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欧得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201604719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604719 U(45)授权公告日 2010.10.13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0920278954.3(22)申请日 2009.11.13

(73)专利权人杨光立

地址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华二路

百货大楼小区1号楼2单元102室(72)发明人杨光立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孙皓晨 贺华廉(51)Int.Cl.

B62H 5/00(2006.01)B62H 1/02(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包括:一个架体,固定在自行车后轮的一侧;一个脚撑,通过一个横轴枢接在该架体上;一个直筒状的车锁,一端通过一个纵轴枢接在该架体上,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一个锁销孔;一个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另一侧;一副齿轮传动系统,连接在该横轴与纵轴之间,连动该脚撑与该车锁。当脚撑落下的时候,会带动车锁向平行于后轮的轮轴方向转动,并与该锁销锁合,因此,停车与锁车的动作一次完成,非常方便,而且不会发生忘记锁车的情形。而当取车时,先将车锁打开,然后扳动脚撑到水平位置,即可带动车锁旋转到垂直于后轮的轮轴方向,开锁与收起脚撑的动作也是一步完成,同样方便快捷。CN 201604719 UCN 20160471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架体,固定在自行车后轮的一侧;一个脚撑,通过一个横轴枢接在该架体上;一个直筒状的车锁,一端通过一个纵轴枢接在该架体上,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一个锁销孔;

一个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另一侧;一副齿轮传动系统,连接在该横轴与纵轴之间,连动该脚撑与该车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轮传动系统包括:

一个主动伞齿轮,设置在该横轴上,与该脚撑同步转动;一个被动伞齿轮,与该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一个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伞齿轮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一个被动直齿轮,设置在该纵轴上,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啮合连接,且该被动直齿轮带动该车锁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轮传动系统包括:

一个主动直齿轮,设置在该横轴上,与该脚撑同步转动;一个被动直齿轮,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啮合连接;一个主动伞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一个被动伞齿轮,设置在该纵轴上,与该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且该被动伞齿轮带动该车锁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脚撑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架体上开设有一个穿孔,以供套设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的一端,该架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对抱耳,用来卡在自行车后叉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车轴上或者后叉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个折板,该折板的一个折边设有中心孔,该折板通过该中心孔穿套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上并螺固,该折板的另一个折边供锁销的一端螺固;一个具有喇叭口的“门”字形定位板与该折板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锁的锁销孔设成向外渐扩的形状。

2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脚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脚撑与车锁一体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 自行车是生活中常用交通工具,具有方便、快捷、使用灵活等优点。[0003] 然而,在使用自行车之后,需要先将自行车的脚撑放下,然后锁上自行车锁,步骤较多,显得较为麻烦,而取车过程也存在相同的问题。[0004] 而且,人们经常将自行车停靠后,忘记锁车就走开,会导致自行车遗失,甚至导致钥匙串上其它物品一并丢失。[0005]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简化锁车、取车过程,避免遗忘锁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简化锁车与取车过程,避免遗忘锁车。[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8] 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0009] 一个架体,固定在自行车后轮的一侧;[0010] 一个脚撑,通过一个横轴枢接在该架体上;[0011] 一个直筒状的车锁,一端通过一个纵轴枢接在该架体上,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一个锁销孔;

[0012] 一个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另一侧;[0013] 一副齿轮传动系统,连接在该横轴与纵轴之间,连动该脚撑与该车锁。[0014]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齿轮传动系统包括:[0015] 一个主动伞齿轮,设置在该横轴上,与该脚撑同步转动;[0016] 一个被动伞齿轮,与该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0017] 一个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伞齿轮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0018] 一个被动直齿轮,设置在该纵轴上,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啮合连接,且该被动直齿轮带动该车锁同步转动。[0019]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啮合传动。

[0020]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齿轮传动系统包括:[0021] 一个主动直齿轮,设置在该横轴上,与该脚撑同步转动;[0022] 一个被动直齿轮,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啮合连接;[0023] 一个主动伞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

3

CN 201604719 U[0024]

说 明 书

2/4页

一个被动伞齿轮,设置在该纵轴上,与该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且该被动伞齿轮带

动该车锁同步转动。

[0025]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啮合传动。

[0026]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脚撑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0027]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架体上开设有一个穿孔,以供套设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的一端,该架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对抱耳,用来卡在自行车后叉架上。[0028]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车轴上或者后叉架上。[0029]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设有一个折板,该折板的一个折边设有中心孔,该折板通过该中心孔穿套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上并螺固,该折板的另一个折边供锁销的一端螺固;一个具有喇叭口的“门”字形定位板与该折板焊接固定。[0030]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车锁的锁销孔设成向外渐扩的形状。[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停车落下脚撑的同时,即可完成锁车动作,简单方便,而且避免了忘记锁车的问题。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锁车状态下的示意图;[003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开锁状态下的示意图;[0034] 图2A是锁销的结构示意图;[0035]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安装在自行车后轮位置的示意图;[0036] 图5、图6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在锁车状态与开锁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37] 图7、图8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锁车状态与开锁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具体实施方式[0038]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图5均对应于锁车状态,而图2、图4、图6均对应于开锁状态,有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0039] 一个架体1,固定在自行车后轮9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架体1上开设有一个穿孔11,以供套设在自行车后轮9的轮轴91的一端,该架体1的一侧还设有一对抱耳12,用来卡在自行车后叉架92上,以防止架体1转动;[0040] 一个脚撑2,通过一个横轴21枢接在该架体1上;[0041] 一个直筒状的车锁3,一端通过一个纵轴31枢接在该架体1上,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一个锁销孔(图中未示);[0042] 一个锁销4,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9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锁销4一端设有轴孔41,先以该轴孔41穿套在自行车后轮9的轮轴91的另一端,然后将该锁销4与该自行车后叉架92固定连接;

