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雹圉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 活动方式。可往往还是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墨守成规的 学习,才能使幼儿获得知识。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单 纯的游戏也许无法使幼儿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有效 地运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创设的游戏环境,再加上教 师地参与和合理地引导,就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 识,得到学习。如何使游戏与学习得到整合,就成了我 这篇论文的中心。 一、游戏是什么 要问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毫无疑问非游戏 莫属。什么是游戏呢?游戏,这两个字既是动词也是名 词,不同的研究领域对游戏有不同的定义。从体育学的 观点,游戏是一种运动,是体育活动的一种;从社会学, 的观点,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的表现;从人类学的观 点,游戏是了解人类发展的途径;从教育学的观点,游 戏和学习及教学有关。 二、游戏与幼儿的关系 的确,游戏与学习对幼儿来说是密不可分的。可自 古以来,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 情,而游戏则与严肃的学习相对立,中国古语说的“业 精于勤荒于嬉”,这里的“嬉”,就常常被解释为游戏和 玩耍。显然,古人认为游戏玩耍是会荒废一个人的学业 的。然而事实上,果真如此么?我想并不然。对于幼儿 来说,长时间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是无法集中他们注意 力的。幼儿的注意力一般集中的时间都比较短,即使是 大班的幼儿集中注意力听讲也最多只能在半小时左 右,更不要说小班的幼儿了。如何让幼儿能够认真听讲 呢?这就要看,在学习时有什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了。而有些便是我第一个能想到的。没错,有什么会比 游戏更吸引幼儿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呢?或者说我们应该怎 样玩游戏呢?我认为,无论是游戏还是学习都离不开幼 儿。教师所设置的游戏和学习课程都必须以幼儿为主 体,既然是以幼儿为主体,那么一切就必须从幼儿的角 度出发。 放学研究 首先,要知道幼儿想玩什么。幼儿的兴趣是玩好游 戏的前提,如果幼儿没有兴趣,那么游戏也就失去了生 命力。的确,幼儿的兴趣之于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活动如果是在幼儿毫无兴趣中展开,这项活动是难以 实施的。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使幼儿产生兴趣呢? 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也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虽 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产生兴趣,但是符合需要的事 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幼儿的学习兴趣正是基于对 知识的需要而发生的。同时,兴趣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 形成的。但对于幼儿来说,自我发现的兴趣是有限的, 主要还是要看教师如何引发兴趣。那就要注意五点:1. 问题要小而具体;2.问题要贴近幼儿生活;3.要有适当 的难度;4.要富有启发性;5.要具有延伸性:“虫虫世界 里的小故事”是一位幼儿园教师讲述的一个源于幼儿 兴趣的案例。幼儿自亲子活动“参观昆虫馆”归来后,一 直对展馆里的一台会说话的昆虫电脑念念不忘,于是 希望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也制作一台这样的“机器”。为 了解决在游戏中产生的困难,幼儿开始主动学习并了 解昆虫的知识。这时,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内驱力得以 充分调动,同伴间的游戏行为又成为激励其他幼儿参 与游戏的愿望。 其次,要观察幼儿怎么玩,然后再思考怎么教。教 师应该给幼儿提供思考空间,与幼儿共享游戏经验;教 师应创设适宜环境,睿智地引导游戏,给予幼儿思考的 空间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发、自主、自由地去 操作,而教师则应先认同幼儿的游戏水平,并学会“共 享”幼儿的游戏,与幼儿“当真的一样玩”只有这样才能 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情感并且教师还应该学会 “回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这些。在一次我 温馨的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 们让幼儿玩“追气球”的游戏中,我们把吹好的气球展 等。这些开放的、示给幼儿,接着,让幼儿一个一个上来,摸摸碰碰,感受 的游戏区域和材料,全身心投入活动中,促进孩子放松 气球的触感,让他们明白气球是非常容易破的。然后, 学习,自主游戏。同时,也证明教师创设适宜环境,对幼 我们让幼儿自己把气球抛向空中然后再接住,发现这 儿游戏起着引导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们假设自己是幼 四、游戏暨课程 如今,幼儿教育工作者大多赞成游戏是幼儿的基 儿,来玩游戏,从中发现幼儿无法接住的原因,并演示 了从接不住到好不容易接到了的过程给幼儿看,让幼 本活动,也可以毫无疑问的将幼儿称为课程,课程是儿 “健康、文明、会玩和有爱心”是游 儿自己发现“追”不到气球的原因,用力不当,掌握不了 童学习发展的载体,重心。再让幼儿通过自己去玩慢慢发现这些原因,激发 戏课程的培养目标。所以,现在的幼教工作者会原创一 了幼儿游戏的兴趣,这也就做到了与幼l儿共享游戏的 经验。适宜的游戏环境应该如何创设呢?我的幼儿园让 我有所收获。教师会在班内,走廊和楼梯的墙上进行创 设。在班级内,我们会根据幼儿每月的学习主题来布置 区域环境,这些都是针对幼儿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为前 提,与主题内容相扣为重点来规划的。这样使得幼儿在 游戏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与教学主题相连的知识,可以 说是一举两得。当然,我们也会设置一些既能够让幼儿 自己动手操作又贴近生活的区域,如“娃娃家”、“爱心 医院”、“天气预报”等,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生活 常识。在走廊上,我们也会设置一些新颖的区域环境。 如小班门口的小小吧台。通过三维空间(墙面、垂挂、地 面)游戏情景,在墙上贴着菜单和酒单,做了一个悬挂 的酒杯架子,再做一个长长的酒吧台,上面放上一些玩 具食物和盘子杯子,一个像模像样的吧台就大功告成 了。 这个环境不但新颖,而且可以让自己搭配食物,制 作菜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把用好的玩具放回 原处,显得整个环境的可操作性极强,是帮助幼儿在游 戏中的绝佳环境。与它类似的还有“医院、小吃店”等 些旨在倡导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儿歌,如《看书歌》 《洗手歌》等。这些都体现了学习游戏化,说明游戏不但 可以成为课程,同时还能让幼儿更好的进行学习,让幼 儿更主动积极,自发的去学,而非被动或死记硬背。因 此学习游戏化是不断追求的目标,要让幼儿在游戏中 成为主人,是通幼儿过游戏来学,教室通过游戏来做; 兴趣激发游戏,游戏激发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游戏与学习的认识 也在不断地更新。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真正把握好两者 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游戏与学习从客观来说是两种 完全不同的活动,只有认清他们的真正性质,才能更好 地理解“游戏与学习的整合”。 教师为游戏提供适宜材料,同时也根据幼儿提出 的要求增加新的材料,使幼儿在游戏——研究——再 游戏——再研究的循环中不断获得知识。这同样体现 出学习的游戏化,使幼儿将游戏与学习更好的融会贯 通。实现幼儿的学习与游戏要让幼儿“快乐地玩,有效 地学”,要想让幼儿快乐地玩,教师所组织的游戏就必 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要让幼儿 有效地学,教师要及时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创设富有 童趣的游戏环境,引发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 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 儿发展的价值。幼儿的游戏中蕴含了大量的教育契机, 因为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游戏 时可以使幼儿完全放松,精神愉悦;游戏具有一定的活 动量,可以使幼儿活泼、健康;游戏伴随玩具,可以使幼 儿了解物体的性能并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力;游戏有一 定的规则,可以使游戏学习按要求行事。所以,游戏对 幼儿来说,是一种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动,对教师来说, 是教育、培养幼儿的绝好机会,更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 获得学习的有效途径。 幼儿教学研究