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会计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简述

来源:欧得旅游网
会计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简述 苏锐静张峰解玲洁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是财务报表和反应一个公司运行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 关注。同时盈余管理研究思潮的兴起,打开了研究信息披露的新视角。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 析。以期能够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披露;盈余管理:股权结构 一、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会计信息的概念,至今并未得到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 点:1.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可计量经济信息;2.会计 信息能反映公司价值变化:3.会计信息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综 合前人关于会计信息概念的研究,会计信息可以定义为:会计信 息是通过对有关企业实际情况提取或是加工与考察单位经济管 理活动相关的,反映企业价值变化的,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决策的 信息。 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指公众公司以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 书以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形式,把公司及相关信息向投资 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公众公司 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的纽带。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信 息披露有首次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和其他披露等四种类 型。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出现,它包 括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两种。由于其评价标准的 难衡量性与模糊性,如何准确衡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一 直是会计信息研究方面的难题。现有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方 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根据信息质量特征建立评分标准,按照打 分来衡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2.根据盈余披露在上市 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重要性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普遍性专 门构造指标对盈余披露质量进行衡量。在学术研究中,大多数学 者采用财务分析师或有关权威机构提供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 量评级来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信息披露规则.上市公司应保证重 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并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根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这 几个原则对所管辖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审核。为保护 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深交所和 L交所在2001年发布了,信息披露考核办法,分别对其上市公司 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其中深交所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主 要依据六个方面: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 和公平性。据这六个方面得出一个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划分优 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于次年七月份左右在深圳证 券交易所网站的诚信档案中公布上市公司上年的考核评级结果 (上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仪进行了一年)。 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1985年Healy发表r一篇名为“ F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的论文,对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进行研 究,引发了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但是一直以来关于“盈余管 理”的定义并未得到统一。甚至学术界对盈余管理是否属欺诈行 为的界定也并不明朗,提炼以往文献中出现过的有关盈余管理 的定义,有以下四种:1.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足在公认会计准 则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公司价值或是经营者自身利 益最大化的行为。2.Davidson.Stickney和Wei(1987)将盈余管理 定义为在公认会计准则范围内采取有意识的操作来获取期望报 告盈余的过程。3.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 为了获取某些私利,而进行的非中立的处理经营活动,或是有目 的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披露管理的过程。4.Healy和Wahlen (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发生在企业经理人员制定财务报告或规 划交易过程巾的利用个人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会计数字,以达到 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潜在经济状况的认识或者影响依赖于财 务报告数字的合同结果的情形。 我国学者在对盈余管理的定义问题』二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如陆建桥(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 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的 会计选择。章永奎、刘峰(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在非会计准则或 方法之内的为实现特定目的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 纵观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解释,可归纳出盈余管理的以下 几个特征:1.企业管理层是盈余管理的主体。2.选择性行为是盈 余管理的手段。3.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盈余管理的目的。 到目前为止,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主要有应计利润分离模 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频率分布模型,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 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应用相对广泛的是应计利润分离模型 同时,基于非操作性应计利润衡量方法的不同,国外先后出现的 比较有影响的非操作性应计利润计量模型有:DeAngeld(1986)模 型、Healy(1985)模型、Jones(1991)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Dechow 模型,Sloan和Sweenev(1995)随机游走模型、截面Johns模型、修 正的截面Johns模型和行业模型等。 三、结论 会计信息规范是我同会计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当前会训一信息披露与拉余管理方面的第一大问题是会计 信息披露衡量指标的方法的规范。关于会计信息披露和盈余管 的相关理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对已有的会计信 息和盈余管理相关理沦进行_r回顷和分析。基于此,希望后续的 研究能够在信息披露的具体标准和方式方面有所突破,使会计 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更加规范,更适用现代经济。 参考文献: …1于国红.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会 计与审计,2010(3)。 『2l谷丰,张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 证研究.学术交流,2011(12). 『31刘娟娟.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 究.金融市场,2002(2).  .廖奎.信息披露考核系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 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oo8(11). [5]John E.Core.A.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 Discussion.Journal ofAccounting&Economics.2001.3】:l一3. 作者简介: 苏锐静(1987一)女.河南滑县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 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张峰(1990一)男,山西吕梁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解玲洁(199O一)女,内蒙古锡盟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 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当代青年2015.07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