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地理月考试卷

高三地理月考试卷

来源:欧得旅游网
高三地理月考试卷

100分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共60分)

据报道称:2050年1月,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的存在生命的行星A。 1.下列关于这颗“A”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少的是:( )

A.该行星表面应存在大气层 B. 该行星的温度应能使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D. 该行星应有象月球一样的卫星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迈出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绕地飞行45圈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面,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据此回答2-7题。

2.升空后的“神舟七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

A.总星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

3.远在美国纽约的华侨晓华看到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感到非常高兴。航天员顺利出舱时纽约(西五区)当地的区时是( )

A.28日5时43分 B.27日3时43分 C.27日19时43分 D.27日13时43分 4.在飞船飞行的这几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5.在飞船返回地面的这一天,沧州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 )

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 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 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 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

6.在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穿越哪几层大气层 ( )

A.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D.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7.“神舟七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太阳的太阳风、耀斑等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风、耀斑分别出现于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 )

A.日冕层、色球层 B.日冕层、光球层 C.色球层、光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

8.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

位于:( )

A.经度180°、北极圈 B.经度180°、北纬60° C.东经160°、北极圈 D.东经160°、北纬60° 9.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重合 B. 每天重合一次 C. 在二分日重合 D. 在二至日重合 10.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1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11. 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阴影部分表示2007年12月31日,北京时间是2008

年1月1日17时的是:( )

(A) (B) (C) (D)

12. 春分日,当0°经线为0点时,某地北边是热带,南边是温带,西边是黑夜,东边是白昼,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ˊN,0° B.23°26ˊS,0° C.23°26ˊN,90°W D.23°26ˊS,90°E

13. 一艘由旧金山开往上海的轮船,船上的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为?

A一个太阳日 B一个恒星日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比一个恒星日短 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4~15题。

14. 当地球出现乙图所示的现象时,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15. 根据乙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时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期

B. 从A到C按直线方向前进,是先向西北再向东南 C. 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D. 一条河流自B流向D,其南岸将受到较强的冲刷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回答16~17题。

1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17.国庆节位于:( )

2

A. a段 B. b段 C. c段 D. d段

以下是某校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二分二之日该校所在地区太阳东升西落轨迹示意图及日出日落时间(图中所示为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8-19题。 18.夏至日该地的夜长是:( )

A 12小时 B 9小时 C 14小时 D 15小时 19.该地的经度是

A 30°E B 60°E C 90°E D 120°E 20.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

高度为45º,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 根据下图,回答21~22题。

21. 图A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纬90°向北减少 B.从北纬90°向南减少 C.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D.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2. 图B中,反映的是北半球:(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3.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

的是:( )A.广州 B.上海 C.济南 D.沧州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活动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地的经度约为:( )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25.该日可能在:(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 丙 ● 丁 乙 ● 甲 ● 春分夏至

秋分 冬至 26°73°50° 26′ 16:30 西18:00 19:30 北

7:30 6:00 东 4:30 27.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

A.丁→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

28.2006年7月10日凌晨2:00(北京时间),杭州球迷准时收看了德国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电视直播。

则伦敦的球迷应该在当地几点钟准时收看这场球赛 ( )

A.7月9日18:00 B.7月10日10:00 C.7月9日20:00 D.7月10日18:00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9-30题:

3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2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0.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地下水位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组成的变化 32.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均匀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含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33. 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

A.地壳-化学元素-矿物-岩石 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C、①和④

B、①和⑥ D、③和⑥

35、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36-37题。

36、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D、④、⑤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A、①、② 的是( )

A.D>A>B>C B.C>B>A>D C.B>C>D>A D.B>D>C>A

4

B、①、③

37、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和_____板块相撞而成的

C、③、④

38、读右图,a、b为等压线,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

39.在北半球低空背风而立,高压在人的( )A.前方 B.后方 C.左前方 D.右后方 40. 下图为“全球气旋和反气旋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判断

41~42题:

41.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时盛行西南风

42.在甲处的气压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43.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读右图,完成44—46题

