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措施浅析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11年7月 地下水 Ground water 第33卷第4期 Ju1.,2011 Vol-33 NO.4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措施浅析 张 涛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水管水产站,陕西咸阳711200) [摘要] 病险水库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水库效益的充分发挥。搞好病 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充分发挥水库兴利和防洪效益。 [关键词】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4—1184(2011)04—0136—02 省淳化县秦庄沟水库[小(一)型],在2006年病险水库除险 加固设计中,经复核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偏低,设计增设防 浪墙高1.O0 m,即满足设计洪水标准的要求。 1.2溢洪道拓宽、加深 1.2.1溢洪道拓宽 病险水库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制约着水库效益的充分发挥。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 固,确保水库安全,充分发挥兴利和防洪效益。笔者根据自 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工程措施,以求与 同行共同探讨。 1提高水库防洪标准 提高水库防洪标准的工程措施:一是加高坝体或增设防 在地形、地质条件许可,而增加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将 原溢洪道拓宽,而不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这是增加下泄流 量、提高防洪标准的一项措施,投资也比较小。但不应增加 泄流量过多,以免加重下游河道的防洪负担。 1.2.2溢洪道加深 浪墙,增加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对削减洪峰的作用较大,对下 游淹没影响也较小;二是扩建加大溢洪道,加大泄洪量,对削 减洪峰的作用不太大,但对下游淹没影响却较大。据分析, 采用加高坝体或增设防浪墙措施的水库,最大泄流量一般为 最大入库洪峰流量的40%以下;单独采用扩建加大溢洪道措 施的水库,最大泄流量一般为最大入库洪峰流量的70%以 上。因此,对下游防洪有重要要求的水库应尽可能采取以加 高坝体或增设防浪墙为主,必要时再结合扩建加大溢洪道的 办法进行。 1.1大坝加高 适当加高大坝,可以较大地增加调蓄能力,提高防洪 标准。 1.1.1 坝顶直接加高 如陕西省淳化县秦庄沟水库[小(一)型],原溢洪道断面 较小,达不到设计洪水标准要求,为提高防洪标准,结合水库 除险加固中大坝增设防浪墙,对原溢洪道侧墙加高了60 em, 加大了下泄流量,满足了设计洪水标准的要求。 2提高水库工程质量 关于水库工程质量,土坝、土石坝主要是渗漏、裂缝和滑 坡,其中裂缝和滑坡的产生,有的也与渗漏有关,所以处理土 坝、土石坝的质量问题,关键是防渗,现主要针对防渗提出一 些常用的工程措施。一般处理防渗的原则是“上堵下排”,上 堵措施有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垂直防渗主要采用混凝土 防渗墙、帷幕灌浆防渗;水平防渗主要采用坝前粘土铺盖。 从坝顶直接加高,而不是从背水坡脚开始培厚加高。这 种加高措施,只适用于原坝顶宽度较宽,大坝加高后能够满 足坝顶宽度及坝坡坡比要求,与上下游坡面衔接,一般也应 经过计算,在保证大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限于坝坡稳定的 要求,加高的高度有一定限制,不能加高过大,影响坝坡稳 定。一般加高1~2 m,最大不宜超过3 m。如加高过多,则 下排主要是做好大坝背水坡反滤坝,清除反滤坝前的淤堵, 开挖排渗沟或设置减压井。 在病险水库防渗加固中,无论是坝基、坝体或坝肩渗漏 需要防渗加固时,多数采用垂直防渗措施。这是因为采取这 措施,一般不需要放空库水。反之,如果采取水平防渗措 一必须加宽坝体。一般从背水坡脚加宽培厚,保证坝坡稳定。 1.1.2从大坝背水坡培厚加高 施,则必须放空库水,才能彻底进行。而且水库长期蓄水后 会有淤积,给水平防渗处理带来一定难度,且在保持坝基渗 透稳定和截渗方面,水平防渗也不如垂直防渗效果好。 2.1垂直防渗措施 2.1.1混凝土防渗墙 这一加高措施,比从坝顶直接加高工程量大,造价也高。 但在坝顶直接加高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大坝坝坡 稳定的要求,只有采取这一措施。加高大坝也可超过3 m,根 据防洪标准的需要来定。 1.1.3增设防浪墙 防渗墙防渗主要采用防渗性能良好的普通混凝土、黏土 这一加高措施,主要用于从坝顶直接加高大坝条件不具 备时。且这一措施,比从大坝背水坡培厚加高工程量小,造 价低。一般加高1 m一1.5 m,最大不宜超过1.5 113。如陕西 [收稿日期]2011—04—11 混凝土、塑性混凝土等材料,具有连续、可靠、防渗效果好等 特点,应用于较浅的深厚覆盖层,可靠、经济,是垂直防渗的 首选,尤其深度在50 m以内。墙体厚度一般为0.6 m一 1.0m。与其它防渗措施相比,混凝土防渗墙耐久性较好,防渗 [作者简介] 张涛(1954一),男,陕西淳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 136 第33卷 第4期 效率较高。 地下水 2011年7月 时,采用8—10倍水头。均质坝底为不透水轮廓,铺盖长度 2.1.2帷幕灌浆 可适当减短。水平铺盖主要是针对坝基防渗,防渗效果相对 较差。 2.3排渗减压措施 对于局部渗漏或防渗标准要求不高时,主要采用帷幕灌 浆的防渗方法。帷幕灌浆防渗技术施工设备简单,工艺成 熟,地层适应性广,但连续性相对较差,形成防渗体的防渗性 能也相对较差。