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胜等: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的研究 5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的研究 孙全胜,张德平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要】 以梅山跨海大桥为背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桥墩的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进行数值 模拟分析,并且根据该桥实际工程中监测的温度发展曲线校正ANSYS数值分析的温度场,得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水 化热温度效应发展规律,为以后类似结构的温控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温度裂缝 【中图分类号】TU52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12)01—0005—03 由于施工期间水泥的水化热作用,大体积混凝土 结构内部会产生较高温度梯度,在受到内部或外部的 导热系数、密度、距混凝土表面1~2em处空气的温度 等影响因素。由于实际混凝土构件具有对称性,故可 取1/4作为分析对象。 竖向预应力筋 约束时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具有裂缝宽、上下贯通等特 点,对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水性能、耐久性等都会产生 很大影响H 。因此只有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 温升速度和温度梯度,才能更好的控制由其产生的温 度应力,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开展问题。 1 工程概况 图2冷却臂布置俯视图(单位:cm) 梅山跨海大桥长1487m。大桥主桥桥跨为75m+ 130m+7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桥桥墩采用 2.2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分离双薄壁墩,断面尺寸1.5m×6.Om,两片墩纵桥向 间距6.5m,主跨侧墩高15.816m,边跨侧墩高 15.732m,单个桥墩混凝土量高达143m ,属于大体积 混凝土构件。 为了减小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度差,降低温度梯度, 消除温度应力带来的裂缝,于是在桥墩内部布置了冷 在数值分析中,对边界条件做如下处理:空气温度 统一取20℃;3部分都按实际直接接触处理;同时,由 于只取1/4模型进行分析,与足尺模型相比较,多出2 个对称面,在对称面上施加绝热边界条件 。混凝土 薄壁墩的底面和承台混凝土的传热方式是混凝土的 导热;外部的两面及上表面为空气导热或者模板导热, 内部两面为绝热;将水泥的水化热作为内热源加载。 根据实际情况,由于辐射对模型影响较小,对模型 的边界条件进行简化,不考虑混凝土向外辐射和接受 辐射的能量,只考虑混凝土表面和空气的对流和混凝 却水管,利用循环冷却水将水化热产生的大部分热量 带出混凝土内部,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减小温度 应力,抑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内部冷却水管的 布置如图1、图2所示。 土本身的热传导,确定了在各接触面上只存在混凝土 与混凝土的热传导,混凝土与空气的热对流,混凝土与 水的热对流。 2.3实测温度发展曲线校正理论温度场 在混凝土内部布置了大量的温度传感器和应变 传感器,对混凝土的整个浇筑过程和后期进行温度的 全程监控。混凝土浇筑后3d内的内部温度变化曲线 如图3所示。 图1冷却管布置立面图(单位:cin) 从图3可以看出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可达 2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数值分析 2.1 分析方法 文中分析混凝土的温度分布和发展规律时主要 考虑了混凝土浇筑温度、胶凝材料含量、水化热、比热、 78 ̄C,其温度陡增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h之后。 经过1d的时间后,水化热的热量也开始慢慢的减小。 所以控制混凝土温度应该着重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 2d内做好散热和养护。结合实际环境中大气温度值, 6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1期(总第163期) 可知混凝土桥墩内外温差在5—50%之间,据此利用 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桥墩在该温度场作用下的力学 性能。 BdW, 赠 时间 图3实测的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2.4数值模拟分析 依次分析温差分别为5、10、15、20、25、30、35、4O、 45及50℃时桥墩的应力状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 温差是30%时,其温度应力为1.81MPa,小于混凝土 的极限抗拉强度1.89MPa,构件不会产生裂缝;当温差 为35%时,其温度应力值为2.42MPa,大于混凝土继 续抗拉强度1.89NPa,构件将会产生温度裂缝。则可 判定温差30%一35%是混凝土开裂的一个临界期。 内外温差为30和35%时的第一主应力分布图分别如 图4和图5所示。 图4温度差为3O℃时的第一应力分布 图5温度差为35℃时的第一应力分布 为了确定30—35℃中究竟哪个是开裂的临界温 控制位置,从而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来降低温度场,减小 温度应力,抑制温度裂缝的开裂提供了实际的指导。 从图6可以看出,31℃的温差是大体积混凝土模 型开裂的临界条件。当温差小于31℃时,混凝土中心 水泥水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外边缘的温度应 差,对温差31、32、33、34%也进行了仿真模拟,温度应 力随温差变化的曲线图如图6所示。 力小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值,因而不会产生裂缝;而 当温差大于31 o【=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将会大于混凝 土极限抗拉强度,从而产生裂缝。 