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2014年1月 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ONG WATER RES0URCES AND HYDR0P0WER No.1 Jan.2014 风力提水装置应用与研究术 刘 敏 (广东省水if,0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重点科研基地,广东广州 510635) 摘要:利用风力提水要比风力发电容易实现,因为风力提水只是依靠天然风资源完成向上提水的作业,机械结构简 单、成本低廉、操纵和维护方便。针对广东台风多、强度大的特点,项目组通过6年的试验和不断改进,解决了风车抵 御台风的难题;经过2年超强台风的实际考验,证明完全适应于广东沿海地区。 关键词:风能;风力机;提水装置;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K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12(2014)01—0004—04 1项目背景 2006年5月20日,广东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全省有逾4 300 km海 岸线和上千个岛屿均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优势。 将风能转换为能够利用的能量时,最普通和最有效的 方法就是发电和提水,利用风力提水更比风力发电容 易实现,因为风力提水只是依靠天然风资源完成向上 提水的作业,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纵和维护 方便,所以,风力提水机很容易得到广泛的应用。广 东省尤其是水利行业未闻风力提水机的应用报道,作 《风能提水装置研究与应用》获得批准立项。2007年6 月10日,厅农电局委托雷州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在雷州市南兴镇开展风力提水项目试点,至此《风能 提水装置研究与应用》项目正式启动,并进行选点和 基础建设工作。 2风力提水装置应用研究 2.1第一阶段失败原因分析 2008年2月28 El,采用沈阳双环泵业有限公司 为经济发展大省,风能资源如此丰富,有必要尽早开 展类似应用研究,以推广应用风力提水机组,它将对 广东的水利、农业、渔业和副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生产的泵体,研制完成第一套风能提水装置,并投入 运行。由于存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缺陷,被强台风 “黑格比”损坏后,停止运行,项目暂时停止。至此, 项目进行的第一阶段基本上是失败的,得到的经验教 训主要是:设计的风车不能抵御台风(见图1)。 2006年2月15日,湛江市人民政府以《关于湛江 市当前抗旱有关问题的紧急请示》(湛府[2006]9号) 上报省人民政府,请求省支持的有关事项中有一条: “恳请省农业厅和省水利厅尽快在我市分别开展太阳 能抽水试点和风力抽水试点”。省府办公厅随即批转 省水利厅要求研究解决。2006年3月6日,广东省水 利厅《关于在湛江市开展风能提水试点工作的意见的 函》(粤水电函[2006]109号)上报省政府办公厅,表 示:“尽快推进该项工作”。2006年3月21日,广东 省水利厅以《关于邀请派员参加风能提水项目组的函》 (粤水农电函[2006]9号)行文省发改委和省财厅,要 求派员参加风能提水项目组。 此后,项目组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项目推进 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现场调查和多次会议研究,认为 第一套风车装置除塔架基础和蓄水池可以经过改造再 利用外,确认整套风能提水装置系统已无再利用的价 值,需作报废处理。具体原因为:①叶片设计的材料 强度不够,被当年10月的强台风损坏;②提水装置的 拉杆设计不合理,致使拉杆下压时,弯曲变形,影响 系统的正常运行;③泵体活塞缸密封的设计和材料选 用不合理,造成提水效果不好;④风力机已被台风损 毁,传动装置、塔架、拉杆及管道等设备已严重锈损, 活塞泵功能失效。 收稿日期:2013一l1—24:修回日期:2014一O1—09 作者简介:刘敏(1958),男,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利量测、仪器仪表、自 动控制及安全监测的技术设计、咨询、检测、施工及研发工作。 广东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风能提水装置研究与应用(编号2006—08) ・4・ 2014年1月第1期 刘敏:风力提水装置应用与研究 No.1 Jan.2014 3.3试验结果 1)试验现场主要是3级(3.4~5.4 m/s)和4级风 速(5.5~7.9 m/s),所占比例为55.70%+29.75%= 85.45%。提水量在中风约5 m/s风速和5 m杨程下, 出水量大约为4 lIl /h。 2)微型功率(<1 kW)风能提水装置适合农田 灌溉。 3)该试验装置的提水性能较好,达到了预期 目的。 风能提水系统见图6。 图6风能提水系统示意 4成果特点及应用前景 4.1成果特点 通过研究与应用,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阶段性 的重大突破。 1)风车的提水效益是明显的。观测记录结果显 示:提水量在中风约5 m/s风速和5 m杨程下,出水 量大约为4 HI /h。 2)研究应用的风车解决了抵御台风的目的。例 如,经受了2012年强台风“杜苏芮”(Doksuri)、“启 德”及2013年超强台风“尤特”和“天兔”的考验。 3)研究应用的提水泵解决了漏水和效率低等 问题。 4)所选用的材料与防锈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沿海 地区的强腐蚀性问题。 4.2推广应用前景 1)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在我国,农业是基础产 业,粮食的生产至关重要。许多区域由于能源短缺等 原因,限制了灌溉面积的扩大。据估算,有2/5的耕 地得不到有效灌溉,从而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 利用风能资源,进行风力提水灌溉,有利于中低产田 灌溉。在我国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和沿海地区, 60%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风力资源,所以开发风力提 水灌溉是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2)在小型梯级电站中的应用。在发展抽水储能电 站的政策上,除关注新建大型抽水储能电站的建设外, 还应关注修建一些小型抽水储能电站。我省是小水电 大省,全省有九千多宗水电站,多半是梯级电站,建 造在河流上。若能把这些河流上的梯级电站改成抽水 蓄能电站,那可以大大增加发电量。因为它们都是梯 级的,只要把下面的水抽上去就行了。利用风能抽水, 是很容易做到的。我省的风能资源是很好的,应先在 我省建设一个由“风能+水能+抽水储能电站”试验 点,充分利用清洁和可再生的自然能源。风力抽水储 能可以将风能转换水能储存起来,实现风能和水能资 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通过风力、水力的配合运行, 对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项目组通过6年的试验和不断改进,解决了风车 抵御台风的难题,经过2年超强台风的实际考验,完 全适应于广东沿海地区。由改进后的风车和水泵所构 成的风力提水装置,解决了漏水和效率低等问题。 2013年3月27日,该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5.2建议 1)为了避免或减少泥沙进入水泵,在风能提水装 置的基础设计和实施中,在水泵的引水管前,必须建 设沉沙池;另外,进水池的底部与水泵的进水口应有 一个合适的安全距离,使得水泵进水时的水流不至于 扰动进水池底部的泥沙。 2)为解决活塞卡阻问题,建议在水泵的连杆上设 计一套手动装置(类似手柄杠杆),卡阻时摇动手柄即 可解决,无需拆卸泵体进行处理。 3)要充分显示出风能提水的规模效益性,必须在 灌溉区的河岸不同地点、不同风速条件下成规模地安 装一批不同型号组合的风能提水装置,这样既可以降 低工程造价,提高规模效益,也不会因某一台装置出 故障而影响提水灌溉。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水利厅农电局.风能提水装置研究与应用技术报 告[R].广州:广东省水利厅农电局,2013. [2] 张希良.风能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 [3] 程荣香,张瑞强.我国利用风能提水灌溉的发展前 景[J].农村能源,1998(5):25—27. (本文责任编辑王瑞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