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利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设计计算﹑元件选取﹑电路板制作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技能。
3.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5.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个8路移位型彩灯,实现两种花型的变换。 总体设计方案如下所示:
时钟信号电路花型和节拍控制电路花型 演示电路电源电路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电源电路(为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彩灯控制电路(控制彩灯的花型和亮暗) 彩灯显示电路(用发光二极管代替彩灯)
示例花型 二种花型变换样式
花型1:八路灯分两半,从左到右渐亮,全亮后,再分两半从左到右渐灭。 花型2:从中间到两边对称地依次渐亮,全亮后,再从中间到两边依次渐灭。 八个节拍一个花型,用161控制节拍。前八拍花型1,即QDQCQBQA从0000—0111,花型2后八个节拍,从1000—1111。
1
节拍 1 2 3 4 5 6 7 8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1)学生1人一组,通过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电路分析和设计。 2)确定设计方案,选择电路器件。
3)制作电路板,完成电路调试和指标的测试。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 封面(包括:题目名称、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2. 正文
概述所作题目的意义、本人所做的工作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总体方案设计(重点内容) 具体电路的设计(重点内容)
电路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重点内容) 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3. 课程设计体会 4. 参考文献
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1.第7-8周,指导教师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等相关内容,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确定整体方案,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以班为单位提交元件清单,由指导教师签字后,到实验中心老师领取元件。
2.第9-10周,学生进行电路板的制作、电路安装调试。学生到实验室,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演示,由负责验收的教师根据验收结果给出相应成绩(验收地点另行通
2
寄存器输出状态编码表 花型1 花型2 L1L2L3L4 L5L6L7L8 L1L2L3L4 L5L6L7L8 00000000 10001000 11001100 11101110 11111111 01110111 00110011 00010001 00000000 00011000 00111100 01111110 11111111 11101110 11001100 10001000 知)。
3.第11周学生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纸质报告每人一份,报告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给指导教师)。并统一由班长收齐元件上交给实验中心老师。
五、其他:
1.课程设计必须独立完成。
2. 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听从老师安排和注意用电安全。
3. 勤于动脑,碰到问题,主动多方面寻找解决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4. 请按期完成,过期不渝。
参考文献要求如下:
论文参考文献类型标识:M-专著(书); C-论文集;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并放在“论文标题”与“刊名(书名)”之间。文献的标题,作者(仅需给出3位),年、卷、期、起始页码均需给全。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并在文中备注清楚.
例如:
[1] 蔡菲娜,刘勤贤,朱根兴等. 数据融合方法在单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3(1):88~90 [2] 郑少仁,王海涛,赵志峰等. Ad Hoc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金纯,许光辰,孙睿. 蓝牙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 张海滨,宋文涛. 无线通信发展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2):23~26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