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刊现状及创新路径探析
作者:唐春林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地方党刊主要指2003年治理整顿后确定的省级党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不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看,地方党刊都是“风景这边独好”,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地方党刊在办刊和改革发展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关键词】党刊 创新 理念 内容 形式 经营
所谓党刊,是指由政党主办并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期刊,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刊物。党刊不仅是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是一个独特现象。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以来创办了多种党刊,其中中共中央办的党刊就有18种。这些党刊是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的重要记录和历史见证⑴。今天,在9800多种杂志组成的中国期刊方阵中,党刊依然是一个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期刊群体。2003年,中央对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进行了治理整顿,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统一办好一份党报和一份党刊”,“个别省、自治区党委没有办党刊的,可将党委有关部门所办刊物合并为一份党刊”⑵。中央和省级党委两级办刊的党刊新格局就此确立。 本文所指的地方党刊,主要指2003年治理整顿后确定的省级党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治理整顿之后保留或创办的用于指导党建工作的刊物和部分机关刊社主办的党建类刊物,目前总共有50家左右。 现状:风景这边独好
根据现有规定,地方党刊按照定位可分为机关刊和非机关刊,省级(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主管主办的32家党刊是机关刊,其余的为非机关刊;按内容属性可大致分为政策理论期刊、时政综合期刊和党建期刊三种类型。属于政策理论类的党刊主要有北京《前线》、山西《前进》等,属于时政综合类的地方党刊主要有重庆《当代党员》、广东《南方》、贵州《当代贵州》等,属于党建期刊的主要有北京《北京支部生活》、天津《天津支部生活》、上海《上海支部生活》、辽宁《共产党员》等。
不同类型的地方党刊,其定位和作用各有侧重。政策理论类刊物侧重于党的政策和理论宣传,重在发挥向导和指南的作用;时政综合新闻类刊物侧重于全面宣传报道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党建期刊侧重于宣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不同类型的刊物相互融合发展的结果,使党刊在定位和内容属性上越来越不同于其他综合类期刊和社会科学类期刊,其典型特征是宣传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特别是宣传报道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报道地方的改革发展成就和各个领域的先进典型。
尽管分类不同,同一类型党刊宣传报道的重点也不尽不同,但党刊都“姓党”,有共同的性质,就是党性原则;共同的任务,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共同的作用,都是传达党的声音的“喉舌”,是动员广大群众的“号角”,是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强有力的武器⑶。
近年来,地方党刊始终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同时,地方党刊通过改革创新,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11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平均期印数16880万册,总印数32.85亿册,定价总金额238.43亿元⑷。据2012年9月在宁夏召开的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第三届年会披露的统计数据,在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注册成为会员的地方党刊现有46种,总印数1.3亿册,定价总金额9亿元,分别占2011年全国期刊总数的0.47% 、4%、3.7%⑷。可见,不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看,地方党刊都称得上是“风景这边独好”。 隐忧:僵化导致封闭
尽管“风景这边独好”,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地方党刊在办刊和改革发展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僵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果党刊人的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财富就会成为包袱。在传播方式落实、媒体不够发达的时期,特别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作为党的喉舌,党刊是不可替代的权威工具,只要能将党的声音准确地传达到党员群众中间,党刊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在信息化时代,传播手段极其丰富,各类媒体极其丰富,特别是随着微博的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给包括党刊在内的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挑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今年初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达到3.72亿人,微博的用户规模也达到了3.09亿人,占网民人数的54.7%。在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党刊必须与时俱进。遗憾的是,目前仍有一些办刊人片面地理解党刊的定位和作用,思想观念比较僵化,突出表现是“仰起头看天”、“板起脸训人”,在内容上照抄照转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在形式和文风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传播手段极其丰富的今天,将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到基层,并不是党刊的强项,因为党刊毕竟是期刊,即便是旬刊、周刊,其时效性也远远比不上报纸、电视,更比不上网络,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充当“二传手”。思想观念的僵化不仅仅体现在刊物内容和形式上,还体现在经营理念、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可以说,思想观念的僵化,是制约地方党刊发展的首要瓶颈。