因此,采用合适的灌浆工艺和材料,是帷幕 灌浆技术的关键。 根据浆液的作用机理,灌浆可分为四类:充填灌浆、压密 灌浆、劈裂灌浆、渗透灌浆。 2.2水平铺盖防渗措施 大坝下游坝脚设置排渗减压设施可以达到三个目的: ①避免坝趾下游沼泽化;②避免坝趾下游发生管涌或流土; ③降低坝体浸润线,增加坝体稳定。 采用水平铺盖防渗时,下游坝脚往往配合排渗减压措 施。排渗减压设施主要是做好大坝背水坡反滤坝,清除反滤 坝后的淤堵,结合开挖穿入透水层一定深度的排渗沟或设置 减压井,以利渗水排出。一旦反滤坝后、排渗沟或减压井发 水平铺盖防渗,必须勘察了解大坝工程水文地质状况, 这是做好防渗加固的首要条件。通过勘察了解坝基砂砾石 平面和空间的分布情况、层次性质和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动 态特性和渗透途径等,以便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可能发生 的问题、性质和程度,确定加固铺盖的具体尺寸、范围,铺盖 层下是否需要增设反滤层,是否有软弱基础需要处理。一般 采用铺盖长度为5~8倍水头,对水头较大、砂砾石层较深 (上接第99页) 生淤堵情况,应及时清除,使渗水能够及时地排出。 3 结语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开展多年,在工程设计中抓住提高 水库防洪标准和水库工程质量是关键,围绕以上两方面,可 使问题迎刃而解。 的岩(土)体,减少上部岩石体重量造成的下滑力。反压则是 斜坡。也可以采用焙烧法,在坡脚形成一个经焙烧加热而变 在滑体前部抗滑地段采取加载措施以增大抗滑力。在减重 反压后的边坡,应及时整平,做好防排水措施和坡面绿化,以 免裂隙裸露,雨水乘隙渗入边坡内部。 3.2.3 支挡工程 得坚硬的似砖土体,起到挡墙的作用。 3.3 滑坡防治安全管理对策 由于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影响广、损失严重,人类活动 又导致地质灾害持续加剧,使之具有比较严重的潜在危险 性。因此,我国应对地质灾害应加强管理,积极采取有效管 1)抗滑挡墙:挡墙是目前较为广泛的抗滑建筑物,借助 于挡墙本身重量,支档滑体的剩余下滑力,有抗滑片垛、抗滑 片石竹笼、浆砌石抗滑挡墙、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抗滑挡墙、 空心抗滑挡墙(明洞)及沉井式抗滑档墙等。 2)抗滑桩:抗滑桩系穿过滑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 理措施,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滑坡防治的安全 管理应做到:(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2)加大地质灾 害监测力度与预报强度;(3)多渠道筹措地质灾害治理经费; (4)加强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 [1]张以诚,钟立勋.滑坡与泥石流.地质出版社,1987, [2]林年丰.环境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0.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滑坡分 布.成都地图出版社,1991. 支挡滑体的滑动。作为阻滑支撑工程,具有破坏山体少、施 工安全、方便、工期短、省工省料的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 采用。 3)锚固和预应力锚固:用于加固有裂隙或穿过软弱结构 面、深入至完整岩体内一定深度的钻孔,插入钢筋、钢棒、钢 索、预应力钢筋及回填混凝土,借以提高岩体的磨擦阻力、整 体性与抗剪强度。可采用锚固或预应力锚固措施。 3.2.4固结灌浆 [4]地质矿产部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出版社,1991. [5]吕景胜,高庆华.灾害管理.地震出版社,1992. 对于裂隙岩体,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有机化合材料进行 固结灌浆,以提高坡体和结构面的强度,增大抗滑力。对于 土质斜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和冻结法,后者用于临时性 (上接第124页) [6]涨至洁,韩宝平等.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1994. 成立了监测研究中心,应广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这项工 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研究成果为今后水利工程和重大 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研究成果得到深层次的 应用和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5保证河流、生态基流量 态环境。 2.6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宝鸡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封闭自备水源井政策,到 2008年共关停自备水源井245眼,加上市区数百万平方米的 水面和湿地的形成,有效地保护和涵养了市区地下水资源, 使地下水位逐年上升。据地下水监测资料显示,平均每年上 随着近些年大项目的不断投用,需水量的增大,从河道 取水的矛盾更加突出,省、市、县应积极沟通协商,使各条河 流特别是渭河的生态基流量保证河道水流,促进河床的正常 发育,及时补充两岸的地下水储量,保护河道及周围的水生 涨1.0 m左右,使地下水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地下水资源比 较充沛。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