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启示
对马哲的读后感
讲到哲学对个人的启示,我个人认为,这就好比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对哲学有不同的见解,就我而言,首先,我认为哲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哲学的一个核心价值在于,就是敢于提问、敢于思考、敢于质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哲学家说了一句话,“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于是就有了物理学家来解释这个现象。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对我的一个重大启示,它让我们敢于提问、敢于思考。爱因斯坦就曾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我认为,哲学之所以在学术世界里,既是冷门的,又是伟大的,关键就在于,哲学不是让你甘于现状,而是让你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这或许就是历史上许多哲学家都不大受人待见的原因之一吧。因为,他们挑战的大都是现有的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或者是一沉不变的腐朽、落后。
这也或许是当今世界,鲜有哲学大家的原因。因为,现在的世界太安逸,又太忙碌。安逸得让人不思进取,忙碌得让人无暇思考。
这就是我对哲学的一个看法,因为好奇、因为勇敢,所以说,哲学是一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伟大的学科。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是一种对已知和未知的追求。因此,做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是容易的,做一个敢于提问的人是难的。
然而,每个人之间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对世界的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拥有各自不同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其实是“观世界”,也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因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也就衍生了不同的对物质、精神的解释,即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所谓唯心主义哲学,即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反之,唯物主义哲学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就当今世界而言,全世界大都主张的是后者。
就我个人而言,两者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他们所着眼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这就好比,你对一个狂热的宗教信仰者说,世界是物质的一样,他根本不会理睬你,因为就他而言,有主宰世界万物的神灵存在。
同样,就如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物质范畴一样。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都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对“物质”这一概念绝对和真理的解释。不过,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真理,这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是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人死了是一个物质的反映,而死人在活人的梦中出现,活人感觉到他存在,这是意识的反映,但事实上那个人已经死了。不能因为死人在活人梦中出现,而说那个人还活着,否则就是意识决定了物质。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有些超自然的现象存在,不能说因为现有科学无法解释而否定他们。比方说,世界上真的有神灵存在吗?我们目前没有发现,但不代表未来可能会发
现。那如果神灵存在,它们属于物质的范畴吗?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东西。
只能,说唯物论在认识物质世界以及辨析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上,更加贴近现有的科学研究,因此更加实用。
当人们有了自己的世界观,解决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之后,就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方法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则从某种精神的东西出发。
我觉得,就在方法论上而言,并没有一个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比方说,当我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想一些问题时,就想不通了。
首先,用辩证法评判一个人美丑时,就有问题了。美丑是意识上和认知上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它不是一个客观物质的反映,应该算是一个人的意识反映吧,那么既然连物质都不算,怎么用唯物主义来看待这个问题呢?那么辩证法怎么会又最具普遍意义了呢?
其次,矛盾、相对、辩证、阴阳、对立统一、两极思维、一分为二、正反面……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提供一个另类的,反面的思考,但不代表一定有反面存在,如果说没有反面的存在,怎么对立统一呢?就好比说,消灭了资本家后,再怎么定义工人阶级呢?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如果说,连资产阶级都没有了,工人阶级被谁剥削呢?当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时,生产资料公有化,那是不是可以说工人阶级作作为公有化后的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被自己剥削了?我是无法想通的。当然也可以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当模糊了或者消灭了资产的概念时,就
无需定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了。
因此,就我对方法论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唯这个、唯那个,应该各尽其用,各取所长,择优录取。
综上而言,哲学给予我的启示就在于,应当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质疑,不断地追问。真正的哲学问题,应该是没有终极的答案的。同样,哲学的思考,也没有绝对的先进和落后。
数学系
10101510427
黄宇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