44.若该图表示的是以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

A.甲处形成了寒暖流交汇的大渔场 B.c处洋流属于受西风影响形成的寒流 C.d为秘鲁寒流 D.a为北赤道暖流

45.若该图表示的为大气环流,甲处为近地面,乙处为高空,则( )

A.甲处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处气压比甲处高

C.该图只能表示北半球 D.乙处可能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46.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乙处为陆地,甲处为海洋( )

A.d为地下径流 B.人类只可改变a环节 C.全球变暖b环节将削弱 D.a环节存在着较强大的外力作用 47.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48.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0

0

c b

甲 d

a 乙

49.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5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折射作用 D.散射作用 50.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云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 51.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地形的影响 D.海水运动的影响 52.盛夏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主要是( )

A.受气旋控制 B.受反气旋控制 C.受台风控制 D.受寒潮影响 53.若冬季冷锋快速南下,则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54.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A.地砖偏向力 B.近地面风带

C.大陆轮廓特征 D.海水的密度差异 55.下列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无关的是(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读下图,回答56、57题

5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所在的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C.亚欧大陆形成了蒙古高压

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57.当ab两地同时被一条晨线通过时:( )

A.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B.ab两地日出地方时相同 C.b地白昼比a地白昼长一个小时 D.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读右面“锋面示意图”,回答58—59题:

58.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

A.a b B.a c C.a d D.b d 59.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 )

A.a b B.a c C.a d D.b d

60.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寒流的显著影响 B.寒暖流交汇处,往往会很快产生暴雨

C.秘鲁附近寒暖流交汇处,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D.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105112

a 23°26′N

b 0°

6

答 题 纸

二、综合题(5大题,共40分)

61、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此图为北半球 (节气)日太阳光照图。此时沧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纬度 、经度 。 (4)图中ECF为晨昏线,其中EC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 (5)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E地夜长 小时。 (6) A、B、E相比,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

是 。 该日日出、正午、日落时分,风化店中学教学楼前广场上旗杆的影子朝向依次是 、 、 。

62.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

夜长短的示意图,图中斜线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城市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左偏现象。 (3)四个城市自南向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个月后,B城市昼长约为________小时。 (5)C城市白昼最短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

(6)此日,C城市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

63..读右图,回答:(8分)

⑴ 此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此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

⑵ A为 (冷/暖)气团,白天温度C处比B处 (高/低)。

⑶ 该图表示 锋天气。

⑷ 图中表示大气反射的是: (数字),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数字),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数字)。

7

64.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

a、b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3)该地上覆岩层是 作用形成的。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a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6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2005年11月18日10时25分,参加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的科考队员乘坐“雪龙”号科考船离开上海,奔赴南极。此次航行将途经香港、马六甲海峡,穿过赤道,到达澳大利亚,经过30天的航行,首站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引人关注的第四次南极格罗夫山综合考察也将随后展开。“雪龙”号预计2006年3月底返回上海。

(1)“雪龙”号科考船出发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时间)是 ( )

A.18日2时25分 B.18日3时25分 C.18日1时25分 D.17日5时35分 (2)有关11月18日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极周围地区的极夜范围在缩小 B.南极周围地区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 C.只有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夜在淅长 D.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低压控制 (3)选择到南极附近进行科学考察的时期最好为( ) A.开普敦温和多雨时 B.尼罗河的丰水时期

C.巴西热带草原区的湿季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 (4)考察船在进入澳大利亚西海域时 ( )

A.顺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5)有关此次考察队员沿途见闻、测量情况等的描述中,可信的是 ( )

A.在东海和南海航行时,基本上都是逆风

B.经过赤道附近时,队员发现自己正午的人影朝南 C.在澳大利亚西海域航行时,发现荒漠直逼海岸 D.到达南极洲边缘时,发现岸边有稀疏的灌木丛

(6)12月9日12时从澳大利亚西南处弗里曼特尔港出发的“雪龙”船,路线由原来的向西南方向行驶直奔中山站,改为先向南航行,再向西行驶前往目的地。请简要说明改变航行方向的原因?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