[0043] 一副齿轮传动系统5,连接在该横轴21与纵轴31之间,连动该脚撑2与该车锁3。

4

CN 201604719 U[0044] [0045] [0046] [0047] [0048]

说 明 书

3/4页

再请参阅如图5、图6所示,该齿轮传动系统5包括:一个主动伞齿轮51,设置在该横轴21上,与该脚撑2同步转动;一个被动伞齿轮52,与该主动伞齿轮51啮合连接;一个主动直齿轮53,与该被动伞齿轮52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一个被动直齿轮55,设置在该纵轴31上,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53啮合连

接,且该被动直齿轮55带动该车锁3同步转动。

[0049] 在本实施例中,该主动直齿轮53与该被动直齿轮55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54啮合传动,如此一来,在保证直齿轮53、54、55的直径较小的前提下,能够在该主动直齿轮53与该被动直齿轮55之间留出足够大的距离,使得车锁3能够避开后轮9上的链轮的干涉。而实际上,以主动直齿轮53直接啮合该被动直齿轮55,或者,在该主动直齿轮53与该被动直齿轮55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中间直齿轮来啮合传动,也是可行的,只是需要对齿轮的直径大小进行调整而已。[0050] 从图3、图4可知,当脚撑2落下的时候,脚撑2的转动将依次带动主动伞齿轮51、被动伞齿轮52、主动直齿轮53、中间直齿轮54和被动直齿轮55发生旋转,最终带动车锁3向平行于后轮9的轮轴91方向转动,并与该锁销4锁合,因此,停车与锁车的动作一次完成,非常方便。而当取车时,先将车锁3打开,然后扳动脚撑2到水平位置,即可带动车锁3旋转到垂直于后轮9的轮轴91方向,开锁与收起脚撑2的动作也是一步完成,同样方便快捷。而且,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停车的同时即可完成锁车,不会发生忘记锁车的情形,降低了自行车的被盗风险。

[0051] 为了防止脚撑2在重力作用下意外落下,导致车锁3插入后轮9中发生危险,还应当在脚撑2与架体1之间设置张紧弹簧13,该张紧弹簧13在普通自行车的脚撑上经常用到,在此不予赘述。

[0052] 而在锁车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车锁3的锁销孔不能与锁销4完全对正,影响使用的便捷性。为此,可以对锁销4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如图2A所示,设有一个折板45,该折板45的一个折边通过中心孔451穿套在自行车后轮9的轮轴91上并螺固,该折板45的另一个折边可供锁销4的一端螺固;一个具有喇叭口461的“门”字形定位板46与该折板45焊接固定,该喇叭口461可以在锁车过程中将车锁3引导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与锁销4的另一端对应卡合。为了使卡合过程更为顺利,最好将车锁3的锁销孔也设成向外渐扩的形状。

再如图7、图8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锁车状态与开锁状态下

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实质上是将齿轮传动系统中的伞齿轮传动副与直齿轮传动副的位置进行调换,调换后的齿轮传动系统5包括:[0054] 一个主动直齿轮56,设置在该横轴21上,与该脚撑2同步转动;[0055] 一个被动直齿轮57,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56啮合连接;[0056] 一个主动伞齿轮58,与该被动直齿轮57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0057] 一个被动伞齿轮59,设置在该纵轴31上,与该主动伞齿轮58啮合连接,且该被动伞齿轮59带动该车锁3同步转动。[0058] 在本实施例中,该主动直齿轮56与该被动直齿轮57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561啮合传动;该被动伞齿轮59通过与其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转盘591带动车锁3转动。

[0053]

5

CN 201604719 U[0059]

说 明 书

4/4页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利用齿轮传动系统5,使得脚撑2与

车锁3之间形成连动,简化锁车程序,防止忘记锁车。其它的结构,均有很多的替换形式,例如:

[0060] 架体的具体样式,应当是配合齿轮传动系统的结构而进行选择;[0061] 锁销固定在后轮另一侧边的结构,也可以是用螺母紧固在车轴上;[0062] 该被动直齿轮55带动该车锁3同步转动的结构,可以是将该车锁3焊接固定在该被动直齿轮55的齿面上,也可以先在被动直齿轮55的齿面上焊接垫片,然后将该车锁3焊接固定在该垫片上。[0063]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合后的车锁位于后轮的轮轴的后方,而实际上,锁合后的车锁也可以位于后轮的轮轴的前方、上方或者下方,只要不与链轮、链条、后叉架以及后座支架等发生干涉,甚至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在360度范围内作自由调整,而安装位置作调整后的技术方案,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作简单改动就可以得到的。

[0064]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7页

图1

图2

7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7页

图2A

图3

8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7页

图4

9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4/7页

图5

10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5/7页

图6

11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6/7页

图7

12

CN 2016047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7/7页

图8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