带剂
D汤剂 D甘草
C玄参
D 丹参
E注射剂 E半夏
E苦参 40、药物配伍中表E小青龙汤
C膏剂 38、保和丸与健脾丸的组成中均有 A山楂 B陈皮 C茯苓 39、天王补心丹中的 三参〞是指 A人参 B沙参
达火郁发之〞的方剂有 A麻杏甘石汤
B清胃散 C普济消毒饮 D凉膈散
本资料要谨防以下哪个偷去: 〔E 〕 A秦某B某丹C钢叉D叉牙E以上全选 试题册二]
四、方剂歌诀测试题〔每题 1分,计20分.此题得分只有总分值与零分二个等级,凡正确默 写方剂歌诀20首或以上者计20分,否那么计0分〕
1桂枝汤2银翘散3麻子仁丸 4半夏泻心汤5清胃散 6芍药汤 7香耨散8当归四逆汤9大柴胡汤10生脉散11炙甘草汤 12四神丸13完带汤14酸枣彳二汤15柴胡疏肝散16复元活血汤 17牵正散 18天麻钩藤饮 19养阴清肺汤 20实脾散 21二陈汤 22木香槟榔丸 23乌梅丸 24仙方活命饮 25覆香正气散
五、填空题〔每空格 0.5分,计9分〕 1、枳实消痞丸是由
、
、
、 .
.
.
三方加减变化而成.
、
.
2、具有辛开苦降〞制方特点的方剂有 3、治诸虚缺乏〞,自汗,盗汗的方剂是 4、桑杏汤主治
6、归脾汤中木香的作用是 8、肾气丸中附子、桂枝的作用是 .
9、十灰散用藕汁或萝卜汁磨京磨调服,意在增强 之功. 10、白芍在真武汤中的作用是,一者 六、简做题〔每题 3分,计9分〕
1、试述黄茜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中的配伍意义. 2、龙胆泻肝汤中为何配伍疏肝养血药
;一者
;一者
.
;甘麦大枣汤主治
.
5、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的代表方剂是 7、当归补血汤由 组成,其用量比例为.
?
3.旋覆代赭汤中代赭石用量有何特点?为什么? 七、论述题〔每题 8分,计16分〕
1、试论补气药在温里剂、补血剂、活血祛瘀剂以及止血剂中的配伍作用.并举方分析说明 之.
2、白虎汤、大补阴丸、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均可用于发热证,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八、模拟处方题〔计 6分.分析病例,写出主要病机或证型,拟定治法、方剂,并简要分析 方义〕
某男,58岁.主诉:咳嗽、哮喘 4天.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 浮.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D〕 标准答案: 试题册一 一、是非题
1、A2、B3、B4、B5、B6、B7、B8、A9、A 10、B 二、单项选择题 11、B 12、E
13、A 14、D
15、B 16、D 17、A 18、E 19、A 20、A
6年.几天前
不慎淋雨受寒,而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胸膈痞闷,咳嗽,稍微哮喘,痰多色白清稀,舌 淡红,苔白滑,脉
21、C 22、A 23、A 24、B 25、A 26、C 27、C 28、E 29、D 30、A 三、多项选择题 31、AC 36、ABCDE 试题册二
四、方剂歌诀测试〔略〕 五、填空题
1、枳术汤 半夏泻心汤 四君子汤 2、半夏泻心汤连朴饮小陷胸汤 3、牡蛎散 4、外感温燥证 5、消风散 6、理气醒脾 7、黄茂、当归 5: 1 8、少火生气 9、收涩止血
10、利小便以行水气 柔肝以止腹痛 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 六、简做题
1、补中益气汤:补气固表升阳; 〔1分〕 玉屏风散:补气固表止汗;〔1分〕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1分〕
2、龙胆泻肝汤中用疏肝养血药主要是为了顺从肝脏,照顾到肝的生理特点,使该方泻中有 补,苦寒而不耗伤阴血.〔1分〕因肝藏血,肝经火旺,易伤阴血,同时本方所用之药,又多 苦燥渗利,极易伤阴,故用生地、当归,一那么补血养阴,又可防苦燥之品耗伤阴血, 分〕
而用柴胡,即可疏肝解郁,顺其条达之性,并引诸药入肝,以到达泻中有补,祛邪而不伤正 之目的.〔1分〕
3、旋复代赭汤原方中代赭石只用一两, 胃气上逆而致的心下痞,噫气不除.
用量较轻.〔1分〕由于本方主治胃气虚弱, 痰浊中阻, 〔1分〕代赭石乃金石之品,用量过重,易于克伐脾胃,
〔1
〔左目右闰〕
心阴受损,肝气失和之脏躁 32、ADE 37、ABE
33、ABDE 38、ABC
34、BCE 39、ACD
35、ABD 40、ABCD
使胃气更虚,与病情不利.故代赭石原方只用一两,方中另配生姜、半夏等以增强全方降逆
化痰除噫之功.〔1分〕
七、论述题
1、温里剂:寒邪易伤阳气,阳虚易生内寒.温里剂配伍补气药可助脾胃之阳气,增强温里 祛寒的作用.如理中丸中配伍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助温里之力. 补血剂:气可生血,补血剂中配伍补气药有利于补气生血. 伍,增强全方补血之力;〔2分〕
活血祛瘀剂:气旺那么血行,气虚那么无力推动血行. 故活血祛瘀剂中配伍补气药,可增强全方 行血之功.如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茂,补气行血,增强全活血化瘀的作用. 止血剂:气可摄血,气虚那么摄血之力缺乏而溢于脉外. 之力.如黄土汤中配伍白术,以复脾气统摄之功.
〔2分〕
如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茜与当归相
〔2分〕
故止血剂配伍补气药可增强补气摄血
〔2分〕
〔2
2、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以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为其主要表现. 分〕
大补阴丸主治阴精亏虚, 阴不制阳之阴虚火旺证. 主要症见以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舌红少 苔,尺脉数而有力.〔2分〕
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发热,可见气虚之象,舌淡,脉虚大无力.
〔2分〕
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发热,证类白虎,但此乃虚证,口渴喜热饮,脉大而虚,重按无力. 2 分〕
八、病案分析题
辨证:风寒束表,寒饮蕴肺之咳喘. 立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1分〕
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炙甘草
〔剂量酌定〕.〔1分〕
方义: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利肺气;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助麻、桂解表之力;五味子 敛气,芍药养阴,并为佐制之用;半夏祛痰和胃;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相配, 使风寒散,水饮去,肺气舒,诸症平.
〔1分〕
〔1分〕
〔
〔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