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来源:欧得旅游网
52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4

·临床研究·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付久园,肖艳平,陈曦,朱艳菊,张金环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产科,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患者有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的母婴结局情况以及对高危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的

妊娠期糖尿病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孕妇,病例数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再选择30例健康孕妇,设为健康组。对比三组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对照组中的母婴不良结局水平显著比观察组以及健康组要高。结论 血糖控制满意情况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上针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应该做好血糖控制干预,良好的血糖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血糖控制;母婴结局;妊娠期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44.029

本文引用格式:付久园,肖艳平,陈曦,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4):52-53.

0 引言

妊娠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分为妊娠前以及妊娠后产妇患糖尿病两种类型,前者成为GDM妊娠期糖尿病。目前已经将GDM分成独立的一个糖尿病类型,各国所报道的GDM发病率相差较大,国外发生率在1%-13%之间,而我国国内仅为1%-5%。本次研究作者对GDM采用不同血糖控制的情况下以及在血糖正常时处于健康的产妇的母婴结局,提高防治GDM的水平。

分钟血糖:3.3-5.3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6.7 mmol/L,夜间血糖:4.4-6.7 mmol/L[3]。

1.3 临床观察记录。观察并比较临床上各组产妇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相关内容记录。不良反应的项目主要包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还要记录各组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s)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妊娠期糖尿病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孕妇,病例数为60例,所选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12月,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实施干预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血糖控制为不满意,观察组中血糖控制满意,再选择30例同一时间段于本院体检后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设为健康组。对照组中年龄在23-33岁,平均(28.32±3.43)岁,孕周34-36周;观察组中年龄在24-33岁,平均(29.15±3.28)岁,孕周35-36周;健康组中年龄在22-32岁,平均(26.55±3.21)岁,孕周34周至38周。1.2 临床评判标准

1.2.1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在妊娠24-28周对孕妇进行75g OGTT。75 g OGTT 方法:OGTT前1日晚餐后禁食至少8 h至次日晨(最迟不超过上午9时),OGTT试验前连续3 d正常体力活动、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150 g,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 min内口服含75 g葡萄糖的液体300 mL,分别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 h、2 h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算时间),放人含有氟化钠的试管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75 g OGTT 的诊断标准:空腹及服糖后1-2 h的血糖值分别为 5.1、10.0、8.5 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1.2.2 血糖控制满意标准:妊娠期血糖控制满意标准: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3.3-5.3 mmol/L,餐前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卫计委重点科技研究计划󰀁

项目(项目编号:20170883)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2]

[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各分组中产妇的不良结局组间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与健康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孕妇的等不良妊娠结局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1 分析各分组中产妇的不良结局组间差异[n(%)]分组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健康组(n=30)χ2(观察组和对照组)χ2(对照组和健康组)χ(观察组和健康组)2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3(10.00)2(6.67)3(10.00)2(6.67)6(20.00)7(23.33)8(26.67)6(20.00)1(3.33)5.37811.4810.533<0.05<0.05>0.051(3.33)5.2368.4830.928<0.05<0.05>0.051(3.33)3.99112.7430.347<0.05<0.05>0.051(3.33)4.7828.1620.326<0.05<0.05>0.05P(观察组和对照组)P(对照组和健康组)P(观察组和健康组)2.2 分析各分组中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组间差异。观察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存在显著差异(χ2=5.391,χ2=5.236,χ2=3.063,χ2=4.542,P<0.05);对照组中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与健康组存在明显差异(χ2=6.849,χ2=8.382,χ2=8.946,χ2=9.616,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的等不良结局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χ2=0.969,χ2=0.328,χ2=0.474,χ2=0.195,P>0.05),见表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4期

表2 分析各分组中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组间差异[n(%)]分组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健康组(n=30)2χ(观察组和对照组)2χ(对照组和健康组)2χ(观察组和健康组)53

