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2016年8月 第15卷 第8期 Healthwauust2016 Volume15 No.8 A yg
超声检查对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价值
孙彬彬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医院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乳腺增生并接受系统治疗的6比较治疗前后乳腺超声影像学改变及乳腺结构评级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66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中,Ⅲ级7例,Ⅱ)。乳乳腺结构评级与患者级4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例,1例,0级2例;0例,0例,0级16例,P<0.05Ⅰ级1Ⅲ级0例,Ⅱ级1Ⅰ级4
(。结论:症状改善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超声检查判断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客观、准确,可作为乳腺增生症疗效评价的有效557P<0.05)方法。
关键词:超声 乳腺增生 疗效判断 结构评级
:/Doi10.3969i.ssn.1671-8801.2016.08.130j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R4 【B 【1671-8801201608-0106-01 【
在我国育龄妇女中罹患率高达 乳腺增生症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多伴有经前期疼痛等症状,对患者造成身心伤害。对乳腺增生的60%,
缺乏客观疗效判断目前仍以患者主观感受及临床医生的体格检查为主,
性与直观性,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越来越需要一种客观、准确的评钼靶检查具有辐射性,价方法。在乳腺的影像学检查中,CT、MRI检查准确,但程序繁琐,费用昂贵,不适宜普查与跟踪复查,超声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无辐射,可反复进行,故患者接受程度高,成为乳腺检查的首选方法。我科2013年利用超声检查协助临床判断乳腺增生的疗效,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判断如下。
病理学检查可见乳过高导致乳腺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有关,
腺末梢导管、腺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与腺泡数量的增多,同时伴有间质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小导管不同程度的扩张,与乳腺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乳腺触诊是临床上最常用且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依影响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较多,超声检查赖于医生的主观感觉和经验,
检查结果客观、准确,是目前乳腺检查的首选方法。方便,
乳腺增生超声可分为单纯性增生型、纤维腺病增生型、纤维化增生
单纯性增生型增生性表现为双侧或一侧乳腺的型与混合型乳腺增生型,
腺体不同程度的增厚,内部回声增强,结构紊乱;纤维腺病增生型在腺体
内可见散在的无回声结节与扩张的输乳管;纤维化增生型表现为增生的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内部结构紊乱,出现不均匀光点与无包膜的结节回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乳腺增腺体边缘极不规整,
无侧声影;混合型乳腺增生型腺体回声表现复杂,可出现上述回声各生并接受系统治疗的6年龄2平均年龄36例女性患者,2~54岁,5.4±声,
乳腺癌结节边界不5.6岁。乳腺增生诊断标准:①具有经前期乳房胀痛或乳腺结节等症状;种表现。乳腺增生超声检查主要与乳腺癌进行鉴别,
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表面可见不规则突起,结节内部回声不乳腺结节、乳腺增厚等体征;②体格检查有乳腺触痛、③影像学检查确诊清、
可见钙化灶,结节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乳腺癌内部血流显示存在乳腺增生。排除标准: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乳腺疾病患者以均匀,及治疗依从性差、不能及时复查及资料不全患者。
选用7.1.2 方法。采用西门子彩色超声诊断仪,5HMz探头。所有患者均于月经结束后3天内进行检查,检查时患者仰卧于诊断床上,上肢
充分暴露双乳房及腋窝,采用横切、纵切及放射状扫外展上举置于枕后,
率达1且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而乳腺增生结节内部血流显00%,
以0~Ⅰ级为主,鉴别困难时必须进行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示率较低,
2]
。查以明确诊断[
查方法,依从检查乳腺从外上、外下、内上、内下象限及双侧腋窝,重点观
结果显示超声表现为乳腺液性肿块者临床以冲任察乳腺外上象限,详细观察、记录乳腺腺体的边缘形态、腺体内部回声、相关性研究进行研究,
乳腺实性肿块者临床以肝郁疾瘫证为主,乳腺增生病超声结构、最厚处厚度、范围、输乳管内径、有无结节囊肿、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失调证为主,