温差,℃ 图6温度应力随温差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不同温差下温度应力的 分布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温度场的作用 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总是会出现温度应力分 布的不均匀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内,某些位置的温 度应力总是远远地大于其他位置的温度应力的,而这 温度,℃ 图7混凝土温差与应变曲线图 些位置就往往控制着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裂缝 开裂情况,这些位置的应力最大,所以也往往最先达到 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值,从而产生温度裂缝。从应 力分布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找到这些所谓的温度 理论分析中没有在模型中加入冷却管,仅仅分析 的是混凝土构件在自然状态下的温度分布规律,而实 际所测得数据是在经过冷却水管处理后的,这样通过 程志红:特细砂粘结砂浆的粘结性能研究 7 特细砂粘结砂浆的粘结性能研究 程志红 (山西运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运城O44OOO】 【摘要】 研究了可再分散乳胶粉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腈纤维等因素对特细砂粘结砂浆粘结 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均可提高砂浆的粘结性能,以可再分散乳胶粉提高作用最为明显,掺量1.5%时砂浆 的拉伸粘结强度和压剪粘结强度可提高I倍左右;纤维对砂浆粘结性能的影响较小,仅能提高30%。 【关键词】特细砂;砂浆;粘结强度 【中图分类号】TU528.0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12)01—0007—02 0 引言 度模数1.2;瓦克公司生产的可在分散乳胶粉;羟丙基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 甲基纤维素醚,粘度40000mPa・s;聚丙烯腈纤维,直 高,干混砂浆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 径451 ̄m,长度6mm。灰砂比1:2,水灰比0.5。 支持…。作为干混砂浆主要品种之一的瓷砖粘结砂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参照JC/T 547—2005{陶 浆,是建筑装饰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粘结材料,在很多工 瓷墙地砖胶粘剂》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压剪粘结 业化进程较发达的国家,传统的厚层砂浆粘结方法已 强度试验参照JG158—2004(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 经逐渐地被薄层砂浆施工技术所取代 。加入外加 温系统》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剂改性后的薄层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采用特细 2试验结果与分析 砂瓷砖粘结砂浆薄层技术施工,瓷砖和基底材料可以 特细砂的比表面积较大,且易混入粉尘,含泥量较 不必预先浸泡润湿,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消耗量和工 大,因此,采用特细砂配制的砂浆需水量较大,新拌砂 时,还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砂浆粘贴瓷砖时粘结力较低, 浆的保水性较差,硬化砂浆的强度低、干缩大,如不进 瓷砖易于从墙体表面脱离等安全隐患。 行改性,砂浆的收缩率必然较高,而粘结强度较低,在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配制特细砂千混砂浆时,必须加入外加剂对砂浆进行 试验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特细砂,细 改性。但是,不同外加剂的最佳掺量范围亦不相同,本 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得到冷却水管对减小 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度差,降低温度梯度的效果。理论 参考文献 与实际温差与应变图如图7所示(该图仅示出实际测 【1]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研究[M].北京: 得最大的应变数值)。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从图7可以看到实际的应变,即经过冷却水处理 [2]栾尧,阎堵渝.大体积混凝士水化热温度场的数值计算[J]. 工业建筑,2008。(2). 后的混凝土应变已经比理论上的小了很多,也就是说 [3]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 冷却水管的温度控制措施非常的有效,经过该温度控 版社,1998. 制措施后,我们达到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减小温 [4]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能力计算[j].水力学报, 度梯度,抑制了温度裂缝的产生的目的。 1987,(2). 3结语 [5]罗国强.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建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开裂总是有一个温差II缶界期 材工业出版社。2006. 的,通过ANSYS软件可以很准确找出这个温差,对于 [6] 李潘武,李慧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构造钢筋的配置[J].四川 建筑科学研究,2005,(2). 梅山大桥我们看出这个温差是3l℃。这样在后期温 【7]蔡才勤,唐玲.高性能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度监控的时候就可以控制温差小于这个值,从而防止 [J].混凝土,2001,(9). 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初期的内外温度梯度就很陡, 从而温度应力很大,所以必须在混凝土大构件浇筑之 【收稿日期】2011—1O一08 前设计好温度控制方案,对整个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做 [作者简介】孙全胜(1968一),男,山东龙口人,博士,教授,研 好监控。 究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