的情况下,则其表现出较高的不良结局率,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等情况多发,新生儿将多发宫内窘迫、低血糖、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危险情况。在血糖控制水平存在差异下的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血糖控制表现良好的孕产妇与健康产妇则不存在明显区别。

因此,应当提高对于GDM产妇的重视,加强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满意的血糖控制能够大幅降低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几率,此时若产妇没有胎心监护异常以及并发症即可等待自然分娩,若存在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情况,应当对产妇各项检测进行加强,在适当时要终止妊娠避免发生母婴不良结局。

新生儿窒息2(6.67)1(3.33)5.3916.8490.969<0.05<0.05>0.05新生儿低血糖宫内窘迫巨大儿3(10.00)4(13.33)3(10.00)1(3.33)5.2368.3820.328<0.05<0.05>0.051(3.33)0(0.00)3.0638.9460.474<0.05<0.05>0.054.5429.6160.195<0.05<0.05>0.056(20.00)5(16.67)8(26.67)8(26.67)P(观察组和对照组)P(对照组和健康组)P(观察组和健康组)3 讨论GDM产妇容易发生血管病变,且范围广泛,原因在于产妇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这导致内皮细胞增厚以及小血管管腔变的狭窄。产妇在妊娠期间其胰岛素太长能力衰退,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难以控制病情;此外GDM孕产妇内羊水中所含糖量随着血糖的升高而增加,这诱导羊膜分泌导致羊水过多,最终会出现早产或胎膜早破状况。

在本次研究中,在针对GDM孕产妇的血糖控制较差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4):265-267.

[2] 周荣,闫香芹,朱慧芳.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妊

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691-692.[3] 景小凡,柳园,饶志勇,等.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分析[J].华西医学,2016,(2):301-305.

(上接第50页)

害在临床上差异较为明显,且以老年痴呆对患者为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临床诊疗患者实践中,依据相关基础参数指标实施治疗,对患者具有切实有效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来彬.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记忆损害的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2457-2458,2459.

[2] 张建丽.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及脑梗死患者记忆损害的临床

分析与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24):3354-3355.[3] 闫丙川.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的临床

分析与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3):57-58.[4] 刘海涛.关于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

损害的临床特征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大众健康:理论

版,2012,(6):32-33.

[5] 程灶火,王力.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

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07):38-40.[6] 于斌,马拉太.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

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当代医学,2013,(06):95-96.

[7] 金玉丽.120例老年痴呆及CI患者记忆损害的临床特征分析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2):170-171.

[8] 马建军,李学,杨红旗.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情绪记忆损

害的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9):594-596.

[9] 李凯,陈海波,汪凯.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前瞻性记忆损害的

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2):79-82.

[10] 许著一,徐德恩,姚晴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的临床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0(6):610-612.[11] 杨光,陈海波,李淑华.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语言

工作记忆损害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0):721-724.

(上接第51页)

PVP术填充骨水泥主要为小腔隙为主,呈均匀弥散样,骨水泥也表现为分布均匀;PKP则以大空腔填充,弥散为非均匀样,分布也相对不均匀,但骨水泥灌注量更多,不仅弥补了不均匀的缺陷,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椎体强度与刚度,这可能就是术后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改善率优于PVP组的原因。

综上所述,PVP与PKP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均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但相比之下,PKP更利于恢复椎体后凸角高度,故更具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贵根,唐中尧,杨陈一,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行PVP与PKP术后伤椎再塌陷的临床对比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7,38(05):412-416.

[2] 桑莉莉,刘洪亮,黄泽鑫,等.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08):22-24+28.

[3] 张国华,杜伟,罗鹏明,等.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脊

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05):909-912.

[4] 胡莉琼,熊英环,孟庆奇,等.PVP和PKP术式骨水泥注射

量与术后椎体高度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09):13-15.

[5] 李楠,何达,张贵林,等.PVP与PK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样

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

药,2015,55(04):1-3.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