[4]
影像学分类与中医辫证分型存在相关性。朱青观察消癓丸治疗乳腺大等。经临床治疗3月后进行复查。
1.3 诊断标准及评价方法。比较治疗前后乳腺超声影像学改变。乳腺
结构紊乱,输乳管分布不均增生超声诊断标准:①乳腺腺体局部增厚,
匀;mm;②输乳管最大内径>2③乳腺内出现囊肿改变;④乳腺内形成结节;正常乳腺;0级,⑤乳腺内出现低回声区。乳腺增生结构评级:Ⅰ
,级,超声检查中发现上述1~4表现中的任一征象;级发现上述征象Ⅱ
中的2~3个征象;出现4种以上上述征象。Ⅲ级,计数资料应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
2
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earman相关检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p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腺体层厚增生的疗效时选用超声作为观察手段,
度、输乳管内径、乳腺低回声及乳腺结构评级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并统计乳腺增生象限数,反应乳腺增且提出以乳腺增生象限为观察单位,生的分布范围与广度,使得乳腺增生的超声观察操作性更强,评价体系更为完善。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诊断经验的积累,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刘杰对14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声病将其超声学改变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像与彩色血流变进行观察,比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的超声学改变与其病理学组织类型密切相
超声检查不但对乳腺增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临床治疗
[3]
亦具有重要价值。杨鑫荣对乳腺增生病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
5]
关。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亦在乳腺诊断中得到了应用,居艳妍[利2 结果
lastP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增生病人乳腺硬度进行检测, 2.1 治疗前后患者乳房结构评级比较。治疗前66例患者中,Ⅲ级7用E
lastPQ测量能很好的反应出传统应力式弹性超声对乳腺硬 例,治疗后,6例,1例,0级2例;0例,Ⅱ级4Ⅰ级1Ⅲ级0例,Ⅱ级1Ⅰ级结果显示E
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提供直观的定量化依据,对乳腺增度评分的差异,)。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例,0级16例,P<0.05
准确性更高,能降低“豹纹征”诊断乳腺2.2 患者乳房结构评级与患者症状改善相关性分析。66患者经治疗生结节和乳腺癌鉴别效果更佳,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总之,超声检查在乳腺增症状明显改善4其中Ⅲ级降为Ⅱ级者6例,后,7例,Ⅲ级降为Ⅰ级者1增生的假阳性率,
疗效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例,症状有所改善1其中由Ⅱ级降为0级者生的诊断、9例;8例,Ⅱ级降为Ⅰ级者3
参考文献
症状无明显改变者1例,患者乳房结构评级7例,Ⅰ级降为0级者9例;
()。相关系数r为0.与患者症状改善存在正相关性,557P<0.053 讨论
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经前期乳房胀痛、刺痛、压痛,月经后可有缓可伴乳腺局限性或弥漫性结节,属于非肿瘤、非炎症性疾病,占女性解,
乳腺疾病的首位,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理改变复杂等特点。赵建1]英[对1结果显示乳腺增生为357例妇女乳腺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占6而乳腺组织学检查约9885例,5.21%,0%的女性可见乳腺增生改变,随着老年女性服用补品的增多,老年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亦呈增高趋势。其发病机理主要与卵巢功能失调以及乳腺对雌激素的敏感性
[]胡惠珍,韦旭.中国医学创新,1]1357例妇女乳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 赵建英,
,():201291885-87[]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肿瘤防2]J. 罗艳娣.
:治研究,2010,37(8)935-937[]曾理,明丽.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3]J. 杨鑫荣,
:河南中医,2014,34(9)1756-1757[]夏春霞,朱强,超声检查评价乳腺增生症中成药治疗疗效的价值[中4]etal.J. 朱青,
,,():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12957-961[殷立平,吴意赞,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增生性疾病诊断中的5]etal. 居艳妍,
]: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J.2014,11(24)1911-19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