二是办刊内容和方式同质化。在期刊群体中,地方党刊的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这种同质化首先体现在刊名上。比如党建刊物中叫“生活”的就有11家,其中叫“支部生活”的就有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叫“党的生活”或者“党员生活”的有6家。不仅刊名大同小异,地方党刊在栏目设置和文章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上也大同小异。
三是发行经营行政化。党刊与其他刊物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享有一定的行政资源,其发行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由财政采购,由财政买单,限量发行,赠送给基层。二是党费订阅或补助,这是绝大多数党刊的发行模式。三是参与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一些实力较强的党刊社创办的子刊上,比如辽宁的《党建文汇》、重庆的《党员文摘》和《党课参考》、天津的《党课》,其发行市场都面向全国。但是,绝大部分党刊特别是被列为重点党刊的机关刊,其发行经营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党刊作为党的宣传工具,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如果过度依赖行政资源,对党刊的发展壮大是不利的。
僵化必然导致封闭,其结果就是就是党刊日益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党刊的社会影响比较小。
未来:创新才有出路
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信息化的挑战,地方党刊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一是创新理念,提高党刊的权威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还需要党刊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新的形势下,党的喉舌既要勇于发声,更要善于发声,善于抢占舆论争夺战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在办刊思路上,要完整理解党刊的性质、功能和任务,正确处理好党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关系,深入研究并适应新闻传播规律。毫无疑问,党刊在任何时候都“姓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但是,党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绝不能因为强调党性原则就削弱甚至忽视以人为本,也不能因为强调以人为本就淡化党性原则。同时,党刊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必须深入研究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党刊的宣传报道工作,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新要求和读者的新期待,才能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才能赢得引导舆论的主动权。
二是创新内容,提高党刊的指导性。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刊要改变固步自封的现状。不能把党刊狭义地理解为宣传党建工作的刊物,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党刊,也不管刊名中有没有“党”字,党刊就是要宣扬党的主张、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从内容上看,既要全面反映党的建设,也要反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也要反映方针、政策、理论在推动实践方面的过程和成果;既要及时准确传达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也要深入报道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既要准确传播党的声音,又要及时深入反映基层和群众的心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创新形式,提高党刊的可读性。越是党刊,越要在可读性上下功夫,可以说可读性才是党刊的真正生命线。在可读性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越是党刊,越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更加注意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在自媒体时代,包括党刊在内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果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面前均早已相形见绌,但中共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的实践证明,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提高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是新闻记者区别于网络时代日益兴盛的所谓“公民记者”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要讲好“故事”,必须抓住选题、采访、写作这三大关键环节。选题要做到见人、见事、见情,采访要挖掘情节、细节、枝节,写作要突出悬念化、镜头化、口语化。 创新经营,提高党刊的市场性。与其他刊物一样,党刊也需要经营,包括发行、广告以及其他经营活动。党刊要做大做强,市场化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因此必须在发行模式上大胆创新,同时也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社会媒体的经验,充分挖掘党刊的广告价值,依托党刊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开展社会活动,最大程度地挖掘党刊的增值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刊社正在探索组建集团,辽宁党刊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贵州党刊集团都已运转多年,在探索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积累了不少经验。从长远来看,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党刊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⑴方客.中共中央党刊史稿概述.中共中央党刊史稿第3页.红旗出版社,1999年11月. ⑵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8月6日. ⑶邢贲思.中共中央党刊史稿序. 中共中央党刊史稿第1页.红旗出版社,1999年11月. ⑷赵宇飞.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第三届年会工作报告.2012年9月. ⑸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49-151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
作者简介:唐春林,出生于1969年4月,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当代党员》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副编审职称,研究新闻出版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