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2
今年24岁的**,是泾源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2007年9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自治区首届道德模范。
**整天忙忙碌碌,奔波于两所学校之间,在一所学校上完课,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所学校,无论阴天、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先为良渠小学上课,然后赶往同庄小学上课,中午饭往往是两袋方便面解决,晚饭后坚持抽出2个小时给学生辅导,晚上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批改作业、备课,预习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一直到12点以后才休息。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吃掉1000多袋方便面,往返于两所学校之间、行程有4000多公里,磨破了十几双鞋......2005年的一个冬天,下着大雪刮着北风,**骑着同事的自行车去同庄小学去上课,由于路滑,不小心自行车从沟里滑了下去,他被摔的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自己躺在镇卫生院的病床上,身上多处受伤。当天下午,虽然全身疼痛,但为了不误上课,他又返回了学校。当推车走进同庄小学的校园时,一声声清脆的叫喊打破了学校的宁静:“英语老师来了!”学生们一下子冲出教室,围在了他的身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泪水浸满了眼眶。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英语知识,他创设了激情课堂,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在快乐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格外浓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在2005年**举办的“夷恒杯”英语比赛活动中,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各有1名学生荣获自治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有4名学生获得了鼓励奖。
为了使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的学生早日学习计算机知识,他四处奔波,多方努力,为两所学校筹集了35台社会捐助计算机,并主动承担了计算机教学任务。课程增加后,每天
的业余时间就更少了。为了挤时间,每天午饭就泡方便面。但他从未感到苦,感到累,相反却体会到了生活丰富、充实。每当看到学生学习英语、学习计算机的那股热情、那个认真劲,他就感到无比的幸福、满足。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这是**给自己确定的工作目标。有时候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就帮他们垫付;有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逃学,他就经常找他谈话,把他留在校园;有学生学习成绩差,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他做家教......同庄小学五年级学生龚丽,由于家庭贫困,几乎没有经济来源,2005年下半年辍学前往银川打工。得知龚丽去打工的消息后,他就开始四处打听,从火车站、同心路市场、开发区、南门......问遍了银川市3000多家餐馆,终于在北门附近找到了11岁的龚丽。看到龚丽的瞬间,他先哭了,说:“人穷志不能穷,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今后你上学的钱老师给你出。”如今,龚丽已经成了年级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
艰苦而充实的两年支教生活结束后,2006年9月份**考上了特岗教师,分配到泾源县二中工作。他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两年支教生活使他深深的认识到,要搞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懂得关爱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他们进行情感的教育,是他们成长所需的绿肥。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洒在孩子们那嫩嫩的绿色的心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